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绿家园志愿者
民间组织关于原地保护野生古柽柳林致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国家环保部、国家林业局、 青海省政府、青海省林业厅、青海省环保厅的一封公开信
尊敬的各级领导,你们好!
我们仅代表21家中国民间环境保护组织和百余名中国植物科学工作者,表达我们对2010年7月在青海省同德县新发现的青海野生古柽柳林的担忧。
2010年8月,我们在黄河十年行活动考察途中结识中科院西高所的吴玉虎研究员,得知在青海省三江源地区刚刚发现了一片创造了数个世界之最的野生古柽柳林,堪称世界遗产。今年两会吴玉虎致信青海省政府,后经过民间组织、媒体多方呼吁,青海省省长批示对这片野生古柽柳林要认真研究,促成保护,我们甚感欣慰。可是,今年10月份,《青海羊曲水电站库区及周边地区柽柳现状调查及论证报告》得出的结论居然是要把野生古柽柳迁地保护。我们认为《论证报告》的结论缺乏对野生古柽柳林价值的科学、客观评估。
青海野生古柽柳林在生物多样性和自然遗产方面的独特价值已经得到百余名植物科学工作者的认可,其中包括89岁高龄的柽柳属专家刘铭庭和3位院士。这片野生古柽柳林,经鉴定为甘蒙柽柳(植物学界过去一直认为这个物种是灌木),为黄河沿岸的特有种,虽然不是新发现的物种,但其粗壮、高大并且以乔木群落形式存在,创造了柽柳属植物的世界之最(树龄最大——远超过100年;胸高茎围最大——376厘米;高度最高——16.2米;甘蒙柽柳分布的海拔最高——2700米),连研究了50余年柽柳的刘铭庭生平也是第一次发现,可以说这片野生古柽柳林的发现,改写了中国乃至世界对柽柳属植物的认识,应属我国乃至世界植物界的重大发现。而《青海羊曲水电站库区及周边地区柽柳现状调查及论证报告》中,以“甘蒙柽柳为我国甘蒙柽柳因分布的广泛性和很强的适应性而未列入《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因此甘蒙柽柳既不属于珍稀树种,也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树种”(这里有混淆概念的错误)为由认为这片野生古柽柳林没有原地保护的价值,做出迁地保护的结论,显然没有尊重这一新的科学发现和其中所蕴涵的独特的生物多样性价值。并且需要重申的是:我们呼吁保护的是这片堪称植物界大熊猫的青海野生古柽柳树林,而并非是甘蒙柽柳这个物种。
青海省同德县属于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之内,如果这片世界罕见的野生古柽柳林可以做为一种自然遗产原地保存,无疑会成为青海省的名片、三江源的名片,也是青海省践行“保护三江源的一草一木”理念的绝佳典范,更是研究三江源地区气候变化规律的绝佳标本。就算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调整以后,野生古柽柳林不再位于保护区之内,也不能否认野生古柽柳林是一个改写了人类认识的、新的科学发现及其无可替代的生物多样性价值和“高、大、竒”的景观生态价值以及位于海拔2670米的黄河上游之滨这些事实。
为了让这片野生古柽柳林完好地保存,我们希望羊曲水电站可以重新考虑选址;就算还在原地建,也有专家建议,只需要把原来设计的最低水位2680米降低20米,就可以满足就地保护的条件。这样,青海省在倡导和实践绿色水电方面也会成为典范。
新发现的野生古柽柳林,代表的不是一个普通的物种,而是一种新的科学发现,并且已经引起了植物学界、媒体、民间组织的高度重视。我们建议,对于这类影响重大的事件,应慎重决策,应该保证相关论证报告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并充分听取公众意见。基于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也是请求:
1、 对于这一新的科学发现,我们建议应该由包括刘铭庭在内的我国植物学界老一辈德高望重的学者进行专题调查研究和论证,这个研究的结论才是羊曲水电站相关论证报告的基础
2、 请青海省邀请权威水利专家认真研究羊曲水电站重新选址或适当降低最低水位以确保野生古柽柳林可以就地保护的可行性;而且据消息称,龙羊峡水电站每年有几个月的休整期,发的电都卖不完,在这种情况下是否还有必要再修一个电站,也请水利专家予以核实论证。
3、 将第1和2的研究结论纳入《青海羊曲水电站库区及周边地区柽柳现状调查及论证报告》并重新召开论证会
4、 公开《青海羊曲水电站库区及周边地区柽柳现状调查及论证报告》全文及论证会各方专家意见
5、 青海省应该就《青海羊曲水电站库区及周边地区柽柳现状调查及论证报告》召开听证会,并邀请关心这一事件的民间组织、媒体、学者参与
希望各级领导认真考虑我们的建议和请求。
联署机构和个人:
吴玉虎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代表百余名全国植物科学工作者)
自然之友
绿家园志愿者
全球环境研究所
绿色流域
绿色浙江&杭州市生态文化协会
盘锦黑嘴鸥保护协会
绿色汉江
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
横断山研究会
绿色江河
重庆绿色志愿者联合会
绿满江淮
淮河卫士
河北绿色知音
陕西省妈妈环保志愿者协会
绿石环境行动网络
临澜环保公社
兰州大学绿队生物多样性保护交流中心
东莞市绿色珠江环保促进中心
秦皇岛市创业者协会
绿色龙江
2011年11月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