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2962|回复: 1

关于达协湿地使者的几点思考

[复制链接]

3

主题

5

回帖

10

积分

冰块

积分
10
发表于 2010-9-7 21:04: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被水淹死的鱼 于 2010-9-7 21:08 编辑

纠结&释然
      一直以为环保是一个人信手拈来的事情,它不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否则便玷污了它纯正的内涵。现在想想看其实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为了竞标成功,为了做一名合格称职的湿地使者,我们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我们不厌其烦地每天开会,商讨今年湿地保护的计划;我们不惜以牺牲期末复习为代价,挤出时间为出行做前期准备;我们厚着脸皮到处在校内外拉赞助,目的就是能多搞几次大型活动,让环保理念深入人心。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我心目中完美的环保理念被现实所同化了,于是便陷入了现实与理想的纠结之中!但我也要释然面对,任何困难在时间的面前都构不成威胁,要达到人人轻松愉快地搞环保,只是时间的问题,而我们只是这历史长河中的一滴水,随着时间地流逝,水滴会汇集成江河、大海……
                                                             吃苦&作乐
      到了保护站那边,一日三餐都得由我们自己考虑,在学校总不会愁吃饭,在这前前后后就只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
      在尕海唯一的一点“好处”就是不用愁吃啥。因为只有土豆,早上吃土豆条,中午吃土豆丝,晚上吃土豆片,不到这里就不能深切体会到甘肃是土豆之乡这一说法。
      虽然食物很单调,但我们吃的不是土豆,也不是寂寞,而是快乐。我们要走来回近六公里的路买土豆,一路上我们谈天说地、有说有笑,使原本紧靠在一起的心融成一体了!路程虽很漫长,但在彼此的谈论说笑中感觉很近很近!
      做饭吃饭更是一种享受,几乎每人的做饭水平旗鼓相当,还停留在原始阶段。我们不奢求酸辣土豆丝炒得色香味俱全,只要能做熟就行了!我们吃的不是味道,而是过程。大家一起动筷子,聊着一天来的收获与感悟,再淡的饭菜也是甘甜的!
      还记得我们做样方数黑毛虫直到天黑,那时温度骤降,我们身单力薄的就像脚下的披碱草随风倒。形单影只的我们在暮色中步履蹒跚,凭借着保护站几点的黄光摸索着回去的路。第一次发现原来做样方也是一件很辛苦的事!
      不过,白天时山、水、天清晰地轮廓到了夜晚变得模糊不清了,反倒有种朦胧的美感。满天的星星在黑幕中悬挂得很低很低,仿佛触手可及。月亮婆婆赶走了太阳公公,悠闲地在星空与水色间穿梭。在这样的背景下借着手机微弱的光数毛虫怎能不是一件快乐的事?
      买菜做饭也好,做样方数虫也罢,都是我们苦中作乐的享受,我觉得当代大学生就是要有这样的经历才算完美,否则其大学生涯就是残缺的!
                                                          宣传&思考
      我们前前后后做了不少大大小小的宣传活动,跑了不少的冤枉路。就单单到政府部门来说,甘肃省环保厅少说也有六七趟,甘肃省林业厅也不下四趟,而碌曲县的人民政府、环保局、尕海保护站管理局走得更是频繁,从中可以看出想搞好大型宣传活动,没有政府的支持而只靠大学生显得有点力不从心!
      但是大学生在这个社会是个非常特殊的群体。有的人说当代大学生有点高不成低不就,而我倒说当代大学生是“高成低就”的!至少在我们做湿地宣传的时候确实如此。
      政府部门能影响到的大部分群体是步入社会的青年人,而这部分人大学生也能影响到,并且大学生的亲和力比政府的正统形象更易接近人!然而,政府部门与中小学生甚至更小的人群却有明显的代沟!大学生虽说已是半个社会人,但他仍不失学生身份,虽说已步入成人行列,但却不失孩子的童真。所以对这部分群体的宣传效果相比政府就不言而喻了!这也就是我所说的当代大学生是“高成低就”的!
宣传组在今年做活动的时候基本采用的是言传身教的形式,言传即给游客、居民讲解我们的活动,身教即以我们的实际行动来感化周边的人,如捡拾垃圾、设立警示牌等。虽然这样我们会口干舌燥、腰酸背痛,但我认为这是最有效的宣传方式,是最能接近群众,最能让群众了解我们的宣传方式。现在很流行的什么横幅签名活动我个人认为宣传效果就不是很好,首先横幅的制作需要大量的资金,其次来签名的大多不是特别在意宣传什么,只是凑个热闹,写个名字而已,写完名字没过几秒钟就把宣传的东西忘了,再次等签完之后横幅就不知放到哪个角落里“无人问津”了,综上所述横幅签名活动意义甚微!所以我们也一直在思考一些简单、有效的宣传方式,以此来呈现给大家。
                                                         访谈&顿悟
      我们是一群喊着口号的环保达人,当我们真正走进当地藏民的生活的时候,才发现口号、行动与现实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
      藏民主要以畜牧业为生,牛羊换来的钱是他们主要的经济来源,而大量的牛羊需要啃食大片的草场,过度放牧带来的草场退化问题日益严重。我们到那里告诉他们不要破坏草场,却没有意识到藏民的生计问题。这让我想起了今年很火的低碳话题,发达国家号召全世界搞低碳,那是因为它们已经经过了高碳巅峰,已经积累了大量资本,而让发展中国家搞低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限制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所以生存与环保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要想环保得先解决生存问题,当然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过去我们一直认为尕海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怎么可以开发旅游呢?在和张站长的访谈中,我们才意识到我们在象牙塔的大学生活里还不是很了解外面的世界。开发与保护并不是简单的独立存在体,我们过多的关注保护,却没发现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微妙关系。国家将尕海开发之后,就从政策上限制了藏民在尕海周边牧场放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保护了尕海的天然草场,虽说游人的到来会不可避免地破坏当地生态环境,但牛羊对草场的破坏不比游人轻!
      访谈之中我更能从当地的角度来分析湿地保护的问题,改变了许多在大学里的空想,其实每次访谈对我来说都是一次顿悟!
      放眼望去全国的大学生是个多么庞大的群体。虽现阶段从事环保活动的仍占少数,但我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的环保事业终会成燎原之势!

10

主题

60

回帖

101

积分

溪流

积分
101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10-9-7 22:39:19 | 显示全部楼层
环保人士,就是要禁得起各种各样的考验,执着的坚持环保又一天真正的能走进人们的心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4-6-19 05:23 , Processed in 0.02712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