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1450|回复: 0

以绿色的名义延续爱——地震灾区青川之行

[复制链接]

141

主题

701

回帖

512

积分

湖泊

积分
512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8-10-4 00:03: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www.tudou.com/v/P9FQIt7G4S0
介绍篇
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青川县境内,面积4万公顷,1978年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1986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大熊猫及森林生态系统。地处岷山东北麓,龙门山北段的高山峡谷区,动植物资源均比较丰富,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珙桐、连香树、水青树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羚牛、云豹、绿尾虹雉等20多种。 北与甘肃省文县境内的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连,西南与绵阳市平武县毗邻。东南面与青川县的青溪镇桥楼乡、三锅乡相接。
盛夏时节的唐家河,碧空万里、凉风习习、满目苍翠,这段时间是休闲避暑的旅游黄金季节。然而,一场突入其来的灾难,使这里山体垮塌、道路堵塞、通讯和水电中断、人员伤亡,滑坡和泥石流使自然植被遭到严重破坏,珍稀动植物生存受到巨大威胁。
2008年7月18日,我们一行9人到达青川县青溪镇,我们立即和当地政府、保护区进行了一个短暂的座谈,了解了一些当地的受灾情况,和目前村民的安置情况,然后乘车到达了我们的目的地青川县青溪镇落衣沟村,这个兴蜀灭蜀之地。当天晚上又和村委、学校、保护区的检查站沟通交流,第二天就开始了我们的为期约18天的支教和调研工作。
我们组7月18日到达青溪镇,在后面约20天里的工作主要有:
1、与唐家河自然保护区、镇政府、镇中小学校以及村委会座谈交流,了解当地的受灾情况,以及灾后政策和发展方向。
2、对村里60多名4到17岁的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和环境教育,并在教育结束时组织了一次约有300人参加的联欢晚会。
3、在落衣沟村及附件的几个存在进行调研、走访,了解当地的一些基本情况和重建计划,落衣沟村的走访率达到80%以上。同时在广元市电影公司的支持下为村民放电影,丰富了他们的娱乐生活。
4、邀请专家为种核桃的村民做了一次专业的核桃技术培训师,和生态餐饮技术培训,反应较好。
5、联合浙江理工大学的支教队为某高炮团的官兵举办了一场“八一”晚会。
6、2003年我们西南民族大学的首届绿色营来到了唐家河自然保护区,这次我们也再次到了唐家河保护区参观学习,对保护区的受灾情况有了一些了解,并在后续项目上达成了一些协议。

教育篇
这里的小孩淳朴,懂事,聪明,可爱,大家很快就建立了很亲密的感情。尽管条件有限,我们的课堂总是快乐不断,气氛活跃。有两天村里开展村民技术培养活动,占用了我们的教室。我们只好在户外——一棵大树阴下上课。我们班有五十几个学生,而且有很多低年级孩子,最小的才4岁,本来担心开展户外课堂秩序会很难维护。但孩子们非常的乖巧懂事,出行的时候年长孩子主动带着更小的孩子,秩序井然。记得当天上的是地理课,没有地方挂地图,孩子们争着要给老师举地图,虽然是在户外,课堂上大家也是很认真地听讲,课堂进行得很顺利。
我们负责教育的两位队员本身就很喜欢小孩,孩子也喜欢和我们在一起,在这段日子里我们和这些孩子几乎朝夕相处,不知不觉大家开始相互依恋,早上还没起床就看见窗台上一排小脑袋在探头探脑,晚上吃过晚饭回到住处,总有一帮小孩子坐在门口等着一起游戏…..课堂我们上是老师,课外却是孩子们的姐姐,我们一起钓鱼,一起玩游戏“三个字”,一起晚上躺在马路上看星星,等流星……最最怀念的是看星星,毫无顾忌地和一大帮孩子躺在马路上,望着满天的繁星,大家一起低低地唱萤火虫,偶尔一两颗流星划破夜空,引起一阵尖叫,浪漫得一塌糊涂….还有篝火晚会,男孩子女孩子一起在河滩上围着熊熊的篝火拉歌,气氛热烈…..
觉得在村里待的时间不过十几天。这样短的时间里并不能给孩子们传授多少知识。觉得我们更应该去影响孩子们的思想,让他们热爱自己的家乡,让他们了解更多外面的世界,发掘他们广泛的兴趣,引导他们做视野开阔,积极向上的人,所以我们的讲课内容涉及天文地理,也教授孩子们一些基本的吉他弹奏知识,还开展了打羽毛球,踢足球等活动。很多小孩在该过程中显示出一定的天赋。有几个男孩子因为受到我们队友顾士的感染和引导,经常到我们住处来练吉他,显示出极大的兴趣。还有一个王超的男孩子,在打羽毛球方面显示出极大的天赋,虽然很少接触羽毛球,他的球技却超过了在场的每一个人,极有发展潜力。
在短短的十几天里,除了和孩子们建立了极深厚的感情,村民的淳朴热情也让我们感动。虽然受灾严重,但大家都还是抱着比较乐观开朗的态度,待人也极热情。家访的时候,主人家总会端上甜蜜的蜂糖水,有时候还推脱不掉塞到怀里的自家栽种的核桃,有一次一个阿姨硬要留我们吃饭,甚至将门反锁……
离别尤其磨人,更何况我们的离别时间拉得特别漫长。汇报表演的那天晚上,表演结束后,也许想到我们的课堂到此就告一段落了,孩子们都坐在院子里落泪,我们的队友也有几个忍不住掉眼泪。虽然是个女孩子,我却从不轻易落泪。尽管眼睛微微发酸,却一直告诫自己不能哭。去安慰孩子,一个一个的,递纸巾,再抱一抱…..一直微笑着,直到去拥抱一个平时爱嬉笑的男孩。他的拥抱很深,很有力,紧紧的,很深的依恋,一下子触到心里某块最脆弱的地方,自己的眼泪也不争气地掉下来…..到孩子们复课的时候,因为几乎所有小孩都住校,我和菲以为要和孩子们分开了,早上很早起床,在路边挨个送别。结果我们离开的时间又推迟了,直到他们周末放假回家,终于到了我们真正离去的日子。离开的前一天晚上,因为去镇上参加一个志愿者联谊会,我们很晚才回去。一回到住处,看到一群孩子在住处等着,放他们做的写着我们名字的孔明灯,放烟火….晚上一点钟,我们三个女生到马路上去吹吹风,想最后一次躺在马路上欣赏青溪的夜色,不想走到路口,发现几个孩子相偎依着躺在院子里睡着了,说是想要赶上第二天早上一大早为我们送行,于是感动得一塌糊涂…..离别的那天早上,和孩子们一个个拥抱,一个个叮嘱,看着一张张稚气的脸满是泪水,自己的眼泪也不住的在眼眶里打转…..


调研篇
在开展支教的同时,详细了解了当地的基本情况。青川是本次地震的重灾区之一,但我们所在的青溪镇受灾较轻,大部分房屋主体结构完好,少数建筑物开裂甚至垮塌。近期4。0级以上的余震比较频繁,因此专家建议当地居民不要在屋内居住。青川的对口援助方为浙江省,境内有中国的黄石之称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唐家河。保护区成立于1978年,原先是林木生产基地,现在通向保护区的道路就是1964年修起的运输通道,1986年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动物包括大熊猫,金丝猴,藏酋猴,扭角羚等等,落衣沟村就在从镇上到保护区的路上。从我们到过的地方来看,重建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以下为各方面的详细介绍。

一、自然
1、生态环境
地震造成了全县境内许多地方出现了山体滑坡,不过好在涉及的面积都不大,地震前森林覆盖率为43%,现在数据应该仍然在变化中,不过应该减少得不多,一方面是由于本身灾害的破坏程度不是非常严重,另外还跟当地保护区这几年一直在推进的退耕还林工作密不可分。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开发保护区的旅游资源,地震发生之前,居民已经全部迁出了保护区,大家对此还是比较支持,而且都期待着旅游能更快地发展起来。居民迁出后,原先的耕地全部种植了树木,并给予他们定期的生活补贴。地震过后,当地居民反映,气候较往年略有变化,早晨气温偏低,中午气温偏高,鸟类基本没有什么变化,野兽活动略与减少,我们去保护区就只看到了猴子,但这些变化都不是很剧烈,可以认为是地震带来的短期现象。
2、水质
落衣沟村的水源来自村后面的山上,我们到达时,保护区刚刚给每家每户安装了自来水管,取水地位于半山腰的一块平地上,当地还有一条约10米宽的河流经过,河水清澈,基本满足了当地的用水需求,水质非常好,几乎可以直接饮用,由于水管安装是由外面的保护组织赞助的,因此得以进行。每户水管安装点下方都有排污口,生活污水顺着预先埋设的管道在下游进入河中。基本没有经过处理。但由于取水处是一个露天的沉沙池,下雨时水会变混,这时候村民就是以河水作为生活用水。最有可能影响水质的是河边的堆放垃圾,由于不像城市里面有固定的垃圾桶,村民们大多将垃圾与自己做饭的柴火堆放在一起,积累倒一定数量以后集中焚烧。由于堆放点离河道并不远,存在一定的污染隐患。保护区已经为每家每户配备了一个很大的垃圾桶,准备下一步鼓励村民将垃圾放在里面,定期回收,但也许是多年形成的习惯很难立刻改变,那些桶目前基本还是摆设。
3、自然灾害
这次地震造成了大范围的山体滑坡,对部分村民的田地带来了影响,没有人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去管理那些山脚的田地。部分土地被完全掩埋。由于退耕还林之后大家的土地都非常少,注意的经济收入与土地关系不是很大,除了需要购买一些口粮之外,基本没有太大的影响。本地区没有大规模的畜牧业,只有各家自己的蜜蜂养殖,我们去的前一段时间,养殖户要将蜂箱运进保护区,取蜜的时候再拖回来,但由于余震频繁,进入保护区的路段出现了几处比较严重的山体滑坡,部分农户放弃了运蜂箱进去的打算,还有些由于交通受阻没有能够及时将蜂蜜收起来,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蜂蜜的产量和质量。蜂蜜的销售也受到了一定影响。地震也使到当地旅游的人数大大减少,不少开着农家乐的农户只能将希望放到下一年。本地区绿化工作成效显著,虽然不时有雨水降落,却没有听到哪里发生了泥石流,道路两旁的山体裂缝随处可见,滑坡伴随着余震时有发生,道路经常阻塞。山脉主体结构大多完整,没有明显的山体下陷发生。
二、人文
1、经济
地震带来的经济损失还是比较严重的,主要在基础生产生活设施方面,震后最初几天一直没有电力供应,房屋有开裂现象,部分房屋已经基本无法居住。有1人因坠物受重伤,现已从西安治疗归来。有些居民家中家电家具受损,情况不一。震后许多在外打工的村民纷纷返回家中询问受灾情况,确认没有大碍后已出去继续工作。由于退耕还林,人多地少,当地很多居民选择了出外务工,收入结构大多以外面的为主,因而影响不是很大,还有少部分居民在本地做生意,跑运输,因灾受到了很大影响,基本处于停业状态。
2、教育
地震发生后,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学生们一直没有上课,家长们也没有过多的约束他们,因此基本出于闲散状态,我们到达时,已经有几批志愿者在几个不同的点给孩子们上课,每天都能保证下午的课程,但我们还是看到不少孩子在外面玩耍。谈到学习,孩子们还是希望能够正常上课,毕竟他们自己坚持学习的时间持续不了多久。我们去开课后,内容较之前丰富了一些,孩子们也多了起来,由最初的30左右增长到50多,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很高,每天安排9点开始上课,但不到8点很多孩子都跑过来坐在那里等着,我们觉得孩子们之所以玩耍,主要是没有人引导他们,而不是学习态度问题。对于地震知识,高年纪的孩子都能说出来一些,但还不够全面,但是他们明显对此有着浓厚的兴趣。青溪小学和青溪中学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坏,8月1号全面复课后孩子们全部都安排在板房里面上课,教学设施有很大一部分是浙江那边援助的,还包括孩子们每人一套文具。相信孩子们的学习能够很快步入正规。

三、基本情况
我们所在地居民收入水平一般,平均每户家庭年收入不足8000,(分布情况见附表1),教育程度以初中的为主,家庭人口中青壮年大多出外打工,只剩下老人和孩子在家里,这段时间很多人从外面回来,要等家里安顿好了再出去。主要收入除了出外务工之外,还有核桃,蜂蜜,木耳等当地土特产的销售,人均土地不足2分,有土地的就种些口粮,没有土地的就干脆搞点其他的副业,如开农家乐等等。退耕还林的树木种植没有特别要求,因此,村子后面的山上300亩田地全部种植了核桃树苗,按照人口分配,大约每人可以分到1亩核桃林。这个可能以后村民间进行托管后可能成为部分村民的主要收入。当地没有大规模的乡镇企业,核桃,蜂蜜均有人在收获季节专门上门收购,由于土地种植面积都不大,因此大家都基本不用肥料,绝对可以称得上是绿色食品。医疗方面,村子里有哥卫生所,里面只有一位老医生,虽然他年纪有些大了,但我们依然经常看着他匆匆来去,十分忙碌。地震发生时,伤员都很快转运到了 广元,再送到其他地方。全镇共因灾死亡8人,伤百余人,现伤者大多已经康复。

四、重建
目前青川的灾后重建计划尚未做出,现在的主要工作是将居民安置在活动板房里,板房预计至少要住3年以上,现在居民每人每天都在领取10元的生活补贴,作为对口援助方的浙江省,他们有很多单位提供了大量的岗位需求信息,以公告的形式贴在居民集中的地方,投资的情况目前还不是很明确。估计要等重建计划作出后才能得到落实。我们支教期间,协助保护区组织举办了核桃种植技术培训,到会的村民比预期的少,但培训的效果还是不错的,尤其是果树嫁接方面,增加了现场演示和实地操作环节,大家都感觉不虚此行。目前政府正在进行社区建设项目,希望将村民自己发展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这方面的调查详见附表2).之前在河流上游的关虎,这个项目没有成功,现在计划在我们支教的地点开展第2期建设,这个项目如果成功,将极大地改变当地房展各顾各的状况,项目计划进行2年,期间有一些对外的推广活动。最近的一个就是8月10日将要举行的中华小姐外景大赛,凤凰卫视将全程跟踪报导,这对于当地的旅游开发有着很好的推动作用。当地居民也对这个活动表示了关注,几家农家乐也在加紧装修,争取能及时开业。这几天,保护区还要进行生态餐饮方面的培训,希望可以在农家乐的经营中加入生态环境的因素,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双赢。这些项目都是面向所以的当地居民来进行的,但从核桃培训的效果来看,很多村民还没有长远发展的考虑,他们更看重眼前实实在在的东西,其他的关注程度还不够。因此可能培训的效果虽然可能不错,但收益面不会太广。关于个人重建方面,我选取一个农家乐个案作为代表,我们住的隔壁王大哥计划开农家乐,首先用自己零散的土地跟别人作交换,接着在农家乐主体修成后,饲养100余只土鸡,在农家乐中设置一个可容纳50人开会的会议室,目前就先是这几个方面安排,计划3年内完成,家里人都要来帮忙,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资金不能一次到位,以及对未来农家乐的发展前景没有明确的预期。从这个典型的个案可以看出,大家虽然有自我发展的意识,但似乎没有详细的规划和需求分析,一旦遇到意外的问题,随时可能中止。而且,农村中跟风而上的倾向十分严重,一旦有某家人做这件事情而致富,大家都竞相模仿。目前落衣沟村的这种一条街农家乐开起来后,假如不考虑做出自己的特色,很有可能经不起市场竞争的冲击。(详细统计情况见附表3)

附表1 收入结构及年收入
目前规划的三舍街道上,仅有一家农家乐在正常开张营业,除去靠行医为生的医生一家,其它住户的主要经济来源大体包括出外务工,养蜂,种植核桃,情况如下表
方式及收入6000元以下6000-9999元10000元以上合计
打工为主511319
养蜂为主2305
核桃种植3407
其它1102
合计1119333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出外务工带给了当地居民的大部分收入,核桃与养蜂长期经营的只有少数几家,而且收入也不高。
附表2 对政府及保护区工作满意度
核桃种植技术培训后,我们就居民对街道管理方的态度作了走访,结果与我们预想的情况差不多,社区工作并没有得到大部分村民的认可。
工作及满意度太差一般较好说不清
自来水管安装91455
培训组织安排131262
垃圾桶配置014910
震后应对措施181102
社区管理方总评141322
水管安装方面,很多村民觉得河流就在门前,安水管多此一举,有作秀之嫌,而且部分管道要大家出钱购买,下雨天氺就变混。培训进行了一上午,很多人才知道,但来的人确实有收获。垃圾桶大家都有“不要白不要”的心理,这也是一种不满情绪的表现,震后大家基本上各顾各,几天后才有政府人员来做赈灾工作,大家普遍不满。对社区管理方,大家都有不少意见。反过来,社区管理方也指责村民不积极,目光短浅等等,看来社区建设工作中,要处理好同群众的沟通,任重而道远。
附表3未来发展各个意向家庭数
未来方向及规划度粗略详细合计
农家乐729
土特产606
运输303
出外务工15015
合计31033
土特产包括核桃,蜂蜜和木耳这三种当地的土特产,由于发展意向较少,合为一项,谈到土特产发展,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提出,最缺乏的就是技术支持。运输方面的规划就是先把驾照考了再说,出外务工的依然停留在接着干,找熟人介绍等模式,没有一个人提出要先去学点技术再出去。农家乐都是先开起来再说,仅有2家人提出要搞点自己的特色,已经很不容易了。

评估篇
我们队的队员都要撤离落衣沟了,先是赵翔和丁小宇离开,今天早上陈健和顾士也踏上了回成都的班车,我们最后一批留下殿后的我们四个人也将在明天一早坐便车回成都,到那时候青川项目也将告一段落了,但我不知道明天划上的是顿号还是句号。
如果非要对此次活动做一个评估的话,我认为青川项目是成功的,或许是我们都没有参加过类似的活动,没有可比性;或许是我们的工作没有遇到太多的困难,我给这次活动的评价是:我们这一趟来得是值得的。

前期筹备:在前期的筹备上网作为GreenSOS的一员是应该检讨的,我们在活动的准备上很不充分,甚至很唐突,比如说:队员的人数上预计的不是很准确,导致后面没得多余的选择,培训也有凑的感觉,特别是对各项目点的情况一无所知,造成了太多的不确定因素,这对我们组的影响也特别大,在众多的不确定因素下设计的课程根本不能用,调研的日程设计也被抛弃,不能实施,而且在最后还临时决定把我们的队员调了一个去彭州项目组对我们来说更是雪上加霜,使得我们在分工上不得不调整,相应负债教育的两个女生的工作量也加大了。
另外一挫折是我使用的那台本本在最后一晚突然报销,直接导致我们的前期准备的资料丢失,里面有很多为教育准备的素材和文字资料,还有我们前期收集的一系列数据,还好我们临时打印了一些其他组的资料,并在当晚加班准备了一些东西,但到了这边后发现我们带的资料实在是太少太少,远远不够我们教育信息的补充,不得不靠办公室的飞信接济。另外,前期的组织上也比较散,分工不明确,无人监管,使得大家在筹备上有些迷茫,不知该做些什么,这主要是我们这个队长不够尽职,整个培训筹备期间都在忙于整个大项目的运作,未能早小项目组上下功夫,没能组织好这个团队。
总的来说,在前期的物质筹备上不是很理想,但在精神方面还做的不错,这主要和GreenSOS的风格有关,我们一直强调“学习”的态度。以我们的能力和经历我们无法为他们解决问题,但我们可以从他们那里学到东西,不管是农户、政府、保护区还是其他民间组织,我们都是以“交流”的态度,“倾听”的方式来获取资料,而不是着重于“考察”,更不是“指导”。这样的态度使我们的活动目的明确,方式清楚,有利于整个活动的开展。特别是以教育作为突破口,为我们打好的极好的群众基础,使我们得到了政府和保护区的支持,同时也避开了“调查、调研”这样关键敏感的字眼。

中期活动:活动中我们面临的第一挑战便是对当地的情况不了解,所有的策划都是“想像”中去设计,更谈不上详细。据说青川是一个重灾区,所以我们都做好了吃苦的准备,连安全帽都带好了,这也是我们选择青川的理由。面对这个未知的落衣沟村,我们在到达之前都是一无所知,面对这么一个未知的小山村,我心里没有一点府,只是坚信着:我们能适应这里。后来老大葵丽突然说要和我们一起来青川,而且会带上资助方,这对我们来说既是安慰,也是挑战,有老大在我对工作充满了信心。但在资助方的眼皮底下应对这些未知的事情,绝对是一件危险的事情。
我们在青川的工作有三个人对我们特别有利,帮助也很大。
1.杨校长。作为青溪小学的校长,他是我们到此之前唯一联系人,我们前期的安顿都是他帮我们安排的。到青溪后,他把我们拉入一青溪的这么一个志愿者和政府圈子,还开车把我们送到了目的地。并为我们提供了帐篷,在教育方面也给了我们极大的支持与鼓励。
2.何站长 我们在落衣沟村的所有工作和生活都处于保护区的何站长的关心与帮助之中,地震后何站长的保护站就设立于落衣沟的一个农家乐中,吃在这里住在这里,着手于附近农户的重建工作。在这里,我们是合作关心,因此,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基层政府的支持。另外,他还为我们提供了去保护区考察的机会。
3.王旭东。这位浙江来的志愿者大哥让我们每个人佩服得五体投地,特别是我们的女同志的那一份尊敬啊,让我都羡慕不已。非常感谢他把我们与部队及浙江理工大学的志愿者联系了起来,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之外,又对当地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最后,还给我们联系了回成都的便车。
另外,还有很多人和组织都给我们的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如:如蒋建军,作为当地大学生应该是最了解当地的人,在我们与村民间建立以一条无形的桥梁,消除了村民对我们工作的质疑。
除此之外,我们在当地工作还有一些有利的地方:1、我们去的时候CI已经开展了半个月的教育工作,把当地学生集中到了一起,同时场地等问题也解决了,使我们不用前期的准备而立即投入教学中去,同时他们管下午的课程,我们只有上午的分工也大大减轻了我们的工作量。2、当地的小孩子特别热情,地震之后又一种孤独感,对外面的事情充满了好奇,使得我们的教育进行得很顺利,也通过他们建立好了与村民的关系,村民的支持为我们的调研提供了极大的便利。3、地震之后,村民或多或少心理上受到了一点刺激,最明显的是都有一种很强烈的倾诉欲望,碰到我们这样的“热心人”更是希望把自己所知道的都告诉我们,他们太需要有人倾听了,我们在做调研的同时也在给他们进行治疗,这让我们极容易与村民接近并建立起一种很突然却很真诚的朋友关系。因而我们得到了当地村民的热情接待,使调研进行得很顺利。我们走的时候还看到了他们依依不舍的神情,当时我们也很不好受,也留了泪。

有一点是很重的要的,有这么有了的条件,如果不好好的利用也不会有今天的收成,分工明确,而又相互帮助。以该块项目负责人为主导,其他人员协助工作的开展,特别是经常性的讨论研究,交流各自不同的意见和看法,不断的总结,不断的进步,不同的思维碰撞产生耀眼的火花。讨论工作该怎么计划,周末进行,设定一个时间表及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在几天的熟悉后我们对周边的情况以及有了初步的认识,很多时候都可以制定出比较详细的计划。

重建篇省略

GreenSOS 顾卫松
2008年8月7日
欢迎光临GreenSOS--中国绿色学生组织网仰天大笑看过去,我辈岂是无聊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5-7-7 18:25 , Processed in 0.04264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