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8日至-7月12日我们华南农业大学环保科技协会在湛江吴川市吴阳镇沙角旋村进行了“千乡万村环保科普”实践活动。根据当地沿海的特点,我们不但进行到户入访、分发小册子、张贴挂图等环保宣传活动,还成立了绿色海洋夏令营,进行为期5天的保护海洋以及当地环境的教育,面向对象主要是当地三到五年级的近150名学生,以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的形式进行。
一、五天环教课程环环相扣,生动有趣,宛如五天精彩纷呈的历险记
我们的环教课以《海绵宝宝探绿历险记》故事为线索,结合当地沿海的特色和环境特点,贯穿于整个以“感恩海洋,保护自然”为主题的绿色海洋保护课程。五节课的内容主要是:1、海绵宝宝带领孩子们畅游神奇的海底世界,了解海洋多样性;2、海绵宝宝充当忧郁小画家,用大量通俗易懂的黑板画展现环境污染情况;3、海绵宝宝在小朋友们的帮助和学习下变身海洋战神,变废为宝,打败垃圾大魔王;4、海绵宝宝和小朋友们一起收集水滴正能量,节约用水;5、小朋友随海绵宝宝又重返海洋,一起建设美好乡村,学习海洋资源利用与开发。
二、寓教于玩,摆脱枯燥的填鸭式教学,尝试全新的教学方式
用“解手链”的小游戏让小朋友自己体验一回海底的小动物,体会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性;通过“海鲜蹲”的游戏让小朋友体验地球上的生物都是一体的,相互联系的;教唱《环保之歌》、《环保拍手歌》等,让小朋友在歌声中体会环保的意义;举办了面对小朋友的游园会,让小朋友学习娱乐两不误,队员们也和孩子们在游玩中学习和成长;活动期间还插入了暑假作业辅导,创新地运用小朋友们互助的模式解答小朋友的问题,让孩子们学会互助。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在假期中更加充实。
三、从孩子们的知识高度和思维角度,提高教学效果
运用孩子们所熟知的动画角色“海绵宝宝”导入课堂教学;将“海洋生物多样性”、“水资源的重要性”,“水污染”、“海洋资源利用”等等看似晦涩的名词用图画、举例、角色代替等来解说;加入音乐教学,《环保拍手歌》还有《环保之歌》一些琅琅上口的歌谣集体教学,都使小朋友较易接受知识。
四、注重实践和体验,贴近大自然,以亲身的感受启蒙孩子
通过观察海边的贝壳,螃蟹,海蜇等直观认识海洋生物;感受潮涨潮落,简易理解海洋能源;游戏荷塘,体会大自然的美;集体挖番薯,深刻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和自我劳动、自我收获的意义。虽然这些都是这里的孩子们再平凡不过的日常生活,但借助这些,我们去点明暗含在其中的一点点知识,可以给他们一个感受自然的新角度,让他们思考生活,关注细节。
五、引导获取知识,加强其知识获取的能力,增强传播知识能力
一方面,让学生回家讲每天所发生的故事和有趣的事给父母听,回顾了当天的知识并丰富了家长的知识。另一方面,设计一份互动问卷,让学生与父母交流,第二天到课堂分享他们的收获。
此次活动成效显著,与近600个村民进行面对面的环保知识交流,向村民们派发了共120份由广东省环境学会印制的《农药与化肥合理利用》的小册子。分别在村委、闹市、小学等地方贴出环保科普知识挂图5张。丰富精彩的“绿色海洋夏令营”给孩子们带来了一次难忘的经历和成长。我们在教与学中建立了难以割舍的感情;丰富的环教课程,全新的教学方式,结合了当地实际和特色,让孩子们获取成长的知识、环保的知识、科技的知识。此次绿色海洋夏令营受到了当地村委、小学以及国土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和认可。
启蒙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践行传播环保知识的意义,从小事开始,身边开始;通过五天的课程学习和体验,已经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了一颗环保的种子,它经过浇灌,正慢慢地生根发芽,终将成为传播绿色环保的大树,共同实现中国千乡万村绿色环保的美好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