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西地区碳酸锶企业污染调研2 | 2008年05月14日 来源:【中华环保联合会】 编辑:【中华环保联合会】 |
——重庆市铜梁、大足两县有关地区碳酸锶企业严重污染十余年百姓苦不堪言的调查报告 |
百余亩毁坏的长江防护林 在铜梁县土桥镇河水村,调研组看到的另一幕更加令人心惊:一百余亩长江防护林几乎全部被毁坏。在这春意盎然的季节里,放眼望去,视力所及的范围之内却是一片枯黄,就像北国的隆冬季节一般万物萧条。同行的村民告诉我们,毁坏长江防护林的罪魁祸首就是建在半山坡的中昊集龙碳酸锶厂。走近中昊集龙碳酸锶厂,一股呛人的气味使调研组的工作人员几乎无法呼吸,手中的监测仪器突然红灯闪烁、警报急促,仪器显示在中昊集龙碳酸锶厂上方约50米处,SO2浓度竟达到83.5mg/L,超标167倍(国家标准为0.5 mg/L)! 中昊集龙碳酸锶厂大气污染严重 在距离长江防护林区约50米的乡间小路上,调研组无意间发现了一块被砸毁的石碑,从碑座残留的字迹可以看出这原本是一块长江防护林保护界碑。如今,石碑的上半部分早已不见踪影,剩下这半截残碑淹没在荒草丛中,面对着四周满目疮痍的高山,默默无语。 大片被毁坏的长江防护林 被毁坏的“长江防护林界碑” 30厘米下的“黑”土地 离开铜梁县,我们来到大足镇,大足红蝶锶业有限公司污染问题同样严重。雍溪镇红星社区6组的村民周千淑家是距离大足红蝶雍溪分厂最近的一户居民。他家距离雍溪红蝶的废渣堆放场仅100米左右。周千淑告诉我们,在风朝向他家方向吹时,一家人都不敢开窗户,刺鼻的臭味让人无法忍受。和很多村民一样,周先生身上也会不明原因的起红斑,为此他必须常年服用抗过敏的药物氯雷他定,但是只要停药2天,红斑就又会出现。 村民们告诉我们,雍溪红蝶的渣场周围的土地30厘米以下土壤有一层已经变成黑色,这是因为渣场并没有严格的防渗措施,废渣的渗滤液渗入地下,污染所致。如今村里地下水也因受到污染不能饮用了。2007年6月8日,大足县自来水厂为红星社区6组安装自来水的通知中明确写道:“因红蝶锶渣渗水影响到你组部分农田和村民水井的质量,经镇政府、红星社区居委会协调,解决你组安装自来水问题。”村民带领我们来到距渣场外墙10米左右的田地上,用铁锹翻开土地,果然看到了30厘米以下已经变黑的约10厘米厚的土层。红星社区的一位老人告诉我们:“现在去镇上卖菜时不敢讲自己是雍溪人,否则菜就卖不掉,他们说我们这里的菜是有毒的。” 受废渣污染变成黑色的土地 “零排放”的神话 离开雍溪,调研组一行又来到了大足县龙水镇,这里是大足红蝶锶业有限公司的另外一个分厂。在龙水分厂朝向濑溪河的排污口和注入濑溪河的排污明渠处都明显可以看出该企业存在严重的污水偷排现象,临向厂区的濑溪河已经变得水面混黄,污浊不堪。 在2008年5月7日的现场调研中,调研组在距离大足红蝶锶业有限公司龙水分厂较近的村民郭应中家中看到从郭家水井中抽出的井水呈浑黄色,烧开之后仍很浑浊并带有刺鼻气味。郭应中的妻子向调研组介绍,村里很多人都与她家一样吃被污染了的地下水,装上自来水的只是少数,很多人因为常年吃这样的水而得病。 村民家中浑浊的饮用水 但在调研组就几家碳酸锶生产企业污水外排的问题询问铜梁、大足两县环保部门负责同志时,得到的回答均是:企业已经实现工艺废水的零排放。大足县环保局胡弘局长更是明确告诉调研组:“所有的化工企业都有污染,不可能不污染,红蝶做的算是很好了。”事实看来并非如此,零排放的谎言在铁一般的事实面前脆弱的不堪一击。 15家新闻媒体的报道 以重庆红蝶锶业有限公司污染、渝西地区碳酸锶污染为标题的新闻,在网络上可以找到许多条目。其中1996年——1997年因工厂排污造成网箱鱼类大量死亡的污染事故一度震惊的党中央、国务院,国家领导人对此事十分重视(1997年11月23日《重庆晚报》刊登 “一宗震惊国家领导人的投诉”),李鹏总理要求有关部门深入调查,胡锦涛同志责成《焦点访谈》栏目记者赴实地调查。工人日报、现代工人日报、经济日报、西南经济日报、重庆晚报、重庆晨报、四川电视台等13家媒体都对此事进行了曝光,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也曾对长江防护林受损情况进行过报道。虽然得到众多新闻媒体的关注,但污染问题仍没有得到企业和相关部门的重视,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也许企业的一些做法可以给我们一点启示。 2003年6月,央视《经济半小时》记者在蒲吕镇精细锶盐化工产采访该企业的污染问题时,遭到了该厂保安的抵制,该厂老板指使保安打砸记者携带的摄像器材,在县政府有关部门的干预下,事情才算得以解决。2003年9月,《重庆晨报》记者罗晓光报导“红蝶公司排放的废水中砷的含量超标若干倍”,为此,红蝶公司于9月25日派12人、9月26日派72人乘坐4辆车到重庆晨报社,在报社门口拉横幅标语,要求晨报公开平反,在渝中区较场口派出所民警的干预下,一场闹剧才得以收场。1994年9月,《重庆晚报》记者李明刚报道红蝶公司违法排污问题,红蝶公司派人去报社闹事;1996年8月四川电视台《今晚10分》播出安居镇涪江上死鱼事件,红蝶公司派12人到电视台静坐,要求平反并消除影响。 究竟是什么使得污染企业气焰如此嚣张?我想这不仅是我们应该思考的,更是地方政府和环保部门必须认真思考的。 3.48%的癌症发病率 2007年11月—12月,重庆市绿色志愿者联合会组织开展了一次“污染与健康”调查,重点调查渝西地区碳酸锶企业周边受污染较严重的土桥镇河水村、旧县镇大屋村以及安居镇8个村(50个社)的癌症、肺气肿、心肺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调查涉及留守人口(不包括外出打工人员)6739人,涵盖了渝西地区碳酸锶生产企业周边三分之一的村社。 调查结果令人震惊,被调查各村社在2001年——2007年之间癌症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平均为3.48%,以肝癌、肺癌、食道癌为主;肺气肿、心肺疾病的平均发病率为2.8%。这些数字预示着渝西地区碳酸锶企业周边的环境污染已经严重影响到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将可能演变成一场严重的生态灾难。 根据重庆大学有色金属研究专家杜语群教授介绍,生产碳酸锶的主要原料是天青石矿,天青石矿中含有分散元素砷。在焙烧过程中,砷氧化为氧化砷,大部分随烟尘排入大气,少量随废水、废渣排放到环境中。2003年,由重庆绿色志愿者联合会委托重庆市地质矿产测试中心的检验报告显示,在重庆红蝶锶业有限公司的天青石原材料、废渣、废水、废气中均检测到超量砷元素。企业周边居民癌症发病率高、患肝肿大的比例高、皮肤起红斑、溃烂都可能与砷中毒有关。 污染背后的根源 完成这次调研离开重庆时,调研组的每个成员心情都格外的沉重。渝西地区碳酸锶企业的污染问题之严重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如果再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碳酸锶企业的污染必将给当地带来一场无法弥补的生态灾难。十几年的发展,碳酸锶企业创造的经济效益与它们给当地环境、居民身体健康带来的损害远不成正比,为什么十几年来周边群众无数次投诉上访、各家媒体不断的宣传呼吁,污染问题却仍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呢?在污染的背后,必然有许多深层次的原因值得深究。 第一,地方保护是污染得以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碳酸锶产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铜梁、大足地区的支柱产业,十几年来,地方政府和环保部门对这些企业明显存在着地方保护现象。多年来,锶厂周边群众无数次向地方政府和环保部门投诉污染问题,铜梁县政府和环保部门也进行过一些处理,但措施软弱,收效甚微。 调研中,很多群众都失望的表示“不想再向地方政府投诉了,他们(政府与企业)都是一气的。”调研组也深切的感受到隐藏在污染背后的地方保护主义的强大。面对调研组的质疑,大足县环保局的胡局长公然叫嚣:“企业有没有污染是我环保局说的算,你们凭什么管?你们没有监督的权利!” 第二,地方环保部门监管不力是污染久拖不决的直接原因。地方环保局作为一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负有对辖区内企业日常环境监管职能。如此严重的污染现象在大范围内长时间存在,地方环保部门难辞其咎。 铜梁县环保局2005年7月铜环函[2005]20号文件中,针对群众对红蝶锶业有限公司废水排放污染涪江和周边居民饮用水的投诉答复如下:“该公司工艺废水采用全闭路循环不外排,其外排废水为冲地水和间接饮用水,外排废水基本能达到达标排放,但偶尔也有少量超标的情况发生。”“红蝶公司排放的污染物相对于涪江而言其污染负荷较小,有关饮用水源被红蝶公司污染的说法,证据不足,理由不充分。 在2006年铜梁县环保局对群众信访投诉的复函(铜环函[2006]53号)中,铜梁县环保局称该企业废水、废气的整改已于2006年5月基本完成,并于2006年7月通过市环境监测中心验收,废渣用于铺路,老渣场采取了筑坝防洪、防塌措施,自2005年6月起,老渣场不再堆放新渣。实际情况是直到调研时,铜梁红蝶锶业有限公司的老渣场仍在继续使用,废水、废气的排放仍不能达标。 在现场调研中,铜梁县环保局的负责同志一再声明铜梁县目前只有四家规模较大的碳酸锶生产企业,原有的几家小企业均已关停,大足县环保局的负责同志也一直在标榜大足红蝶锶业有限公司堪称化工企业在污染治理方面的楷模。两县环保部门对碳酸锶生产企业的日常监管停留在每月一次的现场检查上,但对于企业排放的废水、废气是否能够实现稳定达标的这一根本问题,两家县级环保局却称这些企业都是市控重点污染企业,相关审批手续和监测数据局都要向重庆市环保局要,拒绝向调研组提供日常监测数据。但在重庆市环保局,调研组了解到这五家规模较大的碳酸锶生产企业是在2008年3月纳入市控重点污染企业名单的,那么在1997年—2008年十余年间,究竟是谁应当负起碳酸锶企业日常环境监管职责?这样每月一次走过场的环境监管又如何能够保证企业污染物实现达标排放呢? 当地的居民中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环保难,难环保,环境污染不好搞,党的政策实在好,下面就是执行不了。”村民们不明白,为什么在党中央、国务院三令五申要重视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渝西地区的碳酸锶污染多年来就是得不到重视和解决,眼看着祖祖辈辈生活的山村生态环境越来越恶化,周边的百姓患癌症的人数越来越多,许多村民做出了最无奈的选择,离开污染严重的村落,远迁他乡。安居镇居民周文说:“自打红蝶公司搬来后,全镇搬走了几千人,大多都到县城住了。就是镇政府等部门的工作人员,白天来镇上上班,晚上也要赶回铜梁住。”安居镇不能安居,百姓深受污染之苦却无处求助,地方政府与地方环保部门在这场灾难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我们不得而知,但政府部门的庇护与放纵与庇护却毫无疑问的加剧了生态危机向社会危机的转变。 渝西地区碳酸锶生产企业污染调查中暴露出的问题很多,我们期待这份调查报告能够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使污染问题能够得到妥善解决,还渝西百姓一个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的美好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