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区公园环境调查第二站之旺山公园 5月8日早7:30,天气晴朗,温度偏高,“呵护江城”之社区公园调查组在华农门口集合,踏上了社区公园调查的第二站的旅程-旺山公园。 上午9点多的时候到达公园,漫步于公园的林阴道上,顿时感觉一阵清凉,树影斑驳,微风撩人,花坛里的蔷薇开得正艳,很多游客在公园里晨练,散步,很是享受,就整体来看,的确是一个休闲纳凉的好去处。但环顾四周,垃圾虽不是很多,但零零碎碎散布得不少,至于垃圾桶,我们在公园里转了一圈就只看到了一个足球状的垃圾桶。我们也随机采访了一位正在清扫地面垃圾的环卫工人张阿姨,她解释道,这边的游客本来就很少,所以没必要放那么多垃圾桶,还有公园公共设施损坏严重,更有甚者连垃圾桶都被顺手牵羊了,这的确也是事实,我们能清楚地看到“垃圾请入桶”指示牌旁边遗留下来的被偷盗的痕迹,只剩下几根挖不走的嵌进土里的铁柱了,这就关乎到游客的素质问题了。为此他们想了很多办法,比如增加园中巡视次数,搭建简易垃圾桶(四根木棍子支撑,中间套一个塑料袋),既方便回收,不担心被偷,又最大限度的保持了园内自然原始风貌,同时节省资金(但问题是袋子易掉易坏),公园还安排专门人员定时在草坪上拣垃圾;另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大片的草地都已露土,长势很差,张阿姨说她们每周都会给花草浇水两次,不长草主要是树太密遮住了阳光(种植喜阴植物),还有就是土壤板结(改良措施)。 谢过张阿姨,我们开始对游客进行问卷调查,他们普遍反应的问题就是垃圾桶少,没有公共厕所,游乐设施不够,休息的石桌、石凳、凉亭太少等等,之后我们把以上问题向公园的管理员反映,他也是一脸无奈地诉苦道:“我们也有向上面反映过,但就是拨款太少了,我们也无能为力啊!这事得你们去说啊!不过我们一定会继续争取的。”他的态度让我们有点无语。 综合以上公园存在问题,我们小组简单分析了一下原因:管理人员的态度有待端正,治理不善;游客素质有待提高;有关部门给公园拨款不足,公园建设资金匮乏。 最后希望通过咱们和公园管理人员还有游客们的共同努力公园的环境会越来越令人满意! “呵护江城”项目之社区公园环境调查小组组员付小曼 2011年5月9日
首义公园调查 4月24日,天气晴朗,有点闷热,华中农业大学绿色协会“呵护江城”之武昌区社区公园调查小组一行人(孙晓伟,马妮妮,施奇静,付小曼,高莉,张军,汪云浩)坐上了去社区公园第一站之首义公园的公交车-591。正式开始了我们的公园环境调查之旅。 首先沿着首义广场走了一圈,总体规划很美观,环保标语,护草栅栏也都很完善,游客络绎不绝,休息聊天,娱乐健身…热闹非凡!之后我们还采访了一位广场的管理人员曹师傅,他很热心地聊了一下他的工作内容,管理方法等。他们的职责主要是保护公园的自然环境(如制止践踏草坪,攀摘花木等行为),维护公共设施(如垃圾桶,长凳等)制止自行车,机动车等交通工具进入广场人流集中区,以保护游人的安全。主要采取多次劝阻的人性化管理方式,对游客总是尽量有求必应,让游客们真正体会到宾至去归的温暖。所以,公园管理人员的作用的确是不可或缺的。一段简单的交谈之后我们开始在广场上发问卷,采取分层次(主要按年龄段,是否为附近居民)随机取样的方式对广场上15名游客进行了问卷调查,并简单询问了他们对改善广场环境和管理人员工作的建议和意见,总体反应都很满意,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之后我们一行人又沿着蛇山山脚浩浩荡荡地来到了首义公园的大门,为了迎接武昌起义(1911.10.10)100周年纪念,公园正在施工整修,一路上尘土飞扬。在门口留了一张合影,我们便兵分两路,一组负责公园管理人员的咨询采访,另一组负责分发问卷(35份),访谈游客。沿着山走了一路,许多游客都反映基础设施不健全,如厕所太少(只有一个),并且没有显眼的标识牌;垃圾桶太少,分布距离很远;娱乐设施不完善,没有提供场地与设备;休息的石桌石凳,躲雨乘凉的亭子也严重缺乏等等。据我们的整体印象来说,和首义广场形成的反差真的很大,对比鲜明。当问及原因时,游客们大多认为是管理力度不够。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询问了一下公园管理部门,他们说现在公园正在整修,不可避免地会破坏或是自然或是人文环境;更重要的是以前不是没有下功夫完善设施,而是很多游客只要是于己有益,都顺手牵羊,人为损坏或丢失严重;随意践踏草坪,破坏环境的现象很多,多次劝阻都不听。 所以说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那归根到底该怎么解决呢?管理部门必然存在管理缺失的责任(现在增派了很多保安巡逻),至于游客嘛,也有那么一部分人环保素质有待提高。这只是我们第一阶段调查的初步总结,有待更详尽科学的分析,提出更具体的解决方案。后期还会有更广泛的宣传活动,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最后祝咱们武汉的公园环境越来越好,更好地迎接武昌起义百周年纪念! 华中农业大学绿色协会“呵护江城” 之武昌区社区公园环境调查小组组员付小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