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1736|回复: 3

活化石中华鲟面临灭顶之灾 宜昌江水受污染

[复制链接]

77

主题

597

回帖

497

积分

湖泊

积分
497
QQ
发表于 2007-4-14 21: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活化石中华鲟面临灭顶之灾 宜昌江水受污染  
(2007-04-14 08:05:08)  
http://www.cnhubei.com/200703/ca1317473.htm

核心提示:下周,两条到北京疗养康复的中华鲟将回归长江。正当我们欣喜地盼着这一时刻时,却传来不好的消息:中华鲟目前唯一的洄游繁殖产卵地———葛洲坝下游的宜昌市附近水域遭到多家企业污染。

不久前,中、美等国科学家组成国际科考队在长江干流航行3336公里,搜寻38天未发现一头白鳍豚。中科院水生所的专家说,长江水质严重污染是白鳍豚几近灭绝的重要原因。难道中华鲟也要步白鳍豚后尘而去?


橙色信号

中华鲟种群数量剧减

中华鲟已有1.4亿年的历史,堪称“活化石”,最大的重上千公斤,又称“长江鱼王”。它生于长江,长于大海,在海洋里生活9至14年后性腺成熟,再向长江上游金沙江洄游产卵。

1981年葛洲坝截流后,我国在宜昌市境内的长江葛洲坝下游江段80公里内,建立了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科学家发现,中华鲟已在保护区找到了新的产卵场。

1988年,中华鲟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尽管人们为保护中华鲟付出许多努力,但工业企业向长江大量排污和人类活动等外界危害,使中华鲟的种群数量急剧减少。

中华鲟研究所科研中心主任刘灯红说,据观测,1981年葛洲坝截流前,每年洄游到长江上游产卵的中华鲟超过3500条,如今洄游至宜昌江段产卵的已不足500条。

世界自然资源保护监测中心公布的报告称,野生中华鲟总资源量仍在锐减,如不采取有效措施,10年后中华鲟可能灭绝。

中华鲟留给人类抢救与保护的时间不多了。刘灯红对记者说,经农业部批准,研究所每年可捕捞数条中华鲟用于人工繁殖。

研究发现,长江污染已使野生种群资源显现出令人担忧的衰退迹象,如野生中华鲟雌、雄鱼性腺发育退化,可受精时间越来越短,精子寿命原来10分钟至30分钟,现只有3分钟至5分钟,可受精时间原来超过1分钟,现缩短为10多秒。

刘灯红说,从近几年捕捞情况看,野生中华鲟雌鱼多,雄鱼少,雌雄比达5:1,有时达到10∶1。按中华鲟物种安全性要求,雌雄比应该是1∶1,性比失调意味着中华鲟种群整体正在衰退之中。

核心保护区

形成红黑白三色污染带

长江葛洲坝以下20公里江段内,是中华鲟的核心保护区。眼下正是中华鲟产卵的繁殖季节,聚集在葛洲坝下游江段的中华鲟,遭遇的却是宜昌多家企业排放的废水。

记者穿过葛洲坝所在的西坝岛上稠密的居民区,看到宜昌三峡制药有限公司多个管口直接向清澈的长江排放着黑褐色污水,臭不可闻,近岸水域全被染黑。

紧挨着药厂的宜昌禾友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白灰色和红褐色矿渣向葛洲坝三江岸坡边倾倒,矿渣向长江流着乳白色液体,一堆乱石背面隐藏的巨大的排污口,倾泻着大量的红色污水,空气中一股浓重的盐酸味,连岸边的石头也全被染红。

沿长江左岸从葛洲坝到达宜(昌)万(州)铁路长江大桥下,有一个宽阔的排污涵洞口,正在向长江吐着酱油般黑红色的污水。量大流急的污水在岸边造就了一条宽约数米、长约数百米的黑色污染带,一直漂向下游,泛起成片的白色泡沫。

记者沿着这个排污口追溯其来源,最后找到了湖北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记者清晰看到,酱油色的污水从厂区围墙内汩汩流出,向长江边流去。

在长江右岸点军区,记者看到,宜昌双龙塑业有限公司排污口下,立着一块巨型标牌“长江湖北宜昌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紧挨着双龙公司的是凯普松电子科技(宜昌三峡)有限公司的两个排污口,江边漂满油污,排放的废水皆为乳白色,泛起泡沫,岸边水域皆染成白色。

排污不达标

中华鲟命运岌岌可危

住在宜昌城区长江边的居民,对环境污染已忍无可忍。西坝居委会居民谭振荣对记者说:“我实在受不了,在家里经常戴口罩,白天窗子不敢打开,晚上睡觉经常被臭味醒。”

长江右岸点军区紫阳村一位姓周的居民对记者说:“基本上在这儿落户的都是污染企业,这些厂排污由来已久,本来利润就不多,根本不可能搞污水净化设施。”

宜昌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认为,宜昌在解决污染、消除污染带上采取了很多措施,如将工业企业搬出城区,高污染企业关停并转等。但城区工业企业每年排放的废水中,有100多万吨没有达标就排入了长江,等于每天有近3000吨污水直排入江。一些企业不能确保稳定达标,这有企业管理、设备状况和政府管理方面的问题。

中华鲟研究所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说,从保护区的情况看,每年都有多条中华鲟在宜昌江段因污染、行船、误捕伤害而死亡。

宜昌沿江分布着不少磷化工、造纸、印染、铝锰加工等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这位负责人说,据检测化验,这些企业排出的废水,使保护区长江水质腐败,水中氮、磷的含量增加,可供鱼类生存的氧气减少,细菌含量升高;废水中所含的无机污染物如锰、铬等元素,导致鱼类代谢障碍;印染等企业排放的高分子有机物,引起了水生生物癌变、畸形和基因突变。

宜昌市欲将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申报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为整个沿江工厂需要做严格的环境评价,目前的工业污染现状,已使申报变得困难。

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的资料显示,沿江城市500余个取水口不同程度污染,水体中硝基有机苯、酚类有毒有害化合物普遍有检出,沿江污染带已达650公里。而这些,都是中华鲟从大海里沿长江洄游至葛洲坝2000多公里行程中所必须冲破的重重“雷区”。

有关专家建议,尽快制定《长江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保护条例》,加大环保执法力度,早日促成一江清水向东流,不要让中华鲟成为第二个白鳍豚。
绿色是人类文明的起源与归宿 ---------------绿苑磁湖

266

主题

2038

回帖

7948

积分

北冰洋

积分
7948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7-4-15 00:3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新浪独家对“中华鲟回归长江”进行倒计时直播
http://www.gsean.org/forum/read.php?tid=10378&u=1247
我是水贴观察员,我们要严厉打击所有论坛的水贴,一直到济溪论坛又绿有专,成为中国最伟大的环保论坛!!!

0

主题

1

回帖

1

积分

冰块

积分
1
QQ
发表于 2007-4-15 08: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华鲟,是我这几天才看过的一种鱼,没想到它有1.4亿年的历史了!!!
  记得几天前去市场买菜的时候,突然看见了中华鲟,在鱼市上很常见,那里的中华鲟都是成批量运过来的,大概有十几条。更让我纳闷的是超市里著名也有明目张胆卖中华鲟的啊!!!
  看到上面的文章,说中华鲟的数量减少,我看污染是一方面,也是主要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人类管不住自己那张罪恶的嘴。
不在环保工作中,却在环保行动中.

266

主题

2038

回帖

7948

积分

北冰洋

积分
7948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7-4-15 09:4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吃中华鲟的有很多,不过应该不是野生的
我是水贴观察员,我们要严厉打击所有论坛的水贴,一直到济溪论坛又绿有专,成为中国最伟大的环保论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5-7-16 00:53 , Processed in 0.037565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