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3897|回复: 6

告别“巨无霸”送上绿色佳音!

[复制链接]

204

主题

701

回帖

6161

积分

荣誉会员

积分
6161

原创大师奖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4-12-25 14:3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4年底的回顾和展望》

2004年的环保工作有得有失、有悲忧喜、有笑有泪。
香港的冬天天空仍然是灰蒙蒙的;每年浪费的食水达9亿元;废物有增无减,大大缩短填埋场的寿命;香港不断发展主题公园、人工旅游景点而不愿意花钱和决心去保育大自然生态和历史文物;香港的购物商场、超级市场越开越多、越建越大。
巨无霸的购物商场、巨无霸的超市、巨无霸的填海工程、巨无霸的主题乐园、巨无霸的地产发展、巨无霸的高速公路、巨无霸的工业园、巨无霸的发电厂污水厂、巨无霸的跨国企业、巨无霸的汉堡包、巨无霸的痴肥问题、巨无霸的健康生态灾难和代价……
2004年结束前的两周,香港传出绿色佳音。经过9个月的努力和奋斗,香港「地球之友」成功地喝停了一个“巨无霸”的浪费拆楼工程,挽回香港的国际声誉和社会道德责任,否则发展商打算拆掉7幢全新「未用即弃」的40层高住宅大楼,将被列为「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而香港将领航全球走上「未住即弃」的堕落时代。
附寄上“皇帝的新衣”文章,与各位绿色知音分享整个事件的经过,让大家一同反思社会的核心价值,一起唤醒生态良知。
不要诅咒黑暗,继续点燃烛光,以正气、义气、骨气、勇气、和气来迎接2005年吧!
www.foe.org.hk

                            香港一位绿色知音
                             吴方笑薇 互勉
2004年12月22日
欢迎大家联系我,肖志强:13052405768  上海大学生绿色论坛老人。中国第一家上市的培训公司— 亚洲超越极限教育集团 www.magicyourlife101.com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5 14:33:36 | 显示全部楼层

皇帝的新衣
《21世纪的新版本》
吴方笑薇
联合国全球500佳
香港地球之友总干事
2004.12

7幢住宅大楼、2间地产商、60亿元利润、
19万吨建筑废料、1000名小学生、1场环保角力
和香港社会价值观的大辩论……




导火线是7幢全新未入住的公共住宅大楼,由政府卖给发展商,乘着香港房地产市道上升,新业主打算把这7幢每幢高40层高的公共住宅(简称「居屋」)拆掉改建成为豪华住宅,以高价出售估计可以赚取50至60亿元港币的利润。拆?不拆?未用即弃?伤天害理?这个议题引发了一个社会的辩论。

「红湾半岛」是居屋皇
问题大楼叫「红湾半岛」位于香港以北九龙半岛的红磡湾畔,远眺美丽的维多利亚海港。那7幢蔟新的居屋属于红磡旧区重建发展项目,由政府邀请发展商投标兴建,建成后由政府购回出售给公众自住。「居者有其屋」是政府出售低廉的公共房屋(简称「居屋」)是香港特区政府公共房屋政策的承担。而「红湾半岛」是于2002年底建成的项目。由于地理位置在维多利亚海港旁,享有“无敌”海景,因此「红湾半岛」被称为香港「居屋皇」,成为香港老百姓梦寐以求的安乐窝。因为高地价政策,私楼的卖价寸金尺土,普通中低档收入家庭唯有轮候租用公屋或入住「居者有其屋」。另方面由于香港炒卖房地产的风气甚盛,不少私楼变相成为买卖的商品,所以由于房屋政策的失衡有人无屋住,有屋无人住。

地价与身份错配
香港地产行业质疑「红湾半岛」的“地价”与它的“身份”错配,糟蹋了“无敌”海景土地的价值。换句话说,居屋要让路给豪宅,老百姓要让路给富有买家。拆掉7幢全新大楼的理由是要纠正「红湾半岛」这个土地资源错配的错误。发展商之一的「新鸿基」一位董事将「红湾半岛」形容为一粒“毒”疮,割掉它才对。另一位发展商「新创建」的高层更挑剔「红湾半岛」的设计又丑又细,不但丑化了维多利亚海港,其卫生间连孕妇也转不过身来,不合「人」住,因此这7幢新楼应先拆为快,将「红湾半岛」改建,换上“皇帝的新衣”才符合它的身份、它的价值。地产商摆明姿态拆“毒”楼,除公害,美化海港,造福香港人。

打“环保牌”创拆楼模范
发展商宣布拆掉「红湾半岛」,还促销“环保拆楼”的绿色公关。承诺循环回收再用95%的19万吨建筑废料,工地上还加盖多层布幕使用油压式的机器以减低粉尘和噪音;并扬言把建筑废料转运往大陆处理。转卖钢铁、砖瓦、木材废料所得的钱捐出成立「绿色基金」支持社区绿化和循环回收环保教育等,还邀请环保社团加入他们将成立的「环保拆楼工作小组」指导和监督拆楼工程。

巧言利诱难以服众
地产商向公众解释:要维护股东利益,纠正土地资源的错配,拆「红湾半岛」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但是环保团体拒绝被收买,更联名质疑“环保拆楼创典范”的误导和可行性。特别是把建筑废料转入大陆处理,在没有合法监管的跨境制度下,担心会带来“洋垃圾”非法倾倒的后遗症。香港有人呼吁社区福利组织(老人院、青年中心)拒绝接收拆下的卫生洁具和空调,因为他们不应认同「未用即弃」违背环保原则的行为。
地产商低估了公众的反应,特别是那些住公屋的老百姓。香港有接近6成人(超过300万)住「公屋」和「居屋」,发展商贬低「红湾半岛」这7幢「居屋皇」,还批评它不合「人」住,可以想象公屋居民的反应。他们可以接受「非人」这个标签吗?拆「红湾半岛」的解说不但难以服众,还激起了公愤,这是地产商所料不及的。

催化社会的反思
香港民间环保组织「地球之友」,在红湾半岛事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坚持使命,捍卫环境,争取公义。从谈建筑废料开始,追究企业环境责任;从谈土地房屋政策,追究社会公平;从捍卫弱势社群的利益,追究企业“社会”责任;从谈社会价值观,追究道德良心;从谈公民教育,追究成年人给下一代树立的榜样;从谈可持续发展,追究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平衡。
2004年3月两大发展商初次宣布拆红湾的消息,「地球之友」就担起旗帜走马上任,要打破“皇帝的新衣”这个败德败坏社会环境价值的商界神话。「即用即弃」已经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剥削和破坏,可想象「未用即弃」将会带来什么灾难?会如何扭曲社会的价值观?
当发展商未正式申请拆掉红湾之前,我们还抱着一线希望,尽最后努力去游说地产商改变主意。在跟着的9个月里(2004年3月至11月底),「地球之友」发动了一连串的社会反思和社会力量,引发全民的关注和讨论。包括小学生、老师、家长、立法会议员、媒体、财经评论专家、投资分析员、国际投资基金,以及小市民都街头巷议。

为红湾半岛算一算帐
香港「地球之友」率先算一算拆掉红湾的帐。拆掉7幢40层高2400个住宅单位,将产生19万吨的建筑废料,足足可填满4000部双层公共巴士!以125港元的填埋处理费用计算,需要花2千5百万港币,换句话说,每一个香港人应该分摊23港元,因为现时香港政府还未实施填埋场收费。而这个环境代价还未计算在初建时这7幢高楼所耗用的矿产、能源、环境影响和人力代价。最令人质疑的是把建筑废料转卖给邻近城市,例如珠海,由谁来监管呢?如何监管?发展商坚持己深恩熟虑地考虑过三个方案,不拆红湾、内部改装和全部拆掉。最后选择拆建,在商言商他们当然以金钱和利润衡量,并不是从社会环境角度去考虑。在金钱挂帅的香港,这种观念是商界的主流思维。

为弱势社群请命
距离「红湾半岛」只有37步的马头涌官立小学有1000名小学生就读。在「红湾半岛」初建的时候这所小学已承受了三年多的滋扰,家长和老师都为孩子的学业和健康担心。要再面对9个月的拆卸和3年的改建,他们感到不公平。这班小学生们由小一至小三已受苦了,再加3年,即是说,这所官小就读的学生们在整整6年的小学生涯中要在建筑工地旁度过!无奈、无辜、无助,谁为弱势社群请命呢!「地球之友」就义不容辞,跑去跟校长、老师和学生会面,倾听他们的忧虑,并承诺代他们反映意见并争取援助。
小学生和家长写信、绘画、接受采访发出求救的心声。虽然地产商安抚他们说为学校安装双层玻璃和空调以期减低拆楼和改建期间的噪音和粉尘,这班无辜的小学生只有一个诉求,就是不要拆掉「红湾半岛」。还愤慨地问一句“有钱就可以横行吗?”

从法理中求助
香港特区的立法会是香港最高的立法和决策机关,由民选和功能组别议员组成的。立法会内的「环境事务小组」是专责监督和决定香港的环保政策和追究问题。「地球之友」向环境事务小组寻求援助,于2004年4月邀请立法会议员和地区议员实地考察「红湾半岛」,并请他们关注。就在最后关头,(发展商再于11月29日正式宣布拆卸「红湾半岛」)代表法律界的立法会议员,就要求政府提交政府出售「红湾半岛」给地产商的文件和内容,并质疑售价和条件,为什么政府当初没有提出不准拆的要求呢?从法理中找出问题的根源和责任就是「红湾半岛」事件的转折点。

寻求国际关注
未用即弃拆掉7幢40层高的新楼是一项世界纪录。「地球之友」决定把它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以“表彰”地产商为香港创造的世界纪录,同时将「红湾半岛」申报「天无眼企业败德大奖」。这个「天无眼」大奖(英文称Public Eye Award www.evb.ch/index.cfm?page_id=2561)是由瑞士和几个国际环保组织联手评选,每年颁给败德的企业。今年更开放接受公众的提名。而香港「地球之友」提名未用即弃的「红湾半岛」入围与其他7间败德企业包括壳牌、蒙山度等因漏油毒害老百姓、砍伐森林、基因种植引发生态灾难,更有些因贿赂、贪污的行为入选。“天无眼”的目的是监督企业行为,把其败德企业业绩行为公诸于世。

寻求股东的关注
有些国际投资基金的评级都会考核上市招股企业的社会和环境风险,例如:涉及污染事故,劳资纠纷,侵犯人权或贪污贿赂等事情。有些国际投资评级机构,例如「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投资指数」和瑞士银行都考虑上牌企业的社会和环境责任,供投资基金和股票买家参考。「红湾半岛」的两间发展商在香港上市招股,不乏本地、国内和国际投资者的追捧。「地球之友」把发展商要拆掉未用即弃的「红湾半岛」消息发给国际投资基金。而其他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就到其中一间地产商「新鸿基」股东年会上抗议拆红湾,引发股东关注。企业往往以维护股东利益为借口,只对股东负责,因此打动股东投资的良知,尤其重要。

倾听社会的解读
2004年11月29日,发展商在香港各大报刊登全版广告,正式宣布经过半年多的深思熟虑决定拆掉「红湾半岛」。一时间引发社会争议。「地球之友」立刻安排一个联合公听会,得到30多个社会人士和团体代表参加,包括受影响的小学的校长、家长、住「公屋」的市民、大学生、社工代表、劳工代表、宗教代表、环保界代表、教育界代表、露宿者代表以及立法会议员来分享他们的看法。从不同的阶层,不同的价值观以及不同的群体利益评价拆掉「红湾半岛」的事件。各界一致认为未用即弃违背天理,违背公德。间接地给了政府和地产商信息和压力,拆「红湾半岛」是违反环保原则,讽刺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并漠视民意。

「红湾半岛」走进课室
「红湾半岛」未用即弃的价值观,冲击着公民教育,公德教育;「地球之友」担心学生误解及被误导,便联络了「香港教育专业人员协会」(简称“教协”)与他们联手声援受影响小学之同时呼吁社会人士,特别是家长老师帮助孩子明白「红湾半岛」的争议。我们认为「红湾半岛」是最劣的社会反面教材。一时间香港的课堂都把「红湾半岛」成为热门的课题。「即用即弃」已是现今高消费、高发展、高增长的社会趋势,再进化为「未用即弃」的地步,恐怕下一代接收的信息是“金钱至上”,“唯利是图”为了钱就可以伤天害理,不择手段,埋没良心。学生追问老师:「全新没用过的就丢弃,对吗?」老师和爸妈如何教育孩子呢?成年人为下一代树立什么榜样呢?

从孩子眼中看问题
香港孩子对「红湾半岛」事件有什么想法?香港学生的心声是什么?下一代对成年人的行为有那些回应?「地球之友」特别与香港一家广播电台合办孩子绘画比赛。带着一群小画家到「红湾半岛」亲身考察,并在实地作画,留住「红湾这一刻」,小画家在他们爸妈的陪同下,亲身感受一下受影响官办小学生的处境。得奖作品之中表现出孩子的悲伤。冠军作品绘画了一位留着眼泪的小女孩儿,双手拥抱着「红湾半岛」7幢大楼,而嘴上戴着口罩,象征孩子没有发言权,成年人没有倾听孩子的心声。这些作品也刊登在各大报章上引发成年人的反思。
   
请家长站出来
社会公平、社会责任、环境责任、企业责任、公民责任、道德良心、知错能改的勇气,家长有责任去帮助自己的孩子明白这些社会价值,但是家长也没有机会去亲身体会以及与其他家长分享交流。「地球之友」与「教协」联手安排一个「拆红湾、天无眼、亲子环保行」于12月12日特意安排导赏游,带家长和孩子绕「红湾半岛」走一个圈,途经6个景点反思,每个景点都由专人讲解「红湾」的核心价值问题。超过2000人参加了亲子环保公德教育活动。
   
峰回路转:天有眼
媒体的报道、舆论的压力、立法会议员的追查、政府澄清改建条款和补地价要求、国际的关注、股价的影响、孩子的心声……12月10日傍晚,两大发展商宣布撤回拆「红湾半岛」的决定。社会的回响普遍认为发展商听取民意,悬崖勒马是明智的,有勇气去认错是负责任的。有社论认为是人民力量的胜利,有些人认为是环保胜了一仗。但亦有财经界人士认为影响了香港营商环境,侵犯了私人产权。绝大部分香港人都支持不拆「红湾」。
   
总结「红湾半岛」的启示
「红湾半岛」不单单是一个环保问题,是关乎社会公义、企业责任、政府管治、可持续发展原则、公共财产享用权益、公众监督、公民知情权、营商环境的风险、投资者的社会责任,公德教育和下一代的福祉。
时移世易、世事瞬息万变,时代的巨轮把我们从封闭式的社会经济体系走上开放式的全球一体化市场经济和文明社会。不论这个大时代的转变带来利和弊,始终都要全民醒觉,要全民付出努力和代价。
民主意识提高了,对政府的管治要求提升了,对企业的社会承担要求也多了。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以及享用权等诉求与日俱增,这个“现实”是官商民同样要面对的。与其感叹,营商环境失利,政府与商界应抚心自问,垄断、剥削、惟利是图、不择手段、伤天害理的恶果是什么?天空、空气、水、海港、无敌海景、无敌山景都是公共财产,如何公平地享用和共用呢?
拆掉了「红湾半岛」失去的是社会「公义」,因为有人无屋住,有屋无人住;拆掉「红湾半岛」失去的是「公理」,因为政府房屋政策先错,而地产商则将错就错,拆掉「红湾半岛」失去的是「责任」,包括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拆掉「红湾半岛」失去的是「良心」,因为没有考虑和照顾弱势社群的利益;拆掉「红湾半岛」,失去的是「勇气」,因为政府和企业都不肯承担改错的责任;拆掉「红湾半岛」,失去的是社会核心价值、道德和关爱。
「红湾半岛」这7幢“居屋皇”换件新衣就可变得美了、威风了和身价升了?请想一想风光的背后、利润的背后、社会大自然付出了什么代价呢?生产水泥要把石灰石用华氏2700度高温烧炼才成、生产铝门窗要把原生矿以华氏900--1000度高温熔炼铸造,在石油危机能源短缺的今天,还是依然顾我?水泥、炼钢都要耗水,今天气候变暖、干旱我们可以暴殄天物?祸莫大于无敌,人类从砍伐第一棵树开始,亦从最后一棵树终结。古老的印第安寓言这样说:“当最后一棵树被砍掉,当最后一条河被毒害,当最后一条鱼被捕杀,你将会发现不能以金钱来充饥。”
佛家也有劝世名言:“福慧双修须及物,身名俱泰要留余。”我们可以为下一代留下什么呢?
foehk@foe.org.hk


作者简介吴方笑薇女士是香港民间慈善环保团体——香港地球之友的总干事。在2000年世界环境日,她获颁发联合国「全球五百佳」荣誉。同年她亦获国家环保总局委任为「环境使者」。2003被香港特区政府授予“铜紫荆勋章。吴方笑薇女士一向积极推动香港的环境政策,例如:在1993至2001年,她是郊野公园及海岸公园委员会成员;在2001年,她被委任为环境咨询委员会成员。吴方笑薇认为民众参与和社会力量都很重要,所以她致力推广可持续发展理念、可再生能源、废物回收、环境教育、影响评估、政府环境管治和绿色消费。她会定期组织:环境教育培训课程,这些课程是专为中国资源贫乏地区和受严重污染地方的老师、学生和妇女而设的。吴方笑薇女士的千禧目标是要推广「自助自强环保精神」的理念。她提倡寻根究底、资源共享、责任共担,一起为可持续未来而努力。

香港“地球之友”简介 --- 香港“地球之友”于一九八三年在香港成立为一个慈善环保团体,是香港最具影响力的民间组织之一。香港“地球之友”的使命是提高广大民众的环保意识,强化他们对环境和生态问题的关注,推动全民履行社会环境责任善用资源。通过定期的巡回讲座和社区环保活动,香港“地球之友”积极推动民众参与和企业环境责任。建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香港“地球之友”组织的环保教育和社区活动包括:责任消费、减废节能、绿色家居、绿色社区、绿色住宅环境管理、企业植林、太阳能车大赛、风力能研究、香港生态足印和生态城市发展蓝图。香港“地球之友”除了监督政府之余,亦积极参与香港环保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其代表被委任加入多个政府环境咨询委员会,就特区的环保政策和环境评估提出专业意见并反映民众诉求。自90年初,香港“地球之友”不断拓宽了在内地开展环保工作的空间和地域。在国家环保总局与内地环保人士的协助下,举办过七届「地球奖」,鼓励表扬和环保有心人;随后邀请一些获奖的环境专家,组织「地球奖环境教育讲师团」,已到过大陆十几个省市,深入偏远穷困地区巡回讲学。「寸草心」又将为环保知音搭建信息平台,把国际新的信息和手段带给大家,以独特的风格和手段,示范国际上如何开展环境教育教学活动,催化学员教学的思维,从而影响更多关心环境保护的人士,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保护环境是千秋大业,是维护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香港“地球之友”将与天地同心,山河同脉,中华同根,风雨同路,网罗环保有心人,共同忧患、共同承担、共同关注、共同上路,一如既往地为创造美好未来而奋斗。www.foe.org.hk
欢迎大家联系我,肖志强:13052405768  上海大学生绿色论坛老人。中国第一家上市的培训公司— 亚洲超越极限教育集团 www.magicyourlife101.com
发表于 2004-12-25 14:54:56 | 显示全部楼层
是这样的 香港的房子太贵了 我去过一次HK,明显能够感觉的出来
发表于 2004-12-25 15: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一发生战争,那么高的楼,真是一个问号?重复建设也是必然,也是趋势,国家要发展,就要建设。环境资源就要浪费。

9

主题

28

回帖

46

积分

水滴

积分
46
发表于 2004-12-25 16: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造好的高楼,拆了重建??不是因为卖不出、质量、等等。
天发商的脑子真是没的说了,这都想的出。
只因为一个字——“利”

地球之友真是好样的,在这里向你们敬礼。
发表于 2004-12-26 12:04:03 | 显示全部楼层
刚收到地球之友发过来的文稿

告别“巨无霸”.doc

107 KB, 下载次数: 1, 下载积分: 绿豆 -2 个

发表于 2004-12-27 12: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个物流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不可思议的事情的发生,让人感叹,感悟啊!!
E-mail: shilei7991955@126.com QQ: 26056617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4-6-18 17:48 , Processed in 0.04076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