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有事先征求原组织意见,如有异议,请及时指出,我们作出修改—济溪"
2004年大学生绿色营活动计划书(湖南省)
关注旅游资源开发 保护世界自然遗产
------------2004年大学生绿色营活动计划书
一、活动背景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法国巴黎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将世界范围内被认为具有突出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公约规定,对世界遗产,整个国际社会都有责任予以保护。
目前,我国被列入名录的世界遗产已有长城、故宫、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黄山、泰山等三十一处,仅次于西班牙、意大利,位属世界第三位。截止2002年底我国有28处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尚有几十处在申报的过程中;有1757处自然保护区,其中22处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197处为国家级保护区;有2处湿地保护区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资源、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对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中国的野生动植物、陆地生态系统,特别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惜濒危动植物绝大多数都得到了较好的保护。
湖南省张家界因其美丽的湖泊与瀑布,丰富的植被和特有的沙质的地貌而成为世界遗产。它作为宣传教育的基地,通过对国家有关自然保护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及自然保护科普知识的宣传,使我国公民的自然保护意识得到很大提高。
然而,自从张家界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名录,张家界的旅游开发显现出一股强劲的“后发优势”,如雨后春笋般的冒出许多宾馆、饭店和大小不一的商业棚点,大兴土木,使优美宁静的环境以惊人的速度遭到蚕食和破坏。著名环保作家唐锡阳在谈到他前后三次去张家界的感受时说, 1984年初识张家界,如一位“纯真恬静的野姑娘”,第二次去时发现“姑娘的脸上开始涂脂抹粉了”,1993年的张家界给唐锡阳的印象是“姑娘已经浓妆艳抹,快变成摩登女郎了”。其后这位姑娘继续变得越发花俏,直到遭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的批评:“武陵源景区现在是一个旅游设施泛滥的世界遗产地区”、“在峡谷入口处和天子山这样的山顶上,城市化对自然界正产生难以估计的影响” 号称“世界第一户外观光电梯”的“百龙天梯”从设计之初就引起颇多非议,奇怪的是竟然一路过关斩将,顺利通过了“专家论证”和层层“审批”,可见其中的漏洞之大。专家们认为,在世界自然遗产核心景区修建天梯无疑是一大败笔,人们不能以破坏景观原始风貌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为代价去满足少数人的需要。时值2003年1月15日,张家界又举行了天门山索道工程的奠基典礼,建成后将是世界上最长的空中索道。天门山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对象是珍惜树种珙桐、红榧以及山顶独特的森林生态系统,这种做法必然造成自然景观与生物多样受损的问题。张家界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亮起黄牌。
从世界范围看,对世界遗产保护的主要威胁来自于错位开发和超容量开发,《意见》认为,我国也同样如此。所以,《意见》强调,坚决反对无限度无规划的恶性开发和使用,凡涉及世界遗产的重大建设项目、开发利用计划和管理体制事项,均需符合国家有关法规和有关保护规划要求,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并经依法审批,各地要妥善处理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切实保障世界遗产的完整和真实。今年“两会”期间,不少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指出,失控的旅游和过度的开发是破坏中国世界遗产的重要原因,他们对各地这种短视行为进行了抨击。一些有识之士建议在管理体制上进行改革,理顺保护和开发之间的关系。面对珍贵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在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多年来在不同部门或地区总有些不尽一致的见解与取舍。现在,国家9部委发出的《关于加强和改善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意见》对此有了明确说法:一切开发、利用和管理工作,首先必须把遗产的保护和保存放在第一位,都应以遗产的保护和保存为前提,都要以有利于遗产的保护和保存为根本。
二、活动具体安排
(一)、活动组织方式
(1)主要组织者:中南林学院“绿源”环保协会。
(2)活动参与者:中南林学院学生,吸收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湖南省内高校学生,并邀请北京、上海、武汉、厦门等地的全国高校学生。同时邀请部门科学家、记者参加。
(3)校外学生联系:主要通过该学校环保社团推荐,再进行了解、审核、选拔。
(二)、活动概况
(1)活动时间:2004年暑假(7月下旬至8月下旬)。
(2)活动地点: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第——武陵源景区、小溪自然保护区、湘西州凤凰县、会同县等。
(3)活动主旨:关注世界自然遗产,针对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区自然资源的开发和保护现状实地考察,探讨其与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战略;在走进大自然的同时,提高当代青年热爱大自然的情操,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的责任感,让绿色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4)活动目的:
1、加深营员对世界遗产的了解,关注世界遗产的保护问题;
2、通过对武陵源地区世界遗产的保护及现状考察,寻求世界遗产的最佳保护途径;
3、对武陵源地区自然遗产,自然保护区进行参观、学习,并进行相关的环保宣传活动,普及人们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知识;
4、考察武陵源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为保护世界遗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5、对武陵源地区的珍稀植物物种进行考察,探讨景区珍稀植物物种的保护措施;
6、与全国大学生环保社团交流学习,互助互励,为环境保护事业做努力。
(5)活动内容:
1、自然资源调查小组
主要调查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珙桐,二级保护植物:银杏、伯乐树、杜仲、木莲、篦子三尖杉、白豆衫等。结合其生活习性、分布状况与病虫害的有关内容、知识的共同调查,与往年资料相比,寻求出景区内珍稀植物的有利保护措施。把调查结果整理、汇编、收集起来反馈给有关部门,并采集标本、制作宣传板,回到市区进行环境教育宣传。
2、自然遗产调查小组:
考察景区旅游资源开发的合理性,及探讨旅游资源开发的人工化、商业化对世界遗产造成的破坏,探讨自然遗产的保护与旅游资源的功能分区,寻求保护和开发的双赢途径。
3、环境宣传教育小组:
宣传世界自然遗产的相关知识,激发人们了解世界自然遗产,积极主动的关注并参与到世界自然遗产的保护中来。警示人们对旅游资源的错位开发和超容量开发,对自然资源造成的影响。
4、组织营员深入自然、野外露营,进行自然体验、野外生存活动。
三、活动路线及行程安排:
活动路线:长沙市——张家界市——永顺县——凤凰县——会同县——长沙
行程安排:
(1) 2003年11月——2004年2月(第一期筹备阶段)
主要完成本届大学生绿色营筹委会的组建,收集并整理资料,确定整个活动计划,部分筹委对活动的可行性进行实地考察。
(2)2004年3月——2004年6月(第二期筹备阶段)
加强与湖南省及张家界市等市县政府相关部门联系,同时与国内各高校环保社团保持紧密联系,细化活动内容,选拔并确定营员,以网络等方式,加强营员间的交流,请有关专家讲授世界自然遗产的相关知识,完成临行前的筹备工作。
(3)活动进行阶段
7月22日——24日 各地营员汇集长沙,进行为期3天的体能、安全知识等方面的集训。
7月25日 上午九时举行开营仪式,整合队伍。下午走访湖南省政府部门(环保局、林业厅、旅游局等)做好行前的准备。
7月26日—7月27日 出发至张家界市,营员休整。走访张家界市政府部门,了解武陵源区自然遗产和珍稀物种的现状和保护情况,为后期调查做好准备。
7月28日 进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熟悉当地地形。
7月29日—7月31日 在景区内进行实地调查,利用《树木学》的原理,观察珍稀植物的枝、叶、花、果实等,分析它们的保护措施。走访当地农户,结合当地昆虫的分布情况,调查昆虫对珍稀植物危害的诸因素,并采集标本。
8月1日 根据调查所得到的资料,结合当地情况开展有关世界自然遗产的环教宣传活动,并与当地学校协商,共建保护世界自然遗产义务工作组,与他们保持长期联系,向他们提供理论上的知识,将环教宣传活动长期开展下去。
8月2日 前往天子山自然保护区,走访景区管理部门,熟悉地形,并对景区的基础设施(公路、标志牌、垃圾箱等)建设的合理性进行调查。
8月3日 在自然保护区内,对宾馆、酒店及游乐设施的数目进行统计,调查这些设施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污水、一次性餐具等造成二次污染)。散发宣传手册、问卷调查对游客进行有关自然遗产的保护宣传活动。
8月4日 参观景区内的污水处理厂,并深入金鞭溪实地调查排入金鞭溪的污水净化处理情况。
8月5日 在天子山保护区内,考察“百龙电梯”对保护区风貌真实性和完整性的破坏。
8月6日 同时考察张家界市城市花园广场和保护区内索道建设情况及对世界自然遗产的破坏和影响。
8月7日 与保护区内的工作人员交流、学习,了解他们对世界自然遗产的保护意识,并将前期自然资源和自然遗产调查的结果反馈给武陵源区管理部门,进行座谈会与他们探讨景区内自然遗产保护与旅游资源的功能分区,寻求两者的可持续发展途径。
8月8日 进入索溪峪自然保护区,熟悉地形,开展保护世界自然遗产的万人签名活动。同时,进行图片展,环教游戏,人体行为艺术等宣传活动。
8月9日 上午营员在保护区内参与环保性质的公益活动,下午安排营员自由活动,让营员自主地深入大自然,体验大自然。
8月10日—8月11日 返回张家界市区,就前期调查结果向张家界市政府有关部门反馈,举行座谈会进行交流、探讨。同时,在张家界市中心进行环保图片展、问卷调查、横幅签名等宣传活动。
8月12日—8月13日 离开张家界市,前往永顺小溪自然保护区,进行旅游资源调查,探讨鱼泉溪、小盆溪等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途径,并开展环教宣传活动。
8月14日—8月15日 进入永顺县城,考察土家族文化保存状况,进行土家族和苗族文化保护调查,尊重当地人文习俗,保护当地文化遗产。
8月16日—8月17日 在湘西凤凰县参观南长城等历史文化遗址,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底蕴、民俗风情,加深营员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8月18日 前往怀化市会同县,参观中南林学院会同生态野外观测站。
8月19日 上午在观测站内,邀请森林生态系统专家进行报告会,并与他们座谈交流,下午返回长沙。
8月20日—8月21日 绿色营闭营。举行湖南省第二届高校环保论坛,届时将邀请省内外知名环保人士进行座谈,促进省内外高校环保社团的交流。利用此期间时间,做好本届绿色营后期文集的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为后期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4)2004年9月—10月 开展后期宣传活
1、向有关部门提交调查报告。
2、借助媒体宣传。邀随行记者追踪报道,闭营后发动营员踊跃向报社、杂志社投稿,并联系部分营员到电视台录制访谈节目,举办报告会介绍考察成果。
3、制作光碟,出版文集,真实记录营员的所见所闻及感受,与国内高校环保社团交流、学习并与关心环保的热心人士共享。
4、在各高校举行巡回影展(包过摄影作品,绘画作品等)。
5、在校内举办以宣传环保,扩大绿色营影响力为目的的诗朗诵,演讲或文艺演出活动。
6、在网上论坛开辟绿色营专区,让更多的人关注绿色营,了解绿色营,促进营员更进一步的交流和学习。
四、活动经费预算
1、交通费
长沙——张家界 火车(硬) 70×30=2100元
张家界——永顺 火车(硬) 8×30=240元
永顺新站——永顺县城 汽车 10×30=300元
新永顺——新凤凰 火车(硬) 12×30=360元
新凤凰——会同 火车(硬) 30×30=900元
会同—— 长沙 105×30=3150元
长沙市内活动费 25×6=150元
张家界市内活动费 20×6=120元
永顺县内活动费 15×6=90元
凤凰县内活动费 15×6=90元
会同县内活动费 10×30=300元
张家界市区到张家界公园(32公里) 15×30=450元
张家界市区到天子山景区(102公里) 30×30=900元
张家界市区到索溪 (32公里) 15×30=450元
2、食宿 20元/天×30×27=16200元
3、保险费 100×30=3000元
4、器材租用费(常规) 400元
5、团队药箱 260元
6、营服太阳帽 30×30=900元
7、胶卷及冲印 1000元
8、问卷调查几打印费(宣传手册) 1200元
9、宣传费(条幅.宣传展版) 600元
10、通讯费 500元
应急费 800元
11、租帐篷费(当地租:必要时租) 1000元
合计:35460元
后期费用:
1、打印照片 1000元
2、展版制作 800元
3、出版物 3000元
合计:4800元
总计:40260元
五、活动安全性和可行性论证
安全性的论证:
(一)确保自然环境对活动安全不造成影响:
1.活动期间队中备有防暑药、防雨、防滑等物品,保证了活动期间的炎热的气候和雨天对营员的身体及活动进程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2.在营队中备有清水片、腹泻药等常备药品,保证了营员在活动中的饮水卫生及饮食安全。
3.活动中营队中备有消炎药、驱虫药等驱虫物品,并要求营员自备防寒保暖的衣物;保障了我们夏季在山区活动昼夜温差大、蚊虫盯咬等问题。
(二)安全培训
开营前我们对营员进行安全知识、野外生存技能及体能等方面的培训并且岁队配备应急医药箱、通讯设备等,提高了营员所必须的安全素质。
(三)人身保险:
由于我们所参加的是户外活动,为了防止意外事故发生,我们在开营前为所有营员购买了人身保险,杜绝了因意外事故所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
(四)路线安全:
我们所选择的交通工具以安全系数较高的火车和汽车为主,旅游景区内的安全措施相当健全。而且我们在实地考察中分组进行,并发给每个小组当地的地图且告知急救、报警电话,营员结伴外出、相互照应,这些都确保了营员的人身安全。
(五)团队纪律:
在开营期间,我们制订了相对完善的活动纪律:
1、树立起当代大学生的优秀品质,维护好自身形象;
2、动期间不经组织批准,不得擅自离开队伍;
3、格遵守各地保护区的规章制度,不准涉及危险活动和违规行为;
4、尊重沿途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做有损当地民俗的事。
以上纪律确保了活动的有序进行和营员的人身安全。
可行性的论证 :
1、在世界范围关注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保护以及我国越来越多的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或正在申报世界遗产的洪流中,作为热心环保事业的大学生,与时俱进、关注当前环保热点问题是理所当然的。另外,由于武陵源景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对世界自然遗产的破坏,已引起了国际环保界的关注,这就更促使了我们04年大学生绿色营,深入我国环保焦点中去,调查和了解我国世界遗产的保护情况。因此,我们关注旅游资源开发,保护世界遗产是必要的,也顺应时代的背景,是可行的。
2、我们的活动路线由张家界市沿焦柳线向南直下,交通方便。作为考察对象的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沿途分布,减少了交通和路线等造成的阻碍,确保了活动的顺利进行。
3、在整个项目的方案的设计上,结合了我们大学生的特点,活动内容知识性、教育性强而又非专业化,所利用的原理方法简单明了而具有基础性,这样在各项调查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同时,增强了营员们的环保意识,丰富了大家的知识储量,这样调查操作的技能性、简易性等均确保了活动目的的实现,同时也证明了方案是可行的。
六、负责人及联系方式:
黄小磊 0733---8704237 13975365486 huangxiaolei521.student@sina.com
方小玉 0733---8704553 13787833436 huanxiaoyu981@163.com
王俊亚 0733---8704426 wangya666@yahoo.com
协会信箱:hz0189@163.com
协会论坛:http://lvyuanbbs.51.net
中南林学院“绿源”环保协会
2004年2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