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子弟各方面资源相对短缺,步入社会早,受教育少。 工作与职业起点低,改变处境与提升能力的途径也比较少, 通过阅读,走出校门依然能够学习, 保持与社会同步、拓展视野、提升与增长知识, 自我成长并逐步改善生活处境。
一、美味书斋项目介绍
新公民之友“美味书斋”项目组是专注青少年阅读推广,阅读课件开发、教师培训,学生阅读兴趣培养与能力提升的志愿服务组织。
总体目标:推进青少年阅读 培养具备自主阅读能力、兴趣及热情的孩子,引导孩子自主选书、主动看书,发问、讨论、思考,帮助孩子和个人的体验串联,从阅读中找到趣味和意义。
二、活动背景
目前社会各界对打工子弟学校给予了极大关注与支持,公益机构及企业、社会各界帮助很多学校捐赠了图书或者建立了学校图书室,但很多时候只是把图书放进了图书室而已,甚至少部分学校直接将书卖掉,大多数学校都因为打开图书室会增加学校负担、支出等多种问题,而长年锁上了图书室。怎样让这些图书发挥更好的效用?怎样引导学生阅读、学习及利用图书的工作却仍有缺失。
我们希望通过志愿服务帮助学校打开图书室,改善校园阅读文化环境,培养孩子阅读兴趣与习惯。
我们大不同 一、阅读而不是语文学习 语文:围墙内的,固定课本、有中心思想、主旨和标准答案的学习过程。 阅读:不受时间、地点限制。自由的、宽泛的。快乐与美的探索发现过程。 二、授人以渔而不是慈善施舍 推荐图书,引导阅读。而不是捐书 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养成自主阅读习惯。 三、项目内容 1. 志愿者进入学校图书室,帮助学校管理及开放图书阅览、借阅 2. 利用“阅读护照”5阶段阅读奖励计划,激励学生多读书 3.建立班级图书角,定期更新、流动图书 4.开展低年级阅读课 5.开展三四年级周末读书会活动
四、招募信息
地点: 北京石景山区北辛安社区、昌平区东小口村东方红学校
志愿服务日期: 2011年2月-2012年1月
招募人数:50人
职位描述
图书管理员(30人):
1. 整理图书室现有图书,分类上架
2. 每两周至少一次,半天以上开放学校图书室(周末及正常工作日均可)
3. 打扫图书室、收还到期图书和为学生办理借阅手续
4. 每月清点书目,坏损书刊修补
5. 为完成“阅读护照”不同阶段任务的学生发放奖品
6. 图书室与图书角间的流动管理
阅读课支教老师(10人):
1. 每两周至少一节阅读课,每次半天时间,且能够持续一年(周末及正常工作日均可)
2. 课前准备(写教案、参加集体备课会),课后总结(写博客、帖子)。
3. 积极、大量阅读,向学生推荐优质图书、文章
活动领队(5人):
1. 负责活动的发起、协调、组织与统筹
2. 活动集合点到活动现场的引领,活动讲解与分工,活动结束的总结分享。催交听课记录、活动总结。
3. 小组成员激励与沟通
策划宣传(5人):
1. 志愿者文体活动策划 2. 媒体公关、对外宣传 3. 活动资料(摄像、图片、文字)收集整理
报名条件:
“我们剔除其中那些动机不良的人;排除那些本人也很需要帮助的人;排除那些以传教为目的的人,尤其排除邪教教徒;排除那些并不真正关心他人、而是受到疾病和痛苦吸引的人;也排除那些永远把自己认同为他人者,任由感同身受的悲伤在自己身上蔓延、泛滥的人。”
2. 要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
3. 热情、积极,对自我及志愿服务有深刻认识;
4. 心智成熟,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为别人的成长负责。
5. 能保证长期连贯性的志愿服务,最低服务时限2011年2月-2012年1月。
6. 爱教育、孩子,有心理学、教育学、儿童文学背景最好,但不是必要条件。
7. 有团队精神,易相处,善于与人沟通。
8. 做事有规划,有条理,耐心细致,不会被自己吓倒,不会被困难吓倒。
9. 志愿工作时间,隔周一次(最低二至三周服务一次),每次半天。
待遇-收获:
1.参与、服务、贡献社会与他人
2.与一群热情、坦诚的伙伴,彼此陪伴、共同成长
3.志愿服务的相关培训(二天的入门培训,及至少三周一次的后续培训活动)。
4.志愿服务得到学校及美味书斋认可,我们可为您提供志愿服务证明。
如何申请?:
有意请填写志愿者申请表(点击进入下载地址)发至(E-mail:meiweishuzhai@gmail.com)
关于“美味书斋”的简单介绍:
豆瓣小组:
http://www.douban.com/group/284785/
美味书斋是由美新路公益基金会大朋友志愿者2008年10月在河北康保基地编辑制作的一份海报为起始,2010年3月康保基地项目调整后停止海报,美味书斋作为独立草根组织,开始在北京15所打工子弟学校张贴,海报主旨为关注与引导阅读。主要为解决捐赠图书不能合理高效利用,孩子面对众多图书无从选择,以及无力建设图书馆的学校,孩子无书读的问题。
经过在打工子弟学校张贴海报的实际接触,发现一份海报是远远满足不需求的,或者说是不太贴切实际的——海报推荐图书孩子几乎是看不到的。因为90%以上的打工子弟学校是不缺书的,但同时90%以上的学校图书室是不开放的,很多人愿意捐书,却不考虑需要有人管书的客观实际情况,所以2010年8月我们开始调整项目,一是帮学校打开和管理图书室;二是在学校开展阅读课和周末读书会。建立儿童阅读环境,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并通过长期的启发式阅读课,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与创新能力。
目前我们在北京昌平回龙观东小口村东方红学校和石景山刘娘府的春蕾小学,两所学校内,开展活动。
活动主要包括,帮助学校把现有图书重新整理分类上架,用软件管理借阅,同时用“阅读护照”的五阶段阅读奖励计划激励学生读书。
并且在小学低年级开展每周一节阅读课和3/4年级的周末读书会活动。
我们的体会是没有阅读经验的孩子,爱上书与阅读是很难的一件事,我们期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让他们感受阅读也可以像饭菜一样丰富、美味、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