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1673|回复: 0

志愿者不是“三两小圈子主义”(转载)

[复制链接]

796

主题

1687

回帖

7万

积分

太平洋

积分
78772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7-11-5 12:35: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价值取向,或者价值观,是评价事物价值高低的尺度与标准,源于个人的态度。一个正确的志愿活动价值观,是志愿活动的立足点,决定着志愿者的信念、恒心和毅力,决定着志愿精神的长期存在,是志愿活动长期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

  志愿者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不仅仅是本身从事专业的那份责任,还包括促进社会整合,维护正常社会秩序,沟通社会关系的无私服务责任。

  回顾历史,雷锋精神为什么能在不同国度、不同时代影响和培养几代青年人?其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对任何现存社会的一种责任感,不是单纯的“爱心”、“帮助最需要帮助的人”等形式上的观念。

  志愿精神是一种自愿的,不为报酬和收入而参与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完善社区工作的精神,是公众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是公民社会和公民社会组织的精髓,它取决于个人对生命价值、社会、人类和人生观的一种积极态度。这种“自愿的、不为报酬和收入”的主动态度,不是为了满足个人的自信、自尊和自我发展,而是定位于社会的总体需求,为满足社会发展要求的“自愿”。

  不支持以个人目标为中心的志愿精神,但不能否认多数志愿者参与的动机仍是出于个人发展的需要,而这一动机的本质是志愿精神的要求。

  志愿者完善自我,要做到敢思、多思。社会形势瞬息万变,一旦思想方法停滞不前,不能符合现实社会发展的需要,志愿活动的发展会中断,志愿精神会落后。那时,不仅“雷锋叔叔出国了!”,中国青年志愿者自己也“找不着北了”!自我完善的重点在于思想,志愿者的持之以恒就是志愿精神终生的自我完善。

  善小,要为。更要引善、广善。积善从善是长期的事情。同生活中赚取利润一样,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回报。志愿行为使然,需要召唤更多人去做。

  有人捂着锅盖去默默地做,或是缅怀于三五人的小打小闹,这两样也没啥不对,有是好,全社会这么去做更好。希望靠一个人的力量来解决所有的问题,你觉得可能吗?而在助人缺失的社会氛围中,我们需要乒乒乓乓地去倡导。

  中国是一个缺乏志愿者传统的国家,中国人更倾向于给自己做的每件事情寻找一个意义,或者说——有用性。这种实用主义下的志愿者文化,有必要经受现代性的检验。

  但是,虽然志愿行为源于个人决定,但志愿者工作是一种集体主义的展现,这项工作需要由非营利性的机构来引导。这些机构激发个人的动力;渴望参与到社会事务中;并加强人们的责任感和合作精神,这些正是志愿者工作需要的。这些机构的行为促进社会结构的形成,并且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

  而我们在等待,这座城市也在等待,等待另一类志愿者的大量涌现——像重庆绿色环保志愿队队长吴登明那样、像重庆彩虹小组那些不知名的“艾滋干扰”志愿者一样、像为重庆大轰炸对日索赔团长期义务打工的高原那样、像为了改变重庆的城市污染现状不断要求与环保局长进行对话的网民郑祥光那样……他们的志愿行为动机,皆出自一个公民的道德勇气和责任担当,出自他们心中对他人、对社会、对家园永不枯竭的爱。

  惟有这样的志愿者和志愿者精神,才可以化为值得我们倍加珍惜的城市财富。 作者:易嫣然
[fly]做事情做就做好,要不就别做![/fly][move]人生如棋,大胆者举棋从容落子有声,胆小者心思缜密步![/mov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5-7-13 18:34 , Processed in 0.02943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