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益客知多少? ■ 本报记者 程 芬
参与网络公益的“虚拟社团”以各种各样的形态存在,比如独立网站、BBS等网络论坛的公益版块、爱心QQ群、主题博客、百度贴吧、google网上论坛及邮件组等。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简称CNNIC)发布的《第2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07年6月30日,中国网站数量已经达到131万个,其中以NET为域名的有85355个,以ORG为域名的有13884个。仅此可见,网上非营利组织总数至少达10万左右。
网站是比较稳定的网络公益形态,更多的网民通过论坛等松散形式参与公益。由于没有系统的统计数据,我们以BBS公益版为例作一个粗略估算。
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学院讲师何建宇博士曾经参与过网络结社研究的课题。他根据抽样调查的数据推算,在2003年,中国BBS的数量不少于10万个。而当时,全国的网站数量还不到60万个。如果BBS与网站成正比例增长,那么到2007年底,BBS的数量大概有20万以上。而根据记者的随机调查,几乎每个BBS上都有公益版块或与公益相关的帖子。因此,仅BBS上的“虚拟公益社区”,就有20余万个。
爱心QQ群也是网络公益的一个重要载体。根据腾讯公司的数据,截止到2007年6月底,QQ总活跃账户数超过了2.7亿,同时在线人数突破3000万,QQ有群账户中,平均群个数为4.01个。我们无法统计公益QQ群的比例,但是根据记者对首都各大高校、北京回龙观社区、浙江温州等城市社区的调查,从每一个高校社团、县市乡镇、街道或成熟社区,都有当地网民组建的爱心QQ群。每个群大约200人,会员主要是当地人,常常不定期举行聚会、捐助等活动。若以每大学、街道10个爱心QQ群计,这个数量至少有10万个。
博客方面,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年前发布的《2007年中国博客市场调查报告》,中国博客作者数量已达4698.2万人,拥有博客空间7282.2万个,不过活跃博客用户的有效空间数仅为2875.3万个。记者发现,通过博客开展救助活动是近两年网络公益的一个新亮点。比如,2007年11月,北京理工大学就为急需“熊猫血”救命的肝脏移植患者王彤开通了救助博客,即时发布王彤的病情进展、救助活动动态等,很多网友通过博客上公布的账号参与了捐助。
综上保守估计,含百度贴吧、google网上论坛的庞大用户群,我国的“公益虚拟社区”在50万个以上,甚至可能超过百万。
那么,参加网络公益的网民人数规模有多大?
根据CNNIC在2007年6月所发布的网民数量调查,我国网民总人数达到1.62亿,35.1%的网民表示对互联网信任。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讲师蔡剑的研究表明,有43.2%的中国网民经常使用BBS、博客、校友录、个人空间或社会网络。根据这两组数字,可以推算在网上关注过公益的人不少于2400万。
但是,关注公益不等于参与公益。根据记者对“爱心璀璨QQ群”的调查,真正参与公益(策划、组织救助活动,参与捐赠和志愿服务、进行公益消费等)的网民比例不超过20%。
当然,网民的公益热情与参与方式是否便捷有直接关系。比如,近两年有一种专门针对网络的公益参与叫“慈善点击”,网民每点击一次网络广告,赞助人便向指定部门捐赠0.01元善款。记者从中文公益点击网站了解到,2007年5月8日起至2008年1月6日,“仁爱家园”被点击104743次,一位叫“小白兔”的网友即承诺提供应赞助费用1047.43元。
如果公益就像点击某个图标那样简单,我们便可以充满信息地估算,参与网络公益的中国网民至少已达千万,而且这个数字正在呈加速度增长。
网民公益路线图 ■ 本报记者 程 芬
2007年12月18日,“安猪”的公益生涯有了一个转折点:“多背一公斤”获联想公益创投支持。
实际资助价值不过10-20万元,而且这些支持还停留于口头阶段,但是这个消息已经令“驴友”们兴奋不已了,他们在论坛里奔走相告,还有人看过现场照片后调侃“猪总台风不错”。
“安猪”本名余志海,是公益旅游品牌“多背一公斤”的创始人,曾经是IT从业者。2004年4月,他推出了“多背一公斤”的网站(www.1kg.org),为即将出行的“驴友”们提供了大量贫困地区的学校信息和需求,鼓励每个人在出游时背上一点书籍或者文具,带给沿途的贫困学校和孩子。
“我现在算是公益创业。”余志海告诉《公益时报》记者:“我们对‘多背一公斤’的定位是社会企业。不过,中国目前没有社会企业方面的法规政策,所以我们打算进行工商注册,做一个依法纳税的好公民。”
最初,余志海没有想过要将公益作为一个职业,但是现在,他已成为全职的1kger(“多背一公斤”践行者)。而且,他并不满足于虚拟世界的提倡和呼吁,近四年的实践让他认识到:网络只是一个工具,网络公益要发展壮大,终究要走向现实。
实际上,余志海的公益实践只是中国千万网民公益路径的一个代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表明,截至2007年6月30日,我国网民总人数达到1.62亿。网络不仅成为中国人最便捷而快速的交流工具,也给善路不那么畅通的中国公益事业带来了各种可能性,甚至正在悄悄改变中国公益版图的格局。
萌芽
虚拟世界里的真实爱心
“救救我可怜的爸爸吧!”
12月6日晚上,浙江在线·潮鸣天下社区的“爱心大本营”论坛里出现了一个“强烈关注”级别的求助帖。求助者是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一个小山村里的9岁男孩,叫叶旭冰。去年10月26日,他的父亲叶士印在浙江省瑞安市永安乡的一个炼铁厂看守土锅炉,不幸遭遇锅炉爆炸,几千度的铁水汹涌而出,父亲顿时全身冒烟,遍体红肿起泡。
炼铁厂的老板娄明早将叶士印送到了瑞安市人民医院治疗,医生确诊伤者被烧伤面积达到95%以上。14天后,炼铁厂老板将其转到了温州118医院,没多久就不见了踪影。后来,他们才了解到,这家炼铁厂没有经过任何审批手续,是一家非法经营的私营企业,老板已经逃到国外去了。
现在,叶士印寄住在一个亲戚家里,仅靠一点点消炎药和止痛药疗伤,全身已多处溃烂,痛苦不堪。叶旭冰和妈妈到处求助,后来认识了在瑞安红十字会当义工的潘建欧(网名“清茶飘香”),他和几位朋友想帮帮可怜的叶家。
然而,瑞安红十字会正在换届之际,通过正常渠道求助一时没有回音。几位义工商议后,决定先通过网络呼吁帮叶士印筹款。于是,他们一边向媒体呼吁,到各大论坛发帖,公布了潘建欧的几个私人账号,一边注册瑞安爱心阳光义工群。
向正常渠道求助无门,转而寄希望于网络慈善,这在目前已经成为相当普遍的思维方式,连刚刚学会上网的农民和中年人也受其启发。
现在已经小有名气的河北正定县残疾农民李雪来,2006年初为了科技致富在家里接通了宽带。当时,他有一位当兽医的朋友患了癌症,李雪来一直想帮助他,直到3月的某天,他偶然点击了“百度正定贴吧”,发现贴吧里聚集着许多颇有爱心的网友,于是便有了通过网络帮朋友募捐的想法。4月2日,他发起了募捐活动,筹到了3000多元钱。这让李雪来备受鼓舞,便萌生了组建“网友爱心帮助小组”的想法。因为第一次爱心行动是在4月2日这天,于是小组就叫“402爱心社”。
近年来,网络慈善正日渐呈现出一股“随风潜入夜”的蓬勃发展之势。最著名的一个案例是2006年7月,粤北山区小城乐昌被洪水淹没之后,网友通过发帖、建立网站等方式倡议救灾。短短四天时间,网友捐赠物资13吨,包括大量衣物、被褥、食品、瓶装水、药品等。“没有想到通过网络,能够进行这样大规模的捐赠!”广东省慈善总会负责接受此次部分捐赠物资的工作人员李飞燕说,短短数天时间便能聚集1000多人次、十几吨的捐赠物品,这让她真切感受到网络对慈善事业的作用。
实际上,除了“应急”类的网络援助,新一代网民的“快乐慈善”也是网络公益蓬勃发展的一个动力。
探索
草根民主下的自律与透明
12月12日,“清茶飘香”告诉记者,他们已经为叶士印募款1.4万元。
许多人质问他们,为什么要汇款到一个私人账号里去而不是红十字会的账号。
“我们这次行动完全是自发的。”“清茶飘香”在网上接受记者采访时解释,“很多事情不是那么简单的,因为当时情况很急,我们需要快点去帮助他。而红十字会的会长刚好新老换班。”他还补充,现在叶士印也在信用社设立了一个账号,很快就会对社会公布。
问及剩余捐款怎么处理,“清茶飘香”说:“没有捐款剩余的,一分也要给叶士印。而且,他的病,我们这点钱是完全不够他去医院的,我们在鼓励他使用草药,这样可以省很多钱。”
北京理工大学实验学院的“同心彤缘”团队认为,“清茶飘香”这样的做法不太规范。2007年11月初,他们在搜狐网上开通了博客救助肝移植的女生王彤。但是,他们没有擅自设立私人账号,而是在咨询了律师事务所后,与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达成协议,社会捐助一律进入基金会的指定账号管理。
“同心彤缘”团队显然更为规范。很多网络公益参与者认为,北京是首善之区,借用基金会账号可能比较普遍,但是这种做法在其他城市中常常不太现实。
于2005年5月份成立的中国稀有血型之家,前身为中国RH阴性血型之家QQ群,目前已成为中国网络最大的专业稀有血型组织,至2007年12月20日共有稀有血型成员2011名,分布于全国各省市。该组织成功救助了近200名稀有血型同胞患者。
该网站创办人林峰坦言,他曾经想与深圳红十字会合作,发展中国稀有血型库,但是合作不太顺利,而且救助活动受地域限制很大,最终他还是选择了网络,做最大的、反应最快速的RH阴性血型救助。
“中国稀有血型之家”的管理比较规范。为了网站的运行,林峰需要向网友募款购置一台服务器。他以文字形式保证,捐助所得款项全部用于“中国稀有血型之家”的建设上。同时,为了能增加公开透明度,制定相关规则。记者发现,“中国稀有血型之家”基本都保证了财务的透明。除了专人核实账户、记账之外,他们还定时发布财务明细。在最近一个捐助统计表中,记者看到,截至2007年11月3日,该网站已经有102位捐助者,捐助总额为27627.76元,支出21444.27元,剩余6183.49元。目前,没有看到网友对其财务进行质疑。
规范
渴望现实世界的“合法身份”
互联网上的爱心是实实在在的,但同样是非常脆弱的。从前两年的“陈易卖身救母”到2007年夏天的“郭小娟事件”,无一不暴露网络公益的脆弱和风险。
“从事社会公共募捐,一定要有政府、社会等方面的监督。”对于网上盛行的救助、募捐活动,国家民间组织管理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说:“网民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形态公开募捐,是有一定风险的,从国际上来讲,也不是很赞成。”
这位官员认为,“每个公民都应该奉献自己,这是本能。从这个角度说,个人从事公益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他同时表示,网络募捐缺乏第三方的监督,“仅凭个人道义、情感去管理善款,很脆弱。”
不过,从目前看来,网络正以自己的方式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包括试图自发建立规则。但是,由谁来监督和如何监督确保这些善意能恰当运用,依然是网络慈善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
李雪来就遇到过这样的烦恼。今年7月,网上盛传402爱心社从爱心款中拿走了“7%的提成”,此事将402爱心社抛进了舆论漩涡。
“2006年6月,我听说省慈善总会成立了,可以招收会员。我就去找彭秘书长,以个人会员身份加入了慈善总会,以后每次活动都跟慈善总会合作。”12月21日,李对记者说,若非他们的募捐活动得到河北省慈善总会的授权,402爱心社很可能遭遇灭门之灾。
李雪来所说的“彭秘书长”是河北省慈善总会副秘书长彭万宁,同时也是河北省民政厅救灾捐助中心主任。他认为,网络爱心不可避免地存在问题。
“网上看不到善款的流向是其最大的一个弊病,容易让人产生不信任感;而且网上行为保密性很强。这是一把双刃剑,既是优势,也使其真实性难以核实;第三个问题就是缺乏第三方的有力监管。总之,一个正常组织应该具备的条件都不具备。”
彭万宁表示,并不是登记注册的“3万元”门槛太高,而是这些网络组织起步晚,实在不具备这个能力。
“目前,网络慈善组织最可靠的发展途径,就是挂靠正规的慈善组织。”彭万宁说,与正规组织签订协议,明确责权,由正规组织提出制约方案,实现第三方监管。这样,既可以继续以网络组织、自己的名义开展活动,充分发挥网络灵活、快速的优势,又可以消除网络募捐存在的弊端。”
国家民管局官员对“挂靠”表示赞许。他说:“挂靠正规组织,就相当于活动合法化了,这能保持公益的可持续发展。”
但与官方的合作并非总是如此愉快。通过百度“阳泉贴吧”的一个网络志愿者说:“善款交给一些政府部门,受助者前去领取太过繁琐——要么领导不在,要么需要审批,要么需要等记者来了召开什么新闻发布会……有些善款,甚至拖到半年之后才交到受助者手中。”这位网友说,他希望自己的社群能得到政府的规范、引导,同时也渴望效率和呵护。
专家说法
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学院讲师何建宇:
网络参与培养了公民性 公民社会与互联网的发展是齐头并进的,而且,这种参与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现实公益市场供不应求
网络公益社群发展很快,这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有关系。研究互联网有两个重要指标,一个是网民超过2000万,网络会对社会产生实质性影响;另一个就是网民人数超过总人口10%后,上网人数会呈更快速度增加。互联网这种新的技术手段,促使了人与人沟通、互动模式的改变。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背景就是现实世界对公益的需求正在增加,这从过去十多年来社团的增长、希望工程等公益项目的成长也能看出来。我国处在快速的社会转型之中,社会保障机制、福利体系还不完善,慈善需求会越来越大。但是,现实的社团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能力上都无法满足日益增大的公益需求。一方面是草根公益组织存在注册困难等制度障碍,另一方面互联网快速发展,自然就会导致网络公益、网络结社的盛行。
网络公益社群:效率高但规模不大
我接触过各种各样的网络公益形式。有的是某一类型的人成立专门网站相互帮助,比如“肝胆相照”论坛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在网上结成了一个群体,相互帮助,同时发出自己的声音,改变社会对他们的歧视。这种网络社群,往往是以自己的个体需求为导向建立起来的。
另外一种,是更广泛的公益结社,比如助学网站,他们学习“希望工程”一对一帮扶结对的方式助学。还有像“驴友”结伴出游,多背一公斤等。这些助学网站运作得很好,管理也很透明,救助效率甚至比现实社团还高。但是其规模不大,往往以虚拟社区的网民为主。
网络公益有助于积累社会资本
我个人认为网络公益、志愿团体是很有发展前途的。北大新闻传播学院有教授研究,互联网对培养公民性是有促进作用的,这是公民社会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
公民性主要体现在对公共事务和公共政策方面的参与意识与技能。通过网络虚拟社区,公民可以锻炼、培养参与的热情、理性、宽容和合作技能。尤其是在公益性结社里,还能积累以信任为基础的社会资本。
实际上,网络上各种慈善救助事件,比如重病救助、助学等,唤起了人们的善愿和行动,有助于培养相互信任的社会关系。这是一种可贵的社会资本,传达给人们一个信息:大家是可以合作的,社会上好人还是很多的。这种社会资本对经济发展、对公民社会、对社会团结与稳定都是有正面作用的。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我认为网络公益是值得鼓励、应该得到更充分发展的。
非理性行为会导致信任缺失
很多其他国家的调查表明,互联网只是人们获取信息和交流的一个工具。中国互联网发展迅速,也具有自己的特点。可以说,互联网成了网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很多网民一天不上论坛看看帖子、灌灌水就觉得难受。这给人们参与网络结社和公共事件提供了更强大的动机。所以,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个铜须门、“3377事件”这样的网络公共事件发生。
这是中国独特的现象,有人称之为“网络暴民”。网民将这个虚拟社区当成了自己的另外一个生活空间,这个空间里的公共道德、利益、权利需要大家维护。所以,他们通过网络参与的意愿更强些。从这个角度讲,网络结社对中国的公民社会形成、公益事业发展、国民的结社生活会造成一些不同于西方的特点,值得持续观察。
但是,网络公共事件的另一个后果是非理性行为的泛滥,甚至有可能触犯法律。比如,3377事件中,被人们看作第三者的33不满意丈夫与前妻离婚时的财产分割,通过发短信等方式骚扰其前妻。这时,网友不仅仅谴责这个第三者,还建立一个QQ群,大家分工搜集77(丈夫)和33的个人信息与活动行踪。他们在维护传统道德,但同时也侵犯了别人的隐私权。所以,怎么样让互联网发挥促进社会公益与社会信任的正功能,而抑制其负功能是值得网民、研究者和政府共同去思考的问题。
NGO法律支持网创办人梁枫:
虚拟身份阻碍社群发展 从理论上来说,举办任何活动都存在社会、政治、法律、经济等方面的风险,而网络公益没有法律约束,很多转帖无法辨别真假、确定消息来源,不可预知的风险更多一些。比如,发生了意外伤害怎么办?受赠人情况不真实怎么办?捐款为组织者挪用怎么办?
我认识一家网络组织的负责人,他在网上公布了自己的账户,基于他的个人魅力,全国几千人都在往里面打钱。我认为,这种捐款根本没法监督,是容易出现问题的。作为网民,你一个人参与一些活动没有问题,但是发展到了一个组织形态的话,靠个人的道德和信任是不行的,一定要有监督。
法律风险上,我曾经遇到一个案子。一个志愿者开发了收集资料、发布信息、管理捐款等的系统软件,开始他表示可以无偿给一个网络助学组织使用的,这在法律就形成了赠与关系。但是这个组织没有法律主体地位,受赠人是谁?域名的所有者、使用者吗?我们知道搜狐是一个网络公司,是一个经济实体。但是这个助学网站只是一个域名、一个虚拟空间,也没有法人资格,很难说是法律意义上的受赠人。
后来,这个志愿者与网站负责人产生纠纷,他不想给助学网站提供系统,于是,纠纷产生了。这个版权是谁的?个人还是组织?
这个案子涉及到网络组织特有的技术问题,但最重要的还是身份的确定。比如,这个助学网站需要办公场所,但是,租房签合同的时候,跟谁签呢?
网络公益不完全是自发的,作为一个活动,它有策划者、组织者,因此政府一定要出台相关规定、政策去规范之。
来源:公益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