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鸡的名称来源与外形有关,因为它们尾羽长而翘,末端向下垂直与马尾形似而得名。中国马鸡一共有4种:。马鸡属Crossoptilon,是我国雉科鸟类中的特有属,虽然我国地理环境复杂,物种多样性丰富,但是像马鸡这样一个属的几种都主要产于我国的却不多。虽然只有4种,但是在长期的研究中,马鸡之间的关系很纠结。
马鸡的独特之处是:雌雄相近。这一点在雌雄明显异形的雉类中是很不可思议的。不过雌雄之间要说有区别主要是距,雄性体型略大而且脚上有距。
1. 先认认马鸡吧,4种不多,很好认的。
首先,4种马鸡,其中3种是以颜色命名的,放眼望去,全身主体颜色是白色的自然就是白马鸡了,而蓝马鸡和褐马鸡最重要的特点是头部的白色羽毛簇像角一样从下颏(ke一声)到耳部,像耳朵一样突出于头顶之上,因而又称“角鸡”,所以能够看到白色“角”的就是蓝马鸡和褐马鸡了。而这两种的区别就更加明显了,蓝马鸡全身蓝灰色,两侧尾羽基部白色,其余为紫蓝色,而褐马鸡羽色黑褐,油光瓦亮,丝状尾羽较长。而藏马鸡是以分布地命名的,特点也很鲜明,没有和蓝马鸡、褐马鸡一样明显的“角”,颜色较深,腹部与前颈中央为白色,而且尾羽基部为白色。
| 白马鸡 | 藏马鸡 | 褐马鸡 | 蓝马鸡 | 大小 | 120cm | 100cm | 100cm | 70-80cm | 整体颜色 | 白 | 蓝黑&白 | 褐色 | 蓝灰色 | “角”——突出的耳羽 | 无 | 无 | 有 | 有 | 尾羽 | 整个尾部较扁平,呈拱形向下垂曲,中央尾羽的羽枝长而稍疏离,但不披散 | 与白马鸡相似 | 中央尾羽特长而上翘,羽枝披散在其它尾羽之上 | 同褐马鸡,但颜色仅尾羽基部白色 |
分布:
| 白马鸡 | 藏马鸡 | 褐马鸡 | 蓝马鸡 | 分布 | 云南西北部、四川西部、西藏东南部和东部以及青海南部; | 喜马拉雅山东北麓和念青唐古拉山之间 | 青海东部和东北部、甘肃西北部及南部、四川西北部及宁夏贺兰山区 | 山西北部、河北西北部直到北京西部的山区森林地带 |
白马鸡:
藏马鸡:
蓝马鸡:
褐马鸡:
2.尴尬的藏马鸡:马鸡在分类学上的研究历史
马鸡之间的分类一直在争论中,目前比较认可的是将马鸡分为上述4种。曾经,马鸡属被分为3种,藏马鸡、蓝马鸡及褐马鸡,现在的藏马鸡和白马鸡均为藏马鸡,有说法是藏马鸡各个亚种幼体颜色灰黑,成体逐渐趋于白色,也有说法是现在的藏马鸡是白马鸡和蓝马鸡的杂交种。后来,郑作新(1994)将马鸡分为4个亚种,然而近期看到一篇文献,用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的部分序列作为遗传标记,对藏马鸡的分类地位和马鸡属的系统进化问题做了进一步探讨,研究结果更支持将藏马鸡作为白马鸡的一个亚种,白马鸡是马鸡中比较原始的类群,不过比较诡异的是蓝马鸡和褐马鸡之间的亲缘关系更近,所以马鸡属的分类问题还在纠结……
藏马鸡在藏族地区一直与人类和谐共处,藏族老奶奶倚着身子给藏马鸡喂食的画面让人难忘。藏马鸡也有很多独特的地方,例如,藏马鸡具有独特的同卵寄生现象,即多个母鸡把卵产在同一个巢里,可能因为适合巢点较少,多个藏马鸡只能将就了……而且,有资料讲,藏马鸡藏马鸡的食性非常有趣,幼马鸡吃“荤”,以金龟子、蚂蚁、蜈蚣等昆虫为主;成年马鸡改吃“素”,以嫩树叶、花蕾、草籽等为主,偶尔也飞进农田,啄食青稞和小麦。
3. 褐马鸡:别看它只是鸡,在中国古代是以勇猛著称的。
马鸡一雄配一雌,是雉类鸟类中典型的社会性单配制鸟类。中国古人把马鸡称为“毅鸟”,说它们敌人在前,不惜性命奋勇格斗(“禽经云:褐,毅鸟也,毅不知死,是矣。”)。东汉的虎贲中郎将,要以“鹖羽”做冠饰, 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褐马鸡“**齐觅食,有被侵者直往奋斗,虽死忧不置”。(褐马鸡古语称“鹖”),将其羽毛赐予武将的形式称“鹖冠之制”。从汉武帝时(公元前156年―87年)就有武将戴褐冠的制度,晋、隋、宋时一直因袭这个制度。清代改褐冠为蓝翎和花翎制。蓝翎为褐羽,为品级较低者戴,花翎外部为褐羽,内部为孔雀羽,以翎眼的多寡定等级,有单眼花翎、双眼花翎和三眼花翎之别。目前,褐马鸡为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皮书“濒危”级,一级保护动物。
4. 推荐阅读:
《马鸡——中国特有的珍禽》http://www.milupark.org.cn/IfNews.php?ID=249
《拜会白马鸡》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1fe51001000crh.html
《追寻传说中的藏马鸡》http://bbs.scol.com.cn/thread-742129-1-1.html
《藏马鸡分类地位和马鸡属系统进化问题的探讨》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