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环保观察(二十二期):梁从诫的环保思想
废品回收人的一天:纪录片《废品回收人的一天》由自然大学的陈立雯制片,10月7日上传到优酷网站,内容是北京 一对夫妻一天的生活,他们有20年的废品回收经历。
护树英雄:2012年8月9日,桐柏林业防护协会副会长石万生、骆志梅夫妇骑摩托车因高速追赶砍树采种人,不幸坠入十几米深的山崖。事发后,夫妇俩被紧急送入医院抢救。经诊断:骆志梅脊骨、盆骨等多处骨折,脑部神经受损,深度昏迷;石万生颅内出血,腿脚损伤。
什么是气候可行性论证:10月16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法制办网站公布《广东省气候可行性论证管理规定(二次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求意见。与2012年1月16日发布的一审稿相比,二审稿增加了“气候可行性论证应当听取有关机关、组织和公民的意见”的相关条款。 气候可行性论证应当由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确认的具备相应论证能力的机构承担。目前,北京市气候中心、广东省气候中心、吉林省气候中心等单位已经通过中国气象局评审,被确认为气候可行性论证机构。
别涛:应对环境公益诉讼主体做出明确规定:正式通过的《民诉法》修改决定将草案中的“有关社会团体”修改为“有关组织”,意在包括社会团体之外的其他社会组织。法工委领导在有关修改说明中明确表示:至于哪些组织适宜提起民事诉讼,可以在制订相关法律时进一步明确规定。
但当环境保护的重心从“自然保护”转到“环境权利”之后,判断我们的行为环保与否的标准不是消耗了多少资源,关键看我们是否在争取自己和他人的环境权利,保住我们应有的环境权利才是重要的。
正在沦陷的草原:“南边是大唐风电,北边是鸿骏铝厂、亿诚煤矿、鲁霍煤矿,再往北边是新建的‘亚洲最大的铝厂’,东南边还要建一个大型铝厂。东边,是兴源煤场和通汇采石场”,额日白义拉掰着手指头历数。
乡村社会变革中的“混混”:在《乡村江湖》 一书中,陈柏峰通过考察最近30年乡村“混混”这个特殊群体在乡村社会中兴衰更替的过程,来回答中国社会变迁的大问题。 在作者的笔下,混混从一群不安分的热血小青年,蜕变成为乡村市场、基层社会中的“超级势力”,从好抱打不平、替人出头,保护乡邻的“好混混”,蜕变成认钱不认人的“家门口的陌生人”,从以无所事事、打架斗殴为乐的游兵散勇的“二流子”,蜕变成为具有组织性、等级性的利益团伙。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中国作家莫言上周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一位中国人权活动人士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两年后,莫言的获奖也许有助于消除中国在海外受损的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