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1889|回复: 3

心灵环保

[复制链接]

71

主题

1136

回帖

1万

积分

印度洋

积分
10287

认知组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8-10-21 00:38: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济群法师著
   今天,我要和大家谈一谈有关心灵环保的课题。

   环保是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也是社会的潮流所向。在这个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时代,地球正在经受着前所未有的破坏,我们的生活环境正在日复一日地被污染。生活在城市的人会感觉特别明显,曾几何时,纯净的蓝天已成为难得一见的风景,新鲜的空气已成为堪称奢侈的享受。水是生命之源,但我们能够喝到的是什么?清洁的水源似乎只有电视广告中才得以一见。我们的生活被钢筋水泥包围着,被喧闹嘈杂包围着,被工业的废气包围着。污染造成了整个生态环境的破坏,孕育过中华文明的黄河已干涸得近于枯竭,而长江沿岸的水土流失则使得特大水灾频频发生。面对大自然的惩罚,如果我们还不能开始反省,不能检点我们的行为,终有一天,这个地球会不再为我们提供安身立命的庇护。

   这一切和一味强调经济发展是分不开的,在今天这个社会,利润最大化原则几乎左右了所有人的生活观念。而从更深层的意义上看,它所造成的不仅是那些有形的污染,所破坏的也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更在不知不觉中逐步侵蚀着我们的心灵。今天,人类的物质条件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要富足,我们有了现代化的的生活,有了形形色色的享乐,但我们梦寐以求的幸福并没有如期而至。事实上,现代人所面临的烦恼和痛苦丝毫没有减少。

   问题的根源在哪里?随着物质文明的提高,我们的思想境界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正相反,在物欲的怂恿下,我们的贪、嗔、痴正在随之地增长,我们所造下的杀、盗、淫、妄诸业也在随之增长。我们以为自己在追求、在收获,却从来没有想到,这种“危身弃生以殉物”的人生,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如果说生态保护是今天整个社会的当务之急,那么,心灵环保的提倡也有着同样迫切的需要。因为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不仅直接影响到我们的人生幸福,更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生态环境的平衡,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

   如何才能保护好我们内在的心灵?下面,我想从三个方面来展开论述。


一、心的名称及分类

  首先,要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心的名称和分类。在佛教里,关于心的阐述有心、意、识和心王、心所这几个概念。

 1、心、意、识

   通常,我们所说的心就是指我们的肉团心,而佛教里对心所赋予的内涵是“积集义”,也就是能够积累种种经验。在有情无尽的生死过程中,我们所有的生命经验,以及曾经发生过的一切,都储存在我们的内心,由我们的心来聚集并保存。它像是一个容量无限大的仓库,正如某位作家所说的那样:“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心灵。”
   第二个概念是意,意为思量义,即能够思维的特征。思维有时需要借助外在环境,有时不需要借助外在环境。因为在我们的内心储存着许多思维的素材,那就是无始以来所积累的经验,即使我们闭起眼睛,思维照样可以进行,照样能够陷入遐想之中,这就是意所具有的功能。
   第三个概念是识,识为了别义。当我们的六识面对色、声、香、味、触、法的六尘境界时,我们能够对所接触的对象进行分别和判断,能够区别高下、善恶、美丑,这就是识所产生的作用。

  2、八识

A、五识
   心、意、识是佛教对心所赋予的三个概念。在唯识宗里,又将心分为八识,其中,我们能够明显感觉到的是前五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和身识。但五识的认识能力非常有限,在唯识宗中称为现量。什么是现量呢?就相当于哲学里所说的直觉,它不介入思维,因而所缘的境界必须是当前的。换句话说,前五识必须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作用,必须在眼睛看到物体的当下,耳朵听到声音的当下,鼻子闻到气味的当下,舌头尝到味道的当下,身体接触环境的当下。当境界没有出现我们的眼前时,眼识不会产生作用;当声音没有抵达我们的耳朵时,耳识不会产生作用;当气味没有传到我们的鼻子时,鼻识不会产生作用;当味道没有经过舌头时,舌识不会产生作用;当环境没有和我们发生关系时,身识不会产生作用。
   所以说,眼、耳、鼻、舌、身是帮助我们获得感觉的五个器官,也是帮助我们认识世界的五个不可或缺的重要仪器。再高明的科学家也要借助仪器才能观察星空,才能探测石油,同样的道理,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也要借助于五识的帮助。对盲人而言,绚丽缤纷的色彩世界是不存在的;对聋人而言,丰富多彩的声音世界也是不存在的。对那些虽有眼根、耳根,但功能比较差的近视眼、老花眼或听力障碍者,器官的迟钝也会影响到他们对世界的认识。而对那些通过修行获得天眼通、天耳通的人来说,他们经过特殊训练的仪器,又比我们常人高明许多。
   常人的眼睛叫做肉眼,它所能认识的范围极其有限,只能看到光明而看不到黑暗;只能看到近处而看不到远处。在一部名为《超视觉世界》的影片中,所展现的世界都是我们肉眼无法看到的。我们的眼识如此,耳识、鼻识、舌识和身识也同样如此,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到,五识所能认识的世界非常狭窄。所以,我们不应该过分地依赖它们,觉得能够看到的才存在,而无法看到的就不存在;能够听到的才存在,无法听到的就不存在。这样的认识本身就是错误的,如果我们将其作为衡量是非的唯一标准,无异于一叶蔽目。
  
B、意识
   五识而外,是第六意识。当我们眼睛看到一个茶杯并觉得它是茶杯时,已不单纯是眼识在产生作用,而是进入了意识的范畴;当我们觉得一个茶杯的好或不好时,也是意识在进行判断。眼识对境界的认识,在时间上来说,只能认识现在的境界;在空间上来说,只能认识眼前的境界,而且它是不带名言的。所以,佛教里称眼识为现量,是“现量缘境”。
   我们现在所能够感觉到的一切思维活动,基本都属于意识的作用。意识除现量以外,还有比量和非量,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判断、推理。当然,我们的判断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判断为比量,错误的判断为非量。
   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也是取决于第六意识的作用。而我们学佛修行,就是要对这个世界进行重新的认识和思考。前面说过,我们现有的许多认识都是不完整的,是依我们有限的经验得来。那么,由此而产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无疑会有许多偏差乃至根本的错误。所以,我们要通过闻思经教,以正确的方法对世界进行观察、认识和分析。在唯识宗的修行里,有四种如实智,只有经过如理的思维之后,我们对世界才能达成真实的认识,才有可能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因此,佛法的修行应该从分别而不是无分别入手。很多人学佛之初,看了两个禅宗公案,就要无分别。但如果我们开始就不分别的话,只能永远生活在错误的观念里,当我们连是非尚未辨别清楚时,所谓的修行只能是南辕北辙。所以先要分别,在对世界有了正确的认识后,再进一步修止、修观,方能成就无分别智。当我们修观感到困难时,还要从观里面出来,再作进一步的分别,使我们所认识的境界得到确认。
   意识除了具有认识的作用,还能支配我们的行为,无论是造善业或恶业,主要也是在它的指使下进行。所以,整个修行的过程都是建立在意识的基础上。如果说错误的分别是贪、嗔、痴产生的根源;那么,正确的分别就是开发智慧的基础。
  
C、末那识
   前五识和第六意识,都是我们能够感觉到的心理活动,是属于意识的范畴。而第七识和第八识则属于潜意识的范畴。所谓潜意识,也就是我们感觉不到它的活动。虽然我们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其作用却不可低估,事实上,它直接影响着意识的活动。
   第七识在佛教里叫做末那识,末那是梵语,为染污义。它的特点是“恒审思量我相随”,也就是说,它时时刻刻在围绕着自我运转。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想到最多的是什么呢?无非就是自我,正如俗话所说的那样:“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我们做任何事情时,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从自我出发并以自我为中心,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现象产生,就是末那识的作用。末那识的现行有我痴、我见、我爱、我慢四烦恼与它恒常相应,这四烦恼是致使末那识产生强烈自我的根源所在。在它们的作用下,我们整个身心都被强烈的我执所包围。无论我们做的是什么,是好事或坏事,都不会忘记这个自我,都不会忘记去著相,这就使得我们的所作所为或多或少地带着功利的色彩。
  
D、阿赖耶识
   第八识在佛教里叫做阿赖耶识,它是我们生命的宝藏,是一切身心活动产生的根源。唯识宗认为,阿赖耶识里储藏着我们无始以来的生命经验。这些经验也叫种子,我们曾经做过的每件事,曾经说过的每句话,都会在生命中播下相应的种子;甚至我们的起心动念,每一次贪心,每一次嗔恨心,每一次慈悲心的产生,也都会形成不同的种子。正因为阿赖耶识忠实地保存着我们的生命经验,所以我们做过的一切,乃至无始以来做过的一切,才会功不唐捐。
   阿赖耶识既是生命经验的储藏室,同时也是我们命运的主宰。众生无始以来在六道流转生死,沉浮不定,从天上到人间、到地狱,虽然每一期的色身在不断消亡,不断转换成新的躯壳、新的生命形式,但阿赖耶识始终贯穿其间。佛教不讲灵魂,而以阿赖耶识作为轮回的主体。有人可能会不解:阿赖耶识和灵魂有什么区别呢?我们要知道,灵魂是固定不变的实体,而阿赖耶识则刹那生灭,相似相续,它时刻都在随着我们的所作所为而变化。当我们行善的时候,就是在阿赖耶识里播下善的种子,生命中善的力量就随之增长;当我们作恶的时候,就是在阿赖耶识里播下恶的种子,生命中恶的力量也随之加强。阿赖耶识虽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又是变化的,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在佛教中,往往将阿赖耶识比喻为流水,因为它具有流水般相似相续而不常不断的特征。这一理论既不同于唯物论者的断灭说,也不同于一神教的永恒说。唯物论者认为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形散则神灭;而基督教等一神教,又将灵魂当作是固定不变的实体,得到救赎的灵魂可以在天堂享有永生,罪恶的灵魂则永远在地狱承受煎熬。从佛法的观点来看,生命虽然有不同的存在形式,有六道和四圣的差别,在十法界中,有生命层次最高的佛,有我们这些凡夫众生,还有地狱、饿鬼、畜生等恶道众生,即使就人与人来说,生命素质也存在高低的不同。但生命素质不是固定的,而是取决于我们的行为和观念,取决于我们对它的塑造。所以说,阿赖耶识作为生命的主体,和灵魂又有着本质的区别。当然,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它与灵魂也有一些相似之处,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轮回的问题。如果像中观宗所讲的那样:“无我无作无受者,善恶之业亦不亡”,没有我,没有造业的人,没有受报的人,但因果业报也不会消失,对于一般人来说就比较深奥,不容易认识清楚,更难以理解透彻。

  
3、心所
   前面所说的八识是心王的作,也就是心的主体。此外,还有心所,它辅助心王认识境界。任何一种心理活动的产生,必然有心所与之相应,才能完成心的认识作用。在唯识宗里常以这样的比喻来说明:心如师做模型,心所如徒弟在模型上涂抹颜色。由心所的现行,才能完成心王的认识。
   心理活动大致可分为几种类型:首先是普通的心理,如心理学所说的注意、感觉、表象、意志等等,每当我们的精神活动产生时,这五种心理都会随之升起,在佛教里称为五种遍行心所。还有五种心理活动是在特定环境之下产生的,在唯识宗里称为别境心所。此外,还有关于止观的实践心理,也就是在修禅定的过程中会出现的种种心理状态。
   佛教对心理现象进行分析研究,目的是为了指导我们的修行,而修行的根本就是止恶行善,所以佛教又谈到了善的心理和烦恼的心理,也就是道德和罪恶的心理。什么是道德的心理和罪恶的心理呢?概括来讲,人类一切的罪恶,无非是由贪、嗔、痴所产生;而它们所对应的无贪、无嗔、无痴,则属于道德的心理。当我们的心王在活动时,会与不同的心理相应,进而产生不同的行为。当我们的心与贪、嗔、痴烦恼相应时,就会在它们的驱使下做出不道德的行为;当我们的心与善念相应时,我们的所作所为也必然符合道德的规范。
   我们谈到,经济发展在造成环境污染的同时也影响到我们的心灵健康。事实上,外在的环境,外在的色、声、香、味、触、法,仅仅是染污我们心灵的增上缘,并不是最根本的原因。不是说钱财就一定会使人变得肮脏,也不是说地位就一定会使人变得污浊。如果一个人面对财富和地位能够不起丝毫贪心,能够做到“不以物害己,不以物挫志”,金钱能不能染污他?地位能不能污染他?我们在生活中可以发现这样的一些例子,在同样的环境中,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表现。同样是面对他人的诽谤,有的人会火冒三丈,那一刻,他的心就被逆境污染了;而有的人则能泰然处之,他的心不会随环境所转;同样是事业有成,有的人会傲慢不可一世,那一刻,他的心就被自己的成就染污了;而有的人则谦卑依旧,不会因此而自以为是。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真正能够对我们产生不良影响的,并不是外在的环境,而是我们内心深处的贪、嗔、痴烦恼。
   佛教将贪、嗔、痴、慢、疑称为根本烦恼,此外,还有随烦恼二十种。没有学佛的人,往往会把贪、嗔、痴当作自己生命的主人,心甘情愿地受它的驱使。贪心现起的时候,无论所贪的是人还是物,一颗心就粘在上面怎么也放不下,就迷失在其中怎么也不得安宁,于是不择手段地追求再追求,似乎人生唯一的目标就是在占有的过程中;嗔心现起的时候,也是同样地执著,同样地锲而不舍。我们为了满足这些贪、嗔、痴烦恼,不惜用自己的生命去交换,不惜将自己的主权拱手相让。
   所以,我们要进行心灵环保,必须对自己的心有基本的认识,了解可能出现的种种心理状态,才能有针对性地弃恶扬善。我们要能够认清其中扰乱我们内心的力量,从而对它们生起警惕,防范它们的进攻,就像防范我们的冤家仇敌。当然,仅仅是防范还是不够的,还要进一步对治它们,铲除它们的根源,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使我们的心从烦恼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保有清净祥和的状态。


二、心的特征

  我们的心究竟具备哪些特征?面对纷扰的世间,我们常常会发出“人心难测”的感慨。其实,不要说我们没有能有能力去揣度他人的心,即使是面对自己的心,我们又有几分真实的了解?又有几分确切的把握?我们常常在突如其来的情绪面前束手无策,心乱如麻,这正是因为我们对心的特征缺乏认识。
  
1、缘起性
   佛法认为心是缘起的,也就是说,每一种心理活动的产生都是由于因缘的聚合。
   我们的眼识需要有光线、距离、感官等九个条件才能产生作用;耳识需要八个条件才能产生作用;鼻识、舌识、身识分别需要七个条件;意识需要五个条件;第七识、第八识则需要四个条件。同样的道理,任何心理活动的产生,无论是嗔恨心还是慈悲心,无论是道德还是罪恶的心理,也都需要众多条件的和合。
   为什么会有贪心?一方面是因为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一方面是因为内心贪的种子使然。因为这贪的习惯在驱使,我们看到喜欢的东西时立刻就贪了。为什么会有嗔恨心?因为我们的内心埋藏有嗔恨的种子,所以,只要遇到不喜欢的对象或不顺心的环境时,嗔恨心立刻就被唤醒了,立刻就开始出动了。而道德心理的产生,也是基于同样的原理,正如孟子所说:“所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因为我们具有道德的心理意识,才能将慈悲和关爱施诸于他人。
   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每一种心理活动的产生都不是无缘无故的,其中既有内因的决定作用,也有外缘的辅助作用。佛菩萨为什么能够随缘不变?是因为他们已经没有了贪、嗔、痴之心,因此,无论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能如如不动。
  
2、非断非常性
   那么,缘起又显示了什么样的特点呢?那就是无自性,这是佛教不同于唯物论和其他宗教的重要区别。既然心是缘起的,就不是固定的;既然心不是固定的,所以就有改造的可能,这也是我们能够通过修行而抵达解脱之道的理论依据。
   其他宗教基本持常见论,认为心是永恒不变。如果灵魂是固定不变的,那修行就变得毫无意义,因为善的不用改变,而恶的无法改变,到了天堂的一劳永逸,到了地狱的则永世不得解脱。
   唯物主义者则持断见论,认为心只是物质的产物,会随着肉体的消失而消失。也正因为这样,依唯物论而建立的道德观存在着重大的弊病。有句话叫做“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生命一旦只是屈指可数的几十年,只是没有未来的片段,及时行乐的人生观就会成为人类的首选,从而对生态环保和心灵环保构成极大的威胁。既然我们能够享有的生命是如此短暂,不如就尽情挥霍,不如就为所欲为。那种“我死后哪管它洪水滔天”的自掘坟墓的做法,无疑会使世界末日提前到来。
  
3、心内潜藏着无量的种子
  佛法告诉我们,在我们的阿赖耶识里储藏着无穷无尽的种子,其中有善的种子,也有不善的种子;有无漏的种子,也有有漏的种子。每个人的种子不同,因此也就有着不同的特点:有的特别淡泊,有的人特别贪婪;有的人特别慈悲,有的人特别残忍;有的人特别谦和,有的人特别傲慢。
   心灵环保就是从改变这些种子开始。在我们的内心,善和恶就像是交战的双方,而我们自己就是提供给养的那个人。我们每天所起的贪心、嗔恨心、愚痴心、我慢心和嫉妒心,都在滋养着我们的烦恼心理,都在给那些有漏的种子浇水,使它们不断增长,使它们的力量不断壮大,当它们具有压倒一切的优势时,我们的人格就会随之而堕落。反之,如果我们能够从善如流,积极培养自己的道德心理,人格就能得到纯净和升华。
   学佛就是转染成净、转识成智的过程,这也是佛法不同于哲学的区别所在。虽然哲学也讲到本体,但只是停留在分析认识上。而佛法所阐述的宇宙人生的真相,是佛陀在菩提树下亲证的,我们只要如法修行,开发出自身的无漏智慧,同样有能力证佛所证。因为佛法的真理是实证的,因而就具有可操作性,如果我们仅仅通过意识去认识,还远远不够。所以在禅宗的修行里,要我们在“不思善、不思恶,一念不生”时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为什么要一念不生?因为一念产生之时,就已落入意识的范畴。而我们所要认识的智慧和真理,是超越意识的境界,是要通过无漏的智慧去证得。
   我们开发智慧的过程也是缘起的,在唯识宗里叫做转依,也就是转变阿赖耶识里的种子,不断扬弃其中不善的、杂染的成分,吸收并开发善的力量,使无漏种子的清净识得以显现,使我们的生命素质得到改善。

4、心有多种频道
   我们的心灵有种种心所,每一种心所都包含着相对的两个方面。智慧和愚痴相对,精进和懈怠相对,贪婪和淡泊相对,嗔恨和慈悲相对。在生活中,我们时常都面对着这样的矛盾:佛法要求我们放弃对五欲的贪著,可从感情上来说,我们又的确想去追求;佛法要求我们对众生慈悲,可遇到违背我们意愿的人和事,又实在难以克服自己的嗔恨;佛法要求我们精进,可习气又使我们常常处于懈怠的状态中。
   我们的种种心所,又像是一个个频道,使我们往往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某种状态。当我们进入贪的状态时,眼前就只看见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其他的一切我们都视而不见了;当我们进入嗔恨的状态时,心中就只剩下按捺不住的怒火,其他的一切我们都无暇顾及了;当我们进入无惭无愧的状态时,脑海里就只有自己的利益,为达到目的即使要冒天下之大不韪也在所不惜。
   通常,我们对自己的心理状态总是不能很好地了解,更无法驾驭。当烦恼袭来时,我们的整个身心立即就陷入其中。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烦恼就是我们的心病,在很多时候,它远比身病的危害更大,更难以痊愈。有的人学佛几十年了,生活习惯还是依然故我,不能将所学的佛法运用在实际生活中。常常听到那些为烦恼所困的人说:“道理我都懂,可就是做不到”,正因为如此,古德才会发出“知易行难”的感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因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的烦恼习气是无始以来养成的,它的力量非常强大,只要遇到合适的缘,就会迅速占领我们的内心。而善的力量、理智的力量却远远不够,使我们难以抵挡贪、嗔、痴的全面进攻。
  
5、心灵各种力量的形成
   学佛修行就是要使我们认识到:哪些心理会使我们受到伤害,需要逐步克服;哪些心理有益于我们的身心健康,需要努力培养。但我们要知道,良好习惯同样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养成的。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时时注意对心的保养,使心灵中善的力量得到呵护和增长。持戒的意义也正在于此,它能够有效地限制生命中恶的种子,同时,培养生命中善的种子。它所带来的也不只是暂时的人天果报,更会将未来生命导向生生增上的良性循环中。
   每一种心理力量都来自我们自己的培养,所以说,人性并不是固定的。儒家对人性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既有孟子的性善说,也有荀子的性恶说,事实上,人性并不存在先天的善恶之分。如果说人性是善的,那么罪恶的现象从何而来?如果说人性是恶的,那么道德又从何建立?因而佛法认为人性是无记的。在我们的心里,既有善的力量,也有不善的力量,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开发、去培育。
  
6、从人心到人性
   人性从哪里来?就是由心理的频繁活动积累而成。当恶的力量在我们心灵中占有绝对优势时,为非作歹几乎就成了天经地义的事。但我们要知道,恶人也并不是没有善的种子,只不过善的力量非常微弱,除非在特殊状态下才会起作用。还有一类人,善的种子几乎完全丧失,在佛教里称为“一阐提人”,即使是对这样的人,佛陀依然认为他们有转变的可能。
   我们要把自己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就要朝什么方向努力。现代人比较注重身体的健康,身体健康是整体的概念,任何一个器官的病变都可能摧毁我们的色身,其实我们的心灵也需要同样的关怀和保养。每天不断地贪心,就会成为贪性人;每天不断地起嗔心,就会成为嗔性人;每天不断起我慢,就会成为我慢人。可见,任何一种烦恼都会像病魔般侵蚀我们心灵的免疫系统,使它发生扭曲,使它变得畸形。所以,我们要保持淡泊的心态,只有超然于五欲尘劳之外,烦恼才没有可乘之机,没有立足之地,我们的精神世界才能因此而获得免疫力。

三、心的环保

  我们了解到心的特征后,就要开始正式探讨“心灵环保”的有关问题。
   什么是心灵的健康之道?佛法的修行是建立在修心的基础上,是对心灵的提升和净化。当我们说到迷与悟的时候,无非就是在一念之间;当我们说到转染成净的时候,也无非是在我们的起心动念之间;而沉沦与解脱,同样是属于心灵的两种不同状态。当我们内心还有执著时,它所贪恋的一切都会束缚我们的身心,使我们成为以身殉物的牺牲品。
  
1、自增上
   心灵环保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首先,我们自身要有这样的需求,从内心生起迫切的环保意识。自然环境的破坏是有形的,它所构成的危害也是直接的,因而比较容易被我们感觉到。森林的大规模砍伐会提醒我们去植树造林;河流的全面污染会提醒我们去净化水源;草原的大面积沙化会提醒我们去采取保护措施;臭氧层出现的空洞会提醒我们去抵制氟里昂。
   可当我们将目光转向自己的内心世界时,那里又是怎样的一番情形呢?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是不是已经被那些色、身、香、味、触、法遮蔽得没有一丝空间?是不是已经那些贪、嗔、痴烦恼扰乱得不得安宁?是不是已经在名利声色的主宰下丧失了自由?如果我们能够进行这样深入的反省,多半会发现,我们的内心正面临着和生态环境同样的危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所以保护环境才是我们唯一的选择,否则,就会给子孙后代留下贫瘠而丑陋的家园。同样的道理,我们的色身虽然会结束,但由它所造下的业力却会生生不息地伴随着我们。如果我们不能从现在起就对它善加保护,终会将未来的生命推向黑暗的深渊。所以说,心灵环保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A、出离心
  我们希望自己的心从贪、嗔、痴状态里摆脱出来,就是佛教中所说的出离心,它能够使我们由此而获得解脱。佛教讲到的解脱,是相对执著而言。执著有我执和法执两种,它能使我们的心灵受到束缚,使我们的眼界变得狭隘。
   佛经说,我们的心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整个宇宙在我们的心里也不过是几片云彩而已,试想,我们的心原本应该有多大?可我们的心现在究竟有多大呢?我们每天考虑到的可能就是自己一个人;就是自己的一个家庭;就是自己的一个公司。我们的荣辱得失,我们的生活、事业、感情,就是我们的一切。
   我们将自己禁锢在我执的范畴内,从对个人的关心,到对家庭和亲属的关心,乃至对国家和民族的关心,其实都是我执的不同表现形式。无论是个人主义、还是种族主义、国家主义,它们的性质从本质而言都是同样的,都不利于社会安定和世界和平。强烈的个人主义,会造成人与人之间无法调和的矛盾;强烈的种族主义,会造成种族之间的永无止境的冲突;强烈的国家主义,又会造成国家之间的日益升级的争战。如果我们能够放下对自我的执著,以平等心来看待一切,从所有众生的利益着眼,就可以超越个人的一己私利,超越国家和种族的界限,使心量变得更为广大。
   如果说我执是烦恼障产生的根本,那么法执就是所知障产生的根本。因为法执,当我们看到宇宙人生的一切现象时,很容易产生实在感,产生自性见,进而去分辨好坏、美丑和善恶。而所有这些分别,又是建立在我们有限的感官经验上,不可避免地充满种种错误。因此,法执就像有色眼镜般障碍着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使得我们不能看清世界的真相。
   发起出离心,就是要使我们从我、法二执中解脱出来,拥有清净而超然的心态。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具备正确的认识能力,从而拥有真正的解脱和自由。佛法的解脱,包含着心解脱和慧解脱两个方面。心解脱是让我们的心从我执和烦恼的状态里解脱出来;而慧解脱是让我们的认识从法执和错误的知见中解脱出来。
  
B、菩提心
   出离心是以解脱为本,而菩提心更进一步要求我们开发出自身本具的功德宝藏,以此庄严我们的内心。佛陀所成就的无上菩提,不仅是彻底的解脱,同时还具备了无量的功德。那么,声闻成就的解脱和佛陀成就的菩提有什么区别呢?《解深密经》里用了一个比喻来说明:两个人同时从牢狱里出来,其中一个入狱前穷困潦倒,出来后还是一无所有;另一个入狱前家财万贯,出狱后仍然是个富翁。由此可见,同样是解脱,发心不同,所获得成就也就不同。
   所以会有不同的成就,是因为发出离心只是为了个人的解脱,而发菩提心不仅希望自己解脱,更希望一切众生都得到解脱。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心灵饱受烦恼摧残和蹂躏,迫切地希求解脱,就会由己及人,想到一切众生都处于这样的状态,也有共同的希求,从而发心去帮助去所有的人。
  
C、惭愧心
  出离心和菩提心而外,还有另一种重要的心理力量,那就是我们的惭愧心。
   惭愧心使人区别于其他一切众生。佛法中讲到人性的几大特点,其中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惭愧心。惭愧心相当于儒家所讲的天地良心,也就是人人皆有的羞恶之心、是非之心。如果我们能够具备这样的道德意识,止恶行善才会成为自觉的行为,从而进一步唤起意志的力量,来克服人性中存在的诸多弱点。如果我们能够具备这样的人格力量,反躬自省才会成为自发的行为,并在反省的过程中对自己进行审查和检点。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只要我们还没有丧失惭愧心,只要我们在犯下错误后能及时地忏悔,就能涤除人格中沾染的污点。所以说,惭愧心是人类道德进步的基础,也是促使我们进行心灵环保的良知良能。
  
2、法增上
  心灵环保一方面要求我们有自觉的希求,并从出离心、菩提心和惭愧心出发来加强并巩固这样的意识。另一方面,我们要想进行心灵环保,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还是不够的。在我们的主观愿望上,人人都希望拥有健康的心灵,但我们为此付出的努力却往往不能见效。我们的永不安宁的心需要找一个地方来安住,我们借助各种环境来寄托,寻求各种刺激来逃避,可结果还是不安。正因为人类没有足够的能力来进行自我心灵环保,所以,需要通过学习佛法来培养自己的能力。
  
A、正见
   学佛首先要具足正见,也就是对自己的心有正确的认识,知道心理活动的状态、原理和规律。如果我们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就会像禅宗所说的“认贼为子”那样,把贼当作自己的孩子般关怀备至。事实上,大多数人都是这样愚痴,我们甚至在受到烦恼的具体伤害时依然执迷不悟。我们不能认识贪、嗔、痴所潜伏的危害,不断地宠着它们,顺从它们的种种要求,以为它们是我们最亲近,最可靠的伙伴,结果使它们的势力越来越大。正如《地藏经》所说:“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非是罪,无非是业”。我们在贪、嗔、痴烦恼的支配下,看到好的就贪,看到不好的就嗔,这已成为我们根深蒂固的习惯。我们每贪一次,每嗔恨一次,贪婪和嗔恨的种子就在增长。我们不断给予它们成长所需要的食粮,帮助它们来对付我们自己。
   所以,我们首先要认识到知道哪些心理是健康的,会给我们带来幸福和快乐;哪些心理是不健康的,会给我们带来痛苦和伤害。否则,所谓的心灵环保只能是我们的一厢情愿,只能是永远无法实施的口号。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即使我们的烦恼习气有着巨大的力量,只要我们以佛法作为杠杆,以正见作为支点,也能从根本上动摇它,并将它连根拔除。
  
B、受持戒律
  当我们具足正见后,还要将它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中,而受持戒律就是首要的一点。受戒不只是一个形式,关键是在我们内心埋下向善的种子。我们受声闻戒,是成就解脱的种子;受菩萨戒,是成就菩提的种子。
   常常听到有些人说,藏传佛教注重传承,言下之意,汉传佛教就缺乏这样的传统。那么我要告诉大家:受戒就是一种传承!我们受戒所获得的戒体,自佛陀最初羯磨传戒后,由历代祖师大德一代代继承而来。受比丘戒必须有三师七证,由戒师父和戒和尚亲传才能得戒。而戒和尚的戒又是从他的戒和尚那里得来,由此类推,一直可以追溯到佛陀时代。所以,我们受戒所获得的解脱种子和菩提种子,是秉承了佛教沿袭至今的优良传统。当我们种下这样的种子后,就为心灵环保注入了重要的力量。
   戒体是通过戒相来保护我们的身心,这包括止恶和行善两个方面。止恶也叫止持,“止”是告诉我们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其中又以五戒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为基本行为规范。我们所应制止的这些行为是和烦恼相应的,所以,止恶的意义就在于止息我们内心恶的种子。生命是习惯的积累,我们的贪、嗔、痴自无始以来已形成了巨大的惯性,正是这种习惯,造成了我们现有的人性。其实,修行就是良好习惯的养成,我们现在提倡“人生佛教”,提倡“生活禅”,就是要求我们将修行落实在语、默、动、静之间;落实在行、住、坐、卧之中;落实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持戒的另一层意义是行善。菩萨戒的“三聚净戒”,就是要在止恶的同时积极行善。如果说不杀生是消极地止恶;那么放生就是积极地行善。在声闻戒律里,不止恶是犯戒;在菩萨戒里,不行善也是犯戒。在《瑜伽菩萨戒》有关布施的戒条里,有人卧病缺乏照料,你明明知道却不去慰问就属于犯戒;有人向你诉苦说而你没有耐心听,也属于犯戒。所以,《瑜伽菩萨戒》是一部非常人性的戒律,近代的太虚大师曾极力提倡。因为生活正是由这些看似琐碎的细节构成,只要我们能如法地遵循这些行为规范,就能逐步地开发出生命中善的力量。
   通常,我们所理解的因果关系是“我干了好事将来报应”,这固然正确,但如果我们了解到人的心性,就会发现任何行为在当下就能产生作用。我们做的每一桩好事或坏事,结果也许不会立刻成熟并显现出来,还需要假以时日。但它对我们心性所构成的影响却会在当下发生,并且只有我们自己才能感觉到。一位哲人曾经说过:“当我们缺少一样必需的东西时,我们痛苦了;当我们渴求一样并非必需的东西而不可得时,我们十倍地痛苦了。”这说明,真正能够使我们产生痛苦的,往往不是物质的匮乏,而是我们的贪婪之心。一个贪心重的人,即使拥有丰厚的物质条件也很难满足,因为欲望是无止境的,而当他失去财富时,更如同面临灭顶之灾。相反,一个心性淡泊超然的人,无论在什么样的生活环境中,都能乐以忘忧,不会让世事的变化对自己构成伤害。所以,持戒的根本在于改变我们的心性,虽然善恶的果报真实不虚,但那只是行善的副产品,内在生命的改善才是最重要的! 
  
C、防护根门
   在受持戒律的同时,我们还要防护根门,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这是我们接触世界的六个窗口。世界虽然丰富多彩,但一切境界不外乎由六根而感受的色、声、香、味、触、法。除了我们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鼻子闻到的、舌头尝到的、身体接触到的、心里想到的,还有别的世界吗?
   世界多大其实并不重要,因为我们每个人只能生活在自己感受的世界里。世界可以无穷无尽,但只有我们能够感受到的,才是属于自己的世界。因此,六根就是造成产生心灵染污的重要关口,如果把握不好,问题就会接踵而至,这和“病从口入”的道理是同样的。我们的内心时时都被这六尘染污着,接触到喜爱的境界,听到悦耳的赞美,吃到美味的食物,接触到舒适的环境,贪著就像条件反射般出现了。而在它出现的那一刹那,清净心和平常心立刻就消失了。
   “六根清净方为道”,在《瑜伽师地论》中,非常强调“护持根门”的重要性,要求我们从“防守正念,常卫正念,念护根门”中着手修行。我们平常都在念些什么?无非是学习、工作、恋爱、家庭、名利。这些是不是正念?对商人来说,赚钱似乎就是正念;对恋人来说,思念对方似乎就是正念。但我们要知道,这些念头都是引发烦恼的根源。我们只有正确认识到一切名利声色的本质,才能不被它们所伤害。这就需要智慧的透视,由闻思经教而树立正见。
   修学佛法的根本就是八正道,其中又以正见为首,如无常见、无我见、空见,并在此基础上引发正念。修行中有六念法门:即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死,念天。正念的前提是要牢记,念佛的人为什么要拿着念珠?那就是提醒我们此刻在做什么,看看自己每天有多长时间把心安住在佛号上?有多长时间把心安住在贪、嗔、痴上?这样的观察就是防守正念。我们每天都要想到佛陀的功德;想到佛法所揭示的解脱之道;想到贤圣僧的高尚操行;想到戒律的止持规范;想到生命的无常。此外,还要“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如果我们的心能够时时依此四念而住,就能有效地克服贪著和烦恼的产生。声闻修四念住,是为了自己解脱烦恼,证得无余涅槃,出离生死苦海;菩萨同样修四念住,却是为了证得最高的无住涅槃,尽未来际利乐有情。
   而“常卫正念”就是要使正念没有间断,这就是修行的功力所在。当我们面对六尘境界时,正念好比是传达室的门卫、足球场的守门员,它的职责就是守护我们的内心。禅宗祖师将修行比作“灵猫捕鼠”,要聚精会神地观照自己心念的起落。通常,我们面对着六尘境界时,不知不觉间就会著相,看到喜欢的东西就希望得到,这一念生起后,贪、嗔、痴就通通出动了。如果我们拥有正念,看到喜欢的东西不是没有分别,但心不会随之而动,不会因此而起得失之心。
   “念护根门”则要求我们在面对环境时不让烦恼有可乘之机。我们的贪心常常会习惯性地跑出来,就像老鼠看到好吃的东西会往外跑,这时,正念要像忠于职守的猫那样把它看住,不让它轻举妄动。一旦烦恼产生活动,我们的内心就会被染污,就会功亏一匮。如果我们能够用正念守护着它,即使在接触环境的过程中,内心还能保有清净的状态。
   最近,我在研究《瑜伽师地论》,发现其中“二道资粮”这部分非常好。二道就是入世间道和出世间道,我们想出离世间,就必须积集相应的资粮,从防护根门开始,具体到怎么吃饭,怎么走路,怎么睡觉,怎么正知而行,这些问题虽然很基本,但却是修行的基础。我们的心保护得好,修定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不需再费太大的力量。  
 
D、观想
   最后要和大家谈的是观想,也就是对境界的改变。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烦恼,那也是我们在修行过程中特别难以对治的障碍。每个人贪的境界不同,有的人贪著钱财;有的人贪著事业;有的人贪著家庭;有的人贪著繁华的城市;有的人贪著清净的山林;有的人贪著世俗的生活;也有的人贪著的是佛法,虽然贪著的内容不同,但一样都是贪。当然,这些贪著所带来的弊病是不同的。比如我们对佛法的贪著,虽然也会有弊病,但它的过失比较小。如果贪著的是钱财和女色,那它带来的烦恼就会特别重,构成的伤害也特别大。面对这些我们所贪的境界,逃避只能起到暂时的作用,并不是最终的解决之道。因此,我们要学会用智慧去转化环境,通过观想来去除自己对这些境界的贪著。
   心是因境界而起,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感觉里,环境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各自的感受。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家乡最好,在外辛苦打工一年,攒点钱就要千里迢迢地赶回家呆几天;而那些远离家乡的游子,到老也往往惦记着叶落归根。可那个让我们梦牵魂绕的家乡,对别人来说并没有特别的意义。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孩子最重要,他的健康、他的学业、他的成长足以让父母耗尽所有的心血,可在别人的眼里,也不过是无足轻重的一个孩子。所以说,所谓的好与不好、重要与不重要,都是我们的一念感觉。俗话说,“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一切烦恼都是我们自己制造出来的,是我们错误情绪和感觉带来的,如果能以智慧来转变它,就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烦恼。
   不净观可以对治对于我们对异性的贪著。当我们爱上一个人时,往往会因为这份贪著而不能自己,被对方的一言一行所左右。有道“英雄难过美人关”,我们怎样来过这一关?就可以通过观想。传统的观法是观想人腐烂的过程,在死后如何发胀、发臭。我们也可以借助现代的科学方式,在显微镜下面的人是什么?其实就是个虫的世界,每个毛孔都布满着细菌。如果我们能够用这样的方式来思维,就能从多个角度客观地认识对方,而不会被眼前的一点美感冲昏头脑,贪著之心也能逐步去除,更不会因为感情的挫折而陷入绝境。
   慈悲观可以对治我们对他人的嗔恨。当我们痛恨一个人时,怒火会烧毁我们的理智,引发冲突乃至暴力行为,更有甚者,欲致对方死地而后快,落得两败俱伤的悲剧下场。佛陀告诉我们,一切众生和我们无始以来都互为亲人,都是我们的父母和兄弟姐妹,都曾经有恩于我们,我们怎么能够以怨报德来对待他们?虎毒尚不食子,我们又怎么能够同类相残?
   无常观可以对治我们对永恒的执著。“观无常,足以解脱”,佛陀在世时,很多佛弟子都是通过对无常的认识而获得解脱。在我们的习惯思维中,总是将一切执为永恒,因而无法面对它们的毁坏和消失。事实上,世上所有的物体,包括我们自身,都离不开成住坏空的过程。而败坏并不是在突然间发生的,事物无时无刻不在趋向败坏,只是我们感官非常迟钝,所以看不到那些刹那生灭的现象。认识到无常,就能帮助我们理智地看待世间的一切变故。
   除了上述几种观法,在《瑜伽师地论》中还告诉我们:我执重的人应修界差别观;愚痴的人应修缘起观;内心散乱的人应修数息观。针对众生不同的烦恼,佛陀都为我们开设了相应的对治法门,这在佛教中叫作“对治悉檀”,也就是对症下药,对于不同的病症有不同的治疗方法。只要我们能够这样如理观察,烦恼的境界就能够得到转化,这也是心灵环保所要达到的目的。


四、结说

  整个修学佛法的过程,就是从对心的认识到对心的保护。昨天的座谈中,有人问到《金刚经》中所说的“善护念”。“善护念”就是好好地护持自己的念头,这其实也就是心灵环保。从这个意义上说,整个《金刚经》就是一部心灵环保的著作,再扩展开来,所有的三藏十二部经典,都是心灵环保的最佳指南。
   需要明确的是,心灵环保不仅是我们个人的需要,也是整个社会的需要。一位从事生态环保的社会学家曾经指出:“当我们把目光投向满目苍痍的世界时,我们应当明白,对世界最大的毁坏不是别的,而是我们内心燃烧的欲望。如果我们不把爱财之心变成更多的热爱自然,如果我们不把占有的欲望变成存在的审美,如果我们不把对钱的渴望变成对生命意义更崇高的追求,我们的世界是不会仅仅被扬汤止沸的环保行为拯救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心灵环保也正是生态环保的关键所在。在全社会都在呼吁生态环保的今天,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加入到心灵环保的行列中来。
   让我们的心灵拥有一个纯净的空间!让我们的世界拥有一片纯净的蓝天!

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

21

主题

70

回帖

53

积分

清泉

积分
53
QQ
发表于 2008-10-21 09: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没有禅悟,但也掠过了空灵~
最近在修行瑜伽,需要用心慢慢体会。
心灵的环保~

认识到无常,就能帮助我们理智地看待世间的一切变故。内心散乱的人应修数息观。我现在就在纠正我飘零的气息~
会有明朗的那一天:做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划过时光 寻找谜底···

3

主题

157

回帖

89

积分

清泉

积分
89
QQ
发表于 2008-10-21 10:32: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我们安徽营的?
发表于 2008-11-4 11:39:33 | 显示全部楼层
修行 修心

心,一切的缘起,也是一切的缘灭
用佛家出世心态,用道家入世修为用儒家中庸处世,用法家之术治世用易门与未知世界融合,做到天人合一有所不为,有所必为用心做事,用爱做人实在的行动胜过华丽的言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4-11-25 08:06 , Processed in 0.04975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