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色海岸线
记湖南省第三届大学生绿色营之旅
文—帅哥
她,作为培养绿色人才的“西点军校”,以自己独特的环保文化和显著的成绩受到了国际环保组织世界爱护动物基金会(IFAW),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等的关注和支持,她就是在神州大地上掀起绿色风暴的大学生绿色营(green camp)。绿源环保协会作为湖南省大学生绿色营的主办方, 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圆满地举办了3届,作为湖南省第三届大学生绿色营的营员、筹划委员,“绿色营”这个词进入我视野的时间也并不长。但它这种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的现象不得不让我感叹于绿色营对中国民间学生环保运动的推动作用,为什么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吸引那么多的大学生为之疯狂呢?是兴趣,是信仰,还是……?这种特殊的现象引起了我的关注、思考。虽然我对绿色营的了解有限,但在此我愿意将我在本次活动中所得到的一些思考与理解跟大家分享,与大家开始这段绿色梦之旅。
每当想起那段岁月,总会有一些东西让我心潮澎湃,一种莫名的情愫充斥着我的每个细胞,心上的每根弦都被深深地拨动了,强烈地颤动着!那一次次烈日下的磨合,一次次的策划工作,一次次的碰钉子,一次次的野外生活都浮现在我的眼前。这些辛苦,这些艰难,这些汗水,这些坚定,都是为了心中的信念——让绿色理念深入人心!在绿色营活动过程中,人们问的最多的就是:绿色营究竟是做什么的?在我看来,可以概括的解释为:营员们怀着满腔热情不远万里奔赴活动目的地,以极大地吃苦耐劳的精神投入到考察中,然后整理编辑出详尽、系统的考察报告作为成果,以推动当地的环保工作,并提高当地群众的环保意识。最后,使自己的思想和心灵都得到了一次很好的洗礼! 就像绿色营的创始人唐锡阳老师对它的定义:“绿色营是特殊的学校,是锻炼绿色人才的熔炉,是传播绿色种子的‘星星之火’。它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新的价值观,是一种超前的行动,是一种跨入以身相许的伟大事业的思想准备。”
第一站:前期筹备——确定主题,完成策划
湖南省第三届大学生绿色营的主题是“聚焦湖南南部,关注天然林保护”。这个主题是我们经过3个月的研究,对比,实地考察后确定的。也许你会笑我们:你们的工作效率也太低了吧。没关系,这个主题是在我们提出的十几个主题中最可行、最优秀的。不管在这3个月中我们付出多少努力,多少汗水,承受了多么大的压力,能做出这个让大家都满意的主题,一切都值了!
主题确定了,紧跟旗鼓的就是完成本次活动的策划书,这可是重中之重,策划书质量的高低不仅对主题的选取起了决定性作用,还直接影响着我们以后的工作安排及活动方向。这份十几页的策划书我们又搞了一个多月。这点我确实承认是我们的工作效率低了点,不过也没办法,整个筹划委员会中只有4个03级的,其他都是04级的。对于还没有做过一份像样的策划书的我们(04级的),我不得不承认我们确实显得很无知,尽管我们几个很努力,可现实的差距并没有消失。本来学长、学姐们可以很快作完这份策划书,但为了锻炼我们,他们便分配了些任务给我们,由于经验不足,我们的作出来的策划总是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缺陷,可这份策划书的要求又是很严格,所以在不断地修改完善后,这份策划书终于在本次活动总负责人于海鑫的带领下完成了。我还记得那天为庆祝策划书的完成,我们喝得酣畅淋漓,那不是一种冲动,那是兴奋,是一种拥有成功的兴奋!
第二站:选拔营员
这一届绿色营在报名时,并没有我们预期的那么好。报名的第一天,我们“绿源”环保协会的两个大型项目:湿地使者行动和绿色营,同时开始报名。由于湿地项目相比较绿色营走访的城市较多,表面上看去趣味性很强,再加上还有那么多的荣誉证书,所以在人气上占足了风光。一起搞报名的绿色营反而为湿地做起了报名工作。总之当时的心情就是——压抑。湿地的报名截止后,我们又进行了2天的报名,最终是结果还是可以的,也有六七十人报名,虽然相比较第二届绿色营300多人的报名的情况还差了些,不过这也没关系,只要我们能从中选出适合本次活动的预备营员,报多报少并不会影响我们活动的质量。
预备营员的选拔是辛苦的,也是残酷的。通过第一轮面试的20人,要进行分组,然后在所分的组中进行学习,学习后再通过实践性活动的考察,最后进行痛苦的体能测试。我们这一届选择了较为平坦的公路长跑,路径为:中南林大——铜锣湾百货——中南林大。当然那天的温度在35℃左右,不过最后的结果却是出乎大家意料的——全体预备营员成功完成任务。我记得我那天下午我是喝掉了6瓶水,还没有去一次厕所,应该是脱水太多的缘故吧。经过上述考察后就是残酷的淘汰,淘汰后剩下的人基本上已经有一只脚已踏进了正式营员的大门。选营员的方式是由几个筹备委员根据预备营员前段时间的表现给出评价,然后大家决定他的去留,虽然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有些营员认为不公平,但我们认为这是一种较为合理和实际的方法。看着自己的朋友被淘汰走出教室,而自己却安稳的坐在那里,这种感觉是很难受,也很残酷的。公布结果那天晚上我没有去,因为我害怕伤心,害怕哭泣,而那天注定会有人哭泣的……
第三站:整装待发
也许是太追求完美的缘故,在出发时感觉还有一些事情没有做好,别人的感受我不清楚,至少我是带着希望和遗憾踏上征程的。我们大约是期末考试完的十天后出发的,可这十天却是我感觉作绿色营最难受的十天。眼看就要出发了,而我们还有很多事情没做完,最主要的就是资金问题:赞助资金没有拿到,学校仅拨的一千块钱也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无法拿到……还有要联系老师给我们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准备活动中的宣传资料等大小的问题。令我们大家欣慰的是莹莹(黄誉莹)在最后时刻拿到了长沙市环保局给予我们1000元的赞助,而且她还在安踏运动用品公司搞定了大家的营服与营帽,为本次活动解决了几个重大问题。
2005年7月24日举行了我们的开营与授旗仪式,本来应该是隆重、热闹的一天,可结果却不是那么的尽如人意。我们联系了一些媒体,但因为在这方面没有什么经验,所以在联系时间及介绍活动内容上没有把握好,结果当天一个记者也没有来。学校方面,恰巧赶上校领导出外旅游,一个也来不了。令大家欣慰的是幸好还有一些退休的老干部和我们的赞助商安踏运动用品公司负责人的光临、参与,否则就尴尬死了。那天外校营员向慧玲(湖南大学)在“营员讲话”时不禁留下了失望的泪水……是啊,为了这个活动营员们很多天没有好好的休息了,我们也想放假了能在家里坐在沙发上看看电视,聊聊天,可是不行,我们只有晚上学习时能坐在凳子上,其他时间我们几乎都在跑这跑那的。忙碌了这么多天,压抑了这么久的情绪,面对开营当天的这种情况,无奈的泪水终于在我们这支队伍中泛滥了……当时我们失望极了,能为湖南争光,为学校争光的这么一个大型活动的开营仪式上,竟然没有一个记者,没有一个校领导,说出去真是一个笑话。但没关系,一些事实只能面对,有些错误就要承认,从中我们获得了一些珍贵的经验,也许这就是绿色营的价值。在这里我们真的要特别感谢一下关心下一代委员会的徐国桢教授,是他为我们这届绿色营铺出了一条条阳光大道。通过徐教授我们得到了广大退休老干部的帮助,尤其是株洲校区夕阳红花圃各位教授对我们的支持与关心,在他们身上我们不仅学到了一些相关的专业知识,还得到了一些老年人对待人生的态度和一些如何做人的宝贵经验,这也是我在绿色营中得到的一笔宝贵的财富。
第四站:乘风破浪
2005年7月25日,湖南省第三届大学生绿色营正式启航了。我们本次绿色营的路线比较复杂,先简单地介绍一下:株洲市——株洲市炎陵县——炎陵县十都镇——桃源洞自然保护区(现更名为神农谷)——大院农场——炎陵县——株洲市。我认为本届绿色营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这15天我们所做的事情以及一些时间安排都是按照最初的策划进行的,活动也达到了策划里所说的一些活动意义,这是我们值得骄傲的。在这里,我不过多的介绍我们调查了哪些内容,发现了哪些问题,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登陆我们的网站。我想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些在绿色营中的一些小插曲,从这些细节中大家可以慢慢蕴出我们本届绿色营的精髓和味道。
活动是辛苦的,尤其是住宿条件艰苦到了极点,好多种方式都是以前我没有经历过的。在十都镇时我们睡的是学生宿舍,宿舍里只有8张很大的空床,床上只有几块木板,这还好我们有木板可以睡。痛苦的是晚上的我们为蚊子的可持续发展做了贡献,那个宿舍里至少有50只巨大的蚊子。每天要走30公里的山路加公路,拖着疲惫的身躯回来后最大的愿望就是洗个热水澡,睡一觉,可回来还没有水洗澡,据当地的村民反映十都镇的自来水已经断了半个月了,简单的说水被污染了。没办法,只好借农家的山泉洗了,晚上的山泉是冰凉的,而我们又不好意思麻烦人家给我们烧热水,只好闭上眼睛忍着洗了,不过洗完还是挺舒服的。在炎陵县城时,为了省钱做后期宣传,我们根本就不花钱住旅馆了,借了县环保局的会议室当作了我们的bedroom,晚上几个女生把地板擦干净后,我们15人就直接睡地板,中间有张桌子,男生睡一边,女生睡一边。虽然条件很艰苦,但因为太疲惫的原因,大家很快也都进入梦乡,估计大部分人都梦到了家乡,因为我们都太想家了……
这次活动是具有很大的危险性的,我们需要经过“爬山”后才能看到一些珍贵的树种。队伍中大部分是城市中的孩子,很少有真正手脚并用爬过山的。记得我们第一次用这种方式爬山考察华榛群时,都还战战兢兢,手中都拿根棍子,一是起拐杖的作用,二是为了打草惊蛇,毕竟我们所到之处也可算为原始次森林了。男生在前面开路,女生都在中间,我们的队长李燊在最后保护我们安全,还不时用相机记录下我们所经历的崎岖、坎坷的山路。爬山过程中有好几个营员都差点从山上掉下去,当然我也算一个,不过多亏了小柳(曹柳)在关键时刻拉了我一把,否则现在写这篇文章的就不是我了。一直保护我们的女中犬夜叉唐婉在那次爬完山后立即买了一双新鞋,不是因为鞋子坏了,而是因为那双军鞋害她摔了N次,好几次都差点滚下山去。提醒大家千万不要穿军鞋爬山哦。我们的纪律委员李瑞华在一次开会时激动地说:“爬山时我脑中只有一个想法,一定要把大家安全的带回去,一个都不能少。” 这次的绿营不会是干枯干枯的洞穴,而是美丽的风景,有风有雨但始终有我们的笑容!我们不怕它有多艰苦、多危险,希望我们共同战胜它之后有人跟我们说:嘿,你们真棒!
关于纪律问题,确实是件令大家烦躁的事情。我们营中的纪律委员是来自河南解放军信息技术大学的李瑞华,他呢,是个半军人(因为他不喜欢我们认为他是军队的,他的解释是我是军校的学生)。所以我们的纪律是十分严格的,一些小的细节我们都是按军校的要求做的,每次队里出现违反纪律的问题,都严肃检讨。记得莹莹曾经有次把自己的认为搞某个活动没意义、没必要搞的观点和几个朋友提出后,遭到了一晚上的炮轰,结果无辜地被订了一个“破坏集体团结”的罪。虽然后来仍是难免有人违反纪律,但因为大家都非常在意,注意遵守纪律,所以也没有发生什么大事。
绿色营出发前,高淑滢学姐跟我说,在搞活动时要抱着学习的心态去做事,学习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学习他人值得你学习的地方。在这次活动中我感觉最值得我学习的人是湖南大学的向慧玲和云南大学的吴云。我在协会和这次活动中主要负责宣教工作,而向慧玲也比较擅长这方面的工作,这给我们俩提供了一个交流的条件,也给了我们产生矛盾的机会,在种种摩擦中她对待矛盾和问题的沉着、稳重的心态感染了我,震撼了我,在沉思中我学到了很多。吴云呢,可以说是个传奇的人物,她是在我们活动进行了7天后来的,她的到来让我们感觉到这个集体是终于是个完美的整体了。由于军训,她只能晚几天过来,而她
的传奇在于一个不足160cm的小姑娘,竟背着25公斤的包只身一人从云南来到湖南,这也不算什么,重要的是从株洲到炎陵县的桃源洞这段路的交通是较为落后的,途中要转几次车,很辛苦,而她做到了。当我们看到她的时候,几乎不敢相信她就是在QQ群组踊跃发言的小姑娘。本来她是可以不用来的,但由于对承诺的坚定和对环保的执着,让她踏上了追逐绿色的列车。她这种对待朋友,对待事情至诚至信的态度以及对待困难、挫折勇敢无畏的心境,是值得我们每个人效仿、学习的。
对于环教方面,是我们最头痛的问题了。我们主要通过发放宣传手册、调查问卷和现场交流为主要手段,而这次我们主要在山区搞活动,山区的居住特点是人口少,居住分散。有时我们15人搞一天也不过做出20份调查问卷,宣传的范围相对小了很多,面对复印了500份的调查问卷,我的心中只有奈和自责。虽然我们还采用了放映电影、在人流处设咨询台、现场签名等活动,但在宣传力度上还是不够,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还好在炎陵一中做了一次较为大型的宣传活动,升华了本次的环境宣传的意义,否则,这次的环教就成了本届绿色营的最大败笔了。我认为本届绿色营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与完成,与炎陵县环保局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我们做环保活动目的是为了促进环境的建设,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而不是给政府部门或者环保局揭短。我们是抱着帮助环保局展开工作的态度,而绝不是质问指责的态度开展工作。我深刻地体会到:在中国这种特殊的体制下,能最大程度取得成果的方法就是依靠政府。关于这点我还再想说一句:环保局也有很多无奈……
绿色营的创始人唐锡阳曾说过:“没有矛盾的绿色营不是绿色营。”在这15天的磨擦中我们产生过一些矛盾,也曾被这些矛盾拌住过,争吵过。由于彼此之间性格的差异,个人生活经历上的差异,我们不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对所有的人敞开心扉,你做不到,我也做不到。有的人喜欢谈表面上的东西,有人喜欢深一点的;有人喜欢想想就不说了,有人喜欢不想就直接说出来;有人喜欢理性的谈,有人喜欢感性的谈。这时候我们不要一定让别人改变,如果强调了,虽然也能做到,那很可能是彼此伤害,很可能是牺牲了一些人,制造了表面上的、假象的繁荣。但值得庆辛的是,因为我们怀有共同的目的,每次都是殊路同归,最后大家都放开心中的芥蒂,完成了一次次我们15人的“舍得”。有人说,本次绿色营最大的遗憾是只顾翻山越岭,却没有好好的体验大自然。然而我不明白的是,究竟需要怎样的形式,怎样的方法才可以让一个人体验到大自然呢?一直相信很多时候,感动,只需要一个简单的瞬间。真的,其实在这半个月的绿色营中,这样的机会是很多的。在桃源洞,抬头,是浩翰星空,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如此美丽的银河;低头,是连绵山谷和山间清泉……难道这不是吗?难道一天走二、三十公里的山路,一次次与自然的亲身接触不是去"体验"自然吗?究竟是什么让我们忽略了一些简单却美好的东西呢?扪心自问,真的是因为活动内容安排的不合理吗?亦或是我们把体验自然想得太过复杂了。重返都市,也许最初的那份失落感是共通的。然而15天的绿色营生活教会我们的并不应该是又多出一种抱怨的资本,让我们试着聆听清晨窗外婉转如诉的鸟鸣,试着对曾让你犹豫过的人展开一个由衷的微笑,也许我们会发现,这个世界并没有那么糟!
第五站:满载返航
十几天的活动结束了,我们载着成功的喜悦与对未来的憧憬回来了。这几天的学习、实践让我进一步认识了绿色营的使命,绿色营,顾名思义,“绿色”精神是其核心和灵魂,方向永远是朝向环境保护的。但在这个大方向下,年轻而充满激情的大学生们觉得,绿色营的使命,是轰轰烈烈地去拯救什么、保护什么、教导什么,要让所去的地方环境为之改观,要让当地的人们一下子行动起来,这只是一种模糊的、最初较为完美的愿望(至少开始时我是这样)。但是,现实很快告诉我们,这只是不切实际的想法,十几天的短暂时间,十几个连专业知识还没学的大学生,实在做不了什么大事情!那么,绿色营就没有意义了吗?相反,绿色营的价值正在于此!绿色营的价值在于让象牙塔里的大学生通过实践,接触现实,了解环境保护的实际问题与实际困难,明白任重而道远的道理。简单的说就是让当代的大学生考虑并了解自己的价值取向。 绿色营是特殊的学校,是锻炼绿色人才的熔炉,是传播绿色种子的“星星之火”。其实,做环保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事情,所以它更需要广大的环保爱好者持之以恒的努力,而不在于发现问题后马上把这个问题解决。说这些并不是打消正在搞环保同学的积极性,只是希望大家在出发前能保持一个坦然的心态,那么搞活动时即使出现困难,出现危机,大家也能用一颗坦然的心去接受。摆好这个心态,也能避免产生郁闷的情趣影响活动的进行。我终于了解到香港“地球之友”的吴方笑薇说过的一句话:环保就是关注平常之中不平常的事态,承担平淡之中不平淡的工作,坚持平凡之中不平凡的使命。
开始做环保时,我们难免会迷茫,找不到努力的目标,就像一个孩子在海岸线上徘徊、遥望。看到曲折的海岸线,身临其间,七拐八弯,摸不清海的方向,看不到岸的尽头。但海域很宽广,能够放飞心情,让它迎着海风去追寻梦想,找到绿色的海岸线。在途中可能遇上台风,可能碰到礁石,可能遇到海啸……随时都有被摧毁的可能,在惊怵中只要坚定自己最初的梦想,哪怕只有一块木版,也要坚持到.达那个绿色的海岸。猛然醒悟自己其实仍然身处海岸线,遥望着海岸线。是扬帆起航的时候了,我相信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只要我们愿意去做……
湖南省第三届大学生绿色营暂时停泊靠岸了,这个一起工作仅一个多月的集体也随着我们的各奔东西解散了,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环保的热爱,对环保的执着。第四届绿色营即将拔锚起航,我相信他们的环保活动必将乘风破浪,到达成功的彼岸!请祝福他们……
绿源论坛:lvyuanbbs.51.net
绿源邮箱:lvyuan2002@etang.com
绿色营相册:05greencamp.photo.163.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