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1745|回复: 1

广西首届十佳绿色人物:“环保成了我的习惯和信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8 10: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广西日报    记者 李新雄 实习生 罗 琦

  她是一名大学教师,同时也是一名环保先行者,带领广西医科大学绿色沙龙协会走在全国高校环保社团的前列;她虽没有惊天动地的环保壮举,却热衷于公益环保事业;她注重实践,引领大学生关注环保、践行环保。

  她叫韦霄燕,“广西首届十佳绿色人物”获得者。

  “我要为环保做些事”

  2003年,韦霄燕第一次看到北海山口红树林所处的艰难生存状况。被誉为人类海洋绿色屏障的红树林因人类的大肆砍伐,濒临绝迹。凝视着眼前那一小片在恶劣生态环境中昂然成长的红树林,她心里猛然一震:“我要尽己所能为环保做些事。”

  带着环保情结,作为一名教育者,她把环保理念融入教学工作。在日常生活中,她引导学生践行环保。“在我们系我负责教学兼学生工作,专业跟环保不沾边,为了提高自己的环保素养,我必须恶补环保知识。同时,为了不耽误我的本职工作,我只能利用休息时间开展环保。”韦霄燕就这样与环保结下了不解之缘。

  2005年,韦霄燕通过竞选担任了广西医科大学绿色沙龙环保协会的指导老师,这使她的环保教育舞台变得更加宽阔。韦霄燕坦言:“虽然我的能力有限,但只要坚持,然后集合学生的力量,肯定可以为环保事业添砖加瓦。”

  为做好协会指导工作,韦霄燕积极邀请国内外的环保专家到校开展环境教育讲座,并指导协会制定团队管理机制、创新活动内容,确保社团的发展动力。7年间,她带领学生以校园为基点,走进社区,深入基层,开展以环保宣传、环境教育、环保实践为主的环保活动,环保足迹踏遍八桂大地。

  “尽量避免走过场的环保调研”

  在指导绿沙协会的众多活动中,最令韦霄燕引以为豪的是协会头牌活动――“广西大学生绿色营”。作为一项起步于1998年的大学生实践活动,它在全国高校环保社团中极具影响力,每年暑假都吸引全国各地的大学生前来参加,共同对广西环境保护的突出问题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

  为把活动做精做细,韦霄燕往往提前3个月就开始忙碌,在拟定制度、筛选营员等环节中,韦霄燕细心地指导学生进行策划、组织、筹备。她告诉学生:“尽量避免走过场的环保调研。”

  按理说,在没有上级领导的硬性规定,且无任何报酬的情况下,调研报告是可写可不写的,但韦霄燕坚持每次调查必写调研报告。她认为,大学生参与环保调研,通过梳理思路、消化材料写成调研报告,可以提高大学生考察、思考、解决环保问题的能力。

  韦霄燕经常牺牲假期和休息时间搞环保调研,有时候甚至要倒贴钱。对此有人不理解:“做这收益小、见效慢、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值得吗?”曾有好友“好心”地劝她:“环保工作让学生折腾就行了,你不如多花时间自己写些论文,评职称。”对此韦霄燕一笑置之。“环保成了我的一种习惯和信仰,我愿意将环保进行到底。”

  “希望有更多的环保粉丝”

  “现在韦老师的环保粉丝越来越多。在韦老师的指点下我们对环保有了更新的理解和认识。”对广西医科大学大三学生小韦而言,三年的社团活动让他受益良多,随手关灯、节约水电、随身携带筷子等这些环保习惯,早已潜移默化地融入到他生活里,“环保经历和习惯,让我受益匪浅。”

  “每一次的环保行动,并不会让环境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却能让自己的环保思想得到升华。”韦霄燕常常提醒学生:“种下思想,收获行动;种下行动,收获成长。”如今,为了更多地宣传环保,韦霄燕定期举办讲座,跟同学们分享环保感悟和经验。

  在她的悉心指导下,绿沙协会一年上一个台阶,“全国高校优秀学生社团”等荣誉纷至沓来。同时,随着绿沙协会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全国一些有名的民间环保组织成了绿沙协会的盟友。相关调查数据显示,88.6%的“绿沙”成员毕业后,依然坚定环保理念,一些成员还成了民间环保组织的带头人。
发表于 2013-1-28 16:3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广西绿沙指导老师?
如需首页发布文章,请站内私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5-7-14 03:23 , Processed in 0.028691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