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2698|回复: 0

【潜鸟科】

[复制链接]

81

主题

360

回帖

2万

积分

大西洋

积分
27918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06-12-25 17:38: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潜鸟科(Gaviidae):共1属5种,我国有4种。潜鸟既擅长潜水又不失去飞翔能力,但在陆地上走路则很笨拙。潜鸟广泛分布于北方高纬度地区,冬季南迁。中国常见的种有红喉潜鸟,在北极圈附近繁殖,冬季沿海岸和大湖沼南迁至地中海、黑海、中国沿海及北美南部。常栖息于海滨及其附近的湖泊,觅食鱼类。


潜鸟科Gaviidae成员为中到大型的游禽,擅长潜水,飞行快而有力,但在陆地上走路则很笨拙,有些种类起飞时需要在水面助跑。潜鸟广泛分布于北方高纬度地区,冬季南迁。潜鸟有5种,我国纪录到4种。红喉潜鸟Gavia stellata 是体型最小的潜鸟,繁殖于北极附近,广布于北半球寒带和温带水域,我国沿海很多地区都有记录,也曾偶见于北京地区,是北京地区出现的唯一一种潜鸟。黑喉潜鸟G.arctica 体型比红喉潜鸟略大,主要繁殖于欧亚大陆北部,我国可见于东部沿海地区。普通潜鸟G.immer 是体型较大的潜鸟,主要分布于北美洲和北大西洋,是北美洲较常见的潜鸟,我国尚无纪录,但可出现于距我国边境不远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种名称:白嘴潜鸟
图片作者:Karen Phillips. 00351 281 3255
物种特征:描述:体甚大(83厘米)而颈粗的潜鸟。繁殖羽:特征为嘴象牙白色,头黑,具白色颈环。非繁殖羽:与其他潜鸟区别在体型较大,嘴上扬,上颚中线浅色,头比上体色浅。两胁缺少白色块斑。特征为初级飞羽羽轴白色。 虹膜-红色;嘴-象牙色;脚-黑色。 叫声:于海上无声,但在繁殖地发出假声尖叫。 分布范围:繁殖于北极区北部从摩尔曼斯克东至西伯利亚及阿拉斯加和加拿大北部。冬季南迁至约北纬50°,偶尔更往南些。 分布状况:种群数量甚稀少。有记录迁徙时经过辽东半岛及福州。 习性:单独在淡水区繁殖,但越冬于沿海水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普通潜鸟
图片作者:Karen Phillips. 00351 281 3255
物种特征:描述:体大(76厘米)的潜鸟。繁殖羽:嘴黑色,头及颈近黑,具白色颈环。非繁殖期与黑喉潜鸟易混淆,但嘴较厚,头顶较平。头顶及后颈比上体色深。飞行似雁,振翼缓慢沉稳。颈侧具不规则白色及暗色纵纹形成的带斑。两胁无白色块斑。与白嘴潜鸟区别在嘴白色,上颚中线色暗,嘴较平,头比上体色深。 虹膜-红色;嘴-淡黄白(冬季)至黑色;脚-黑色。 叫声:于海上无声。 分布范围:繁殖从阿留申群岛横穿北美洲至冰岛。越冬南下至北纬30°左右。 分布状况:在中国尚无确切记录,但可能出现于中国海域。 习性:单独在淡水区繁殖,但越冬时成小群在沿海水域活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太平洋潜鸟
图片作者:Karen Phillips. 00351 281 3255
物种特征:描述:体型略大(66厘米)的潜鸟。比黑喉潜鸟略小,所有体羽均相似。繁殖羽区别在喉具闪辉紫色而非绿色斑块,颈背白色较多。 虹膜-红色;嘴-灰色至黑色;脚-黑色。 叫声:通常无声。 分布范围:繁殖于西伯利亚东部至阿拉斯加及加拿大;越冬于日本沿海及北美洲西部南至北纬23°。 分布状况:种群数量稀少。有记录经过辽东半岛,可能也经过北戴河及山东。香港可能有过记录。 习性:同黑喉潜鸟。 注:有时作为黑喉潜鸟的一亚种(参见Harrison, 1983)。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黑喉潜鸟
图片作者:Karen Phillips. 00351 281 3255
物种特征:描述:体型略大(68厘米)的潜鸟。繁殖羽:头灰色,喉及前颈闪辉墨绿色,上体黑色具白色方形横纹。颈侧及胸部具黑白色细纵纹。与太平洋潜鸟区分较难,区别仅在喉块为闪辉绿色而非闪辉紫色。非繁殖羽:下体白色上延及颈侧、颏及脸下部,两胁白色斑块明显。与红喉潜鸟的区别在头较大而颈显粗,嘴较厚而平端,且上体缺少白色斑纹。第一冬的鸟上体具白色鳞状纹。 虹膜-红色;嘴-灰黑;脚-黑色。 叫声:重复的呱呱似打鼾叫声及似鸥叫的aah-oww声。 分布范围:繁殖于北半球,从苏格兰北部至西伯利亚。冬季南迁至北纬30°左右。 分布状况:亚种viridigularis为罕见候鸟见于辽宁半岛,可能在北戴河(河北)有记录,在福州有一次记录。恐怕与太平洋潜鸟有混淆。 习性:单独在淡水水域繁殖,冬季常成散群在沿海越冬。 注:太平洋潜鸟有时作为此种的一亚种处理(参见Harrison, 1983)。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红喉潜鸟
图片作者:Karen Phillips. 00351 281 3255
物种特征:描述:体型最小(61厘米)的潜鸟。夏季成鸟的脸、喉及颈侧灰色,特征为一栗色带自喉中心伸至颈前成三角形,颈背多具纵纹。上体其余部位黑褐无白色斑纹,下体白。冬季成鸟的颏、颈侧及脸白色,上体近黑而具白色纵纹,头形小,颈细,游水时嘴略上扬,与黑喉潜鸟的区别在振翼较快且较高。 虹膜-红色;嘴-绿黑色;脚-黑色。 叫声:飞行时发出似雁叫的gwuk-gwuk-gwuk声。 分布范围:近北极区。繁殖在北方,冬季南下至北纬30°左右。 分布状况:种群数量稀少。在中国东北部黑龙江,下至东部沿海经北戴河、旅顺至广东、海南岛及台湾北部有过境记录。 习性:繁殖于淡水区域,但越冬在沿海水域,有时成群活动。
乖宝不乖鸟儿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4-6-22 03:56 , Processed in 0.02684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