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1631|回复: 3

中国环境运动文化的现状分析和反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9 12:07: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本小组组员自身的经历以及自身视角下有限的观察,我们注意到中国环境NGO在环境运动中的一些文化特征。鉴于文章的目的是促使中国环境运动文化的改进,因此本文主要是揭示和分析环境运动文化存在的缺陷和弱点,我们认为特别重要或者特别值得反思的方面。

综观中国现时图景中的环保NGO,我们看到已老的也看到新生的,看到将死的也看到生长着的,看到死去的也看到重生的,看到昙花一现的流云、看到浮在墙头的芦苇,也看到扎根在地的树苗、看到别出心裁的枝叶。但不管怎么说,在举国环境沦陷的背景下,如果说中国有环境运动,我们看到的也只是少数人的(小众的)、扭曲的、割裂的“运动”,或许有局部的成绩和成效,但整体却是缓慢增长且分散孤立的环保力量似螳臂挡车,抵挡滚滚前行的经济巨轮。

环境运动还是小众的运动

严格意义上,全国范围公民参与的环境运动在中国尚未真正出现,即便是怒江反坝事件,也只是环保NGO、媒体、学者和文化名人、部分地区大学生、部分当地社区的居民卷入,全国普通民众在此事件中是缺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体制的限制,包括民众的意识滞后,包括环保NGO太少,也包括环保NGO自身的一些文化意识缺陷原因。

比如:

——精英意识;一些环保NGO人明显地把自己归入精英行列,并且只乐于与精英群体为伍,他们的环保行动局限于一个“精英”的圈子。

——个人英雄意识;一些环保NGO人觉得自己先知先觉,觉得自己是先行者,觉得自己在拯救自然、拯救人类、拯救国家。他们确实也是,也付出很大,也有很多追随者,但是一个英雄即便加上他的追随者,也还是小众的。

——悲情意识;一些环保NGO人眼里总含着悲情,一方面确实是为环境状况忧心如焚,另一方面也是一种占据道德制高点的方式,不管怎样,总是和普通群众存在疏离。

——纯情意识;一些环保NGO人只愿埋头做自己的环保项目,不关心政治和社会,不愿意被复杂肮脏的政治和社会“污染”。

——隐士意识;一些环保NGO人独善其身,追求环保的隐士生活。

环境运动是扭曲的运动

中国社会固有的强大惯性,政治经济制度的局限,导致中国的环保NGO呈现出一种扭曲的生长方式和行为方式。具体的行为方式(行为文化)包括:

——避实就虚的行为方式;

某种意义上,不敢、不愿或没有能力直面真实的环境问题和环境利益冲突,开展空泛的环境教育。环境教育和倡导不敢针对成年人、针对有权力有能力有责任的人,只是针对没有社会影响力的学生群体。这是一种精神胜利法和现实逃避。

——舍近求远的行为方式;

小而言之,大学生社团不针对校园内的环境问题去研究和解决问题,而去校园外做更多空泛的宣传;大而言之,本地的环保NGO不去针对和解决本地的环境问题,不对本地的重大环境事件发表意见,而热衷于对外地的环境问题发表意见,乃至对于外地的环境事件提出环保公益诉讼等。一般意义上,本地的环保NGO对于本地的重大环境事件更了解,也更有发言权,但事实上大多情况下他们是缄默失声的。

——避重就轻的行为方式;

一些环保NGO选择不试图影响或改变“政府既定决策”,而是试图影响管理部门对于决策的实施行为,试图在实施过程中减轻对于环境的危害或实行补救的措施。在前期过程中,他们并未作为反对者或者制衡者出现,反之很可能是作为工程决策的支持者出现的,这也许是他们认为取得管理部门信任是能够争取一定话语权和参与权的方式。

一些环保NGO常常对于低一级的行政区域的环保事件能够表达意见,对于本级行政区域的环境事件则不能发表意见。

——曲线救国的行为方式;

一些环保NGO在对于污染受害者的帮助中,不是向污染者索偿、追责,而是向外界寻求救助,如寻求治疗疾病、改善水源、改善贫困的救助等等;回避向污染者和当地政府提出要求,因为那样做是更加艰难的。

有的NGO在试图解决一个地方的环境问题时,选择不是直接暴露问题,而是通过媒体将该地方“塑造为环境保护的模范和样板”,促使该地政府改变政策导向。

有的NGO试图与政府部门官员建立亲密的私人关系,以便在环保项目或环保行动中得到较好的政府支持。但在这个“和(huo音,四声)”的过程中,易陷于被同化的困境。

部分NGO通过问责国际厂商的供应链,间接遏止国内企业污染环境和损害工人健康行为。工作的重点不是直接放在那些造成工人健康损伤和使用有毒有害原辅材料的直接使用者,而是“追杀”上游的国际厂商。这可以是工作智慧,也可能是逃避,要看最终效果。

——投机取巧的行为方式;

我们遗憾地看到一些环境NGO具有投机心态。一些人进入环保领域后热衷于被聚焦的感觉,热衷于荣誉或其他机会,热衷于虚伪地挖掘和谈论环境问题,淡忘了最初对于环境的真正关心。一些人试图采取“又打又拉”的方式从污染企业和利益部门那里获得资源和话语权。其结果很容易形成与污染企业、利益部门的共谋,丧失了环保的立场,至少是丧失了公众形象和公信力。一些环保NGO在当地利益部门或企业小恩小惠下轻易改变立场。在类似厦门PX事件、重庆小南海事件中,一些环保NGO基于自身的安全或私利考虑发出的声音已失去了应有的立场。

以上现象,部分或许说明环保NGO生命力的顽强,像野草一样顽强地生长、像坚韧的战士一样迂回地战斗。大部分现象却说明环保NGO虚弱、虚浮,回避权力、责任和时代挑战,甚至投机、跟风,走到环保的反面。

环境运动是割裂的运动
我们观察到我们的环境运动的主体是多元的,有NGO、基金会、学者和文化人物、媒体、政治人物等等,更有基层的民众,但我们注意到中国的环境运动参与主体明显分散和孤立,远未形成普遍的有机的连接,而是呈现出另一面——割裂。

——环保NGO与民众割裂;

在重要的公民环境运动事件中,环保NGO没有成为主角,甚至没有身影出现。比如在广东番禺的反焚化炉行动中、在厦门的反PX行动中。而怒江反坝事件,也只是环保NGO、媒体、学者和文化名人、部分地区大学生、当地社区的部分居民卷入,全国普通民众在此事件中是缺席的。公众参与环保的热情未能与环保NGO的工作很好的连接起来,其原因包括机制、能力,也包括NGO的公信力不足。

——环保NGO与企业家的割裂;

企业家强调“职业精神”,强调纪律和效率,环保NGO人强调受尊重、强调多元。价值观的冲突明显,而彼此的交流和妥协才刚刚开始。

——环保NGO与政治割裂;

中国的环保NGO少有人试图努力去游说政协委员、人大代表,提交环保相关的提案议案。“如若我们连这些真正为民所急,抱有人文精神的朋友都不能说服,我们的工作成效可真是很有限。如何扩大环境保护的社会支持度,如何与其他社会正义要求对话结连,还是我们未来几年的功课。”

——环保NGO与基金会割裂;

环保NGO们为了生存和发展,片面适应基金会的框架申请项目,把一个个项目做成了一个个花盆。NGO自身的定位、当地环境保护的需要、基金会的需要三者之间存在拉锯。基金会不愿意下功夫研究环保NGO,研究如何支持NGO。基金会很少支持一个机构或者人员的成长。没有项目书,基金会就不会拨款。NGO重要的工作,比如对于当地环境事件的回应或临时的或持续的,都难以纳入基金会支持的框架中。

——环保NGO之间存在割裂;

当前,环保NGO无论从历史渊源还是现状都呈现出多样性,有多种类型的环保NGO并存。但各种乃至各个环保NGO之间的连接远远不够。青年环保机构的现状也更多的是各做各的,各地机构之间的连接感弱,对环保NGO行业事务和行业发展主动介入的非常少。青年环保NGO人的视角、视野和心态各不相同,有只关注自己机构的,有互不认可的,当然也有开放、积极的,但是互相不满的多、不愿配合的情况多。

环保NGO特别是青年环保NGO之间的割裂,我们认为很大程度上源于以下观念和意识:

——“门”的观念;

不少环保NGO还有很强的“门”的观念,门内是自己人,门外是外人。非环保NGO的、政府的、企业的乃至态度中立的公众都是外人。乃至朋友圈子以外的其他NGO的人也是外人。此是关系的近与远,此外尚有观念的近与远。例如部分青年强调科学精神,部分强调社区为本,部分认为要有国际视野,部分认为要扎根本地,各执一词,均极有见地,但却因存门户之见故交流沟通不够、宽容包容不够,互相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不够,甚至有戒备心、有抱怨心。

——个人事业观念;

很多环保NGO的青年领导人有强烈的事业心,也确实以真环保为自己的事业。但是更多地是关注自己的事业成功与否,扩宽一点,也就关注自己的哥们朋友圈子的环保事业成功与否。尚缺乏更大、更宽广的胸怀关注到整个环境事业本身的实现,关注到中国乃至世界环境的命运,因此还是小我的心态。扎实地做好自己的事与对环境事业的整体关怀并不矛盾,应避免个人事业意识或者小圈子事业意识影响环境事业整体的实现。

——竞争意识和心态;

青年人做环保,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竞争心态,希望自己做的项目是最好的,希望自己做出的成绩是最多的,希望自己的影响力是最大的。有些老的机构也存在竞争意识,争当老大或者自诩为老大。竞争当然有助于保持旺盛的斗志和创造力。但是竞争意识也带来合作的难产。面对无比艰难的环保局面,没有合作是万难达成我们的共同目标和愿景的。如果我们要竞争,那应该向政府去竞争政策、向商业领域去竞争资源、向不环保的群体去竞争,竞争人心。

——“项目总和=机构”的心态;

很多草根组织发源于项目、很多国外组织空降了一些项目,虽然项目运作以及企业管理程序等的引入提高了机构的规范性和行动效率,但NGO越来越搞不清楚“我是谁”,以为机构所有项目总和=机构(源自经费不足和意识不到位)。其结果,导致NGO对现实环境问题的应急处理和应对能力不足,工作以项目为形式,以资源为导向,使公众越来越看不到民间组织的价值。在此生态下,竞争项目成了通常的心态,资源(基金会)是有限的,别的NGO成了竞争对手。对于别的NGO缺乏欣赏的学习的心态,缺乏战友感。

或许,以上这些还只是现象的描述,而现象背后的深刻原因有待更多的讨论。本篇文章就算是抛砖引玉之作了。

(执笔人:余剑锋,小组成员:向春、余剑锋、赵中、璇芷、岳毅桦、梅念蜀)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8 收起 理由
explorer + 3
朴犷者老实做 + 5 最高分

查看全部评分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分享改变世界~~~
发表于 2012-5-9 12: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小组是干什么的小组?文章从哪拔下来的,很好的!

66

主题

1186

回帖

1185

积分

黄河

积分
1185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12-5-9 13:3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很有深度,喜欢
来自:美丽的桂林,八桂大地的广西。坚信:态度决定命运,知识改变命运!From:GuangXiGreenAlliance 广西绿色联盟E-MAIL:gxlslm2006@163.com (绿盟)        

207

主题

1941

回帖

2621

积分

荣誉会员

积分
2621

社区居民社区明星最爱沙发

QQ
发表于 2012-5-14 18:4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个组织都有或多或少的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4-11-23 06:52 , Processed in 0.037289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