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1465|回复: 0

新语:文化生态也要环保

[复制链接]

288

主题

1884

回帖

1663

积分

长江

积分
1663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6-12-14 21: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日前,在一次中学生读物的研讨会上,教育家、文学家和新闻工作者纷纷呼吁,要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绿色环境”,实施文化生态环保工程迫在眉睫。
  如今,随着文化产品的日益丰富,文化生态更加多样了。同时也要看到,各种低俗的动漫、影视、游戏在文化市场并不鲜见,网络上形形色色的“毒素”似乎更多。
  自然环境的保护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而文化环保常常容易被忽视。事实上,它不仅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我们整个国民精神的培育、社会风气的净化。倡导文化良知,打造文化环保工程,十分必要。
  我们要认识到,文化生态的污染往往是隐性的,受着毒害也未必自知,正所谓“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同时,“污染指标”难以确立,“污染”难以量化,所造成的损失也就难以估量。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环保工程较之自然环境的整治难度要大得多。
  它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它需要无数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主编”、“导演”、“制作人”参与其中。每一个编辑部、每一个网站、每一个文化制作公司,尤其是直接以青少年为目标受众的文化传播机构,都应该是一个“环保局”――站在育人的高度,出新、创新,以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人类进步文化的琼浆,去开启人们的智慧,滋润人们的心灵。
  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也要充分认识到重要性,共同筑就文化环保工程的坚实大坝,使我们的文化生存空间“青山绿水”常驻。
   《人民日报》 (2006-12-08 第11版)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责任编辑:朱月怡)
从小事做起,但不要因小失大;做环保,不做另类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5-9-7 01:54 , Processed in 0.02398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