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1596|回复: 0

解振华副主任到山东省进行节能减排专题调研

[复制链接]

4287

主题

4773

回帖

3万

积分

大西洋

积分
34453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7-6-26 19:36: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了解山东省节能减排、推进循环经济工作的实际情况,解振华副主任6月13日-16日到山东省青岛、淄博、滨州及济南等地进行了调研。现将在山东省的调研情况介绍如下:  一、企业开展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情况
  淄博市科汇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利用开关磁阻电动机调速系统(Switched Reluctance Driver 简称SRD)开发了节能电机产品。其主导产品开关磁阻电机调速系统节能调速节电率10-50%,整体效率比变频调速高10%左右。已有300多套设备在新华药厂、张店煤矿、青岛益友锻压机械公司等企业,实际节能效果显著。
  山东东岳集团是亚洲最大的氟硅材料生产基地,主导产品绿色环保制冷剂、PTFE高分子材料规模、技术、市场占有率居全球首位。循环经济已成为东岳集团重要的利润增长点。该公司率先在同行业成功进行了母体原料产品无水氟化氢1.5万吨无水氟化氢预反应器技术改造。该项技术不仅使原材料消耗同比降低了20%以上,还彻底改善了员工的工作环境。利用无水氟化氢废渣开发了F型饰面石膏,广泛应用于高档建筑的内外墙装饰。
  鲁北企业集团是我国探索循环经济发展较早的企业之一,成功地创建了中国鲁北生态工业模式的典型企业。该企业围绕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主题,节能减排、废物资源化工作效果明显。热电厂汽轮机采用海水冷却,企业各生产装置间同性质废水实现级联利用,生产、生活废水经处理后循环使用。通过应用新型节能变频技术,逐步淘汰高能耗机电产品,合理搭配煤种,调整空燃比等系列节能措施,06年实现万元产值能耗0.97吨,同比下降了5.83%,节约标准煤3.46万吨。充分发挥“磷铵、硫酸、水泥”联产、海水“一水多用”技术、“盐、碱、电”联产等产业链条优势,实现了园区内热电脱硫石膏、灰渣等“废弃物”的全部循环利用,全年吃掉各种工业废渣38万吨,回收利用五氧化二磷1.5万吨。
  济南复强动力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汽车发动机再制造的中外合资企业。汽车发动机再制造能够充分提高报废汽车零部件的附加值,可使发动机绝大部分零件得以循环利用,通过采用表面涂层、表面处理等技术,大大延长了产品的寿命周期,年生产销售2000台再制造斯太尔发动机(其他机型折算为斯太尔发动机),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其节能、减排效果十分显著。
  力诺集团是一家以太阳能光热光伏系列产品、油漆涂料中西制药、玻璃新材料为主导产业的多元化产业集团。目前,力诺已建成了石英沙、毛坯管、镀膜管、热水器、集热器和光伏应用等完整的太阳能产业链。2005年力诺瑞特开展的“万户屋顶工程”,先后援助了艾家村、东沟村生态建设等太阳能生态示范村。据统计,仅济南周边农村,安装了3万台太阳能热水器,每年可为农村创造3千多万的效益,减排2万多吨的二氧化碳排放。同时,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力诺集团计划在3-5年,太阳能热水器实现产能1000万平方米,实现产值突破100亿元,全部应用后将节约标准煤3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100万吨。同时,计划3-5年新上300MW光伏电池片项目,项目全部投产后,每年可新增销售收入60亿元。
  二、山东省节能减排基本情况和主要做法
  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副省长王军民、郭兆信和省经贸委、发改委等十余名省直部门主要负责人于6月16日下午向解振华副主任一行做了专题汇报。
  2006年以来,省委、省政府把节能减排列入了“十一五”发展规划和《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到“十一五”末万元GDP能耗降低22%、SO2排放量削减20%、COD排放量削减18%的任务目标,节能减排工作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并取得明显成效。去年,全省万元GDP能耗比上年降低3.5%左右;省重点考核的千户企业49项单位能耗指标同比下降的占91.8%,节能334万吨标准煤;综合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3763万吨;建成水污染治理项目408个,形成COD削减能力4.4万吨;燃煤电厂现役机组建设脱硫的装机容量达到6377MW,比国家要求的5215MW的目标超出18%;SO2、COD排放量分别比上年削减2.1%和1.6%,实现了两项指标的“双下降”。
  山东省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省主要领导重视,及时投入人力、财力。省委、省政府把节能减排确定为全省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要求各级党委、政府把节能减排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衡量经济发展是否“好”的重要标准,列入综合考核体系,集中精力抓好落实。成立了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由姜大明代省长任组长,王仁元、王军民、郭兆信三位副省长任副组长,34个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已配备工作人员15人。全省17个市和省节能减排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也都成立了相应组织机构,建立起了畅通有效的工作体系。省环保局增设了2个处室,增加32个编制,并将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和信息中心由差额事业单位改为全额事业单位,由省财政出资9000万元建设省环境监控中心。
  (二)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一是管住增量,严把项目准入关。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达不到行业准入条件、污染物不能达标排放、能耗水平高的项目坚决不予审批。二是调整存量,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着力提高以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加快运用信息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2006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6.2%。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三是淘汰落后,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今年我委下达山东省的关停小火电和落后钢铁产能任务,省里也已作了分解部署,确保积极稳妥地完成。
  (三)加大投入,研发推广先进节能减排技术。一是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从去年开始,省政府设立了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另有6个市设立了市级节能减排专项资金。今年,全省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增加到21.33亿元。其中,省节能专项资金3亿元、污染减排专项资金8.1亿元,市县财政安排节能减排专项资金10.23亿元。采取奖励、补助、贴息等方式,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支持企业对重大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二是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大力研发推广先进节能减排技术产品。总结推广济钢、莱钢、鲁北等企业重视技术创新、推进节能减排的经验,引导企业加强产学研联合,围绕本企业、本行业节能减排的难点问题,集中攻克一批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根据国家实施十大节能工程的要求,确定在“十一五”期间重点推广100项重大节能技术、100项重大节能装备,建设100项重大节能示范项目,使十大节能工程落实到具体项目上。
  (四)突出抓好重点企业和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工作。节能降耗重点抓好千户企业节能、建筑节能、交通节能和机关节能。对千户重点用能企业,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强重点用能企业节能工作的意见》,从加强节能管理、推广节能技术、实行节能考核等方面对千户企业节能降耗提出了明确要求,开展了能源审计和对标活动,完善了跟踪、监测体系,强化了对重点用能企业的监控。
  (五)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利用范围和总量逐年扩大,着力发展太阳能供热、太阳能发电和太阳能照明等技术,现已遍及全省工业、交通、农业、城乡建设和居民家庭等各个领域。全省现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生产企业100多家,年产值巳达30多亿元,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六)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加大监督检查执法力度。一是实行节能减排责任制和问责制。省委、省政府把节能减排指标作为考核各级各部门工作业绩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了领导干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按照鼓励先进、约束落后的原则,将年度节能减排目标分解落实到17个市和省直有关部门,并与各市政府、重点企业签订节能目标责任书和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明确规定行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完不成任务要实行“一票否决”。同时加强对各市和重点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监督检查,实行一季一调度,半年一通报,年底考核兑现。二是加快建立节能环保标准体系,完善行政规章。省检察院、公安厅、环保局联合下发了《关于严肃查处环境污染犯罪的通知》,从今年4月到明年4月集中一年的时间,在全省组织开展严肃查处环境污染犯罪专项行动,以此推进各项措施落实,确保节能减排达到预期成效。
  在发展循环经济的工作方面,山东省是第一批全国循环经济试点省,另有8个企业、2个园区进入第一批试点名单。目前试点工作稳步进行,并取得初步成果。
  一是培育10个循环经济型城市,结合城市布局和产业特点,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管理体系和政策体系。二是培育20个循环经济型园区。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围绕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发展相关产业,形成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链。三是培育300家循环经济型企业。先后总结推广了济钢、鲁北、海化、新矿等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
人人婚礼网 www.renrenhunli.com中国青年结婚消费指南网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5-7-18 03:28 , Processed in 0.02756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