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2537|回复: 9

生路”--刘鉴强:以笔为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14 20:3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言:“他们选择的生命之路 提醒要给这世界一条生路”

28436_209022_711157.jpg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5 收起 理由
白狼小将 + 3 -
巫落落 + 2 无话可说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4 20:3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刘鉴强到怒江峡谷采访怒江大坝问题
2005年冬天,刘鉴强到怒江峡谷采访怒江大坝问题。随着环保运动的深入,从2003-2005年,国人更多地了解到了水利工程对环境生态、原住民生计的综合影响。
1.jpg

朋友萧亮中的父亲在摆渡刘鉴强过金沙江采访
摆渡刘鉴强过江采访的是朋友萧亮中的父亲。几个月后,这位父亲痛失爱子。萧亮中为保护金沙江而献身被当地人称为“金沙江之子”。刘鉴强见到了不同村庄的数百位村民,采访了其中数十位,亲身感受到村民反对大坝的决心和力量。一位村民说:“如果电力公司不经我同意,用水淹没我的家,我们将以死抗争!”
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4 20:3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刘鉴强与同事的《虎跳峡紧急》揭露了虎跳峡地区非法大坝建设真相
2004年9月30日,刘鉴强与同事的《虎跳峡紧急》发表,揭露了虎跳峡地区非法大坝建设的真相,温家宝总理获知后,令非法电站停工。在2009年SEE-TNC生态奖评选中,此报道因突出的影响力获过去5年中全国环境报道第一名。
3.jpg

虎跳峡地区的潜在移民在传看《虎跳峡紧急》
虎跳峡地区的潜在移民传看《虎跳峡紧急》。此文在当地农民和全国公众反对非法建坝的努力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4.jpg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4 20:3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刘鉴强参与调查“圆明园工程”事件,揭露这是一个非法工程
2005年3月,《人民日报》记者赵永新首先报道,圆明园正在进行的在湖底铺塑料膜的工程,有可能伤害其生态系统。刘鉴强邀请著名野生动物摄影师奚志农一共赴圆明园采访。在一天的高强度采访中,刘鉴强得到核心信息:这是一个非法工程。奚志农拍下了非法工程正在施工的现场照片。
5.jpg

原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看到报道后批示:“圆明园立即停工。”
第二天,刘鉴强的调查报道发表。这天早晨,奚志农将报纸交给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现环保部副部长)潘岳,说:“请您看看这篇报道,圆明园出事了。” 潘岳阅读报道后,在报纸上批示:“圆明园立即停工。”
6.jpg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4 20:34:35 | 显示全部楼层
刘鉴强去怒江采访大坝工程
刘鉴强去怒江采访大坝工程。在怒江边,他与当地农民交谈。这位老人与大多数怒江人一样,虽然祖辈生活在江边,却不知道这里将修建大坝,他们将失去家园。怒江百姓既不知情,又无参与。而他调查得知,所谓代表怒江人民声音、支持建坝的两位怒江“农民代表”,其中一位是官员,一位是“被代表”。
7.jpg

《天珠-藏人传奇》一书在内地和香港出版
2006年,刘鉴强赴藏区采访,三年后写成《天珠-藏人传奇》一书。藏区的神山圣湖是黄河、长江等江河的发源地,下游养育了近20亿人。全中国的生态屏障,被藏民保护着。该作品描写了几位在环境和传统文化保护方面做出卓绝努力的藏族人,体现了藏族文化的宝贵价值和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8.jpg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4 20:35:42 | 显示全部楼层
刘鉴强在玉树草原的采访
藏民族在以佛教为主体的文化传统影响下,保护了对中国、亚洲至关重要的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这种文化传统对人类具有重要的意义。牧民说,因为枪支被收缴,狼害严重,眼睁睁看着牛羊被吃掉。牧民还说,因为当地没有桥,孩子们都要泅水渡过冰冷的河流,每年都有人丧生。
9.jpg

刘鉴强参与创办“中外对话”环境网站,并担任中国办公室总编辑
刘鉴强参与创办了“中外对话”环境网站,并担任中国办公室总编辑。“中外对话”是全球唯一的中英双语、提供原创严肃内容的大众环境网站,读者来自约190个国家和地区。
10.jpg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4 20:36: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外对话与英国《卫报》合作创办“中国最佳环境报道奖”
刘鉴强以帮助提高整个环境新闻界的专业水准为已任,在中外对话与英国《卫报》合作创办的“中国最佳环境报道奖”担任评委会主席。此奖评奖公正、参选作品质量高、善款使用节俭、透明。2012年该奖设立“最佳公民记者”,极大地鼓励了对中国环境保护事业做出贡献的新闻人和公民。
12.jpg

28436_209021_82609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4 20:3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刘鉴强以笔为刃推动环境问题成为重要公共领域

来源:新浪环保

  上海资深NGO工作者郝利琼写信给刘鉴强说:“从西宁回上海的火车上,我用两天一夜把《天珠》读完,精神陷入高度亢奋之中,感到自己有个强大、喜悦的灵魂——对于我们多年的精神困扰,书中信仰者的回应,给了我醍醐灌顶的光!感谢刘鉴强,他用真心书写藏人的心灵史,也书写一个汉人的心灵史;更感谢用生命书写了本书故事的藏人,这才是混合着血和肉的历史——个人史和时代史、物质史和精神史。还有什么比把自己汇入本民族历史浪潮中更激动人心的事呢!”

  刘鉴强参与创办了“中外对话”环境网站,并在2010年全职担任“中外对话”副总编辑、中国区负责人,将全部精力投入环境保护事业。“中外对话”以中英两种语言传播,是中外公众在环境领域进行交流的平台。在许多环境议题上,“中外对话”起到了引领作用。例如在北京PM2.5空气污染问题上,中外对话关于北京市停用部分污染严重的空气质量监测站数据的独家报道,引起中国数十家媒体和《纽约时报》、《金融时报》等外媒报道,是此议题上最重大的信息披露,极大推动了公众与政府对空气污染的关注。

  包括刘鉴强在内的中国媒体人,经过不懈努力,帮助推动了环境事务和环境问题成为中国重要的公共领域,带动了更加普遍的关注和参与。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4 20:39:09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今为止
终于大致窥出《生路》系列的脉络
从普通人、名门之后到媒体力量
新浪环保编辑也是有心了

另:对相关事迹耳闻不少,竟对背后的本期人物没印象,惭愧
发表于 2012-11-14 21: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幕后人物,中国环保高端力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5-7-4 13:19 , Processed in 0.042541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