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0日秘书处网络会议记录
时间:晚七点至九点半
主持人:朱旭东
参会人员:郑建、杨智强、王晓伟、张沛莹、夏瑞、金莹、朱旭东
无人缺席
整理:朱旭东
会议流程:
1、 上阶段工作总结与困难
2、 意见与建议
3、 下阶段工作计划
4、 秘书处招新的问题
5、 确定去北京参加年会的人选
一、上阶段工作总结与困难
王晓伟 1、和班理老师联系了一下,班理老师说我们曾经和他们联系过了,但因为团委不同意,所以暂时还不行。
2、不清楚怎样和ngo方面联系(是否向其寻访一些信息以及向他们提供一些我们掌握的学生社团的信息)
3、我们的主题是局限在气候问题方面还是再放宽一点
张沛莹 继续做碳审计的策划;与政府的联系工作,依旧不知从哪开始? 该与谁联系?具体收集哪方面的资料?
夏瑞 暂时在关注几家及他们的绿色发展战略,需要大量的学生社团信息 以便和不同企业联系时筛选
朱旭东 给陕西地区的环保社团发了封邮件,希望得到他们社团现在和以前的一些项目信息,可是目前还没有一个社团发给我们
金莹 总结还是很少,没有弄出来;现在张建、胡全坤、夏瑞、郭云哲发过来了
二 意见与建议
(1)对王晓伟工作
夏瑞 要有学生社团的信息,同相关的ngo进行联系,请他们帮助学生社团
朱旭东 作好联系工作
王晓伟 和朱旭东的工作一起,编辑得体的文本和社团联系
郑建 只要是环境的都可以,气候变化方面可以作为目前的一个项目方向
(2) 对张沛莹工作
夏瑞 政府曾经出台的关于环境的文件以及近期政府对于环保做的一些惩罚措施和奖励措施;可以上政府环境网站查一下该以哪个部门作为突破口开始联系
郑建 济溪上有的已经收集整理了,可以考虑如何减少工作量去利用现成的东西。政府环保NGO不外乎中央级的和省市地方的。中央的主要为国家环保总局下属的直属单位几个,以及其他专门部委下属的事业单位,地方的一般对应中央的设置
王晓伟 中国环境报上也有很多相关的新闻,尤其是政府方面的;
金莹 可看看最近关于十七大的报道,环保方面新东西不少
(3) 对夏瑞工作
郑建 企业筹资目前是关键,年终都要做下一年的计划,或者花这一年还没有花完的资金
(4)对朱旭东工作
郑建 有能力可以搞一个项目,作为人员日常锻炼的途径,更多的是搞CEF这个大平台
王晓伟 也赞成做一个项目
(5)对金莹工作
杨智强 抓紧时间,进度太慢
三 下阶段计划
王晓伟 和朱旭东一起搞一下文本信息,继续和班理老师联系, 继续注意ngo的信息
张沛莹 整理出与政府的联系方式 继续碳审计的策划
夏瑞 在等待学生社团信息的过程中,继续关注企业并且试着先和一些企业联系
朱旭东 联系面广一些,和其他地区的社团进行联系
金莹 整理以前的资料;整理秘书处成员手头上的对外联系方式,做为我们cef的资料
四 招新工作
张沛莹 可以与社团大力合作
夏瑞 推荐
金莹 身边找和网上招聘,最好是西安的,因为这样方便,现在找稍有经验的,大二的,网上招聘主要以大一为主,网上招聘的是后备力量,至于网上如何做,怎样留人,还没想好
郑建 招人的事情,我想秘书处暂时可以不用怎么招人,而是提高能力的问题。要招人可以根据项目活动需要招募一批志愿者。目前CEF秘书处这么多人了,但是实际上也没有多少事情。工作量不是很大。如果能够以此为基础,辅以志愿者配合,我想足够。目前自身建设做好了才能谈得上接班人的问题。没有事情做招人来反而会让他们失去信心和希望。秘书处人员不局限西安,到时候可以各地都有联络人,有个网络协调团队也行。可能西安一个项目组,北京一个项目组
五 去北京参加环保年会的人选
定为张沛莹和金莹;名义上一个自费一个公费,但路费两人共同承担
郑建:可以电话咨询一下是否可以两个过来都报销硬座而不是硬卧。
张沛莹和金莹要考虑一下此行去北京需要准备的
六 其他工作安排
1、完善秘书处的日常管理。
A.填写秘书处人员档案表,建立CEF秘书处档案库。
B.清理秘书处QQ群人员。
C.统计秘书处人员最新联系方式
D.完善秘书处人员定岗定责工作,今年上半年已经开始在做了,但是后来没有继续坚持下去,有一些工作还没有落实,可以继续开展。
E.网络管理问题,安排有条件的发信息,增加信息量。
F.准备完成秘书处2007年工作总结和2008年工作计划
G.其他日常管理工作。
负责人:朱旭东
张沛莹协助
2、武汉论坛的遗留
(1)资金问题。武汉论坛剩余资金划拨回来的事情。
(2)整理武汉论坛的报告,编辑电子版文档。
负责人:金莹
3、准备第五届论坛的前期调研工作和方案征集工作。
(1)根据五年规划考虑第五届论坛的主要方向。
(2)起草调查表,了解各地社团的意愿,确定大方向下的具体方向。
(3)选拔协办方,不再将活动承办出去,涉及的很多问题反而变得更加复杂了。起草协办方选拔标准
负责人:夏瑞
朱旭东、王晓伟协助
4、气候变化项目李立负责,郭云哲协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