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北京)昨天下午,一封题为《第N+1次呼唤:为白头硬尾鸭建保护区!》的联名信发往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林业厅,呼吁为世界级濒危鸟种白头硬尾鸭设立保护小区。
这封公开信于8月4日正式公布征集联署,截止到发稿前,全国共有39家(具体名单)观鸟组织、鸟类网站、动物保护团体,以及201位关注白头硬尾鸭生存危机的环保志愿者实名联署,呼吁尽早将白头硬尾鸭上升为国家保护级别,尽早将迄今为止中国境内唯一有白头硬尾鸭繁殖的天然湿地——新疆西郊白湖,设立为自然保护小区,为这一濒危物种提供庇护。
7月31日,新疆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举办发布会,宣布“白鸟湖新区”成立,白湖位于“白鸟湖新区”的中心位置。全国的生态保护者们担心已久,“白湖”中间多了一个“鸟”字,非但不能提升白头硬尾鸭的保护力度,更有可能导致它在整个新疆乃至整个中国彻底消失。
8月9日下午,在中科院动物所C101室,自然大学鸟兽学院有幸邀请到新疆观鸟爱好者西锐、自然保护地法推动学者解焱、民间组织黑豹野生动物保护站负责人李理,以及新疆生态及鸟类学者马鸣、新疆观鸟协会志愿者张耀东一同进行了一次交流会。大家共同的期望是,尽早给出一个保护白湖的方案,尽快递交给乌鲁木齐市政府和林业部门,以便尽最大可能,在新疆白湖,为白头硬尾鸭建立一个自然保护小区,留住这一珍稀物种。
白湖位于新疆西郊,距乌鲁木齐市中心14公里,是一片湖面积仅有1.1平方公里的天然湿地,两面环山、遍生芦苇。新疆观鸟协会志愿者张耀东在距离乌鲁木齐市中心14公里的西郊白湖,记录到最大的白头硬尾鸭群落,雄雌成鸟及幼鸟共达45只。 但张耀东说,从那以后,由于掏鸟蛋、烧芦苇、采石场等各种人类干扰,再也没有哪个观测点的带幼群落能达到2007年白湖的规模。
最近这五、六年来,随着白头硬尾鸭在当地媒体中频繁亮相,白湖从一个寂静之所,变成市民们的玩乐地,那些来这里烧烤、游泳的人们并不会感受到白湖正在面临的威胁。张耀东说,白湖的北岸在2010年已经规划成为一个大型工业园区,一个大的排水口也正对着白湖;西北岸1公里处持续多年的炸山采石活动;东岸有一个采沙场,距离最多是300米;而白湖的西岸,过去他认为还比较荒凉,最近去看也开始出现建筑群。“这些可以作为缓冲带的边界如果没有了,白湖的补给水源就没有了,白湖还能不能保住?”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地所马鸣通过电话连线向大家介绍,从已经公布的白鸟湖新区规划图来看,未来的白湖将成为整个开发区的中心,“一个城中湖”,方圆100公里都要开发西部是工业园,东部高铁、高速等交通集中枢纽、北部是科技园,现在这个200万人口的城市要上升为500万人口,大量盖住宅区和工业园,路也是四通八达。
“整个环境会发生一个巨大的变化。一旦变成那样,没有任何缓冲带,我们怎么去保护?而且现在政府至今没有最后确定,是否保护这个白湖,是否保护白头硬尾鸭……”马鸣担忧地说。
建立“自然保护小区”成为众望所归。中科院动物所研究员解焱介绍,“许多面积比白湖更小的保护地都已经成为了自然保护小区,保护小区很灵活,如果区域很小,针对某一个特别的物种,手续可以很快建立起来。”
位于北京十渡的黑豹野生动物保护站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保护站负责人李理介绍,在过去12年中,保护站带领志愿者开展巡护、救助、宣导、协助执法等工作,积极与当地政府互动,带动更多当地社区村民加入保护,并推重推动了黒鹳自然保护小区的成立。
近半年多来,解焱一直在为推动成立自然保护地法代替自然遗产法进行深入研究。她认为,“保护区的问题本身就出在执法推动上,许多保护区管理局没有一个人下去做巡护,这就是为什么,志愿者自发形成的巡护工作非常值得肯定,非常需要加以发挥。”解焱说。
目前,志愿者们正和科学家们一同努力,希望尽快拿出一套可行方案递交给有关部门,尽早成立白湖自然保护小区。
媒体联系人:刘慧莉 18600777951 lilymfyj@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