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2448|回复: 1

厦门出现红色海水 专家称可能为赤潮(组图)

[复制链接]

51

主题

597

回帖

20

积分

清泉

积分
20
发表于 2007-4-23 08:43: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3日06:15 China Foto Press
http://news.sina.com.cn/c/p/2007-04-23/061512842044.shtm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07年4月21日14:00左右,福建厦门杏林新阳大桥沿杏滨路往集美方向出现长约3公里的红色海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07年4月21日14:00左右,福建厦门杏林新阳大桥沿杏滨路往集美方向出现长约3公里的红色海域。

2007年4月21日14:00左右,福建厦门杏林新阳大桥沿杏滨路往集美方向出现长约3公里的红色海域。

  记者在现场看到,从新阳大桥往集美方向,沿海岸线长近三公里海域内,海水呈现暗红色。红色的海水和远处黑色的海水以及正常的蓝色海水,呈现出明显的界限。几只白鹭不敢靠近红色海域,只是在水面上低空盘旋,或是停在海面的渔船上向远处张望。奇怪的现象,吸引了附近不少路人驻足观看。

  记者驱车沿海岸线观察,没有发现有向海域排放污水的管道,询问了一些附近的居民,也没有人说哪里有排污现象。在海边拣垃圾的林老伯告诉记者,“不知道什么原因,从今天下午开始,这一片的海水就是红色的。红色的海水,我还是头一次遇到。不过今天涨潮,漂来了很多的塑料瓶,我倒是拣了不少。”

  记者随后将相关情况提供给厦门大学海洋系黄凌风教授。黄教授驱车赶到现场时,已是晚上六点多,海水已经退潮,无法取得红色海水的水样。

  黄凌风教授从记者现场拍摄的照片分析,红色的海域可能为赤潮现象。如果是赤潮的话,可能是由原生态动物引起的无毒赤潮。从颜色上分析,这种原生态动物可能是中溢虫。赤潮发生的原因跟海水富营养化有关,春夏是赤潮的易发期。至于赤潮浓度高的原因,他解释跟潮水和风向有关。涨潮时,会将它们推向岸边,形成高浓度,不过根据现场分析规模不是很大,而且是属于无毒的,对市民的生活不会造成很大影响。

  随后,记者咨询了厦门市海洋渔业局的洪荣标博士。他告诉记者,由于他在外地,还没有获得相关信息。不过是否是赤潮,须经过专家监测认定牞他已将相关情况提供给相关工作人员。顾留章

51

主题

597

回帖

20

积分

清泉

积分
20
 楼主| 发表于 2007-4-23 08:46:49 | 显示全部楼层
赤潮简介
http://www.bioon.com/biology/Class422/52075.shtml
赤潮又称红潮或有害藻水华,通常是指海洋微藻、细菌和原生动物在海水中过度增殖或聚集致使海水变色的一种现象。
赤潮不一定都是红色的,发生赤潮时,海水除了会变成红色,还能变成桔红色、黄色、绿色、褐色。赤潮是一种自然生态现象,圣经中已有记载,相当一部分赤潮是无害的,它们自生自灭,然而,近年来赤潮的频繁发生和规模的不断扩大,破坏了渔业资源和海产养殖业,赤潮毒素也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 有些赤潮藻能产生毒素,毒素在贝类和鱼体内累积,人食用时中毒,严重的能导致死亡;还有些赤潮藻对人类不构成威胁,但能产生毒素危害鱼类等海洋生物;另外一些赤潮藻虽然无毒,但能对鱼鳃造成堵塞或机械损伤,还可能由于死亡时大量耗氧而使鱼窒息。
近年来,赤潮越来越频繁,这首先是由于人们的对赤潮的意识增强,更加关注这个海洋环境问题,再者世界航运的不断发达,促进了赤潮藻种在全球范围内的分布,最主要的原因是随着经济发展,沿海富营养化加剧,为赤潮发生提供了条件。
引发赤潮的生物有很多种,其中海洋浮游微藻是引发赤潮的主要生物,在四千多种海洋浮游微藻中有260多种能形成赤潮,其中有70多种能产生毒素。

藻毒素和贝毒素实际上是指同一类物质。人们是由于食用了贝类发生中毒事件认识了贝毒素,进一步研究发现了毒素的来源是藻毒素。当然,贝类滤食有毒藻后,藻毒素会在贝体内发生一些转化,毒素组分会有一些变化。到目前的研究为止,根据人们的中毒症状,藻毒素共分为麻痹性贝毒PSP 、腹泻性贝毒DSP 、神经性贝毒NSP、记忆缺失性贝毒ASP和西加鱼毒CFP。

具体防止赤潮的方法就是加强工农业和生活污水的处理,控制海水养殖业中饵料和排泄物造成的自身污染,减轻海水富营养化,并关注船舶压舱水排放和生物引种可能带来的新的赤潮生物。

在我国,赤潮发生的高发区为:渤海湾、大连湾、长江口、福建沿海、广东和香港海域。1972年—1994年我国有记载的赤潮共发生了256次,每年经济损失约10亿元。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资料来自“Mannual on Harmful Marine Microalgae”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资料来自“Mannual on Harmful Marine Microalga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5-7-14 12:05 , Processed in 0.02753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