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4184|回复: 1

制图者马军

[复制链接]

375

主题

2753

回帖

79万

积分

荣誉会员

积分
791383

认知组医师组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8-4-28 22: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张晶  
   马军清楚地记得,有一次到山西正是4月初,赶上北方难得的一场春雨,空气清新。但沿着汾河的古堤下来,一切触目惊心。所有经过的村庄里,一条条干涸的小河终于有了一些水,但都是粘稠的,红的、绿的、橙的、黑的,这些五颜六色的水缓缓流向汾河。一瞬间他觉得,大地好像一个调色板。
  “但这是让人感觉悲哀的丰富颜色。从这些颜色里,你可以想象他们在从事什么样的产业,可以想见,这样的水将怎样养育这一方人。”
  最初作为《南华早报》的研究员,马军走访了中国的很多地区,大多时候他和当地的老百姓聊天,听到的几乎都是同样的故事。“20年前,30年前,有时是10年前,5年前,我这儿的水还是好好的,现在有味了,没法喝了。”
  他一面听到水利专家反复在讲黄河是中国水流域治理的典范,一面又了解到1年中黄河有超过200天断流。这种内心的冲突让他更多地深入到现实中调查研究,并最终于1999年底完成了《中国水危机》一书。在这本书中描写的中国的7个流域中,虽然将重点放在了文明之初以及后来生态破坏带来的影响,但每个篇章,都阐述了上世纪70年代后急剧恶化的污染问题。
  “很多人问我,中国最严重的水问题是什么,到底是缺水还是污染,其实这两个问题纠结得非常紧,由于缺水,排放的废水污水得不到有效的稀释和自净,这就是为什么将别人的标准拿过来,有时虽然达标了,但看到的整个河还是黑的。”
  与通常接触到的环保人士相比,马军显得格外沉稳和温和。无论是在伯克利演讲时应答西方人士的质疑,还是学者味十足的著述,甚至于面对面的交流和追问,都可以从中解读出严谨和耐心。“这可能跟性格有关系。我也相信,问题是大的,而且是紧迫的,但是欲速则不达。很多时候你要向西方解释,在中国解决很多问题需要有耐心,每天一点一点去行动,早晚有一天会走到那儿。”
  他也坚信,最终保护环境的工作不能完全建筑在意识形态或者情感上面,它也需要非常扎实的、基于数据的呈现。2006年9月,马军建立了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并将目标直指目前中国面临的最严峻的两个环境问题——空气污染和水污染。他和两位同事利用网络和电子平台(ipe.org.cn),绘制出中国的 “水污染地图”和“空气污染地图”。
  水污染地图中的企业数目从刚开始上线的2500家,到现在增加到12867家。“应当说,这么庞大的企业数目,目前我们能够起到的影响非常有限。但对我来讲,看到任何一家企业真正减少了排放,循环用水,都是对当地水环境切切实实的一种改变。”
  美国 《时代》周刊2006年评选“100位影响世界的人物”时,马军赫然在列,另3位入选的中国人是温家宝、黄光裕和李安。《时代》这样描述他,“如果把马军的头像和篮球明星姚明以及银幕上章子怡的头像一起放在北京街头的广告牌上,大多数路人肯定不知道他是谁。但那些知道的人会说,中国需要像马军这样的人,而且对这一类人的急切需求要远远超过一名体育巨星或一位电影明星。”
  “你怎么看待这样的评价?”记者问。“我真的希望有一天,自己可以有这样的影响力。”马军笑着回答。
  访谈
  经济观察报:这两张“污染地图”的数据来源是什么?是政府公开的数据吗?
  马军:对,数据都是当地政府公布的。点击一张图,可以清楚看到环保局第一批公布的信息来源,什么时候,哪份文件公布的,具体什么内容。
  经济观察报:政府公布的这些企业多数被叫停还是处于经营状态之中?
  马军:不但在经营状态之中,有很多还是在很好的经营状态之中。现在存在着一个问题,因为违法成本普遍比较低,很多企业宁愿交罚款,也不愿意处理他们的污染。有一次美国通用电气过来和我们会谈,刚好名单上有一家企业自称是他们的供货商,我就告诉了他这个消息,他们觉得难以置信,一个企业在排污怎么可能还在继续运行。一星期后,他们对这个工厂做了一个访问,最终按照严格的环境管理标准,给了这家企业60天时间去改正自己的问题。
  经济观察报:改正了吗?
  马军:现在还没到60天。随着全球采购局面的形成,越来越多的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的行业和生产过程被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当然一方面中西方同时受益于这个过程,我们得到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力量,西方享受了廉价的产品。但这个过程并不完美,中间存在的一个最大缺陷就是环境保护。但并不是说我们不要进行国际贸易。现在我们所做的数据库,实际就是在帮助企业形成一种解决途径。一家英国企业就提议,你现在有这么多名单,我有很多供货商在中国,如果你设置一个搜索引擎,我愿意去把我的供货名单过一下。
  经济观察报:他们后来的确在使用这个地图吗?
  马军:现在很多企业在内部使用这个地图,但没有一个敢公开站出来说,在中国我不用污染企业做我的供货商。我希望我们可以先做好后面一整套方法论,把管理体系设计好,有一天可以帮助他们走到那一步,可以用这样的工具管理供货商企业。以往西方说中国是一个信息黑洞,但是现在有了这样的数据库,中国政府越来越多把环境信息公开出来,恐怕他们这样的借口就比较少了。如果这些企业仍然不去加强供货商的管理,那就属于“非不能也,实不为也”。
  经济观察报:通过他们帮助中国进行一些改变。
  马军:他们可以起到巨大的作用。你可以想象,中国有成千上万的供货商。这些没有品牌的企业,他们不珍惜自己的产品声誉,觉得在这个过程中挣着钱就行。如何把这些压力通过有品牌的企业传递到众多的供货商——那些没有品牌、不关心环境的企业,这就是下一步很大的挑战。
  经济观察报:除了政府公布的信息,还有没有其他途径来补充?
  马军:一些论坛可以做污染举证,给我们提供相关信息。有的举证也值得一看。
  经济观察报:这种举证你们有精力去核查吗?
  马军:我们一般会以它作为线索,通过搜索找到官方文件证实,如果证实了,就把它录入到数据库中去。如果官方文件没有,我们就要持续去做核查工作。
  经济观察报:到实地核查?
  马军:基本不能保证都到实地,我们没有能力到每一个地区。但有意思的是,很多时候企业常常因为污染非常重才会被举证,也确实能够找到官方数据。有时这项工作也很困难,比如从去年年终开始,一直有公众举报当地一家印度巨型化纤企业,但我们一直找不到相关数据。几个月后,《楚天都市报》报道了当地市长接见这家企业代表团,希望对方保证三个月之内达标排放。我们就把这句话录入名单了。央视的《经济半小时》还以此为线索,拍下了滚滚排污的情况。播出几天,当地政府就下文列举其屡次不能达标排放、限期治理不能完成的事实,决定将其关停。
  经济观察报:这虽然是一件好事,但如果任何一个企业都必须要等到央视公布之后,才能达到限期治理,这个工程太庞大了。
  马军:你说得很对。不过,在厦门和其他一些地区,所发生的民众自发对于环境安全和环境质量的关注,最终形成了强音,使政府听取了民意,改变了最初的想法设计,这就是正在发生的变化。我希望看到的是,我们应该以一种更加有序的、平和的、基于法规的方式去做。其实,我们现在已经有了这样的条件,中国在2003年以后,制定了公众参与特别是信息公开的法规和条例,但是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我同意你所说的,如果每个环境问题都需要通过一个群体性行为和事件去解决题,这是我们不能承受的,可能也会对社会造成更大的影响。
  经济观察报:公布这些企业名单会不会有一些来自政府方面的压力?
  马军:从中央政府来讲是比较顺利的,从地方政府层面,有时就会有一些小矛盾。但说到底,到现在为止,我们的工作所产生的影响还是极其有限的,所以这种现实的利益矛盾并不尖锐。现在很多时候,企业的改进是自然而然发生的,是最终在各方压力之下自己做出的选择。我一直还是相信,要以一种建设性的、积极的方式去解决环境问题。我们并不鼓励一旦发现企业存在一些问题,就直接把订单取消,或者把企业彻底关掉。
  经济观察报:你们不会直接给对方建议?
  马军:应该说,我们不这样去建议。我们的建议是,要正视和试图解决这个问题,包括和大型零售商企业谈的时候,我也不希望看到只要出现在名单中,这些企业就被关停,订单就被取消。我希望看到的是一个能够提供机会、甚至提供一些资源和技术支持的状况出现,去帮助解决问题。这样的方式也使得我们最终能够减少那些不愿意看到的种种冲突。
  经济观察报:我听一个朋友讲,她曾到过美国一个村庄,这个地方污染非常严重,到处排污。但当地人是不会跟美国环保局举报的,因为这些企业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和中国的很多情况非常类似。你在调查中,当地人一般会是什么态度?
  马军:我觉得这个问题应该从两个层面来看:第一,我在自己那本书中写到过,这是一种上游心理。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别人的上游,因此心安理得地排污,只是把自己的管子埋得长一点,一直送到自己的地域边界。有的甚至远远深入到海里去排污,从而造成深海污染。这种现象非常普遍。这就是为什么在美国除了需要有州的环保法律,联邦法律也变得非常重要和强大,其目的就是要制约这种本地上游心理。其实,那些自以为是上游的排污者同时也是别人的下游,但由于进入了恶性循环,就会陷入到一种悖论中去。第二,在同一个地区,也有一些人受益、一些人受损的情况出现。我们常常看到的是,真正受损的人最少受益于这种发展。所以,我们需要让这些人在环境决策的过程中有知情权,也有表达自己看法的权利。《环境影响评价法》在2003年已经规定了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但在实践中还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
  经济观察报:你做水污染地图至今,数据上呈现了什么变化,变好还是变差?
  马军:在这么多年来持续增长的情况下,两个主要污染指标——COD和二氧化硫5年来发生首次下降。但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真正的拐点还没有到来。现在的污染量即使有相当程度的下降,也远远大于环境可以承受的量。要想从数字改变到环境真正变好,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很多企业反复出现在这个名单上面,就说明了有效治理还没有做到。今年5月1日将实行《环境信息公开办法》,其中规定,如果企业被公布为超标排放,就要公布超标排放的数据,并于1个月内在主要媒体上公布。我们现在正在修改数据库的后台,让它最终能够让公众按照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地区,对这些企业的排污情况进行排名监督。

关键词:企业 观察 污染 供货 环境


经济观察报

83

主题

630

回帖

959

积分

黄河

积分
959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发表于 2011-4-8 15: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一种更加有序的、平和的、基于法规的方式去做
VJ—Visual Jockey(视觉骑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4-11-23 23:17 , Processed in 0.033754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