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1746|回复: 2

钱正英院士:生态不是“建设”出来的

[复制链接]

581

主题

5402

回帖

4879

积分

北冰洋

Nothing is impossible for the

积分
4879

认知组社区居民社区明星

QQ
发表于 2006-12-20 11:56: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钱正英院士:生态不是“建设”出来的

  这两年,我多次到西部地区调研。所见所闻,使我对“生态建设”的提法产生了质疑。

  我到甘肃民勤县调研时,看到他们在大力抽地下水种树,这种做法是很不科学的。由于当地的来水被上游的绿洲掠夺,民勤县旁边的青土湖已经消失,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结果水越抽越少,树越种沙化越严重。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西北的其他地方。一些地方的群众总结道:“人进沙进,人退沙退。”

  这些做法,显然都是“建设生态”的误导所致。一些地方,不是努力认识在当地自然条件下天然生态系统的演化规律,利用大自然的自我修复功能,去保护、恢复或修复天然的生态系统,而是热衷于建设大规模的人工生态系统,不但造成资金和劳力的浪费,甚至事与愿违,造成新一轮的生态伤害。有些地方,把生态建设与植树造林当成同义语,把盲目提高林木的覆盖率作为生态改善的指标。但是在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下的干旱和半干旱区,其自然本底是草原生态系统,应该退耕休牧还草,而不是退耕还林。

  人与自然不应是相互对立、相互抵抗的关系,而应是相互依存、相互和谐的关系,人与洪水必须和谐相处、人与沙漠必须和谐共存、人与河流必须和谐发展。

  因此,我与沈国舫院士、刘昌明院士前不久联合建议,在中西部干旱地区,宜逐步将“生态环境建设”的提法,改为“生态与环境的保护、修复与改善”。因为,生态不是“建设”出来的,而是在认识其规律的基础上加以保护、修复和改善。

  (作者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民日报》 (2006-08-23 第11版)

编辑: 唐文颖 来源: 人民网 2006-08-23 15:01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China Students for Birdlife中国学生鸟盟/中国高校护鸟联盟 GreenWild Association of XMU厦门大学绿野协会

375

主题

2753

回帖

79万

积分

荣誉会员

积分
791383

认知组医师组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6-12-20 21: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工和自然
发表于 2006-12-21 10:26:37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态建设”不要总是成为某些人作某些事的借口才好啊
用佛家出世心态,用道家入世修为用儒家中庸处世,用法家之术治世用易门与未知世界融合,做到天人合一有所不为,有所必为用心做事,用爱做人实在的行动胜过华丽的言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5-9-8 00:20 , Processed in 0.03063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