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6950|回复: 10

绿石军校教材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3-30 15:44: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绿石军校的第一份正式教材就要和大家见面了,编辑组的刘可晶同学约我在这个欢欣鼓舞的时候写几句话。由于一直纠缠于一些繁琐的项目和自身的学业,作为绿石的一个成员,一直没有能够静心写一点好的东西出来贡献给教材,心里也有点不安,就只能做这个最简单的部分,写一点开头的话给大家。

  离开南京近一年了,一切都变得有点模糊和遥远,但是常常想起在那个小小的办公室里,依然应该时常挤满了年轻而热情的身影。在网上始终关注着,看到一个又一个成绩,绿石军校教材就是其中的一个闪亮的成果。

  教材的缘起应该是绿石几年来连续举办多届学生环保社团骨干培训中逐步感受到的需要。绿石军校自2002年3月由同时也是绿石创始人的黄真平以其远见卓识创建以来,已经走过了2年的路程。绿石军校,作为这么一个在本身也比较缺乏经验的学生体系内,尽其所能的培养和储备人才,在合作性平台的框架内由学生自我组织开展学生环保社团骨干培训的模式,可以说是少有先例,更没有系统成熟的模式可循,从而只能从其他社会组织甚至商业企业的模式中点滴吸取,从而也有了更多摸索的曲折。到现在,应该已经是第5届了,一届一届,真正可以说培养了大批社团骨干,真正让参与者有所收获,并且更重要的,积累了相当一批历史文档和经验,开始初步构成一个成熟的系统。不过,作为一个学生自己组织的培训项目,由于人员的变动,经验传递的效率,还是存在很多问题。其中一个问题,就是培训材料的问题,用绿石教材项目申请书中的话说就是:“学员们上课都没有教材,全凭‘老人’的口授和学员个人的接受能力与领悟能力,去感受去体会其中的道理。这些都比较抽象的东西,且易流失。”而不稳定的临时材料虽然也有效果,但是总是不完善,环顾四周,又没有现成的专门给学生社团做培训的材料可用。一本“专门给学生环保社团骨干培训用”的教材的编制势在必行。第一期试编的教材已经有绿石的老成员徐正东同学于去年秋季编成,虽然时间原因又是作为一个尝试,从而显得不太成熟,但是充分验证了这么一份材料的存在价值。

  认认真真地好好编一份绿石军校教材,就成了绿石人的梦想,又由吕辉等同学的积极推动下,在全球绿色资助基金会的温波等的热情支持下获得了以资金为保障的成书的现实可能。

  这么一份教材,是用来教育培训学生环保社团的骨干的。学生环保志愿者,必须始终明白,首先的不是走出去教育别人,而是先教育自己,然后才有资格教育别人——然而也必须始终抱以谦虚的态度。

  学习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环境的知识教育,一个是社团的管理和活动的开展。
  学生环保志愿者,很多都只是有对环境问题的模糊认识,或者感性的,或者片面的。而实际上,有很多深层次的内容,一旦了解之后,自己的取向会有很大的变化。很多人去动物园做志愿者,为游人介绍热爱动物而自豪,但是没有考虑很多情况下动物园的创建固然是对动物知识的最直观的推广方法,但也常常是一个血腥的代价,往往为了捕捉一个野生动物回去而伤害了一大群,更把一个自由的生命置于囚笼。然而,再进一步考虑,由于人类的疯狂和贪婪,动物园又常常成为动物最后的避难地,如果没有一个外国人的庄园,那么人类再也看不到普氏野马的身影。所以问题就是这么复杂。再如,大坝水电站的建设,可以为人类带来大量的电能,解决发展中迫在眉睫的能源缺乏问题,而且可以少建相应的火电站,大大减少二氧化碳等的排放,功德无量;但是,大坝又截断了很多鱼类洄游的路径从而使物种灭亡,而这么一种生态链的缺失,物种的日趋单一化,加上其他水文变化、泥沙淤积等等问题,是很难从目前的状况预报出长远的影响的,也许是生态灾难,也许是万事大吉,但是我们没有冒险的权利。问题就是这样,很多处于两难的境地,不是那么简单。所以说,知识就是力量!所以说,基础环境知识的学习,是有志于为环境保护作点事情的人成长重要的一环。

  如果说环境知识是一个基础,那么社团管理和活动组织对于学生环保社团骨干就是一个方法论的问题。同样的一把菜,用不同的刀工火候去做,做出来就会是味道完全不同的东西;同样的一件事情,用不同的办法去做,就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结果。掌握一点技巧策略,就可能会改变整个事情——原先的失败变成了成功,成功带来了更多的参与者,更加壮大,获得更大的成功……目前的中国环境保护运动,还处在起步期,参与者少,用好每分力凝聚吸引更多的人参与是很有必要的,就有必要尽量避免失败,失败又要学习保持良好的心态,这都是社团运作中的一些基本思路。在这方面,前人的经验就是最宝贵的财富,其实路总是这样的,没有一步成功的捷径好走,但是走错的地方、好的小捷径,拿来学习,就可以让成功的道路缩短很多。社团管理和活动组织的方法、经验的学习,是优秀的学生社团活动者的成功法门。

  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必要立志成为最优秀的环保社团活动者,去造就最优秀的社团。如果真爱这个世界,能为保护她真正地做一点事情,很足够了!能有这本书里的一些知识,希望能让你做得更有成就感。

  任何道理都是相通的,学习这个教材,也不光光是理解环境问题,明白社团管理和活动的方法,而是可以举一反三,交叉地理解问题,把所学到的方法、思路应用到很多地方去,对自己的一生,不管将来做什么,都会有所裨益。

  其实,这个教材的编写是很难以把握的一件事情,在内容的翔实深入和系统广泛的矛盾中寻找协调平衡点。对环境问题的理解,对社团活动操作的妙策,永远是千变万化的。以有限的内容,提供一个方法,提供一个思路,主要还是靠学习者多看多想,不限于教材,但可以教材为起点。在另一方面,又对编者有个要求,没法追求一步到位地编出最经典的教材,但是应该把这件工作也做得可持续发展,即使换届,也要传递着不断完善下去,更新内容,使其更能实现上述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习的含义不在于看完了字面的东西,只有去实践才有更多的理解,有些挫折是不可避免的。理论+实践,是永远的良方。

  致语给参加培训的同学:感谢你们为环境保护这个崇高事业的奉献。今天,你们积极参与学生环保者愿者活动并成为其中的佼佼者,明天,你们将走向各行各业,愿你们无悔于今天的这段激情燃烧的经历,并不忘绿色,将环保理念和自己的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并且,特别地,希望你们中间有那么一些人,最终把环保选择作为自己事业,用一生去追求和实现自己的梦想!

  最后有必要说的是感谢这个教材编辑组的辛勤努力和效率。在这么一个学期按时地完成这项工作。我始终认为这种负责任、高效率的志愿精神是极为可贵,在将来的工作也会是一以贯之,你们将是最优秀的人才。

  是为序!

  努力!

                              吴昊亮 2004年6月5日夜
                                  于汉城
每个人都关心自然环境,理解、参与环境保护,与自然和谐相处,分享改变世界,爱济溪

198

主题

999

回帖

858

积分

黄河

积分
858

终身成就奖

发表于 2005-3-30 23: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很大的成绩就是军校大多选择外地经验成果,总是请别人写文章,没有吸纳自己的太多东西,当然这也是一个小缺憾:)

兼收并蓄,有容乃大!
 楼主| 发表于 2005-3-31 10:56: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写好后本文第一次见天日
每个人都关心自然环境,理解、参与环境保护,与自然和谐相处,分享改变世界,爱济溪

37

主题

662

回帖

4581

积分

长江

积分
4581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5-3-31 20: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很高兴将来能看到绿石军校的教材!
尝试着离开!但发现自己仍然无法离开!
 楼主| 发表于 2005-3-31 21:2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期望这个教材本学期内能和大家见面,但是我觉得选材还有待进一步去粗取精
每个人都关心自然环境,理解、参与环境保护,与自然和谐相处,分享改变世界,爱济溪

91

主题

386

回帖

1万

积分

北冰洋

积分
10986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5-4-1 10: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下册的20多篇文章里真正的好文不算多。

这里的文章可以选一选哈
回去建议下
天上下着雨.  每将晓日未出, 紫气照耀, 山光显灿, 类似城霞。

0

主题

1

回帖

21

积分

水滴

积分
21
发表于 2005-4-21 20:37:4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应该是 一定要 去粗取精吧
发表于 2005-4-22 22:4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早久等着你们的教材了。希望可以给我们

288

主题

1884

回帖

1663

积分

长江

积分
1663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5-4-25 12:0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做好后,能给地方性组织一份吗
从小事做起,但不要因小失大;做环保,不做另类人

181

主题

1219

回帖

4702

积分

荣誉会员

积分
4702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5-4-27 00: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想看看目录:)
contact me: 13564257120 hutu7927@163.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5-7-5 11:30 , Processed in 0.040680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