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2069|回复: 0

郑州女教师两年“送还”数万只塑料袋

[复制链接]

8

主题

48

回帖

34

积分

水滴

积分
34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8-1-16 20:07: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女教师贾威祯 两年“送还”数万只塑料袋(人生境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本报记者 曹树林摄


  人物独白
  “我们也许不能给子孙后辈留下太多的财富,但至少不能留下满世界的垃圾。”  
  贾威祯,郑州102中学数学老师。两年来,她带动身边的人把家里的塑料袋攒下来“还给”商贩循环利用,到目前已经送还了数万只塑料袋。
  市场里每位菜贩都收到过她送的塑料袋
  “对我来说,家里使用塑料袋主要是因为买菜。”1月13日下午,在102中学附近的职工宿舍,贾老师跟记者聊起了她开始回收塑料袋的经过。
  贾老师的丈夫是军人,在新疆和田解放军某部工作,贾老师自己带着孩子在郑州生活。每天贾老师都要去学校附近的庆丰市场买菜,家里总有很多塑料袋。她不想乱扔,就叠好存在家里。
  促使贾老师想到回收利用塑料袋的是一节统计课。一道课后习题是让学生统计自己家里每周扔掉多少塑料袋。经过同学们的统计,表明每家每天扔掉各种塑料袋3到4个,每周就是20多个。
  “统计的结果让我和同学们都大吃一惊——全班40多名学生的家庭每周总共要扔掉1000多只塑料袋。”
  “我当时就想,仅仅喊口号让学生学会节约、环保,太苍白了,最好从随处可见的塑料袋着手,带动大家做点什么。”
  一次,贾老师和一个菜贩聊天了解到,卖菜用的塑料袋是批发来的,3块钱60个,不到3天就用完了。2006年1月初,贾老师第一次把攒的20多个塑料袋送给经常打交道的菜贩,对方很高兴地收下了。
  “菜贩都很乐意接受,有的菜贩还主动提出送我一把菜,我当然不会要。”市场里几乎每位菜贩都收到过她送的塑料袋,从2006年年初至今,她自己就送出去了3000多只袋子。
  慢慢地,送袋子变成了商贩主动要袋子。在她的带动下,她的一些学生和十几位要好的同事都加入进来。粗略统计,已有近10万只塑料袋被使用了两次甚至多次。
  “每个人迈出一小步,社会就会迈出一大步”
  “在公园的人工湖里、在街道边看到白花花的塑料袋,谁的心里都不会舒服。”贾老师说,“我们也许不能给子孙后辈留下太多的财富,但至少不能留下满世界的垃圾。”
  “只要没装过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而且仍然完好的塑料袋都可以循环利用。”贾老师建议生产塑料袋的厂家可以把塑料袋做得厚一些、结实些,如果一用就破那肯定无法再利用了。
  贾老师不仅促使塑料袋循环利用,她还在节水、节能上身体力行。洗菜、洗衣服的水都会被她回收起来用于擦地或冲卫生间。
  贾威祯说:“我是一名教师,帮助别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生活习惯和传授知识一样都是我的责任。希望大家都为环保事业奉献一份力量。就像公益广告里说的,我们每个人迈出一小步,社会就会迈出一大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4-6-9 16:42 , Processed in 0.029312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