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3039|回复: 2

一些关于农业的学习资料

[复制链接]

266

主题

2038

回帖

7948

积分

北冰洋

积分
7948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7-4-26 09: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是去年湖南省大学生绿色营前期的学习资料
典型生态农业模式
(一)北方“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      
基本概念:
  它是一种庭院经济与生态农业相结合的新的生产模式。它以生态学、经济学、系统工程学为原理,以土地资源为基础,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为纽带,种植业和养殖业相结合,通过生物质能转换技术,在农户的土地上,在全封闭的状态下,将沼气池、猪禽舍、厕所和日光温室等组合在一起,所以称为“四位一体”模式。      
具体形式:  在一个150平方米塑膜日光温室的一侧,建一个约8—10立方米的地下沼气池,其上建一个约20平方米的猪舍和一个厕所,形成一个封闭状态下的能源生态系统。主要的技术特点是:1、圈舍的温度在冬天提高了3-5度,为猪等禽畜提供了适宜的生产条件,使猪的生长期从10-12个月下降到5-6个月。由于饲养量的增加,又为沼气池提供了充足的原料;2、猪舍下的沼气池由于得到了太阳热能而增温,解决了北方地区在寒冷冬季的产气技术难题;3、猪呼出大量的CO2,使日光温室内的CO2浓度提高了4-5倍,大大改善了温室内蔬菜等农作物的生长条件,蔬菜产量可增加,质量也明显提高,成为一类绿色无污染的农产品。
经济效益:
1、 蔬菜增产,如冬季黄瓜、茄子1平米可增产2-5公斤,增收5-6元,年节省化肥开支约200元;
2、 温室育猪可提前150天出栏,降低成本40-50元;
3、 沼气点等年节电60元,节煤130元。
4、 改变了北方地区半年种田半年闲的习俗,也改变了冬闲季节“男人大麻将,女人玩纸牌,邻里吵架和打骂”的陈陋风俗,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5、 农村庭院面貌整齐、清洁、卫生,完全改变了“人无厕所猪无圈,房前屋后多粪便,烧火做饭满屋烟,杂草垃圾堆满院”的旧面貌。
现有规模:
  “四位一体”模式在辽宁等北方地区已经推广到21万户。      
(二)南方“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
基本概念:
  以沼气为纽带,带动畜牧业、林果业等相关农业产业共同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
主要形式:
  “户建一口沼气池,人均年出栏2头猪,人均种好一亩果”。
经济效益:
1、用沼液加饲料喂猪,猪可提前出栏,节省饲料20%,大大降低了饲养成本,激发了农民养猪的积极性。
2、施用沼肥的脐橙等果树,要比未施肥的年生长量高0.2多米,多长5-10个枝梢,植株抗寒、抗旱和抗病能力明显增强,生长的脐橙等水果的品质提高1-2个等级。
3、每个沼气池还可节约砍柴工150个。
现有规模:
  在我国南方得到大规模推广,仅江西赣南地区就有25万户。(三)西北“五配套”生态农业模式
  “五配套”生态农业模式是解决西北地区干旱地区的用水,促进农业持续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模式。
具体形式:
  每户建一个沼气池、一个果园、一个暖圈、一个蓄水窖和一个看营房。实行人厕、沼气、猪圈三结合,圈下建沼气池,池上搞养殖,除养猪外,圈内上层还放笼养鸡,形成鸡粪喂猪、猪粪池产沼气的立体养殖和多种经营系统。
特点是:
  以土地为基础,以沼气为纽带,形成以农带牧、以牧促沼、以沼促果、果牧结合的配套发展和良性循环体系。好处:
  “一净、二少、三增”,即净化环境、减少投资、减少病虫害,增产、增收、增效。每年可增收节支2000元-4000元。

农业学习1.doc

26 KB, 下载次数: 6, 下载积分: 绿豆 -2 个

我是水贴观察员,我们要严厉打击所有论坛的水贴,一直到济溪论坛又绿有专,成为中国最伟大的环保论坛!!!

266

主题

2038

回帖

7948

积分

北冰洋

积分
7948

社区居民

QQ
 楼主| 发表于 2007-4-26 09:24:59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态农业的基本内涵与特点
生态农业在吸收现代高新技术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人-技-物”相匹配,科技、推广、生产、消费环环紧扣的运行机制,把农业各种持继性要素组合为综合网络体系,充分利用平面与立体,时间与窨,实行资源全方位集约开发,巧妙利用各类农作物在生产过程中的空间差距和时间差,进行错落组合,综合搭配,构成多层次、多功能、多途径的高效生产系统,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养活对农业资源的污染,使用权农业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得到持续发展。
   中国生态农业的基本内涵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地设计、组装、调整和管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系统工程体系。它要求把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发展大田种植与林、牧、副、渔业,发展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生态农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综合性。生态农业强调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并使各业之间互相支持,相得益彰,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多样性。生态农业针对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充分吸收我国传统农业精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装备农业生产,使各区域都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各产业都根据社会需要与当地实际协调发展。
  高效性。生态农业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实现经济增值,实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降低农业成本,提高效益,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
  持续性。发展生态农业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常规发展为持续发展,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生态农业建设介绍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系统工程方法,把传统农业技术和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和社会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规划和组织实施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它以发展农业为出发点,按照整体、协调的原则,实行农林水、牧副渔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并使各业互相支持,相得益彰,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多层次利用和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生态农业建设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第一,生态农业是协调我国人口、资源和环境关系,解决需求与经济发展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是我国发展农业发展很农村经济的指导原则;第二,生态农业是对农业和农村发展做整体和长远考虑的一项系统工程;第三,生态农业是一套按照生态农业工程原理组装起来的,促进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的实用技术体系。
      我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生态农业建设,先后制定了一系列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八十年代初,针对农业生态环境和自然条件出现恶化趋势,农业部提出了建设生态农业的发展思路,并组织和开展了一系列的试点示范。1993年,在总结全国生态农业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农业部、国家计委、国家科技部(原国家科委)、财政部、林业局(原林业部)、水利部和国家环保总局等七个部委,联合在全国组织开展了51个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针对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加剧问题,力争通过改造坡耕地,推广垅沟栽培等技术,把坡耕地逐步建成高产稳产农田。同时,大力推广“粮农-林果-草牧”型生态农业模式,发展了一大批农牧型、农果型生态户;推广农膜回收和生物防治、合理利用农药化肥等技术。通过实施“沃土计划”,推广秸秆综合利用,实现秸秆直接还田和过腹还田,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对于25度以上的陡坡地实行有计划的退耕还林还草,推广草灌乔结合,提高植被覆盖率。1997年,江泽民总书记、李鹏委员长、朱钅容 基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作出“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重要批示以后,国家计委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并实施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农业建设作为重要内容之一。1998年,农业部在三峡库区启动了“三峡库区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项目”,把生态农业建设与三峡移民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使生态农业成为三峡库区移民搬得出、稳得住和能致富的有效途径。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全国已基本形成了国家、省、试点县三级生态农业管理和推广体系,初步建立起生态农业的理论体系,颁布了全国生态农业建设技术规范,生态农业建设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随着生态农业建设的深入开展,生态农业建设范围日益扩大,全国开展生态农业建设的县、乡、村已达到2000多个,遍布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生态农业建设面积 l亿多亩,占全国耕地面积7 %左右。生态农业建设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受到国内外的高度评价,已有七个生态农业示范点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全球500佳”称号。据对35个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县的不完全统计,通过近五年建设,粮食总产年均增长8.42%,总产值年均增长7.9%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8.4%。同时农业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森林覆盖率普遍提高,草坡得到保护,水土流失得到初步控制。与1990年相比,示范县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49%,土壤沙化面积减少了21%,提高了农业抗灾能力和持续发展的后劲,环境效益十分显著。在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中,涌现出一批成功的典型。如延安市宝塔区原来是“三年二旱,十种九难收”,经过十几年的生态农业建设,目前,61%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治理,林草覆盖率达到50%,人均有2亩基本农田,人均纯收入比1990年增长了2.2倍,全区已有254个村达到小康,并涌现出168个生态百强村,人均纯收入3000元以上。
      今后,我国的农业要实现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必须强调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生态农业是由资源浪费的粗放经营向资源节约的集约经营的成功模式,是由破坏生态环境的掠夺式经营走向资源开发利用和资源保护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将成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生态家园富民行动方案》
近日,农业部第5次常务会议决定,2006年将选择100个县1000个村开展以开发清洁能源,资源化利用农作物秸秆、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防治农业污染,保育农田、草原、水域,建设乡村物业,推进产业发展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家园富民示范村”建设。
按照《生态家园富民行动方案》的要求,试点村具体建设内容,一是发展农村沼气。在适宜地区,以农户为单元,建设“一池三改”(户用沼气池,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推进畜禽圈养、人畜分离,带动开展庭院净化、美化,改善家居环境。在集约化养殖场或养殖小区的示范村,建设沼气发酵池,配套建设原料预处理设施、沼气利用设施和沼肥利用设施,集中处理畜禽粪便,为农户集中提供沼气和沼肥。二是开展农业资源循环利用示范。以自然村为基本单元,整村推进,因地制宜地建设秸秆、粪便、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等有机废弃物处理设施。三是保育良田。以测土配方施肥补贴资金项目为手段,免费为农户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服务。在南方水稻产区重点推广秸秆覆盖还田技术和稻田养殖技术,在北方旱作农区重点推广秸秆快速腐熟还田、机械化还田和秸秆养畜技术。四是开展草原生态保护和渔业资源增值。因地制宜在牧区示范村配套实施草原围栏、人工草地、草地改良和饲草料基地建设,开展禁牧、休牧、划区轮牧、牲畜舍饲,促进草原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在渔区示范村配套建设人工鱼礁和放流站,实施休渔、禁渔制度,开展珍稀濒危鱼类的增殖放流,增殖和恢复渔业资源。五是探索乡村物业化管理模式。以国家补助建设沼气运行维护服务设施为切入点,建设有机物处理站,购置垃圾收集、秸秆粉碎、沼渣沼液进出料设备和维修检测设备。   据介绍,3月中旬,农业部将组织各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申报、评审和确定试点县、村。将优先考虑大别山、井冈山、沂蒙山等革命老区和血吸虫、地氟病等疾病、疫病多发地区,兼顾牧区、渔区等不同生态经济类型区;优先选择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或专业技术协会发展好的县(场)、村;兼顾其他行动的重点地区。同时,组织项目专家指导组,制定示范村技术、管理指导材料;举办沼气生产工、化肥农药合理使用技术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

农业学习2.doc

30 KB, 下载次数: 5, 下载积分: 绿豆 -2 个

我是水贴观察员,我们要严厉打击所有论坛的水贴,一直到济溪论坛又绿有专,成为中国最伟大的环保论坛!!!

266

主题

2038

回帖

7948

积分

北冰洋

积分
7948

社区居民

QQ
 楼主| 发表于 2007-4-26 09:25:43 | 显示全部楼层
落实“十一五”规划建议全面提升农业生态环境质量
我国农村人口密度小,工业化程度低,环境容量较为富裕。因此农村一直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支持者承担着消纳城市污染物的任务。但近年来随着工业污染物输入农村的强度不断加大,农村人口密度增加,工业化程度提高及农业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等原因,农村环境质量不断恶化,农业环境问题日益突现,严重影响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  
(一) 工业“三废”的污染是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我国废弃物排放水平大大高于发达国家,每增加单位GDP的废水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4倍,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比发达国家高10多倍。据世行《2003世界发展指数》有关报道,我国每天有机污水排放总量为6204吨,位居全球第一。工业固体废弃物每年堆存6亿多吨,历年总占地面积5万多公顷。据我国第二次污灌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利用污水灌溉的面积为361.84万公顷,占全国总灌溉面积的7.3%。据1999年全国基本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不完全统计,在被监测的省会城市郊区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超标率达53.2%;重要工矿企业区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超标率达到56.67%。我国遭受不同程度大气污染的农田面积达8000万亩,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5.6%。2003~2004年的全国优势农产品产区耕地环境质量监测结果显示,城市郊区耕地环境质量远远落后于一般农区,工业“三废”是影响其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源。  
农村乡镇企业也是工业“三废”的重要来源。  
农村工业化是我国改革开放20年间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在县域经济发达的浙江、江苏等东部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但这种工业化是一种以低技术含量的粗放经营为特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工业化。村村点火、户户冒烟,造成严重的农村污染。目前,我国乡镇企业废水COD和固体废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占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50%以上,而且乡镇企业布局不合理,污染物处理率显著低于工业污染物平均处理率。 可见,我国现阶段工业发展引起的环境恶化严重。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工业“三废”的污染依然是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恶化的主要因素。  
(二)面源污染是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普遍恶化的原凶  
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开发已接近极限,化肥、农药的施用成为提高土地产出水平的重要途径,加之化肥、农药使用量大的蔬菜生产发展迅猛,使得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使用化肥、农药数量最大的国家。化肥年使用量4637万吨(折纯量),按播种面积计算,化肥使用量达40吨/平方公里,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土壤和水体造成危害而设置的22.5吨/平方公里的安全上限。而且,化肥施用结构不合理,利用率低、流失率高,不仅导致农田土壤污染,还导致了水体富营养化甚至地下水污染和空气污染。目前,东部已有许多地区面源污染占污染负荷比例超过工业污染,对太湖、杭州湾富营养化的成因分析表明,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污染源主要来自生活污水和农田的氮、磷流失。其中太湖面源污染物对总氮献率已超过1/3,对总磷献率接近1/3。农药年使用量约130万吨,只有约1/3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大部分进入了水体、土壤及农产品中,使全国9.3万平方公里耕地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地膜覆盖面积约900多万公顷,使用量达62.6万吨,农田残留农膜污染已经相当严重。据新疆农业环境监测站的调查,被调查的16个县市中废旧地膜平均残留量为37.8公斤/公顷,其中最严重的地块达267.9公斤/公顷,由于地膜污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1500万元左右。
集约化畜禽养殖业污染也是农业环境质量恶化的重要因素,1999年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当年工业废水COD的排放总量为768.37万吨,而畜禽行业废水的排放量为728.6万吨,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为当年工业固废的2.4倍。集约化畜禽养殖场产生的废弃物实质与农户散养的畜禽生产的粪便一样是一种资源,但目前我国还没有很好的加以利用,使资源变成了农业污染的罪魁祸首。
(三)农村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是导致村容、村貌差的直接原因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小城镇规模迅速扩大。但在“新镇、新村、新房”建设中,规划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大部分城镇只重视编制城镇总体建设规划,忽视了与土地、环境、产业发展等规划的有机联系;有的小城镇缺少规划,使小城镇沿公路发展,形成马路和带状集镇,或者与工业区混杂。小城镇的生活污染物则因为基础设施和管制的缺失一般直接排入周边环境,造成严重的“脏乱差”现象。例如,每年产生量约为1.2亿吨的农村生活垃圾几乎全部露天堆放;每年产生量超过2500万吨的农村生活污水几乎全部直排,使农村小城镇周围的环境质量严重恶化。  
(四)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资源开发方式粗放是造成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又一原因  
由于条件限制,我国现阶段的农业生产结构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不合理性,不科学的农业生产布局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农业生产效益的下降,农业资源浪费,更严重的后果为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农村生活质量的下降。
农业资源的开发也需有规划性、计划性,盲目的开发必然导致资源的匮乏和枯竭,从而引起严重的生态恶化和环境危机。  
(五)农民环护意识淡薄,是造成农村、农业环境质量下降的思想原因  
我国经济在近几十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同时,农村人口数量速度增加,村镇规模快速扩大,这些都对几千年来形成的农村人的生活、生产方式产生了严重的冲击。旧的生产、生活方式、旧的思想意识的存在为农村、农业环境保护工作开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六)我国现阶段的技术水平,限制了农村、农业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  
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离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各种污染源的治理技术、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技术、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生产新技术等还有等进一步突破,这些技术瓶颈的存在限制了农村、农业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开展。
由于我国农业污染治理体系尚未建立,环境污染不仅将迅速“小污”变“大污”,而且已经“小污”成“大害”,给作为弱势产业的农业和弱势群体的农民带来了显著的负面影响,给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设置了障碍,给国家的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二、“十一五”规划建议涉及农业环境问题的内容  
“十一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将是中国全面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第一个五年,是中国从增长优先、效率优先转向兼顾公平、协调发展的开端,是在解决“三农”问题任务仍然艰巨,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日益尖锐,粗放式的经济增加方式走到了尽头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十一五”规划把更多的关注点指向了农村,指向了农业环境保护。规划建议直接或间接涉及或有利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2、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在农村和西部地区。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形成东中西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3、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搞好乡村建设规划,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  
    4、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大力发展畜牧业,保护天然草场,建设饲草基地。积极发展水产业,保护和合理利用渔业资源。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造中低产田,搞好土地整理。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农业标准化,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积极推行节水灌溉,科学使用肥料、农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加快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重点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对农村学生免收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费补助。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发展远程教育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乡村道路建设,发展农村通信,继续完善农村电网,逐步解决农村饮水的困难和安全问题。大力普及农村沼气,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采取综合措施,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扩大养殖、园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绿色食品的生产,努力开拓农产品市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带动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继续完善现有农业补贴政策,保持农产品价格的合理水平,逐步建立符合国情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开辟增收途径。因地制宜地实行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方式。对缺乏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实行易地扶贫,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建立救助制度。  
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  
依法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关闭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  
    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   
大力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等产业。生物产业,要充分发挥我国特有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面向健康、农业、环保、能源和材料等领域的重大需求,努力实现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研制的新突破。  
?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  
?? 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东北地区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发展现代农业。中部地区要抓好粮食主产区建设。东部地区要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实现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外向型经济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各地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不同要求,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评价指标,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积极开发和推广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技术,加快企业节能降耗的技术改造,对消耗高、污染重、技术落后的工艺和产品实施强制性淘汰制度,实行有利于资源节约的价格和财税政策。在冶金、建材、化工、电力等重点行业以及产业园区和若干城市,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健全法律法规,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强化节约意识,鼓励生产和使用节能节水产品、节能环保型汽车,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形成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消费模式。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从源头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坚决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污染的状况。各地区各部门都要把保护环境作为一项重大任务抓紧抓好,采取严格有力的措施,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切实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问题。尽快改善重点流域、重点区域的环境质量,加大“三河三湖”、三峡库区、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和南水北调水源及沿线等水污染防治力度,积极防治农村面源污染,特别要保护好饮用水源。综合治理大中城市环境,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加快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治理,重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妥善处理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进一步健全环境监管体制,提高环境监管能力,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实施排放总量控制、排放许可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建立社会化多元化环保投融资机制,运用经济手段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进程。  
    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  
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以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为重点,强化对水源、土地、森林、草原、海洋等自然资源的生态保护。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水土流失治理、湿地保护和荒漠化石漠化治理等生态工程,加强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和海岸带的生态保护与管理,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自然生态恢复。防止外来有害物种对我国生态系统的侵害。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加快科学技术创新和跨越  
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出发,把能源、资源、环境、农业、信息等关键领域的重大技术开发放在优先位置,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要求,启动一批重大专项,力争取得重要突破。  
三、“十一五”规划建议中直接或间接涉及或有利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新提法
1.  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
2.  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3.  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4.  ?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5.  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形成东中西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6.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搞好乡村建设规划,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
7.  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
8.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9.  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
10.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农业标准化,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
11.  ?加快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重点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对农村学生免收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费补助。
12.  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
13.  ?大力普及农村沼气,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
14.  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扩大养殖、园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绿色食品的生产,努力开拓农产品市场。
15.  加快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
16.  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东北地区要发展现代农业。中部地区要抓好粮食主产区建设。东部地区要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实现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外向型经济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17.  各地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不同要求,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评价指标,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
18.  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
19.  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建立社会化多元化环保投融资机制,运用经济手段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进程。
20.  ?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以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为重点,强化对水源、土地、森林、草原、海洋等自然资源的生态保护。
21.  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四、“十一五”规划建议的实施对农业生态环境影响的特征
(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升级给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提供了条件  
我国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由于生态破坏而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4%。我国重要资源的产出效率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近年来经济增长对资源的依赖程度呈现明显增长趋势。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尖锐,建立在高资源消耗基础上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模式走到尽头。
为了从根本上扭转这一局面,“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的硬指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末期降低20%左右。把资源节约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推行节约型增长方式,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开发清洁能源、生物质能源。
“十一五”规划建议是在我国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的历史背景下提出的,因此,规划建议提出要对消耗高、污染重、技术落后的工艺和产品实施强制性淘汰制度,实现工业生产结构的升级换代。
“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发展现代农业的思想:现代农业是传统农业的丰富和超越。是结构布局合理、产业键条畅通,农业基础设施完善,科技含量高,技术密集型的农业,是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农业,是科学使用肥料、农药等农业投入品,推行标准化生产,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
由此可见,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节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农业、工业产业结构的升级有效的降低了农村及农业承担的污染负荷,降低了农业投入品的数量,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将有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农”问题的解决必然促进农业环境问题的解决
“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搞好乡村建设规划,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
规划建议中提出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强农村卫生和基本医辽服务体系建设,发展远程教育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规划建议中提出要千方百计增加农发收入,广泛开辟增收渠道。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将改变农村“脏、乱、差”的面貌,可有效减少农村面源污染物质的排放。“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取向,有利于改变了农民只重眼前产出忽视农田地力保持,藏粮于土的思想。政府对农业和农村投入力度的增加,公共财政的太阳照耀到了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在农村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改善农村及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宣传手段的加强,高素质农民的培养更是从思想上促进人民群众对农业环境保护的重视。
(三)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高了农业发展质量,有效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质量
“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提出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东北地区要发展现代农业。中部地区要抓好粮食主产区建设。东部地区要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实现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外向型经济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各地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不同要求,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评价指标,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
“十一五”规划建议指明了各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和方针,可有效避免区域间重复建设以及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浪费。从而有效的保护了农业资源,保护了农业环境。
(四)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强,为农业生态环境好转保驾护航
“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以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为重点,强化对水源、土地、森林、草原、海洋等自然资源的生态保护。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建立社会化多元化环保投融资机制,运用经济手段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健全环境监管体制,提高环境监管能力,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实施排放总量控制、排放许可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规划建议明确了资源开发利用坚持的原则,提出要加强对水源、土地、森林、草原、海洋等自然资源的生态保护力度。环保产业建立社会多元化投融资机制,运用经济手段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进程,可有效促进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解决资金、技术等难题。加大环境保护管理力度,执法力度,有利于防止企业对于污染物的暗排和乱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强化,杜绝了污染企业的建设。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有效地保障了污染场址的治理和防止污染的发生。
(五)科学技术的进步,必将促进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等产业。生物产业要面向健康、农业、环保、能源和材料等领域的重大需求,努力实现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研制的新突破。把能源、资源、环境、农业、信息等关键领域的重大技术开发放在优先位置,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要求,启动一批重大专项,力争取得重要突破。
这些领域新技术的突破,无一例外地会促进农业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推动农业环境保护事业再上一下新台阶。
五、落实“十一五”规划建议,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措施
为认真贯彻“十一五”规划建议,实现未来五年内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好转,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快农业生态环境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的制定步伐,实现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法规是规范、制约人们行为的准绳。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也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当前,我国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法律、法规缺位,环境管理体系不健全。目前的诸多环境法规,如《农业法》、《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困难考虑不够,造成农业污染治理无法可依,耕地环境质量保护力度匮乏,农产品质量无法保障等问题。因此,我国应加速制定《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耕地污染防治法》、《农业生态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等法范、标准。
我国虽已初步建立起了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标准体系,但由于无法律约束,这些标准的执行存在一定的困难,导致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够。
因此,建立、建全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对于“十一五”期间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二)编制我国“十一五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总体规划”   
“十一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要加强区域规划,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规划建议中还明确了我国东北、西部地区、中东部地区农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为了保证区域规划的落实,应根据我国农业环境质量现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自然条件、主导产业、区位优势、区域特色产业、区域产业链等因素制定我国“十一五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总体规划”。   
(三)健全政府领导目标责任制,把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是关系人民群众健康、关系农业可持续发展,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头等大事。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为政府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的一项内容,全面推行和完善各级政府及有关行政主管部门领导任期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层层签订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书,制定考核指标和标准,每年进行目标考核并兑现奖惩措施。对工作不力或存在问题的地区进行通报和警示  
(四)抓好试点、示范工程建设力度,以点带面,全面提升农业生态环境质量  
重点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试点县,示范工程的建设力度,在资金、技术、政策上给予倾斜,使其真正起到示范、带头作用。让农民实实在在得到好处,以身作责,主动承担起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重任。  
(五)明确职责分工,加强部门协作  
按照法规规定,在地方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强化县级以上农业行政管理部门、环境保护部门、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林业部门等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上的职责,加大工作力度,既要有资金保障,又要有政策措施。地方各级农业行政管理部门、环境部门、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林业部门要加强工作配合,可通过建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联席会议制度等方式,保证各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加强沟通和团结合作;各部门内部也要将职责分工落实到业务部门和人员,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落实提供组织保证。  
(六)加强全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建设,形成更加完善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网络  
加强全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建设,是加强全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必然选择。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初步建成了以农业部环境监测总站为网头,各省、区、市和计划单列市农业环境监测站为主体、各主要地(市)县为基础的全国农业环境监测网络。并具体了对全国农业生态环境进行监测的能力。随着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监测网络存在的不足之处也逐渐暴露出来。主要表现在一是我国还缺乏对农业生态环境变化进行连续观测的野外台站,二是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指导区域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机构的软、硬件环境还有待进一步改善。因此,为了实现“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目标,为了更好的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必须加大对全国农业生态保护机构的建设、投资力度。  
(七)加强科学技术研究及科技成果的应用步伐,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的好转  
“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提出把能源、资源、环境、农业、信息等关键领域的重大技术开发放在优先位置。因此,我们要抓住这一难得的契机,努力争取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科研项目,加大有广阔应用前景项目的支持力度,努力促进科研成果向实际应用转化,争取在“十一五”期间有大的作为。

农业学习3.doc

59 KB, 下载次数: 6, 下载积分: 绿豆 -2 个

我是水贴观察员,我们要严厉打击所有论坛的水贴,一直到济溪论坛又绿有专,成为中国最伟大的环保论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4-11-27 11:34 , Processed in 0.044806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