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暖增加死亡风险 每升温1℃死亡风险增加7.2% 南方日报 全球气候的变暖使得极低和极高的气温相继出现,研究表明极端的天气与居民死亡率存在关系。CFP供图
●南方日报记者 谢庆裕
全球气候变暖正影响着人类健康。近日,广东省公共卫生研究院副院长马文军牵头的科研团队发表的一篇研究报告显示,温度变化与人类死亡存在密切相关关系:“当日最高气温大于29.8℃时,气温每升高1℃,每日总死亡人数(风险)增加7.2%,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风险增加9.3%”。
南方日报记者获悉,这篇研究报告是省发改委组织关于广东建设低碳省试点的一个基础研究课题。研究的结论显示,广东省居民对热浪的脆弱性呈南北递增趋势,高温天数多的地区适应能力却偏弱。而广东省居民对热浪的知晓率仅为38.11%,对热浪健康危害的相关知识及风险认知不足,农村空调的普及率也有待提高。
事实上,因全球的气候变暖“不但高温日数增加,高温、热浪愈发频繁,冬季短时剧烈降温的寒冷灾害也在加重”,省气象局专家表示,在气候变暖引起极热、极寒现象有所增加的情况下,提升群众应对意识与社会预警水平已不容缓。
发现
最适宜:日平均气温19.7℃,日最高气温29.8℃
马文军告诉南方日报记者,“近50年来中国年平均地表气温增加了1.1℃,广东省是我国的一个重要省份,在全球和我国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其气温变化的状况及其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如何尚未完全明了,研究探讨气温变化对居民健康的影响,结果可为各个省市的发展低碳经济提供科学依据,对降低气候变化的疾病负担具有现实意义。”
马文军通过对2006年到2007年间的气象资料对照城市每日死亡人数,用时间序列分析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日最高气温与每日总死亡人数呈‘V’型相关关系”:气温最低和气温最高的时候,死亡率也明显升高,这体现了寒潮和热浪对城市居民健康方面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亚热带城市最适宜日最高气温为29.8℃,当日最高气温大于29.8℃时,气温每升高1℃,每日总死亡人数增加7.2%。
为了定量分析温度的影响,该研究课题组还把温度分为两个时期:热期(29.8℃以上)和冷期(29.8℃及以下),然后应用一般线性模型分别拟合不同时期温度与每日死亡人数的关系。
结果表明,循环系统疾病对热较敏感,当气温高于29.8℃时,气温每升高1℃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风险增加9.3%;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对冷较为敏感,当气温低于29.8℃时,日最高气温每下降1℃,呼吸系统疾病死亡风向增加3.1%。
除了最适宜的日最高气温,马文军告诉记者,其对南方城市最适宜的日平均气温“拐点”也有过研究,并通过分析2006-2009年气温与居民死亡人数的关系,得出过相似的趋势。南方城市日平均气温与每日总死亡人数呈“U”形。城市最适宜日平均气温为19.7℃,高于19.7℃时,平均气温每升高1℃,每日总死亡的风险增加3.0%。当日平均气温不超过19.7℃时,平均气温每升高1℃,每日总死亡的风险减少3.3%。
探因
意识滞后增加极端气温危害后果,统计显示有滞后效应
为什么会存在这个“拐点”?
马文军告诉南方日报记者,“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广东省气温呈上升趋势。气温变化是居民死亡的一个危险因素,并且存在滞后效应。”
根据在报告中引述广东省气象局提供的数据,广东高温日数(日最高气温≥35℃)呈现出显著的上升趋势,上升幅度为0.27天/年。高温日数在20世纪70年代最少,平均每年少于10天,1998年以后,高温日数显著上升,平均每年达到20天以上。
其中,1977年以前各气候带的气温上升并不明显,但是1977年以后则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中冬季的上升趋势最为明显(0.036℃/年),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主要增温区域。
“与高温热害威胁增大相比,广东省居民对热浪健康危害的相关知识及风险认知不足。”马文军表示。其研究通过对2183人抽样调查发现,居民对热浪的知晓率仅为38.11%,在问及减少高温热浪的责任时,较多的调查对象认为减少高温热浪的危害是政府的事。
高温热浪期间,98.05%的居民采取了至少一项适应行为,其中最常采用的适应行为为多喝水(87.04%),其次为开窗通风(71.51%),到阴凉处休息(64.59%),最少采用的适应行为是到有空调的公共场所(30.40%),而农村家中仅有29.04%有空调。
在高温热浪面前,哪些地区人群相对更脆弱?研究发现,应对高温天气与地区发展程度也有一定相关。在居民对热浪的脆弱性(含暴露、敏感性和适应性三项指标)分布上,呈现自南向北的阶梯状分布,南部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对于热浪的脆弱性较低,而内陆经济欠发达地区对于热浪的脆弱性较高,其中深圳市盐田区和汕尾市城区的脆弱性最低,清远市下属连州市对于热浪的脆弱性最高。
而对照南方日报从广东省气象局获悉的统计情况,广东高温天数在地区分布上呈南低北高,也就是说,越是高温天较多的地方脆弱性越低,更“耐热”。
探因
热浪寒潮交替频发
应对气候变化不容缓
高温热害等极端天气渐渐频发,也引起了广东气象专家的关注。广东省气象局首席专家、广东省气候中心研究员杜尧东向南方日报记者表示,马文军研究报告中“每日总死亡人数增加7.2%”是对近年情况的一种统计,疾病死亡风险则是通过建模对未来风险的分析,并不代表对未来死亡人数的真正推断。不过,这却提醒人们要对极端天气对健康造成的威胁重视起来。
据广东省气象局的统计资料显示,广东省的高温天气主要发生在7-9月,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高温天数有显著增加的趋势,尤其进入新世纪后。全省近九成地区7-8月的高温天数占全年的七至九成。2011年全省年平均高温日数23.8天,较常年偏多10.5天,列历史第7位。
事实上,不仅高温热浪,寒潮也同样不能忽视。马文军表示,据其研究的气温变化与居民死亡的V型曲线表明,在热季温度增加与死亡风险之间呈正相关,在冷季则呈负相关。而广东热浪和寒潮等极端气温事件发生频数明显增加。
近几十年广东省严重的冬季寒害共有7次,分别是20世纪50年代2次,70年代1次,90年代4次,其中90年代的4次寒害给广东农业造成了213亿元的经济损失。去年全省平均气温1月份仅9.6℃,为1951年以来同期最低,今年春节,广东也出现异常寒冷的低温阴雨天气。
在气象专家看来,热浪与寒潮的增加并未与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相左,而仅是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天气不稳定性增加,极端气象灾害加重的迹象之一。
马文军建议,气象和卫生部门要建立和完善气候变化的监测系统,特别是针对65岁以上的老人和小孩等易感群体,建立极端气温事件的预警系统。政府部门积极采取有效的风险沟通措施,提高民众的对极热与极冷健康危害的认知和适应行为,提供社区防治与救助的公共服务。从宏观上看,则应继续提倡减排和低碳绿色生活,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减缓气候变暖的趋势。
■名词解释
热浪:指日最高气温不低于35℃,持续时间不少于3天
寒潮:一天内降温达到10℃以上,而且最低气温在5℃以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