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儿童特殊需求的评估
灾害中儿童的需求应当给予特别的关注。开始就以一种预见性的方法去救助孩子,可以产生完全不同的后果。灾害发生后要尽快对儿童的紧急状态和救援需求做出评估和判断。
总体评估
l 首先要了解受灾范围和受灾人口总数,
l 再根据人口的构成估算出不同年龄段受灾儿童的数量,包括新生儿、婴幼儿、学龄前儿童、学龄儿童和孕妇的数量,
l 根据伤病的初步统计,估算出儿童伤病的严重程度和数量。
这些资料的原始数据,可以从地方政府和紧急救援指挥机关获得,然后由儿童救援专家进行分析和判断。依据这些初步的评估,可以估算出儿童紧急救援所需的人力资源和救灾物资的需求。随着救援工作的开展,要根据统计资料的变化,不断更新对救援需求的评估。
现场观察
儿童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在实施救援的同时进行实地观察也可以为快速评估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现场观察包括以下内容:
l 儿童生活需求调查。对灾区儿童生活状况进行实地观察,包括:儿童吃什么,如何得到食品,穿着如何,是否穿鞋,一般营养状况,有无受伤,是否恐惧或焦虑,以及他们是否无人陪伴,母亲们是否能继续母乳喂养年幼的婴儿,儿童是否得到安全的安置等。
l 儿童疾病调查。对就诊于急救站、临时医疗点或在帐篷中居住的儿童进行简单的询问调查。调查对他们的诊断是什么?最常见的问题是哪些?是否发现腹泻、肺炎、痢疾、麻疹、疟疾、脑膜炎、脑炎、脱水和/或营养不良的病例?
l 免疫接种调查。可通过访问当地医疗机构和卫生人员,或询问家长获得有关儿童免疫接种的信息。
l 儿童死亡率评估。可通过躯体计数或与特定数量的家庭面谈,开展死亡率评估。
l 儿童心理创伤评估。尽快开展儿童创伤后应激问题和心理创伤的有关调查,安排与一些家庭进行面谈,以了解儿童中最常见的应激反应和原因,这些可能包括家庭成员死亡、目睹伤害、灾难现场、饥饿、丧失家庭、以及急性创伤或疾病等。
以上调查还应当包括对父母扶养能力的评估,例如,他们已经忍受了什么样的创伤,以及哪些损失?他们的营养状况如何?他们受伤或生病了吗?妇女怀孕了吗?多少人正在母乳喂养?
儿童紧急救援工作者要根据以上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提出报告,并对改进儿童紧急救援提出建议。
2、紧急状态中儿童紧急救援的主要任务:
l 组织现场抢救,设立医疗急救站和组织伤员转运。
l 即时记录:受灾儿童的姓名、年龄和性别,以及10岁以下儿童的身份标识。
l 快速评估应急情况和受影响的儿童人群:明确数量,环境条件,主要的健康/营养需求和当地的救助能力。
l 提供足够的避难场所和衣物。
l 提供适合不同年龄的儿童食品,保证儿童得到足够的食物和用餐频率,支持母乳喂养。
l 提供基本的卫生设施和清洁的饮用水。
l 实施腹泻等疾病的预防控制计划:社区教育,改善卫生条件和水资源,环境消毒。
l 接种疫苗,补充维生素A。
l 制定当地可能发生的疾病的预防方案和诊疗规范。
l 建立疾病监督和健康信息系统。
l 建立社会儿童支持组织,确保儿童饮水、食物和衣服等救灾物资的发放,支持婴幼儿养护,临时收养无人陪伴的儿童。
l 协调和配合:当地政府,救援专业队,救援部队,社区组织,志愿者队伍等。
3、医疗急救
抢救和治疗在灾害中受伤的儿童,挽救生命,减少残疾是儿童救援工作的首要和最紧迫的任务。根据儿童的特殊情况,在现场儿童医疗急救中要考虑以下问题:
l 在救灾医疗队和医疗急救站中,要配备儿科医生和护士,为患儿提供及时的儿科专业服务。
l 在救灾医疗队和医疗急救站中,要配备儿科的专用设备、器械、医用材料和药品,包括儿科专用的喉镜、气管插管、呼吸机、手术器械、各种导管(导尿管、鼻饲管等)、婴幼儿的输液器和针头等等。
l 在转运伤员的过程,同样要考虑到儿科的专业支持。
l 在临时医疗机构中要设置专门的区域,安置儿童伤员,有专门人员看护,并避免儿童再次目睹死亡或严重创伤的恐惧情景。
l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儿童无诉说症状的能力,且病情变化快,要认真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加重或恶化的症兆,如持续哭闹、萎靡嗜睡、反应性差、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呼吸加快、呼吸和脉搏微弱、呕吐、脱水、惊厥等。如发生上述症候,要立即寻找原因,及时处理,转送上级专科医院。
l 帮助无陪伴的儿童找到亲人或邻居陪护,如无上述人员,应安排志愿者临时陪护。
l 加强护理和喂养,保证足够的入量,尤为婴幼儿,避免脱水和低血糖。
为帮助医护人员熟悉儿科的救护特点,本书在下一部分中专门介绍了儿科现场抢救的基本技术,以供参考。
4、紧急安置
对于失去家园的群众,要进行紧急安置。在安置受灾群众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儿童及其家庭的特殊需求。
l 要优先安置受灾儿童及其家庭。
l 为儿童及其家庭设置相对集中的安置区,确保安全,方便儿童食品和生活用品的供给。
l 登记儿童及其家庭的信息,为儿童佩带包括姓名、家长、联系方式等信息的标识,以免失散。
l 为新生儿和哺乳期婴儿及其家庭安排相对隐蔽的场所,并提供母乳喂养的支持。
l 有专人负责婴幼儿食品、饮水、衣服、尿布、和生活用品的筹集和发放。
l 安置点的食堂要创造条件,提供适合儿童的膳食和次数。
l 方便儿童使用的卫生设施,简易的洗澡条件。
l 在可能的条件下,为儿童安排安全的活动空间和条件。
l 为无人陪伴的儿童安排临时收养点,每个儿童都要有专人看护,鼓励临时收养家庭或养护人,做好儿童相关信息的登记,尽快寻找散失的父母和亲人。
l 要安排儿童保健人员对儿童安置点进行巡访,并进行安全和保健知识的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