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2031|回复: 3

袁天鹏:一位推销会议规则的“生意人”

[复制链接]

197

主题

780

回帖

1679

积分

北冰洋

积分
1679

认知组社区明星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11-7-18 17:27: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袁天鹏 咨询师,《南风窗》“2007为了公共利益年度人物”。他翻译了最受世界认可的民主工具书《罗伯特议事规则》,并致力于推广其在中国的本土化运用,使民主的阳光渗入到中国最基层的社会细胞。

  2010年初,我和《罗伯特议事规则》一书的翻译者袁天鹏相约在人民大学附近的一间星巴克见面。赴约之前,我想象中的袁天鹏,应该是一位严肃的学者,更精准的说,是一位研究会议规则的行动派学者。显然,袁让我大感意外了,橙黄条绒的时髦装束,开朗的笑容,绅士的风度以及言谈间露出的些许精明,我从他身上感到了更多“美国派”的色彩,甚至在推销会议规则上,他将这门生意都做得很“酷”。

  他点了一杯“橙香拿铁”,我们的采访由此开始。在与其讨论的过程中,他温和而诚恳,似乎从未生硬的表示反对,而多用启发与引导,侃侃而谈,从言语中也能感受到其严谨的逻辑思维与深切的人文关怀。而这位前北京邮电学院的学生会主席,自从1999年在阿拉斯加大学的校园里第一次接触到《罗伯特议事规则》后,就对它着了迷,从此花费大量心血致力于罗氏规则的中国推广。这位“第一个吃螃蟹”的理想主义者,有着超出常人的坚韧与耐力,经历了种种考验,“顽固”的追求着自己的梦想。

  这位“海龟”,也并不总是只在企业董事会、政府培训会、NGO讨论会中游走。从没下过农村的他,还把稀奇的“西洋镜”带到了安徽南塘,将其本土化成了大爷大妈口中的“萝卜白菜规则”。像他所说,罗伯特议事规则,就是要“让每一个普通人看到,公平、效率、权利保护、权力制衡、程序正义、法治与民主等等‘口号’,是如何明确而精密地实现的。”


  NGO也要懂得别人的需求3年前,袁天鹏从原来公司出来后自己成立了一家咨询公司,一心推广议事规则,这是公司目前的全部业务,他的全部精力都放在这上面。

  《社会创业家》:做这件事现在能够养活你吗?

  袁天鹏:还可以。因为我面向的对象比较广。有面向企业、政府、公益组织、农村,有的是政府买单的,有的是业主委员会,都有。他们不时的会迸发出来一些需求。目前来说我还没做系统化的营销,只是通过报道有人看了就会找上门来。

  《社会创业家》:你的客户主要是哪一块的?

  袁天鹏:还比较均衡,有的时候企业多,有的时候,NGO又比较踊跃,有的时候政府比较踊跃。

  《社会创业家》:政府也推议事规则?

  袁天鹏:政府是这样,有时是讲座,让我去做一个讲座,有时是它出钱请我给村民做培训,解决一些问题。有人会问,给政府说这个他们听吗?因为政府是一个执行机构是一个上下级关系,它本身就不是绝对平等的,不是一个平等的架构。而议事规则讲究权利和责任对等。你想一个政府部门的负责人他的责任更大,那么显然他的相应权利也应该相应地更大,他要最后决策拍板。所以,你不能完全按照议事规则生搬硬套,他不能发言还要最后表决,等于说你不能剥夺他应有的权利。

  怎么让他们用起来,我还要做一些转化工作。

  《社会创业家》:在大部分年轻人眼里,你是从北邮毕业的,学的是当今中国最热门的电信专业,并且还在美国留学过,但回来干的是一玩票的活儿,特别是现在年轻人压力特别大,你想对这些年轻人说些什么?

  袁天鹏:第一,这个行业并非那么不赚钱,还是有商机的,就像我说的社会上有不同的诉求点,你要满足别人的需求,我从一开始做就比较注重这个东西,当然我本身的商业天分还很不够,因为是学技术出身的,但是我愿意去学习,我还是有这个意识的,能力有限但意识还是有的。比如说,从我刚才跟你说的,你可以看出来我不是在坚守一个简单的价值观,我是在满足用户的需求。因为我觉得这东西,如果你把握它的精髓,它其实是一个对每一个人都有好处的东西。每一个人可能对自己的认识都不一样。那么你就把握不同地方的需求然后开发相应的产品,你就一定可以卖出去。这是我第一句话:这东西不是那么不赚钱。当然还很困难。

  第二,你一定要满足“人家”的需求,你为人家服务你才能赚到钱。NGO现在有一个倾向,比如说我有一个价值观我就要推这个价值观。比如有的志愿者到农村去做工作,他做着做着就觉得:你怎么不懂呢,我们这么好的东西你们怎么能不接受不懂呢?那就完了。但我可能就会换个角度思考:为什么我没卖出去呢?因为我没满足人家的需求,我没有为人家服务好,那是我要改变的,不是人家的问题。这就是一个做公益的人和一个做生意的人他思维方式可能会有的不同。我非常倾向于要求自己按照生意人的思维方式去考虑。这是一种商业的也是更职业的思维方式。

  第三点,怎么说呢,叫独立思考或者开创性。如果别人都卖了赚钱了,你再去卖那就赚不到钱了。当然我们也要回答另一个问题,比如说这个岛上的人不穿鞋,怎么办?你觉得是好商机,你去卖鞋,结果人家就是死活不穿鞋。但我的判断不是这样,不是我们这种文化就不需要这种东西,是需要的,只是我们还没找到一个可以让我们用起来的好的切入点。我坚信我们需要。

  基于这个最基本的判断我才会做这件事。因为人性都是一样的。你看像美国一九六几年黑人才突破一些权利上的障碍,现在黑人也有各种各样的问题。美国的这种社会进步也不是说一天两天的,但这种方向大家都可以看得到。当我们接触到这种东西时我们也不可能说不为所动,根本上说它是符合人性的。

  被潜规则所伤害

  回国后,袁天鹏曾经和几个同学合伙成立了一家电信方面的公司,但是做这家公司时,股东之间的合作让他发现了很多问题。他发现大家无法确立一个平等的关系,这几个人之间还要论资排辈,然后各自比量一些实力上的东西,在开会时,大家互相吹捧,并不去解决实际问题,但是会下又做很多交易。

  新的股东加盟,又引入了更复杂的斗争,因为没有规矩,没有制衡,乱搞财务,最后就做不下去了。

  在那时候,袁天鹏突然想起自己在美国阿拉斯加大学接触过的《罗伯特议事规则》,这是教会你开会、决策的规则。
  《社会创业家》:在美国的硅谷公司里面,他们年轻人创业也会遇到合作的问题,他们是否也会搬出罗伯特议事规则?

  袁天鹏:他们也不会特别的搬出罗伯特规则,不是这样。你在美国的大街上找一个人或找一百个人问你知道罗伯特规则吗?也不是每个人都知道。但是你问他们知道什么是motion(动议),什么叫second(附议),什么叫debate(讨论),什么叫 vote(投票),他们都知道。因为他们见过人们这样做。周围的人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候,他就会自然而然把这个东西拿出来。

  《社会创业家》:或者说这是他们公民教育的一部分?

  袁天鹏:或者叫公民教育或者是他们文化的一部分了,这是他们的习惯。

  比如我们出一个事,我们肯定想找一个老大来给大家做主,来铲平这事,这是我们的直觉。但他们的第一反应是你有你的想法,我有我的想法,大家来平衡一下、妥协一下、表决一下,这是他们习惯性的一个套路。这是为什么包括现代企业制度,比如股东会、董事会、理事会,我们现在搬过来,我们只是搬过来一个架子,但我们其实不知道它怎么运作,运作是其中每一个人一言一行的习惯。你要说美国公司的董事会,它们也不见得会写“我们按罗伯特议事规则操作”,但是美国的协会会写,美国90%的协会都会在它们章程里明确的写“我们按罗伯特议事规则”来操作。

  在美国的影视作品里,也都有这个架子。但是我也不是说有这个架子你就绝对的公平。他们一样也要交易也要妥协,但我觉得要做的是通过这个规则摆在桌面上后去做妥协。因为这个规则不是让大家找到真理,开会本质上来讲,是达成大家愿意一起去做的行动。这个行动既兼顾了你的利益也兼顾了我的利益,就是平衡各方利益或者说排一下优先级,我们可能就这么多钱可以做几件事。你要做这件事我要做那件事,我们要怎么办,排一下优先级,根据大家投票的结果,根据大家彼此说服的结果。

  所以更多的是它的精神实质。当一个人遇到了问题、遇到了与别人的利益冲突时,他想到的是什么,他想到的不是斗争,想的更多的是怎么通过一个方式来做一个妥协,通过一种摆在桌面上的方式做到妥协。

  《社会创业家》:但是罗伯特议事规则在国外是最先从官僚机构里产生的?

  袁天鹏:它最先当然是从议会出来,它针对的这个会议类型应该是一个身份平等的,所以你就不能够生搬硬套。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个规则不能推广给中国人,最重要的是把其中的理念告诉中国人。

  其次,我认为它是一个工具,就是说这个理念我们喊了很多年了,但怎么把它变成我们的一个行为习惯。

  通过这个工具能够把理念变成一个日常的习惯。

  《社会创业家》:假如说你早点用这个规则把这个规则引入到你当初创立的公司里去,你认为会如何?

  袁天鹏:我认为会有不同。但那肯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比如说我理解了那几个股东但也许并不见得理解,但至少我知道我怎么去对待它。我那时很多做法也是偏激的、极端的,你对不起我,我也对不起你。我们的教育里面、思维里面没有别的方式。我们不知道怎么去体面地妥协,好像觉得妥协就是认输了,妥协就是我示弱了,所以你不知道你的底线在哪。

  不要盲信公司专职的只有两个人,其他都是志愿者,或者热心这个事业的人。对于公司的状态,袁天鹏还算满意,因为比自己预期的发展速度要快。

  做这个“规则”的生意靠的是信念,但是,袁天鹏强调说,不要盲信。“要有所敬畏,你要尊重规则,当然,这也是在建立一种信念,但这种信念还不完全等于信仰。你相信坚持规则,最后你的利益是受保护的,可能眼下我是少数的一方,结果他们多数的一方按规则通过了一个东西对我不利,但我不去破坏这个规则,我相信我还有重新诉求的机会,我还有改变的机会,通过妥协我进一步去影响别人,慢慢的,只要我坚持这个规则,我在这个规则框架内我最后还是可以保护我的利益。”

  在给人讲课的时候,袁天鹏很少用一种激情澎湃的煽动性的方式去讲,他希望告诉大家:不要被一种情绪冲昏自己的头脑,你要保持一种独立的判断。

  在他看来,自己不是在推动一种信仰,而是呼唤大家建立对规则的信念,要相信规则但不盲信。

    来源:社会创业家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3 收起 理由
朴犷者 + 1 罗规则,你熟悉?
explorer + 2 嗯,找机会读一读~

查看全部评分

喜欢 是在一起很开心 爱 是即使不开心也要在一起

207

主题

1941

回帖

2621

积分

荣誉会员

积分
2621

社区居民社区明星最爱沙发

QQ
发表于 2011-7-18 20:5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嗯,找机会读一读~
发表于 2011-7-18 21: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罗伯特议事规则          这是个好规则吧??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分享改变世界~~~

23

主题

313

回帖

378

积分

湖泊

积分
378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1-7-19 20:33:3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次听说这个规则,但是在文中提到的什么叫debate(讨论),什么叫 vote(投票),这个知道。但是基本上在走形式。
另,这位社会创业家着实让人钦佩,适销对路,又实现自己的价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5-5-15 14:50 , Processed in 0.036732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