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1943|回复: 0

南京专家话环保:片面将水搞“活”难治湖泊污染

[复制链接]

45

主题

185

回帖

167

积分

清泉

积分
167
发表于 2005-9-11 22:24: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不久结束的“中俄首次贝加尔湖地区联合科考”引起世人瞩目,中国科学家对贝加尔湖湖体、湖周植被、色楞格河及其河口三角洲的自然湿地以及贝加尔湖保持优良水质的机制进行了综合考察,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的研究员胡维平是成员之一,回到南京后他向记者介绍了此行的见闻和我国湖泊治理存在的误区。

  狭长弯曲的贝加尔湖这次成了科学家关注的焦点,这是全世界最深也是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湖长636千米,面积约31500平方千米,大概是太湖水面面积的13.5倍。胡维平研究员告诉记者,在贝加尔湖周围,总共有大小336条河流注入湖中,而从湖中流出的则仅有安加拉河,年均流量仅为1870立方米/秒,湖泊换水周期差不多要400年,这可是太湖换水周期的480倍。贝加尔湖地区人烟稀少,每平方公里只有3—4人,所以人类活动对湖泊的干预较小,400米深的湖水甚至可直接饮用。

  专家通过考察发现,贝加尔湖色楞格河口三角洲的自然湿地保护虽然起到了较好地保持生物多样性、减少人类活动干预的作用。但这里面也潜伏着隐患,局部水域由于生长茂盛的水生植物得不到合理利用而大量积淀,水中含有大量的腐殖质,进而给水体造成二次污染,结果水生植物覆盖度高的水域反而水质较差,这和太湖东部水域水生植物覆盖度高的水域水质较好形成较大的反差。这一奇怪的反差给湖泊专家提供了全新的思路,这表明光保护而不利用,不一定就能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合理地利用更能促进环境保护。

  胡研究员同时忧虑地表示。当前在我国大多数湖泊,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浅水湖泊,因受人类活动的强烈干预,水质恶化和富营养化严重。但不少部门认为水质恶化是由于水体交换不畅引起,片面认为将水搞活了,就可以改善湖泊水质。所以不少水质较差的湖泊管理部门就热衷于引水、调水,甚至把连水质不如湖泊的水体都调入,结果适得其反,造成大面积污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5-7-9 00:47 , Processed in 0.02531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