关于暑期实践,关于社团换届
写下这几个字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感受到了莫大的压力,因为这几个字的写出证明自己已耐不住寂寞,放弃继续沉淀去班门弄斧。但是当我看到有些策划与有些人时,我觉得,写下一些东西也许会有帮助。 关于暑期实践
在这里,我不敢谈论绿色营,因为我接触不多,但,我也希望带绿色营的人能吸取我的一些经验和教训。
暑期实践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活动,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解释。在我看来无论是出去想影响一批人也好,出去想凝聚一群人也好,出去真正做一些事情也好,还是出去想娱乐一批人也好。都得抓紧自己出去的目的,出去活动可以变,内容可以改,但是目的不能变。如果目的都变了,那前期的准备基本作废,这里的准备不仅仅是物质,知识上的储备,更是心理的准备。目的变了,即使活动再成功也很难有满足和成就感,因为这不是自己想要的。
对于暑期实践,我觉得对于我们,应该是内心真正的想做的人才应该去暑期实践的,说一句可能会遭群殴的话,中国不缺暑期实践,不缺暑期实践的人,缺的是好的暑期实践与好的暑期实践的人。因此,我们的选题,选材不应该是别人所期望我们去做的,而是我们内心真正感兴趣的方向,只有这样,我们的能量才能尽情的释放出来,我们才能获得最大的成就感,我们做出我们最大的贡献。我见过不少的期盼与希望,最后的结局都是欺上瞒下,独自神伤,这样和选择不感兴趣的工作性质是一样的。 暑期实践里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我记得有一个帖子说的是在能力型和兴趣型中如何选择。我虽然经历的暑期实践次数有限,但是,我个人认为,暑期实践里除队长副队之外,能力型的人会对整个更有帮助(这是对项目型活动,我觉得大部分的暑期实践都应该是这个目的)。也许你会说能力不重要,有热情的人能力可以培养出来。但是我们的暑期实践要花多长时间?举个不恰当的例子,你是买一个能抓兔子的鹰好还是养大一直喜欢抓兔子的鹰,然后再去抓兔子好?可能有人注意到了,我把队长和副队长除外了,因为队长和副队长控制着实践的方向,抓兔子最后总不能抓老鼠去了。最后,话说回来,上面说的是能力和兴趣有冲突的情况。兔子都知道,喜欢抓兔子的成年鹰是最可怕的…… 暑期实践是一个全面的考验,正如一个体育冠军获得胜利并不仅仅是一两个因素所导致的一样,暑期实践的成功比冠军胜利受到更多因素的制约。挺好的一活动,开始商量得好好的,到当地了,因为当地某人的一些过激行为当地禁止任何活动,活动办不了了。因此,我们的活动成功路上,任何一个因素的不和谐都会导致活动的可能流产与“不成功”。因此,在活动开始之前,我们要摆正自己的心态,成功的标准,以及面对各种困难的措施。关于面对困难的措施,我们准备的再充分也不为过。具体怎么准备我这里不说明,我特别强调一点,关系网的重要性。有一句话叫:“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经历过的人想必都是深有体会的。到了外面,我们感到最无助的是我们的身旁没有可以帮助自己的人,因此,在当地有能帮助自己的人是战胜困难最有力的凭仗。 最后,回到最开始的问题,暑期实践到底是什么样的活动,我觉得,如果暑期实践是我们自己所期望的活动,我们真正用心做的活动,那么具体做什么应该不是很重要…… 关于社团换届
这个问题,我估计自己可能会受到更多的质疑,因为自己从来就没有担任过一个环保组织的一把手,也许不清楚很多利害关系,因此我仅仅只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
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有一大群迷茫和一小撮不迷茫的孩子成为环保社团的中坚。每年都会有各种传承问题的讨论,会有老人和新人的交流。我和几届人讨论后惊奇的发现,多年前的我们和现在的孩子面对的问题居然大同小异,外面的世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的同时,我们居然面对的同样的问题,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造成了这样的情况呢?以下是我自己的想法。
传承的方式,我们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进行的传承?一到换届,大小部长,会长全体出动,找还在思索中的新人们交流。这就是所谓的传承?文化是可以这样传承的吗?我只听说过知识是可以通过这样传递的,没有听说过文化是可以通过几次几天谈话就可以传承的。看那些发展良好的社团与组织,没有通过这种教授的方式来传承文化的,比如猥琐文化。你能像你下一届的中坚们说你们一定要猥琐,猥琐有好处123……,这样能行吗?真正的文化传承应该是渗透式的,大家在一块的一年两年自然形成的,一两天得到的不叫文化,叫知识。所以我们文化的传承不应该出现在最后的交流之中,因为我们的孩子都知道要怎么做,因为这就是应该的,正如我们要说汉语一样,自然而然的事情,这是长时间的融入。我们应该传递的是知识,把我们知道的知识传递下去,这样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所以,传承其实是要把自己做好,自己做好了,以后的人就会照样做,因为这样做很好,不好的地方他们也会改正,因为没有人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
面对的问题,为什么每年我们面对的问题总是如出一辙?因为我们总是到最后发现了很多问题,然后把我们设想解决问题的方式传给我们的孩子,而我们从未尝试。我们的孩子又如何没有看到问题?我们之所以让他们带领后来人继续前进就基于他们有一定的思想。然而我们把我们未经验证的理论传递了下去。一个未经验证的理论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会禁锢人的思维,而孩子们又对这种听来的理论不感兴趣,最后会得到的结果就是一个循环,恶性循环。而我们,在一旁指点得异常高兴……因此,面对我们没有解决的问题,我们不应该对我们的孩子们说出我们的想法,而应该是从哪些地方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其他组织?书籍?无论什么,比空想要来得实际。
社团还有很多很多值得讨论的问题,济溪里的好多帖子都有过讨论,我也不在这里另起炉灶了。
最后,我所说的我不希望过多的被引用,我希望我的这份东西能让大家有所交流,有所讨论,有所争执,说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讨论才行。
希望后来的人会越来越好 2010.6.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