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节能“十二五”规划》 ——九大重点节能工程总投资5900亿 工信部2月27日公布《工业节能“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到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21%左右,“十二五”期间预计实现节能量6.7亿吨标准煤。 根据规划,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电子信息等重点行业将大力推进结构节能,严格控制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淘汰落后的工艺、装备和产品,发展节能型、高附加值的产品和装备。 历次产业结构调整都会对行业产生一定冲击,但代表先进产能的行业龙头既会受到政策的眷顾,也能从节能改造、循环经济中获得成本下降的实惠,几无例外地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长期受益者。 财政补贴方面,将继续加大对工业节能减排的专项支持,推动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税收政策方面,在进口关税、所得税等方面对节能产品和企业予以扶持;资源价格方面,加大差别电价、惩罚性电价实施范围和力度;金融政策方面,通过信贷、利率等措施鼓励节能产业、淘汰落后产能。这些政策将对企业经济效益和财务报表产生直接影响。 “十二五”期间将组织实施工业锅炉窑炉节能改造、内燃机系统节能、电机系统节能改造、余热余压回收利用、热电联产、工业副产煤气回收利用、企业能源管控中心建设、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节能产业培育等九大重点节能工程,总投资需求5900亿元,共实现节能量2.35亿吨标准煤,占全部工业节能的35%左右。 九大重点工程中,电机系统节能、锅炉窑炉改造、余热余压利用等三大领域更能使专业设备制造商和运营商获益,最具主题投资机会。 《工业清洁生产推行“十二五”规划》 ——明确七大污染物利好监测设备 工信部3月2日晚公布《工业清洁生产推行“十二五”规划》,规划主要内容包括: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工业领域清洁生产的纲领性意见;制定了COD、SO2、氨氮、NOx、汞使用量、铬渣及含铬污泥、铅尘等生产过程污染物的削减量;明确将重点发展氨氮削减技术、二氧化硫削减技术、氨氮化物削减技术、重金属污染物削减技术等四类清洁生产技术;在涉重金属领域、有机污染物领域、农药领域开展有毒有害原料(产品)替代;将实施汞、铬、铅、氨氮、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产生量削减七项重点工程。 回顾我国在污染物减排方面的一系列政策,从水污染到大气污染、固废污染,从脱硫到脱硝、脱重金属、脱有机毒物,呈现出一条清晰的发展脉络。《工业清洁生产推行“十二五”规划》也是沿着这条脉络,在继续治理COD、氨氮、SO2、NOx等常规污染物的基础上,新增了汞、铬、铅等重金属以及有机毒物。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对氨氮、COD、SO2等污染物治理较早。我们认为,新增的重点治理领域是目前相对薄弱的环节,也是潜在发展速度最快的领域。 《规划》围绕COD、氨氮、SO2、NOx、汞、铬、铅等七大重点污染物,明确提出了削减指标以及各重点行业进行清洁生产改造的重点发展技术,并有针对性地开展七大重点工程,较国家“十二五”规划、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更为具体,更具可操作性,对行业发展的指导更为明确。 清洁生产侧重于生产过程的前端预防、中端减排和尾端回收,与传统的污染物末端处理有所区别。推行清洁生产主要在于各行业的自我改造,目前难以诞生独立的、专业从事清洁生产运营的企业(如合同能源管理、脱硫脱硝企业之类). 推行清洁生产的直接受益者将是生产相关材料、药剂以及清洁生产设备的企业。这两个领域涉及上市公司较多,且受益程度难以判断。我们最看好这一政策的间接受益者——环保监测设备生产和服务提供商。 《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十二五”规划》 ——较“十一五”标准大幅提高 工信部3月2日晚公布《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到2015年:(1)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达到16亿吨,综合利用率达到50%,年产值5,00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250万个;(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21%左右,“十二五”期间预计实现节能量6.7亿吨标准煤。 “十一五”期末,我国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达到11亿吨,比“十五”期末增长5.6亿吨;综合利用率达到40%,比“十五”末提高7个百分点;从事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企业超过15,000家,产值达到3,000亿元,从业人员达200万人以上。 “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较“十一五”末增加5亿吨,增长45%;综合利用率较“十一五”末提高10个百分点;年产值较“十一五”末增加2000亿元,增幅67%。此前,据环保部环境规划院预测,“十二五”期间废固处理行业投资总金额将达到8,000亿元,较“十一五”翻两番。 大宗工业固体废物是指我国各工业领域在生产活动中年产生量在1,000万吨以上、对环境和安全影响较大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尾矿、煤矸石、粉煤灰、冶炼渣、工业副产石膏、赤泥和电石渣。其中电石渣综合利用情况较好,利用率接近100%,本规划不再涉及电石渣,而对其他六种大宗工业固体废物提出了更高目标。可以看出,剩余六种大宗工业固体废物中,尾矿和赤泥综合利用率最低,分别为14%和4%。 规划确定了十大重点工程项目,需社会总投资1,000亿元,预计实现年产值1,445亿元,年利用大宗工业固体废物41,210万吨。 规划总结了“十一五”期间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认为最需要关注的表述是“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企业以中小型为主,平均产值不到2,000万元,缺乏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大型专业化企业集团”和“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较高技术装备水平和较强产业竞争力的专业化资源综合利用企业集团”,这意味着专业化企业将在政策扶持下进一步做大做强,建议重点关注格林美(002340). 《环保装备“十二五”发展规划》 ——春天仍在继续龙头受益最多 工信部3月2日晚公布《环保装备“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1)环保装备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0%,2015年达到5000亿元;(2)环保装备出口额年均增长30%以上,2015年突破100亿元;(3)形成10个以上区位优势突出、集中度高的环保装备产业基地,10-20个在行业具有领军作用的大型龙头环保装备企业集团,培育一批拥有著名品牌的优势环保装备企业。《规划》以附件形式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的九类、63种设备,以及推广应用的七类、33种设备。 自2000年发布第一批《当前国家鼓励发展的环保产业设备(产品)目录》以来,我国环保装备制造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全行业年产值从2000年的300亿,到2005年的530亿、2010年的2000亿,保持着年均20%以上的增速。《环保装备“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环保装备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0%,2015年达到5000亿元,意味着春天仍在继续。 《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预计“十二五”期间全社会环保投资需求约3.4万亿元,这必将推动环保装备业的迅猛发展。预计“十二五”期间脱硫脱硝、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投资将达6000亿元,工业行业余热余压发电、“三废”综合利用以及烟尘、粉尘控制领域均存在巨大需求。 龙头企业本身具有产能、技术、质量、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必将获得高于行业平均20%的增速。而龙头企业在“十二五”期间又将获得政策的倾斜扶持,其发展速度更将超出行业平均。 《规划》明确提出“形成10-20个在行业具有领军作用的大型龙头环保装备企业集团,培育一批拥有著名品牌的优势环保装备企业”,以及“围绕重点领域,重点培育发展20家集环保装备制造、工程总承包、运营服务及其一体化,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的环保装备大公司、大集团”。预计“十二五”期间骨干企业将发挥技术、资金和制造能力等优势,采取联合、兼并、重组等多种形式组建大公司或企业集团,进一步奠定在行业里的领先优势地位。 环保行业:环保装备“十二五”规划助推行业发展 从已经披露的2011年业绩快报情况来看,环保类上市公司整体盈利能力较好,多数公司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实现了同比增长。 新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获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预期我国未来3年PM2.5监测设备市场会有一个爆发性的增长。具体到技术标准和技术路线,目前还没有定论,环保部和环境监测总站由于所处位置不同,态度也有所差异。震荡天平法与β射线法的代表企业都在积极地争取生存空间,我们预期β射线法获得胜利的机会更大一些。 工信部发布《环保装备“十二五”规划》,我们认为规划将进一步推动环保装备产业快速发展,尤其看好脱硝设备与药剂、固废处理设备和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的发展。 PM2.5概念最新动态: 事件1:中国内地主要城市用来监测PM2.5的设备采购已暂停。PM2.5的检测有两种方法:震荡天平法和β射线法。震荡天平法显示数值比β射线法低15%,中国多数一线城市的PM2.5和PM10值都由此技术方法的仪器监测得出。作为中国环境监测技术标准拟定的权威机构,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尚未对未来的技术路线表明态度。由于中国环保监测总站对震荡天平法的态度不明,包括上海、北京、天津在内的多地环保监测机构,都已经暂停了PM2.5监测设备的采购。 事件2:环保部部长周生贤2月28日在水专项实施推进大会上透露,环保部正在起草有关PM2.5监测仪器的采购和使用指导意见,预计近期将发布PM2.5相关政策。 事件3: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标准增加了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8小时浓度限值监测指标。 从国务院常务会议的要求来看,我国未来3年PM2.5监测设备市场会有一个爆发性的增长。具体到技术标准和技术路线,目前还没有定论,环保部和环境监测总站由于所处位置不同,态度也有所差异。震荡天平法与β射线法的代表企业都在积极地争取生存空间,我们预期β射线法获得胜利的机会更大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