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1622|回复: 0

神秘飞蛾惊现黑龙江 公共地带谁担重任?

[复制链接]

736

主题

848

回帖

1万

积分

印度洋

积分
16144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7-7-9 18: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7年夏,辽宁省、吉林省遭遇干旱,而与两省相近的黑龙江省,也未能幸免于难。值得关注的是,黑龙江省在遭遇干旱的同时,还遭受了另一种灾害――草地螟虫灾。1380万亩农作物及林地、草荒等公共面积虫灾给这个粮食大省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1.jpg

6月26日,黑龙江省望奎县植保站站长刘英田用对比的方式介绍草地螟虫的危害性。


  飞蛾现身,13县市突发虫患

  5月27日,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农技推广中心监测半径为500米的诱虫黑光灯旁,有两头飞蛾扑落。细心的北林区农委副主任、研究员张树春辨别出这两头成熟的迁飞性害虫的真实身份--草地螟。6月9日,黑光灯旁发现了32头草地螟,张树春惊出一身冷汗,他预感到一场迁飞性虫灾已不可避免,他开始向区里汇报并布置防灾计划。果不出所料,6月14日,黑光灯下的草地螟突增到7200头,16日更是达到了19000头,草地螟虫灾爆发了。

2.jpg

6月26日,黑龙江省望奎县东郊乡的一位农民向耕地内喷洒杀虫药。


  有关资料记载,草地螟是一种鳞翅目害虫,分布北起黑龙江、内蒙古、新疆等地,最南端到江苏北部,河南许昌,东接俄罗斯,西至西藏。幼虫食叶,常常吃光一块地后,集体迁移至另一块地。解放后曾在我国华北、西北、东北两次大规模爆发。草地螟是一种间歇性爆发成灾的害虫,目前正是该虫灾第3个为害周期。据介绍,自1996年虫害在部分地区严重发生后,1997年再度爆发成灾。据有关部门监测,草地螟第一代成虫曾在内蒙古、山西及河北等地经过盛发阶段。该害虫可为害小麦、燕麦、马铃薯、玉米、高粱、亚麻、豆类、甜菜、菜籽、胡萝卜、蔬菜、杂草和牧草等。

  绥化市北林区草地螟虫灾发生的同时,黑龙江省的其它地方也有发生了草地螟虫灾。据黑龙江省农委植检植保站介绍,重大迁飞性害虫草地螟自6月初开始迁入该省后,于6月10-11日形成第一次迁入高峰,6月15-18日出现第二次集中迁入高峰。截至6月29日,黑龙江省有虫面积为2972.9万亩,达到防治标准(每平方米有虫30头)的面积为1380.1万亩,其中农作物809.4万亩,荒地、林地等公用面积570.7万亩。齐齐哈尔、大庆、绥化等地的至少13个县(市)发生了该虫灾。

4.jpg

6月26日,一只躲藏在甜菜叶内的草地螟成虫。

4.jpg

6月26日,黑龙江省望奎县一处公用草地内的草地螟虫。


  与人争粮,部分庄稼遭遇绝产

  记者在黑龙江省望奎县东郊乡前三村的一块大豆田里看到,大豆叶多被吃成网状,成片的大豆苗已经枯死。在另一片与此相邻的呈现绿色的大豆地里,叶片上密密麻麻的爬着黑绿色的草地螟虫。望奎县植保站站长刘英田介绍,这块地的草地螟幼虫已进入暴食期,可在一夜之间吃光一大片大豆地。

  记者在望奎县与黑龙江省农科院合作共建的示范园区内同样看到了大量的草地螟害虫。该园区农户于庆元介绍,区内25亩大豆田普遍出现草地螟幼虫,平均每平方米幼虫量突破了100头,已出现点片吃白的情况。园区内的万寿菊受害更为严重,平均每平方米幼虫量达600-700头,已有30%的万寿菊幼苗被害枯死。

  记者从黑龙江省植检植保站了解到,草地螟幼虫已在该省西部的大部分地区形成大面积危害,齐齐哈尔市所辖的富裕、依安、讷河、龙江、甘南、泰来、梅里斯等市县区,绥化市所辖的海伦、望奎、绥绫、北林等市县区,大庆市所辖的林甸、杜蒙等地严重发生,局部草荒重的地块达到大发生程度。主要危害作物有大豆、向日葵、万寿菊、甜菜、玉米等,虫口密度大的地块,作物叶片被吃成白色网状,局部地块造成绝产。

  严峻的草地螟发生危害形势引起了黑龙江省及各地的高度重视。黑龙江省农委及时下发了《关于认真查治草地螟的紧急通知》,并下派5个虫情调查及防治督导工作组分赴齐齐哈尔、大庆及绥化等草地螟重点发生县乡与地块调查并督促防治工作。各草地螟重点发生地区也启动了防治预案,农业技术人员全部包片下乡深入田间地头,全面展开查田治虫工作。6月20日,各地迅速掀起了防治高潮,至24日,就利用电视、广播、手机等媒体宣传虫情信息与防治技术2823期(条),出动人力35万人次,成立各级打药队2600余个,出动各类机动喷雾机6.69万台,手动喷雾器23.57万台,投入农药322吨。

5.jpg

6月26日,黑龙江省望奎县植保站的工作人员在展示正在遭受虫害的植物。

6.jpg

6月26日,黑龙江省望奎县植保站的工作人员在一处公用草地内捕捉草地螟虫,以研究其生长、危害情况。


  长效防虫,公共地带谁担重任

  面对突发的草地螟虫灾,各地在紧急防治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农户地里农作物发生的虫灾,可以农户自出资金喷洒农药的方式防治,而林地、荒地、草地等公共地块发生的虫灾,却成了防治的盲区。因为草地螟虫灾具有迁移性,吃光一块地后再迁到另一块,往往是吃完草地就集体迁到庄稼地里,所以这个问题成了各地的难言之隐。

  望奎县东郊乡前三村农户孙玉生说:“我们农户自己家的庄稼地打了药,防住了虫,可是荒地、草地等公共地块的虫又不断地往庄稼地里迁移,使我们不得一遍又一遍地喷药。”望奎县农业局副局长、农技推广中心主任孙明辉说,目前该县有40多万亩公共地块发生了虫灾,虽然县里有400多台大型喷雾机,可以迅速扑灭公共地块的虫害,可是由于没有资金买药,也只能干着急。

  记者在拜泉县、绥化市北林区等地采访,当地的农业部门及植保站工作人员都表示,公共地块的害虫防治,成了难题。

  绥化市农委副主任张树春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使用农药灭虫,每亩地的用量是30毫升,约合人民币1.2元,由于公用面积往往要采取人工喷药的方式,人工费、喷洒工具费合起来大约是0.8元,这样一亩公用面积土地打一次药的防治费就是2元钱左右,目前北林区有发生虫害的公用面积40-50万亩,这样一次的投入就是80万到100万。100万元资金的缺口从哪来呢?

  张树春认为,目前在公用面积防治草地螟确实比较困难,因为公用面积不是农民自己的地,让他们自己买药喷洒难度很大。因此要采取政府和群众共同努力的群防策略。一方面政府要出资、出药,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农户的引导,让他们在自家地打药的同时,在其地周边地区也打药,形成一定隔离带,避免公用面积里的草地螟虫迁移到农田里。

  记者在黑龙江省草地螟虫灾区采访,这些地方的植检植保人员表示,要想建立防治草地螟虫灾的长效机制,除了政府部门要出资防治公共地块外,还要从源头上防治草地螟,国家有关部门可以加强山西、河北、内蒙古等地的虫灾投入和防治力度,以避免这些地方的草地螟虫灾向别处迁飞。

  记者发稿前了解到,鉴于虫情严峻,黑龙江省财政部门已拨付几百万元专款专门用于公共地块草地螟虫灾的防治。黑龙江省植检植保站副站长、高级农艺师宋显东介绍,黑龙江省的草地螟虫灾可于近期解除。(记者 程子龙、李勇)

7.jpg

6月26日,黑龙江省望奎县农业局和植保站人员在一处公用草地内捕捉到的草地螟虫。

来源:新华网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绿源”环保协会  地球,你我共有;绿色,你我共享。http://www.hnly.org 凤凰环境保护发展中心:http://www.pepdc.cn  创建和谐的绿色家园是我一生的梦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5-7-18 03:23 , Processed in 0.030403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