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气象日
每年的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world Meteorological day)。
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全球变暖导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加,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1960年世界气象组织将3月23日定为“世界气象日”,并从1961年开始,每年气象日围绕一个主题,在全球进行庆祝活动,向各会员政府和公众进行气象宣传教育。2005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天气、气候、水和可持续发展”。
~~~~~~~~~~~~~~~~~~~~~~~~~~~~~~~~~~~~~~~~~~~~~~~~~~~~~~~~~~~~~~~~~~~~~~~~~~~~~~~~~~~
世界水日
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World Water Day)。
为了缓解世界范围内的水资源供需矛盾,1993年1月18日,联合国第47次大会决定从1993年开始,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各国政府根据自己的国情,在这一天举办一些具体的宣传活动,以提高公众节水意识。
2005年3月22日是第十三届“世界水日”,主题是“生命之水”。3月22—28日是第十八届“中国水周”,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保障饮水安全,维护生命健康”。
~~~~~~~~~~~~~~~~~~~~~~~~~~~~~~~~~~~~~~~~~~~~~~~~~~~~~~~~~~~~~~~~~~~~~~~~~~~~~~~~~~~~~~~~~~~~~~~~~~~~~~~~
世界森林日
每年3月21日是世界森林日(World Forest Day)。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美化我们的环境,让我们的生存环境变得更好。森林可以抵御风沙,保护人类。
近年来,由于消费国大量消耗木材及林产品,导致全球森林面积明显减少,全球每年消失的森林近千万公顷,这不仅仅是某一个国家的内部问题,它已成为一个国际问题。
1971年第七届世界森林大会决定将每年的3月21日定为世界森林日,以引起各国对人类的绿色保护神--森林资源的重视,通过协调人类与森林的关系,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世界湿地日
湿地是环境保护的重要领域,不同的国家和专家对湿地有不同的定义。我国科学家对湿地定义是:陆地上常年或季节性积水(水深2米以内,积水达4个月以上)和过湿的土地,并与其生长、栖息的生物种群,构成的生态系统。常见的自然湿地有:沼泽地、泥炭地、浅水湖泊、河滩、海岸滩涂和盐沼等。
湿地具有很强的调节地下水的功能,它可以有效地蓄水、抵抗洪峰;它能够净化污水,调节区域小气候;湿地还是水生动物、两栖动物、鸟类和其他野生生物的重要栖息地。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孕育和丰富了全球的生物多样性,被人们比喻为"地球之肾"。
然而,由于人们开垦湿地或改变其用途,使得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如造成洪涝灾害加剧、干旱化趋势明显、生物多样性急剧减少等。
为了保护湿地,十多个国家于1971年2月2日在伊朗的拉姆萨尔签署了一个重要的湿地公约──《拉姆萨尔公约》(简称《湿地公约》)。这个公约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全球各国政府间的共同合作,以保护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特别是水禽和它赖以生存的环境。
1996年10月国际湿地公约常委会决定将每年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利用这一天,政府机构、组织和公民可以采取大大小小的行动来提高公众对湿地价值和效益的认识。
2005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为:“湿地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它的主要目的是倡导各国政府、非政府组织和有识之士利用一切机会,开展各种保护、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湿地在保护和丰富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方面的价值及其重要意义的认识,进而促进湿地资源的更好保护与合理利用。
~~~~~~~~~~~~~~~~~~~~~~~~~~~~~~~~~~~~~~~~~~~~~~~~~~~~~~~~~~~~~~~~~~~~~~~~~~~~~~~~~~~~~~~~~~~~~~~~~~~~~~
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地球臭氧层的减薄,尤其是南极“臭氧洞”的出现,引起了科学界、社会公众和各国政府的忧虑和重视。人们意识到必须由国际社会共同制订有效措施,保护地球生态系统的天然屏障--臭氧层。1987年9月16日,46个国家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签署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开始采取保护臭氧层的具体行动。
1995年1月23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当年开始,每年的9月16日,即《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签订纪念日,定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联合国设立这一纪念日旨在唤起人们保护臭氧层的意识,并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以保护地球环境和人类的健康。我国是议定书的签署国,近些年来控制臭氧层消耗物质的工作得到了联合国的高度赞扬。
人工合成的一些含氯和含溴的物质是破坏臭氧层的元凶,最典型的是氟氯碳化合物(CFCs,俗称氟里昂)和含溴化合物哈龙(Halons)。氯和溴在平流层通过催化化学过程破坏臭氧是造成南极臭氧洞的根本原因。这些破坏臭氧层的含氯含溴化合物都被称作ODS(英文Ozone Depleting Substance的缩写,意为消耗臭氧层的物质)。ODS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被大量地使用,其中包括:用作冰箱和空调的制冷剂、生产靠垫和垫子的软泡发泡剂和印刷线路板及其他设备的清洗剂的氟氯化碳;用作制冷剂和发泡剂的氢氯化碳;含氟的发用摩丝、定型发胶、领洁净、空气清新剂、医用气雾剂等;作为溶剂在生产和工程中清洗金属的四氯化碳、1,1,1—三氯乙烷;作为灭火剂的含溴化学物质———哈龙以及用作土壤熏蒸和检疫的甲基溴。
随着大气臭氧越来越少,射向地面的紫外线就会越来越强,这样,将会带来以下危害:
一、对人类健康危害严重,可引发和加剧眼部疾病、皮肤癌、传染疾病;
二、50%以上的陆生植物,如土豆、瓜类、番茄、甜菜等,产量会急剧下降;森林草地衰退,危及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三、对水生生态系统产生影响,使浮游生物受到危害,导致海洋食物链中基础食物数量减少,使生活在浅水里的鱼类和贝类很难生存;
四、使人工高分子或天然高分子材料加速老化,如建筑物、喷涂、包装等物质老化,使其变硬、变脆、缩短使用寿命,并能使接近地面的有害臭氧浓度增加,尤其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心,可引起光化学烟雾污染;
五、全球气候变暖,产生“温室效应”,海平面上升。
~~~~~~~~~~~~~~~~~~~~~~~~~~~~~~~~~~~~~~~~~~~~~~~~~~~~~~~~~~~~~~~~~~~~~~~~~~~~~~~~~~~~~~~~~~~~~~~~~~~~~~`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人口迅速增长和对地区土地开发日趋扩大,出现了人们史料未及的全球性土地荒漠化问题,涉及各大陆的100多个国家,全球1/6的人口受到危害。
截止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为3600万平方公里,几乎等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我国国土面积的总和,而且正以每年5—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大。如果任其发展下去,为世界人口提供粮食的任务将变得更为艰巨。
1977年联合国荒漠化会议正式提出了土地荒漠化这个当今世界上最严重的环境问题。1992年6月巴西里约环境与发展大会上,荒漠化被列为国际社会优先采取行动的领域。之后,联合国通过了47/188号决议,成立了《联合国关于在发生严重干旱和/或荒漠化的国家特别是在非洲防治荒漠的公约》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公约谈判从1993年5月开始,历经5次谈判,于1994年6月17日完成。
“6月17日”即为国际社会对防治荒漠化公约达成共识的日子。为了有效地提高世界各地公众对“防治荒漠化公约”的认识,加强国际联合防治荒漠化行动,迎合国际社会对执行公约及其附件的强烈愿望,以及纪念国际社会达成防治荒漠化公约共识的日子,1994年12月1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49/115号决议,宣布6月17日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the World Day to Combat Desertification and Drought),从1995年开始纪念。
~~~~~~~~~~~~~~~~~~~~~~~~~~~~~~~~~~~~~~~~~~~~~~~~~~~~~~~~~~~~~~~~~~~~~~~~~~~~~~~~~~~~~~~~~~~~~~~~~~~~~`
世界环境日
在l972年举行的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是各国政府第一次共同研究环境问题的历史盛会,会议建议将其开幕日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并被同年举行的第27届联合国大会确认。
世界环境日是为纪念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提醒世界注意全球环境状况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危害而设立的纪念日。每年这一天,全世界各地都会围绕某个主题开展保护环境的宣传活动。
2004年6月5日是第33个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确定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海洋存亡,匹夫有责(Wanted! Seas and Oceans –– Dead or Alive?),呼吁国际社会重视海洋环境保护,积极行动起来,为人类留下清洁的海洋。
~~~~~~~~~~~~~~~~~~~~~~~~~~~~~~~~~~~~~~~~~~~~~~~~~~~~~~~~~~~~~~~~~~~~~~~~~~~~~~~~~~~~~~~~~~~~~~~~~~~~~~~
环境纪念日
日期 节日名称
2月2日 国际湿地日
3月12日 中国植树节
3月22日 世界水日
3月23日 世界气象日
4月22日 世界地球日
5月22日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5月31日 世界无烟日
6月5日 世界环境日
6月17日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7月11日 世界人口日
9月16日 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10月4日 世界动物日
10月16日 世界粮食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