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1698|回复: 0

──兼论社会企业、公益创投和政府购买服务

[复制链接]

4287

主题

4773

回帖

3万

积分

大西洋

积分
34425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7-12-16 15:31: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需求为本」到「资产为本」的社会政策 ──兼论社会企业、公益创投和政府购买服务

邹崇铭

I. 「资产为本」的社会政策

大约在五年之前,笔者曾经以「探寻资产为本的社会政策」为题,在香港发表了一篇文章1,期望对英美等地刚兴起的「资产为本」(asset-based)社会政策模式2,作一简单的引介,以收抛砖引玉之效。恰巧在文章发表后不久,便发现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亦举办了一个名为「社会福利与资产建设」的国际研讨会。后来我碰见了杨团老师,还嚷着问她是否愿意当我的博士导师。

岂料五年时间过去了,「资产为本」社会政策的讨论,却并没有牵起如预期般的热潮,我也几近将这个概念忘记了。直至最近,上海浦东非盈利组织发展中心的吕朝先生,向我介绍浦东区「政府购买服务」政策的最新发展,重新引发了我对有关课题的思考。为了搜集资料撰写这篇文章,我再次分别用中英文在网上搜寻器键入「资产为本」的字眼,结果能找到的中文内容仍是寥寥无几,和五年前没有什么分别;相比之下,英文资料却多如牛毛。

「需要为本」vs「资产为本」

所谓「资产为本」的社会政策或社区建设,主要是对应于传统的「需要为本」(needs-based)模式取向而言。传统政策强调一个社区的「需要」,决策者往往把焦点放在社区的「缺陷」和「不足」上,然后引入外来资源,协助社区解决问题。部分社区领袖为求争取更多资源,不断夸大社区面对的问题,并引入种种附加制度,管理该批资源,最终社区被冠以负面标签、并依赖外力。

相比之下,「资产为本」模式强调一个社区拥有的「资产」,令大家更重视发掘一个社区既有的「长处」和「潜能」,然后有效运用内部资源,建立社区本身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我比较熟悉的香港社会政策发展经验为例,回顾早期社区服务的提供,其实亦十分注重自下而上的参与和联系,不但政府锐意推动社区中心、互助委员会等制度,NGO亦大力发展基层互助组织;但自八十年代中期,随着地方行政计划的扩张、社工专业主义的兴起,加上NGO对官方拨款的依赖,及邻舍层面社区发展计划的萎缩,社区自立自主的活力亦一去不返3。

在西方国家,「资产为本」社区服务的取向,除了可视作改革福利国家的一种出路,亦响应了近年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和挑战。为了加强地区的经济竞争力,地方政府往往需要在政策上展现更大的灵活和弹性,令公共资源的运用更具响应性和问责性,并透过非中央化的公共政策,发掘地方上的发展潜力,以配合竞争剧烈和日益波动的全球经济环境。

「资产为本」此一概念受重视的程度,其实已远超社区服务的范围。例如美国大力推动「个人发展户口」(Individual Development Account)制度,协助低收入人士建立储蓄及投资渠道,以支付置业、持续教育和创业所需。英国的工党政府,则于2001年底宣布发展「儿童信托基金」(Child Trust Fund)制度,为全国儿童开设户口,储蓄供年满十八岁后使用。世界银行在2001年的报告中,亦提出以建立资产作为灭贫途径之一4。

「由内至外」的社区建设

美国西北大学的J. McKnight和 J. Kretzmann,是推动资产为本社区建设模式的先驱,他们强调社区建设必须「由内至外」(Building Communities from the Inside Out)(Kretzmann and McKnight, 1993),令社区成员发掘地方优势和潜能,让他们重整和集结力量、开拓新的机会、生产和收入来源。

一个社区所拥有的「资产」,并非单单包括每个成员的个人能力和技术,更包括区内各种家族、宗教、文化和社交活动的非正式关系网络。同时,正规机构如政府部门、私人企业、学校、医院和社区中心等资源,全皆可视作社区资产的一部分。进行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便是重新认识、图列(mapping)、联系和动员各项资产的过程。

根据McKnight 和Kretzmann综合多年社区建设的经验,整个发展策略可分成五个主要部分:

 激励式评估(Appreciative inquiry):寻找和分析社区过去的成功经验和故事,以加强成员的自我形象和社区认同,积极参与;

 重视社会资本(Recognition of social capital):将社会资本看成社区的重要资产,加以巩固和强化,并突出它在社区发展中的作用;

 参与发展(Participatory approach):强调每名成员的能力和资源,给予平等和充分的参与机会,加强成员对社区发展的承担感;

 社区经济(Community economic development):联系和动员区内的不同资产,透过集体合作,探索不同类型的经济发展模式;

 强化公民社会(Strengthening the civil society):强调社区成员的公民(有别于受助者)身分和权利,促使政府和私人部门更有效响应社区的需要。

「社会资本」扮演的角色

由此可见,社区成员间的非正式关系网络,亦即是「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在资产为本模式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它起着联系和动员不同资产的关键作用。然而,同样需要强调的是:社会资本只是社区拥有的众多资产之一,其它资产尚包括人力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和环境资本等(Green and Haines, 2001)。资产为本模式所强调的,是综合性的社区建设策略。

正如不少批评者曾经指出,主张社会资本观点的人,往往容易把社会资本和它引伸的其它资产混为一谈.一个社区即使拥有紧密人际关系网络,但欠缺其它客观的物质条件,社会资本的作用亦极其有限(Portes and Landolt, 1996)。片面强调社会资本的重要,只会停留在「小圈子」、「自娱自乐」式的社区互助,虽有助局部纾缓基层群众的生活压力,但却无助提升社区成员的赋权和归属感。
人人婚礼网 www.renrenhunli.com中国青年结婚消费指南网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4-11-23 12:38 , Processed in 0.028337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