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2632|回复: 1

[理论方法] 沙尘气候既可精细监测 也可以趋利避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4 09:59: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好多专业名词的说~

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杜英

近日,甘肃科学家的两项研究揭示出大气系统诸要素的相互作用机制,拓宽了干旱气候变化趋势理解思路。研究成果表明,沙尘气候既可精细监测,也可以趋利避害。

兰州大学和北京大学利用“干旱气候与环境移动观测平台”,分析近15年的实测数据资料,系统开展沙尘气溶胶传输特性研究,形成了“沙尘与云和降水相互作用及对干旱气候影响”基础理论成果。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亚洲沙尘气溶胶半直接效应的干旱化作用,揭示了“沙尘—云—降水—气候”的重要反馈机制。探究了沙尘气溶胶既可抑制也可促进降水的典型机理,明辨了传统人工增雨作业的优点及不足,为合理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缓解北方干旱提供了理论依据。首次发现青藏高原夏季沙尘暴频发的典型特征,为沙尘气溶胶对青藏高原及下游地区天气影响研究提出新的思路。该成果获得2012年度甘肃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并被《自然地球科学》杂志重点推介。
   
由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兰州中心气象台等单位共同完成的“沙尘暴发生机理及监测预报和影响评估集成技术研究”成果,描述了地表沙粒的冲击起动、起动顺序、近地面层沙粒进入上部边界层和自由大气的过程;结合数值模拟和矢量场理论揭示了西北沙尘暴产生的机制。揭示了强沙尘暴的形成不仅与环境风速有关,而且与沙尘内部中小尺度气旋强度,特别是切向旋转和垂直运动速度密切相关。该成果确定了监测沙尘暴范围和强度的卫星遥感沙尘指数,提出了西北沙尘暴潜势预报方法和短临预警技术。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院长黄建平认为,沙尘是北方地区最为普遍的气溶胶之一,这两项成果丰富了沙尘暴的起沙传输机制、空间区域特征、阶段发生趋势和定量监测体系,对于合理有效开发空中云水资源、评估社会经济影响、制定应对措施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和实用价值。

34

主题

164

回帖

336

积分

溪流

积分
336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13-1-4 11: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代国林  先生在《制止沙尘暴是违反科学规律”》一文已经做了很详细的批驳:http://forum.gsean.org/read-htm-tid-105164.html

沙尘是唯一的凝结核吗?(气溶胶)
没有凝结核就没有云雾,也无法产生降水。但绝大多数的凝结核不是沙尘。从宏观角度看,沙尘暴发生和途经地区产生云雾量最少;在我国,随大气环流的沙尘无法到达东南部的云雾多发区。从微观看,沙尘表面光滑,水的亲和力很差,而凝结核则对水有很强吸附作用;沙尘的颗粒过大,塔克拉玛干的沙尘(注:是世界上最细的沙尘)的直径绝大多数在0.016 ~0.19 mm之间,而凝结核的直径只有万分之几毫米。从数量上看,1立方米的云粒子水分只有0.1~1g,却需要几千万个到十几亿个凝结核。30年沙尘暴所产生的凝结核也不足以供给北京地区一年的降水(年均降水量为609mm)所需。1987年,胡志晋和童乐天所著的《云和降水》(中国气象出版社)已经否定沙尘是主要凝结核。世界上许多研究机构都把生物凝结核、海洋凝结核作为研究重点,在这方面我国应该有所作为,而不应停留在30年前的水平。


本文:30年沙尘暴所产生的凝结核也不足以供给北京地区一年的降水(年均降水量为609mm)所需。说的明明白白30年的沙尘暴所产生的凝结核(气溶胶)也不足于提供北京地区一年的降水,何来为北方提供降水?真是信口开河!
全世界第一个提出流动力并数学建模的F= k Tρg / P,不亚于牛顿的万有引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4-11-23 17:44 , Processed in 0.029513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