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福特汽车环保奖获奖项目公示 -自然环境保护-传播奖
2012年福特汽车环保奖 -自然环境保护-传播奖主要颁发给为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向公众传播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的理念,大力倡导环保生活方式,并且身体力行拥有实际成效的个人或集体项目。
一等奖
项目介绍:
玉树是三江的源头,但是,近些年其生态环境的恶化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而不可忽视的是,当地人们的一些生活生产方式和行为,对生态环境有着许多重要的影响。
因此,协会的开展实施的项目,主要面向玉树以及其他周边高原地区的农牧民,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和教育,主题内容包括:基本的知识语言文化素质教育(扫盲教育)、以当地的高原生态环境为背景,相关的生态环境伦理、生态学、自然地理、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多样性、节约能源、生态环境永续发展等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实用常识和方法等。
项目采用许多灵活有效的途径方法,例如、以藏语为工作语言、开设环境教育讲堂、编写科普教材、创办报纸等,倡导传播环境保护和永续发展的理念、知识和方法,培养增强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改变他们旧的生态环境认知观念态度、行为习惯等,并激励人们能够依据所学习的这些知识理念,在日常生活中从一些简单的身体力行的行动开始,做出积极有益的改变和实践。从而为保护我们的母亲河源头,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也为了我们人类的子孙后代仍然可以在这片土地上继续地生活,担当起一份责任,贡献出一份力量。 二等奖
项目介绍:
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最大的地区之一。遗憾的是,由于缺乏长期系统的野外调查,更缺乏真切感人的野外影像,公众对中国自然的真实状况和濒危特有物种的生存现状缺乏基本的了解和认识,也因此空有自然保护的热情而难以付诸行动。 2010年,野性中国工作室发起并实施“中国濒危物种影像计划”,旨在抢救性地拍摄中国濒危特有物种.通过这一计划,野性中国组织中国一流的自然摄影师对中国的濒危物种进行系统的拍摄;同时为有志于濒危物种拍摄的人士提供拍摄资金、技术指导等方面的支持。影像计划基于以上拍摄成果,建立中国自己的濒危物种影像库,让国人和世界了解中国鲜为人知的野生动植物和值得自豪的壮丽自然。 2010年末~2012年度,由阿拉善SEE基金会赞助,濒危物种影像计划在中国支持24位摄影师的濒危物种拍摄计划,涉及北京,重庆,广西,云南等15省以上的范围的50个以上的物种。这些物种的影像用于影展、科学机构和公共媒体,以及野性中国正在建立的中国濒危物种影像库,以影像的方式直接让公众了解这些最濒危物种及其生存状况。
二等奖
项目介绍:
水,是北京环境现状的一面镜子,面对日益严峻的水资源匮乏的状况,绿家园志愿者从2007年开始,每周六组织“乐水行”活动。迄今已有五年多的时间。乐水行带领大家一同考察与北京命运息息相关的河流水道的现实情况,同时,还有各学科专家和市民一起寻查这条河流的历史典故及水资源的相关知识。通过乐水行活动引领城市住民能够了解自己城市及周围的水环境,提高自我保护河流水源的思想意识,让更多的人自觉的加入到改善环境,节约我们的水资源。并发现问题,通过媒体将其公之于社会,试图影响决策者的关注与改变。
三等奖
项目介绍:
“东江之子义工生态服务计划”是香港地球之友“饮水思源东江上下游伙伴计划”中的一项义工活动,通过义工到东江沿岸农村开展“护水护土护生态、扶贫扶幼扶农村”活动,推动“上游下游手把手”,在开展农村生态建设的过程中学习并理解“生态保育+生态农村+生态补偿=生态和谐”的关系。
计划管理小组将通过小额补助的方式为义工提供生态农村建设实践、公众宣传教育及推动农民转型等方面的实践空间,以及相关的培训、考察机会,同时建立东江上下游合作伙伴网络以及促进网络伙伴的交流与合作。
三等奖
项目介绍:
海洋卫士项目计划让中国每一公里的海岸线都要有专属的“海洋卫士”在所属海岸内开展海洋环保知识的宣传活动,并对生态环境进行维护、监测和信息反馈。同时建立海洋卫士网站辅助“海洋卫士”进行工作,内含“中国海岸线环境动态信息平台”,用以收集、整理、分析“海洋卫士”的监测数据与信息,建设“数字动态海岸”信息系统,供相关部门进行科学研究工作,促进中国海洋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此次项目的目的在于提高公众参与环境治理决策的能力。使用线上平台和其他参与机制可以方便公众使用科研信息,加强公众监督及评价政府及相关行业的环境事务管理能力。项目组将三亚市作为海洋卫士项目的启动及试点区域。
三等奖
项目介绍:
1983年,朱再保响应国家环保局号召,在本市中小学倡导环境保护教育,成为中国民间环保第一人,中国民间湿地保护第一人。30年来,朱再保以大社会、大自然为课堂,以课外活动为载体,对青少年进行环境警示教育,环境法律教育,环境道德教育,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科学发展观教育。培养大众的环境忧患意识、环境法律意识、环境(生态)道德意识、环境参与意识和全球公民意识等五种意识。环境教育贵在“与时俱进实务创新”。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落实到日常行为之中。组织青少年植树造林,收旧利废等活动。通过一名学生带动一个家庭的方式,将环保引进家庭,开展创建“两型家庭”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