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1883|回复: 2

[文帮] 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复制链接]

88

主题

1137

回帖

2万

积分

大西洋

积分
25204

认知组特殊贡献奖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8-10-11 11:39: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地球浮于宇宙之海,被浩瀚的无限时空所包围。
整个宇宙、万物的生命从何而来,又奔向哪里?
大海因何而深?山峦因何而高?
它们的存在有什么意义?

这真是一个神秘的问题。因为最古老的文明
不是人为而是自然,在宇宙生息不灭的庄严秩序前,
人类最渴望知道的是在生命长河里他们的来历、
所处的位置和发展趋向。

这种愿望是与生俱来的。
但是在造物的大神秘面前,人类只能模糊得知,
在万古之前,宇宙所有物质都只是一个整体,
后来它以无比惊人的力度爆炸了。
无数碎片在呼啸而去的飞行中,逐渐地冷却和凝固,
变成寂静的星球。我们的地球就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片。

然而,正是生命,像高悬于黑暗世界之上的希望之星,
把了无生趣的地球变成了光芒四射的生灵世界。
完美的秩序在这个小小星球上运作,
河水高涨,树林纯净,天空中无数异彩的鸟类在飞舞,
大群大群的野马在原野上奋蹄奔驰,卷起身后漫天黄尘。
森林、雨露、瀑布、草原、大漠、沧海……
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叫做大自然的完美体系。

终于,在自然进化的伟大乐章中,
人类与文明同时出场,并很快成为
大地、天空、自然、世界的主宰,
掌管天上的飞鸟、水中的鱼。
然而,我们的先民曾经是蒙昧的,他们深为自然而感动,
他们睁着惊奇的眼睛,看到群星在穹庐上神秘地闪烁,
看到各种生灵在身边往复穿梭。
在天空之下,在大地之上,他们单纯而快乐地生活着,
原始地领悟着生命的意义。

不过,自然界有其阴暗的一面,不只像童话仙境那样美好。
洪荒时代的人们在走出自然界时是那样地无助,
他们与世界的初次交流,犹如在细雨中凄厉地呼喊。
因为大自然的狂暴也同样深刻地震撼过他们,
这种震撼像遗传密码一样代代相传,
直到今天仍在照耀着我们这些后世生物的灵魂。
我们有时会莫名其妙感到慌乱、无助、恐惧却说不出原因,
我们的婴儿有时会在梦中哭醒,
也许,这正是由于内心对大自然突发灾难、
对种群灭绝的深深恐惧。
这一切都是不自知的,
是生命和大自然留在我们潜意识中的痛苦烙印。

当然,这种无以名状的恐惧和不安,
同样是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切领悟。
大自然将严峻父执与温柔母身合而为一,
让婴儿般的早期人类依身于纯自然的状态之中。
所以在那最初的年代里,人类意识的两个方面:
内心自省和外部观察都处于一种半明半昧的状态,
它处于一种共同的纱幕下,
这纱幕是由幻想、信仰和童稚的冲动组成的。
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自然都放射着不可思议的魔法光辉。
直到人成熟为精神的个体,
对这世界一切事物做客观处理和思考成为可能;
也许,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
内心清纯而快乐的人类的童年,
就被一劳永逸地丢失在遗忘中了。

这一过程也许是必然的。
人类终要长大,终要进入孔武有力的青年时代,
开始走出自然界并反观自身。
对这一点,
弗洛姆简洁明快地论述道:“人类存在的本质是,
他从动物王国里走出来了,摆脱了适应性本能。
他超越了自然,尽管从来没有离开过自然。
他是自然的一部分,然而一旦脱离自然,
他就不能回归自然。一旦被赶出天堂——
一种自然的原生态——手持火剑的天使就挡住了他的回路。
人只有向前走,培育理性,寻找新的和谐,人类的和谐,
而不是前人类的和谐。
这种前人类的和谐早已不可逆转的丧失了。”

人类进化的轮廓也的确大抵如此。
当茹毛饮血的原始人点燃第一堆篝火,
人类文明便露出第一抹曙色。
随着这文明之光的日渐炫目,人类欲望的火苗也愈燃愈炽。
现代工业文明使人们在不同程度上获得物质满足的同时,
也大大扩张了人的各种欲望。
人类的欲望无边和地球资源的有限性互为抵牾,
人的欲望和人实现欲望的能力之间构成了永恒的差距。
上个世纪这个轰轰烈烈的百年,与之前的数亿年相比,
只不过是时间长河中的一瞬。
而恰恰是在这微不足道的一瞬间,
自然生态系统向人类持续不断地敲响警钟,
一声声撼人心魄。
总有一天,
这预警声会化作某种可见的、
逐渐加速的巨大力量向人们扑来,
那扑来的速度很可能令我们或我们的后代猝不及防……

控制自然既不容易也不明智,
我们轻率地干预了我们几乎不了解的事物,
并且是在拿我们自己的性命和别的有机体的生命去冒险。
有人认为,人类可以发展到完全不依赖地球的
生命维持系统而独立存在。
问题在于,在科学技术为实现上述目标而努力之前,
我们却不能不扪心自问:这是人类理想的家园吗?
当物竞天择的野生世界消失殆尽,只拥有转基因食品、
克隆动物、水泥和金属外壳的大地以及网络世界虚拟空间,
人类会感觉到满足和幸福吗?人类还会有激情、有幻想、有创造力吗?
由于科技和市场化,人们很容易得到
在从前罕见的各种各样的食品,
但所得到的是其所是吗?
今天四季供应的水果。还带有那种唯有在收获季节才会有的果香吗?

野生动物的群体性命运更像是一个深刻的寓言。
仅仅在上个世纪,就有几百种珍禽异兽化为人类永远的记忆,
还有很多种动物在一条灭绝之路上排起长队,
黯然地准备启程离去。

人类有自己存在的理由和生命的秘密,
各种动物也自有不同的际遇悲欢和灭绝宿命。
但它们只是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伴随者和同路人,
它们的兴衰本不该由我们来决定。
不仅如此,地球上的生命群落,
更是人类生命的伟大城防。
看上去植物、微生物、动物是三个迥乎其异的独立王国,
实际上它们环环相衔,链链相扣,
构成了一个生命世界的完整体系,
在这个整体中,造物者通过一个叫食物链的巧妙设计,
通过各种生物的相互激励、制约、转化、交换、补偿,
维系着大自然恢弘沉静地运行。
人类的小智慧在这样的大智慧面前,
实在是难以望其项背。
人类真正的不幸,
在于不懂得在珍惜自身的同时,
也应珍惜身外的一切生灵;
不懂得自身生命的彩排原本与身外生命的霓虹连成一片。
人之外任何生命的毁灭,不仅是动物的悲哀,
更是人类的悲剧。
被毁灭者价值愈高,悲剧就愈显得沉重。

“我们红人,视大地每一方土地为圣洁。
在我们的记忆里,在我们的生命里,每一根晶亮的松板,
每一片沙滩,每一撮幽林里的气息,每一种引人自省、
鸣叫的昆虫都是神圣的。
树液的芳香在林中穿越,
也渗透了红人自亘古以来的记忆……”
这是印第安大酋长在《西雅图宣言》中所说的一段话。
这诗意而震慑人心的话语向我们揭示,
生命是天性与人性的融合,自然是爱与美的统一。
这样一种清澈澄明生命境界,
才会让我们永久地仰视和仆服。
在人类的记忆里,
总有一个往古的家园之梦挥之不去。

一首因纽特人的歌谣对我们的先民进行了这样的想像:
“在远古的时候人类高兴变成动物就能变成,
动物要高兴也能变成人。
那时我们曾共用同样的话语,
只因为那时人和动物讲同样的话。”
这是一个令人眩惑与欣慰的事实:生命无所不在,亲近共存。
扑朔迷离的大自然,以其斑驳的万有,构成了神奇的无限。
冥冥中,天人合一物我难分,
无限神奇里也包容着人类自己。
而当人类渐行渐远的时候,
往昔家园的景象
还残留在他们模糊的记忆中,成为无法排遣的隐痛。

刘易斯·托马斯博士怀着一种惶惑的心情向世界发问:
“我想知道的是:在当今时代,我对大地应抱有怎样的感觉?
旧日的大自然哪里去了?世界那浑莽的、翻扭滚动的、
不可理喻的大块生命现在何处?
我们往昔的惊恐震怖的兴奋如今何在?”
他是在向全人类发问。

对自然家园的思念之苦,
使人们的感受和和良心也日渐敏锐。
美国科学家卡利科特曾经说起过这样一种独特的感受:
“当我盯着褐色的淤泥堵塞的河水,
看着一抹黑色的从孟菲斯来的工业的、市政污水,
跟随在后的是不断从辛辛那拉、路易斯维尔或圣路易斯
漂来的一种不知名的混色线呢的碎片渣滓,
我体验到一种明显的疼痛。
它并不是清楚地局限在我四肢中的哪一肢上,
也不像一阵头痛或恶心。但是,它却是非常真实的
……在我发现的一刹那,我想,这河是我的一部分。”

严冬和痛苦,教导人类认识过失。
加里·斯奈德在《大地家族》中也有这样的认识:
“最受无情剥削的阶级是:动物,树木,花草,水,空气。”
大地上的万事万物,本来都有一种自由生长的内在秩序,
但是在消费主义、物质主义、无限进步的盲目乐观主义的挤压下饱受戕害,
同时也是人类面临自食恶果的境地。

理性的高唱入云常伴随着自然的黯然退隐。
在工业化进程一日千里的今天,
人类的自我省思的声音很可能被时代的喧嚣所淹没,
毕竟大多数人们关心利润远过于故园的诗意。
但是,在背离自然,追求繁荣的路上,还是让我们多想想自己的来历和出世的故乡吧。

在绵长的历史中,我们可以领悟到,
人类的发展轨迹,不仅是一幅幅人类社会历史画面的连续,
而且还是人与自然关系变化的过程;一部世界文明的历史,
不仅汇集了世界各个文明的发展史,
而且还是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在生物圈里状况的变迁史,
难道我们不能够从源头那里,
寻找到一些精神资源、动力和光芒吗?

在我们祖先的眼里,
自然是一个充溢着发育创造的自足体系,
人是其中的一个和谐元素,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为一。
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同时在文化观念上,中国思想将文化也看作是不能独立于自然之外的精神现象,
而是由自然引发和派生的自然现象,
一切自有其烂漫先机。
文化就是这样从自然中走出来的,
几乎所有的智慧体悟都来自对万物的体察。
寒江独钓、秋江暝泊、柳溪归牧、风雨归舟……
在那一片片和谐、宁静的背景之上,
游人们在其中生活和劳动,更显得活泼、生动和灵秀。
人们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感到阻隔,
于是他们的眼光开始偏移,
偏向视线可触及之处的自然:
她的宁静可以让人忘却烦恼;
她的沉默正好是一个忠实的听众;
她在时空上的无限延伸,
对于一个因失掉了联系而无所归宿的人来说,
正好是一个安身之处,一个承纳他的痛苦的场所。

在战乱的年代,对于流落他乡的人们而言,
如果能够借助与眼前的自然情境与远方在时间、空间上的联系,
寄托漫长的思乡之情,更是一个深远的慰藉。
大自然于是成了人们名副其实的情感家园,
是悲苦的情感得到释放和吐纳的天地,
是处境陷落、身心疲惫、目光焦虑的人们
随时可以得到的安慰和支持。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将士出征,连杨柳都满怀别情,依依不舍;
久役回归,已是沧海桑田,
连雨雪都为时光的无情劫毁而悲恸。
自然感动了人类,也触动了敏感的爱的神经。
自然就是在于人的交融中被照亮了。
人有人心,物有物情,
人与物的和谐才是宇宙之至真至善至美。
这是一种明朗的世界观,
是对天地万物的无限敬仰与爱慕,
是坚信人心与天地之心本质相通,
甚至是人类生命存在的道德依据。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中国的古典文人们更是热衷于流连山水,
寄心自然,歌天上之明月,啸林间之长风,
一任世事沧桑,白云苍狗,
而陶醉于自然永恒的领悟之中。
在他们的笔下,大自然真正呈现、敞开了,
生命也因此沐浴在宁静祥和的月光里。

西方的自然主义传统与东方一样悠远绵长,
当然也差不多在两千年内,
自然被当做一个不受信任的对象遭到排斥。
这样的历史人文传统,受到“浪漫主义运动”
如狂飙般突起的反弹是顺理成章的。
在几个世纪前,
大自然成了西方诗人的摇篮和哲学家的襁褓。
从自然中寻找至圣至美的灵魂,
是浪漫派诗人和思想家们共同的追求。
他们都是大自然终生的热爱者和赞美者,
他们追求和自然打成一片,
渴望通过自然与永恒合而为一。
他们坚信一山一河,一花一草,一木一石,
均有其内在的生命、心灵和情感。
他们认为,在万物心中,
都蕴含着一个伟大的精神世界,有待于去唤醒。
他们认为万物均有伟大而丰富的精神意义,
自然的生命在浪漫派诗人那里获得了最纯正的表达:
鼓励我们对世界保持信心。

到了20世纪海德格尔这里,
这个习惯于缄默与静观的思想家有一天突然吃惊地意识到,
人已远离家园,而重返家园的道路是如此地漫长。
他经过长时间痛苦的思考后认定:
人们需要重操乡音。
重操乡音就是要重建人与语言的乡土关系、自然关系。
一切都在此单纯的乡音中回返自然,
让大地自然而然地展示,让天空自然而然地打开,
让神灵自然而然地显现,真正的诗人就是操着这样的乡音而寻找家门。
乡音有如一首无字的歌,这样的歌声沐浴着自然之风,
负载着自然的深切呼唤。
海德格尔这位思想者,
一生都对荷尔德林、特里克这样的诗人投以热情的注视,
就是因为在他眼里,他们的歌吟是精神上的归乡之歌。

但是,我们只是遥遥窥见了一个
优美静谧的灵魂家园和生命家园,
归乡之路却杳然无期。
或许,那根本就只是现代人一种一厢情愿的缅想。
不过至少,在物语的喧嚣与骚动中,
在我们盲目的奔跑在“文明”发展的轨迹上时,
我们起码应当多回头看一看,
看已走过的一路上错过了多少风景,
看一路上散落了多少我们丢弃的自然馈赠。

诗人荷尔德林过早地洞见了
这种因大地退隐带来的人的困境。
在《莱茵颂》中他沉重地发问:
“阿尔卑斯山峦鬼斧神工/那是远古传说中天使的城寨/
但何处是人类/莫测高深的归宿?”
当然我们不必消沉。
诗人同时也喻示我们:“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
人类的诗性和大自然的力量,会驱散我们的孤单,
让我们从心底生出欢悦——重新审视大地并为他的秘密守夜。
做一个热爱大地和大地秘密的人,
这秘密包括人与动物的秘密、人与人的秘密,
也包括人与天地间的秘密。
正是这个充满诗性、神性秘密的大地,
才是人类世世代代渴望的家园景观。
大地是所有答案的涌现者和生命的护持者,
也是我们灵魂获得新生的依托。
我们不愿再将大地作为利用和技术化的对象,
只愿用生生不息的诗性去颂扬大地的荣耀之美。
当诗人、艺术家、大自然的热爱者以及爱做梦的孩子们
在一起讲述自然的故事,将生命的美丽到处传唱时,
大地就会连同我们的注视一起融入花香,
那广大深邃的生命世界也将翩然飞临。

223

主题

1187

回帖

848

积分

黄河

积分
848
QQ
发表于 2008-10-11 11:43:37 | 显示全部楼层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101

主题

1228

回帖

925

积分

黄河

积分
925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8-10-12 18:3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诗!
在深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4-10-20 11:13 , Processed in 0.040476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