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1848|回复: 1

[心与自然] 先秦儒家对自然万物的道德关怀

[复制链接]

110

主题

92

回帖

362

积分

湖泊

积分
362

社区居民原创达人

发表于 2013-8-15 10:05: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先秦儒家对自然万物的道德关怀
1.jpg


从生态智慧到生态伦理——先秦儒家对自然万物的道德关怀

【核心提示】由孟子所阐释的这种层次分明的仁爱观念,它既可以满足人类最基本最自然的血缘亲情之需要,又突出了普遍的人类之爱,更使爱心超越了人类社会的畛域,扩展到无限广大的天地万物。

中国古人已有生态平衡思想

中国古人很早就懂得自己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并非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为了自身的长远利益,他们反对破坏和浪费自然资源,并早在西周时期便设立了相应的制度和政府部门——虞官,对采伐林木和猎取鸟兽等行为进行严格的规定和监督管理。即使是天子、诸侯,在田猎时也必须遵守相关的“礼”,不得“合围”和“掩群”,即不得采取将猎物团团围住不分大小群取而猎之的手段,否则便是违礼,便是“暴天物”。先民们甚至还初步具有了我们今天称之为生态平衡的思想,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他们认识到滥伐林木等行为会导致诸如气候反常等现象,《大戴礼记》指出,诸如“坏巢破卵”、“竭水博鱼”、“填溪塞谷”等不当行为会导致“风雨不时,暴风水旱并兴”等灾害,提出了对自然环境加以保护的思想。在先秦的典籍特别是诸子百家的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记载。

以上这些有节制地取用自然资源的认识和措施,是先民的一种生态智慧,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如今人们不得不采取的“休渔”、“休猎”、“封山育林”等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做法,在遥远的古代就为我们的祖先所创用。反观中国先秦时期已有的“时禁”和防止“暴天物”等措施,其实质也是为了人类自身的利益,如果我们仅从工具理性的层面来看,这不过是一些在长期的生存压力下积累起来的生活经验,并没有更高的哲学层面上的深刻内容。如果仅是这样,则中国古人的生态智慧对于我们现代人便没有太多的意义和价值,因为现代人的相关认识所达到的深度和相关举措的力度,显然不是古人所能比拟的。然而事实却不仅是这样,中国古人的生态思想为现代人保护生态环境的大计提供了一种极为重要、独特而且新鲜的思想资源,那就是今天可以称之为生态伦理的思想。这种思想主要是儒家所阐发和提供的,也是儒家生态环境思想的卓异之处。

儒家生态伦理源于孔孟之仁爱

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可以追溯到孔子。《论语·述而》记载:“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这句话最能表明孔子对生物特别是动物的爱惜之心和悲悯之情。“钓而不纲”是说孔子只用一钩一竿钓鱼,从来不用绳网捕鱼;“弋不射宿”是说孔子虽然也射鸟,但从来不射栖宿巢中的鸟。如果说“钓而不纲”还只是取物有节的话,“弋不射宿”则明显表现出孔子对动物的悲悯之情,因为宿止巢中的往往是正在孵卵或育雏的鸟,故不忍射之。朱熹《论语集注》引洪氏曰:“此可见仁人之本心矣,待物如此,待人可知。”可见孔子的仁爱之心实际上也被他用于对待自然万物,对他来说,对人类的仁爱与对万物的仁爱是一致的、相通的。人们也许会提出疑问,既然孔子有此仁爱之心,那为什么还能忍心钓鱼和射杀飞鸟呢?对于这个问题,王阳明有一段话可以作为回答,他说:“惟是道理自有厚薄。比如身是一体,把手足捍头目,岂是偏要薄手足?其道理合如此。禽兽与草木同是爱的,把草木去养禽兽,又忍得。人与禽兽同是爱的,宰禽兽以养亲,与供祭祀燕宾客,心又忍得。”任何人都必须依赖自然界提供的资源生活,因而虽有仁心如孔子者亦不能不钓不弋,但却要常怀有珍惜爱护之心,处理好“忍”与“不忍”的关系。

在如何对待动物的生命这一问题上,孟子的态度表述得更明确。他说:“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孟子认为,人皆有对于他人的痛苦和危难的天然的同情心,他称之为“恻隐之心”或“不忍人之心”,推此心于万物,他不忍亲见禽兽被宰杀,主张“君子远庖厨”,并称此为“仁术” 。这个“仁术”,如果我们借用孟子自己的表述方式,就是“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物之心”。可见,孟子和孔子一样,也主张把对待人的道德情感扩大到对待万物,或曰将自然万物纳入仁爱的范围,即纳入人类的道德关怀的范围,用仁爱之心将人与万物联成一个整体。这就是他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重要思想。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而”是“继而”、“然后”的意思,赵岐注曰:“先亲其亲戚,然后仁民,仁民然后爱物,用恩之次也。”孟子自己也说:“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这就是说,仁者要首先满足亲亲之情,然后还要推此亲亲之情于全天下而“无不爱”。由“亲亲” 推展到“仁民”,再由“仁民” 扩充到“爱物”,清楚地表达了儒家之“仁”的层次性和递进性。可见,“仁”内在地包含了“亲亲”、“仁民”与“爱物”三个层次,其中“亲亲”是仁的自然基础,“仁民”是仁的核心和重点,“爱物”则是仁的最终完成。对万物的爱心,实际上是儒家之“仁”需要完善化的内在逻辑要求。由孟子所阐释的这种层次分明的仁爱观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它既可以满足人类最基本最自然的血缘亲情之需要,又突出了普遍的人类之爱,更使爱心超越了人类社会的畛域,扩展到无限广大的天地万物。以今天的眼光观之,这是一种十分难得、境界极高的生态伦理思想。

仁爱精神惠及自然万物

“仁民而爱物”在最广大的范围内表现了儒家仁学的道德诉求。孟子认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那就是人有“仁心”,只有人才有道德观念。“仁民而爱物”,是人的同类意识的进一步扩大,扩大到人类活动所能及的任何地方。从“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层次推进来看,由“仁民”到“爱物”是儒家仁学的内在逻辑要求,它要求将仁爱的精神无限地伸张,让爱心充满宇宙,惠及自然万物。这种生态伦理的思想,萌芽于孔子,成熟于孟子,经历代儒者的继承、阐扬与完善,最终成为儒家的一个重要传统。《周礼·大司徒》曰“仁者,仁爱之及物也”,扬雄《太玄·玄摛》曰“周爱天下之物,无有偏私,故谓之仁”,韩愈《原道》曰“博爱之谓仁”,都是对这一传统的表述。宋儒张载亦将人类天然的道德情感贯注于万物,他在《正蒙·乾称》中提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著名命题,视人类为同胞,视万物为人类的朋友和同伴,充分体现了儒家博爱万物的可贵精神。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

来源:http://ru.qq.com/a/20130722/010018.htm

2.jpg
3.jpg
4.jpg
我向星辰下令,我停泊瞩望/我让自己登基/做风的君王。
发表于 2013-8-15 18:4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德,如何衡量?
专题组~~新朋友?抑或是我成了老朋友了,@春子哥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分享改变世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4-10-20 04:39 , Processed in 0.03037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