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1567|回复: 3

一花一世界——浅谈仿生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12 18: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花一世界——浅谈仿生学
作者:Fujia  来自:科学松鼠会  6小时前  | 保存到记事本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收藏 - 加标签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by William Blake
当春光抛来,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当夏木阴阴,映日荷花别样红,当秋色连波,落霞与孤骛齐飞,当冬风凄凄,墙角数支梅独开.你可曾想过是为什么?
在 38亿年的四季流转里,生命诞生,演化.曾经微小也曾经巨大,曾经厌恶过氧气又开始离不开它,曾经漫游过海底也曾经攀爬过冰山.有的伸展出枝条,绽放美丽的花朵,结出硕硕果实.有的有过灵巧的鳍,可爱的尾,与艳丽的翅膀.有的搏击长空翱翔四方,有的固守大地曼妙生长,有的栖息浅水享受温柔,有的畅游海洋浪迹天涯.
这些演变的过程其实并不美好,它夹杂着争夺,谋杀,死亡.与天斗,与地斗,互相斗,最后与人斗.这样残酷的战争,唯一的获利品是生存.失败者终于都凝固于苍苍化石中,而至今仍与我们陪伴的所有生命,都是历史的胜利者.在这许多年的挣扎里,自然界的万物生灵们创造了许多奇迹.为了找到生存下来的方法,经过漫长的探索追寻,植物,动物,微生物等,都成为相当巧妙的工程师.他们的身上凝聚了所有生存的秘密.
作为自然界的一员,人类自豪地生存了下来.作为万灵之长,我们骄傲地控制了其他成员.而如今,我们也在寻找着继续生存下去的方式.当人类文明继续往亘古未有的方向前进, 我们也制造了许多惨景:浓烟弥漫蓝天,污水遍流大海,绿树横尸荒野,动物日趋灭绝.这样的环境下,人类势必将随着历史灰飞烟灭.适者生存.那么,如何在发展与破坏中寻求平衡?谁来告诉我们答案?
仿生学便基于此而来.人类开始将目光投向了大自然,寻找那亿万年来那生存的秘密.我们可以向绿叶学习如何制造能源,向草原学习如何培育食物,向贝壳学习如何制造材料,向猩猩学习如何自我医疗,向孔雀学习如何创造颜色,向细胞学习如何计算,向森林学习如何管理群体.这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如果我们的世界能更多地像自然界一样工作,我们也就更多地接近生存之道.




仿生学不是伐木造屋,不是耕田为食,不是榨取自然为己用.它更不同于其他的生物研究,如以细菌净化水,或者培育药用植物等.仿生学有三种.一是将自然作为模型,学习生物如何解决人类所存在的问题.二是将自然作为生态标准,来衡量人类发展的可持续性.三是以自然为引导,通过对比人类行为与自然的种种现象来引领人类前进.
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自然界的林林总总皆可为师.最著名的仿生学例子,也许是那个从蝙蝠到雷达的故事.蝙蝠拥有回声定位的本领,即使失明在黑暗中同样不会撞到障碍物.基于此原理人们发明了雷达.撒哈拉沙漠的白蚁能够在高达42°C的高温下生活,于是人们研究了蚁穴的构造,建造了津巴布韦的自然降温建筑.人们还模仿蚌制造胶水,模仿绿叶制造太阳能电池,模仿鲨鱼皮肤制造泳装,模仿热带鱼制造汽车等.岁月流逝,人类叩问自然的步伐从未停止.
历遍四季流转,踏遍万水千山,尝遍风雨潇潇.亿万年来人类延续至今,是多么幸运且宝贵.在这个孤单的星球里,大自然与历史留下了偈语无数.我们正惊叹着万物生灵的神奇,破译这亿万年的密码,学习他们的生存之道,感激他们的陪伴.
你在这里,就是生命的奇迹.
Reference
Benyus, J. M. (2002). Biomimicry : Innovation Inspired by Nature, Perennial, New York

11

主题

391

回帖

61

积分

清泉

积分
61
QQ
发表于 2008-12-12 22:56:06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个,写得真好~~
如果我们的世界能更多地像自然界一样工作,我们也就更多地接近生存之道.
喜欢这句话

20

主题

483

回帖

299

积分

黄河

积分
299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8-12-12 23:53:15 | 显示全部楼层
仿生学——值得关注的一个方向!
路在脚下,不停息,不放弃!

43

主题

497

回帖

1万

积分

印度洋

积分
12362

认知组特殊贡献奖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8-12-19 17:30: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木一乾坤
关注我们的世界~
就会发现真的很神奇~
仿生学就是这种神奇的复制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5-8-18 10:54 , Processed in 0.02990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