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1884|回复: 3

环境测试:迎北京奥运 亮城市文明

[复制链接]

581

主题

5402

回帖

4879

积分

北冰洋

Nothing is impossible for the

积分
4879

认知组社区居民社区明星

QQ
发表于 2007-8-21 19: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环境测试:迎北京奥运 亮城市文明

2007年08月21日09:17 来源:新华网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http://ccdv.people.com.cn/GB/66982/6141819.html



  在城市文明中,“公共”这个概念是最重要的观念。绿色奥运,是北京奥运会所倡导的三大理念之一,也是城市文明的重要展示。绿色就是一个公共问题,不是一个人、一些人可以解决的,需要全体市民参与。绿色反对的是污染。很多人关注的是空气污染、水污染、食品污染等这些物质污染问题。其实,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心灵不同程度被污染了。打造正常、健康的汽车文明,需要广大民众尽快形成必要的规则意识、责任意识以及其他必需的文明意识。“每月少开一天车”,是否认同这个观念?能否忠实执行这个号召?将是对你内心深处公共价值观的考验,也是对一个城市公民文明程度的检验。

  8月17日至20日,北京机动车实行“单双号”限行措施,进行了“好运北京”环境测试,在科学检测北京交通环境的同时,在提高公众环境意识,改变公众行为选择,提升城市文明方面也为北京奥运做了充分的预前准备。

  



  志愿者在什刹海开展绿色奥运宣传活动。资料图片来源:奥组委官方网站

  ==绿色出行==

  中外机构倡议“绿色出行”迎奥运

  新华网北京8月16日电(记者 陆裕良)16日上午,驻京的十多家中外商会、企业协会齐聚金融街的北京产权交易所,共同承诺要在8月17日-20日的“好运北京”测试赛期间鼓励企业员工“绿色出行”,为“绿色奥运”出力。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中国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北京中国欧盟商会、中国美国商会、北京企业联合会等商会协会组织,纷纷表示将鼓励会员企业的员工选择公共汽车、地铁、拼车,以及步行、骑自行车等环保的方式来降低出行中的能耗和污染。

  



  “绿色出行迎奥运,每月少开一天车”

  北京车友志愿服务倡导“绿色出行”

  新华网北京8月15日体育专电(李江涛、郭燕)“每月少开一天车”、“绿色出行”。15日上午,在北京王府井、什刹海、老舍茶馆、西客站、甘家口大厦等5个北京奥运会城市志愿服务站点,北京车友志愿者顶着烈日,向过往行人及司机发放宣传材料,鼓励大家选择“绿色出行”的方式。

  这些车友志愿者向市民发放了站点周边公交、地铁线路图及与汽车有关的环保和节能材料,建议大家尽可能少开车,选择公交车、地铁、出租车,或者选择自行车、步行等出行方式,即使开车也要注意环境保护。

  280位自行车手和140辆自行车组成了奥运五色环,将活动推向了高潮。

  



  绿色出行迎奥运 今天我们不开车

  6月2日早晨,细心的北京市民都会发现,一批批自行车队伍浩浩荡荡穿行于大街小巷,骑车人身着象征奥运五环的五色T恤,车上的彩旗随风舞动。彩旗上的一行字:“今天,我不开车”,道出了此次活动的目的,那就是宣传绿色奥运,倡导绿色出行。

  ==单双号出行测试目的==

  1、环境测试将减少四成尾气排放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自发

  汽车排放的碳氢化合物浓度占全市的51%,氮氧化物占全市的64%,一氧化碳占92%,可吸入颗粒物占23.3%。由于机动车均为低空排放源,对市民的健康影响更大。在今天上午北京市环保局举办的“绿色出行,绿色奥运”专家研讨会上7位专家呼吁有车族选择绿色出行方式,以实际行动参与绿色奥运,同时也为北京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作出自己的贡献。

  交通保障环境测试可以科学检验环境测试保障方案对空气质量的环境效果,并为明年奥运会采取类似措施提供现实依据雅典、亚特兰大等城市在奥运会举办期间,也曾通过采取机动车限行的措施,有效地减轻了机动车污染。如美国的亚特兰大奥运会一天内最多停驶车辆达到250万辆,收到了良好成效。去年中非论坛时,北京也曾实施过类似的交通措施,收到了比较好的环境效果。

  为实现申办奥运会时作出的“奥运会期间要达到良好的空气质量”的环保承诺,由北京市政府和国家环保总局牵头,华北五省市正在制定《第29届奥运会空气质量保障》政策。其中,机动车污染控制措施是重要组成部分。广大市民积极支持“少开一天车”活动,将可有效地降低城市汽车尾气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及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对北京空气质量的改善起促进作用。

  参照国际上的通行做法和北京的实际情况,进行好运北京体育赛事的交通保障环境测试非常必要,表明了北京市委、市政府致力于办好2008年奥运会的决心和魄力。此次交通保障环境测试可以科学检验环境测试保障方案对空气质量的环境效果,并为明年奥运会采取类似措施提供现实依据。
China Students for Birdlife中国学生鸟盟/中国高校护鸟联盟 GreenWild Association of XMU厦门大学绿野协会

581

主题

5402

回帖

4879

积分

北冰洋

Nothing is impossible for the

积分
4879

认知组社区居民社区明星

QQ
 楼主| 发表于 2007-8-21 19: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8月18日,车辆行驶在北京市西二环路上。8月17日至20日“好运北京”赛事环境测试期间,北京市机动车实行“单双号”限行措施。 新华社记者高学余摄

  单双号测试第二日:拥堵没了 污染物降了

  “主要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污染指数93,质量状况良。”昨天是“好运北京”测试赛空气质量监测的第二天,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午后发布的空气质量日报显示,北京机动车限行的两天,空气质量连续两天二级。

  17日、18日连续两天北京空气质量为“良”,说明大量停驶机动车对北京污染物排放的减少是有效的。据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副站长、高级工程师赵越介绍,从气象条件分析,17日、18日和没有限行的16日属于同一类型,没有风的扰动,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而监测数据显示,与机动车排放污染有关的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污染物排放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污染物积累的速度较之通常同等气象条件下明显减慢。“这说明大量机动车停驶,污染物排放减少,对改善空气质量是有效的。”

  另据环保专家介绍,削减机动车出行经历了两天,北京空气质量的变化已经能体现机动车减排的效果。另外,据环保专家介绍,昨天没有降雨也为科学监测空气质量数据提供了条件。

  根据最新空气质量预报数据显示,8月18日12时至8月19日12时,本市污染指数是80至110,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来源:北京晨报)

  2、 减少空驶鼓励“拼车”,广义理解“少开一天车”内涵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宏春

  我们还应更广义地理解“少开一天车”的内涵,将之拓展到关注环境,污染减排,建立可持续消费模式上来。

  制定交通规划应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而不是少数“书生”在办公室里画图,城市建设尽量避免“今天修路明天开沟”,因为那样也要消耗资源。应提高交通运输的管理水平,减少车辆的空驶率,“拼车”应得到鼓励而不是一味禁止,并有相应的管理办法。尽快出台“燃油税”,提高汽车的出行成本;各级主管部门应率先垂范,做“绿色出行”的身体力行者。

  相对于小汽车而言,火车和公共汽车也是环境友好的交通工具。在市内上下班应优先选择自行车、地铁、城铁、公共汽车等交通工具;如果出行距离不超过5公里,在天气和身体条件合适的情况下,骑自行车和步行是最佳选择。在互联网日益影响人们生活的今天,利用信息资源替代出行,也是提高效率的有效途径。

  出行前,应选择最佳的出行方案和交通工具;如果你是车主,应不断提高驾驶技能,保持最佳的速度,避免突然加速和刹车,以最少的油耗到达目的地;等待时间超过30秒就应使发动机熄火;经常检测尾气,尽可能减少尾气排放。我们还应更广义地理解“少开一天车”的内涵,将之拓展到关注环境,污染减排,建立可持续消费模式上来。

  3、建立公众意识,迎合百姓呼声

  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教授史其信

  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许多欧洲城市面临着由于汽车造成的空气和噪音污染日益严重的状况,这使得很多国家倡导在城市中不开车的运动。

  采用不同的交通方式,每百公里的能耗差异非常巨大。如果小汽车的能耗为10升汽油的话,公共汽车的人均油耗为0.54升,电车的人均能耗折合成汽油只有0.34升至0.4升,地铁折合为0.5升。小汽车的人均百公里能耗是地铁的20倍,电车的25倍。在交通高峰时段,公共交通每人每公里排放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三项污染物,分别是小汽车的17.1%、6.1%、17.4%”。

  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许多欧洲城市面临着由于汽车造成的空气和噪音污染日益严重的状况,这使得很多国家倡导在城市中不开车的运动。

  1998年9月22日,法国一些年轻人最先提出“InTown,With out My Car!(在城市里没有我的车)”的口号。当年9月22日,法国35个城市的市民自愿弃用私家车,有些城镇限制汽车进入,只允许公共交通、无污染交通工具、自行车和行人进城。法国的“无车日”活动得到了欧洲一些国家的响应,2000年2月,欧盟委员会及欧盟的9个成员国确定9月22日为“欧洲无车日”。

  国家建设部为推动、倡导绿色出行,建立社会公众意识,决定从2007年开始,每年的9月16日至22日定期开展“中国公共交通周与无车日”活动。每年9月22日为“无车日”,在城市中心区限制机动车辆通行,鼓励人们使用私人汽车之外的代步工具。这一行动得到全国各个城市的热烈响应,截止到2007年3月底,全国已有106个城市人民政府市长签署承诺书。

  4、对一个城市公民文明程度的检验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特约研究员李晓宁

  “每月少开一天车”,是否认同这个观念?能否忠实执行这个号召?将是对你内心深处公共价值观的考验,也是对一个城市公民文明程度的检验。

  我们要在什么样的环境里生存?谁来遏制污染的蔓延?怎样才能控制污染并消除它?这个问题是公共问题,不是某个人或某个单位、某个行业的问题,而是每一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

  自有城市以来,在城市文明中,“公共”这个概念是最重要的观念,这是城市社会与小农社会最大的区别。绿色奥运,绿色就是一个公共问题,不是一个人、一些人可以解决的,需要全体市民参与。绿色反对的是污染。很多人关注的是空气污染、水污染、食品污染等这些物质污染问题。其实,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心灵不同程度被污染了。“每月少开一天车”,是否认同这个观念?能否忠实执行这个号召?将是对你内心深处公共价值观的考验,也是对一个城市公民文明程度的检验。(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孙海东)

  5、为奥运作贡献

  新华网专稿:8月17日至20日,北京市在“好运北京”奥运测试赛期间进行空气质量测试,收集削减机动车行驶对改善空气质量的测试数据。为保证空气质量测试工作顺利进行,将实行单双号、错峰上下班等方式削减行驶车辆。届时,北京每天将停驶机动车130万辆左右,大幅度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量。

  8月12日上午,北京市环保局举办了“绿色出行绿色奥运”专家研讨会。来自中科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机构的多位专家针对环保测试交通保障工作的意义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据《法制晚报》的报道称,根据专家们提供的数据显示,小汽车的人均百公里能耗是地铁的20倍,电车的25倍。而面对机动车不断增长的现状,进行“少开一天车”活动,选择乘坐公交、地铁等绿色出行方式既能为奥运创造便利条件,也能为建设和谐城市做贡献。

  “好运北京”测试赛,同样是奥运筹备工作的一部分。测试赛期间实行的交通调控措施,一方面为保障明年奥运会交通积累更多经验,使我们更加有信心期待北京在明年一定能成功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通过奥运会的筹备,政府相关部门在实施“人文奥运”理念中,更多地以人为本,不是为保障赛事而“一刀切”,而是想普通市民所想,更好地为市民带来便利。尤其是交通出行层面,北京市一方面在城市交通基础建设上大量投入,不但为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提供保障,更为我们普通市民带来便利。另一方面,则在削减行驶车辆的工作中,政府部门起带头作用。对于拥有私家车的市民来说,既可以合理安排个人事务,选择单双号驾车出行,更可以使用便捷发达的公共交通工具,体验公交服务带来的更多便利。

  支持奥运会体现在方方面面。倡导绿色出行,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保障“好运北京”测试赛的圆满完成和明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不也是我们为奥运所作的贡献吗?如此节约成本,出行便利,还为支持奥运作出自己的贡献,何乐而不为呢?(赵蕊 本稿为作者提供给新华网体育频道独家专稿,严禁任何媒体转载。违者将予以追究)
China Students for Birdlife中国学生鸟盟/中国高校护鸟联盟 GreenWild Association of XMU厦门大学绿野协会

581

主题

5402

回帖

4879

积分

北冰洋

Nothing is impossible for the

积分
4879

认知组社区居民社区明星

QQ
 楼主| 发表于 2007-8-21 19: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单双号出行网友感言==

  



  网友实拍:难以置信!这是长安街吗?实拍北京单双号出行头一天。资料图片来源:新华网

  步行上班健康环保,支持奥运!(网友:『执著』)

  单双号限制出行,对北京的交通管制确实是实际有效的。今天出门,果然街上的车少了很多,整个城市也显得没有那么拥挤了。看着这样的变化,我心里有种陶渊明入了桃花源豁然开朗的感觉!

  早上,我刚走出家门,发现保安正在小区的铁门上悬挂“今天17号,双号车禁止出行”的提示牌,走过去询问,保安介绍说,从他六点钟接班以来,没有看到一辆双号私家车进出小区,只有两辆双号的邮政车和出租车进来过。走在大街上,看到的小轿车车牌也都是“1、3、5、7”结尾的。不过相对于朋友们为“开不开车上班”或“挤不挤得上公交车上班”而烦恼,我倒是显得轻松多了,因为我走路上班!

  迎接奥运,不止于申奥成功时的欢呼!(网友:黄河夜风)

  现在北京拥有机动车已经达到了305万之多,这些人整天都关在自己的“小车天地”中,很少出来感受一下社会交通的“氛围”。在奥运倒计时一周年之际,由于单双号的行驶,许多人或自愿或无奈地终于要走出“小天地”,走向社会交通的大舞台。

  许多“有车族”之所以不愿或者不敢走出私家车,理由无外乎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公交车条件太差,会把那笔直的西装、美丽动人的长裙弄皱;二是公交车太挤,容易挤不上去,即使挤上去了,携带的诸如电脑之类的贵重物品容易损坏,东西容易被偷;三是公交车不能实现门到门服务。让我们看看下面的人群,也许会有些感慨!

  奥运千载难逢,我们身在北京,身在明年即将举办奥运会的祖国首都,除去口号,除去申奥成功时的欢呼,除去见证历史,更需要以实际行动参与奥运,参与历史,创造历史。正如一位车友所言:“奥运会不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到赛场上参与的,赛事不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参加的,但是如果我用少开一天车这样的行动,参与了绿色奥运的筹办,参与了绿色奥运的实施,我也就参加了奥运会,我也为奥运会做了贡献。”(来源:发展论坛)

  ==单双号出行网评==

  8月17日至20日“好运北京”环境测试期间,北京机动车将实行“单双号”限行措施。这是8月16日,北京公安交通管理局西城支队警察进入社区宣讲有关规定。新华社记者 唐师曾 摄。

  单双号行驶不应只为奥运会“预演”

  经国务院批准、北京市政府决定,在举行“好运北京”综合测试赛期间,8月17日至20日实行机动车按单双号行驶等管理措施,重点测试机动车尾气排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机动车出行对道路交通运行状况的影响,以及公共交通在机动车出行大幅度削减情况下的运营保障能力。

  单双号行驶两天以来,北京的道路交通状况明显好转,交通事故比平时显著下降,空气质量有所改善,同时由于公共交通保障得力,市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没有受到大的影响。由目前情况可以预料,这项环境交通保障测试工作将取得比较圆满的结果。

  北京举办“好运北京”综合测试赛,旨在对环境保障及交通应急保障等各项组织工作进行测试,为明年正式举办奥运会进行预演和彩排。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如伦敦收取“拥堵费”)表明,对机动车的使用采取一定的限制措施,有利于改善城市的交通状况和环境质量。北京此次实行单双号行驶等管理措施,以及去年中非合作论坛期间封存49万辆公车和部分私车响应停驶,也是在就限制机动车使用的课题进行有益的探索。

  正如北京市政府在致市民的公开信中所言,“目前北京的环境质量与举办奥运会的要求、与建设宜居城市的目标仍有差距,特别是我市的地理气候对大气质量的影响,与许多城市相比,客观上存在许多不利因素,大气环境污染治理任务十分艰巨。”北京通过限制机动车使用等管理措施,进一步改善交通状况和环境质量,一方面是为了达到举办奥运会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实现建设宜居城市的目标。就眼下而言,达到举办奥运会的要求是更为紧迫的工作,而从长远看,把北京建设成为宜居城市,实现中国经济、社会、人文和自然的协调发展,同样是一个至为伟大的目标。

  在刚刚迈入汽车社会的中国发达地区,尤其是像北京、上海这样的特大城市,城市的汽车拥有量在今后还会进一步乃至成倍增长,这从上海7月份私车额度拍卖价格继续攀升、8月份投放额度又创新高就可察其端倪。与此同时,除了交通拥堵,自行车道、人行道越来越窄之外,车辆激增所带来的大气污染、噪音污染,也可能成为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而单双号行驶管理方式的成功试验和市民的热烈欢迎,已经给城市交通管理提供了良好借鉴。就此而论,谁能说“奥运”跟每个人无关呢?

  当然,为了达到举办奥运会的要求,除了探索限制机动车使用以改善交通状况和环境质量的经验,从北京市到整个中国,从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到探索中国自己的经验,从政府的主导推动到市民的响应配合,从城市管理技术上的进步到社会治理观念上的更新,我们都需要做出大量艰苦的努力。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是,北京此次实行单双号行驶,对公车的限制措施比私车更严格(在单双号行驶的基础上,再停驶各单位机动车总数的20%);为了最大限度地争取市民的理解和支持,北京市政府在致市民的公开信中,十分郑重地使用了“恳请”和“衷心感谢”等敬辞。这些做法,显示了政府自我约束的诚意,也表现出了政府尊重民众权益的善意,这种改变,难道不令人为之欣慰?

  同样的,为了把北京建设成为宜居城市,为了把中国建设成一个繁荣、民主、和谐的社会,我们的目光就不能只停留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而要以举办奥运会为契机,以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为基础,以进一步的开放带动进一步的改革,推动中国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1964年和1988年,日本、韩国分别通过举办奥运会,强劲地拉动了各自经济的崛起,有效地提升了各自的国家形象,真正融入了世界大舞台。有研究人士认为,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也正值中国经济崛起的当口,与当年日本、韩国处于大体相同的阶段,因此有理由期待,北京奥运会也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加速器、大国崛起的润滑剂和大企业国际化的催化剂”。这样的期待,难道不令国人为之兴奋?(来源:东方早报 潘洪其)

  交通“环境测试”不应止于“实验”

  8月17日 ,北京实行“单双号”限行措施第一天,早高峰期间的长安街车流量下降。 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摄

  17日是北京市实施“机动车单双号限行”的第一天,这项措施旨在通过大幅削减交通流量,掌握机动车尾气排放与北京空气质量之间的关系,测试结果将直接为明年北京奥运会的有关决策服务。

  类似的实验,北京并非首创。早在2000年,成都就做过更为纯粹的环境实验,在规定的时间内,成都市区内环路线以内除公共汽车、出租车和特种车辆外,其余车辆均不得上路通行。而据成都市环保局监测数据表明,市中心的天府广场和熊猫广场可吸入颗粒物污染指数都较“无车日”前下降了30%左右,道路交通噪音级更比平日降低了4.5分贝。

  将机动车使用频率减至最少的“无车日”,其环境测试的结果究竟怎样,其实并没多少悬念,毋庸置疑会明显好于机动车正常行驶的日子。既然实验和直观感觉早就告诉我们一个同样的结论,那么为何车辆拥堵、城市污染严重的局面依旧没有得到多少改善呢?

  问题的关键也许就在这里,很多时候实验仅仅只是实验,“无车日”一过,一切照旧,现实境况并未因此而受多大改变。从这里也反映出一个问题,即很多时候发现问题并不太难,难的是相关政府决策部门能否直面现实,一以贯之切实解决问题。

  事实上,当我们还在拼命发展汽车工业时,一些发达国家却已经走上了“控车”之路。英国早已通过各种经济手段,诸如大大提高机动车的使用费,从而严格限制机动车的使用频率和范围;此外,他们还强制推行机动车环保节能标准。在英国街头,你总会发现一个很奇特的景观,很多身材高大的英国人居然蜗居于小排量小体积的微型车之中。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差别,这就是实验要贯彻到实际生活中去。

  “机动车单双号限行”虽然刚实施还不到一天,不过从实际情况来看,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从这点来看,实施“环境测试”无疑是成功的。只是,笔者更感兴趣的是,这次实验的结果能否早日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使首都的空气变得更洁净,交通更畅通,环境更宜人?(来源:新华网 武洁)
China Students for Birdlife中国学生鸟盟/中国高校护鸟联盟 GreenWild Association of XMU厦门大学绿野协会

33

主题

473

回帖

374

积分

溪流

积分
374
QQ
发表于 2007-8-22 09:4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生活的小细节,要坚持,才算等上“胜利”,不然只是一点激情与冲动而已。
维护自然生态,改善长江环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5-7-19 11:00 , Processed in 0.03995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