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3371|回复: 0

昆仑山雪豹考察杂记(之二)

[复制链接]

29

主题

37

回帖

55

积分

清泉

积分
55
发表于 2009-4-30 10:36: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China Central Television, CCTV-10 program : " Search for a King of Snow Peaks " -- A program of Snow Leopards in Xinjiang, the west of China. (Source: CCTV.com | 27th-28th Dec. 2008 22:10) http://space.tv.cctv.com/act/video.jsp?videoId=VIDE1230446448556286
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这里摘抄于阗考察日记,其他还没有完成。请提出宝贵意见。
10月21日(星期二),晴,多沙尘,民丰-于田
       上午修整。拜访民丰县林业局、地矿局等部门。因为山里没有森林,林业官员对那里的野生动物状况并不清楚。昆仑山的关键问题还是管理问题。目前政府部门的经费和人员都非常缺乏。在昆仑山区几乎没有任何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措施。山高皇帝远,偷猎者无处不在。
       下午移师于田。
       于田,当地人称“克里雅”,是古代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于阗国”。毛泽东主席曾用诗词这样赞美于田:“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 于田县现有人口25万,是昆仑山麓人口比较多的一个县。
888616501476633609.jpg

新疆雪豹考察队在昆仑山克里雅河上游的一个野外营地(马鸣摄)
10月22日(星期三),晴,多沙尘,于田-兰杆乡-普鲁村
       上午,与当地官员见面,一起吃饭,寻找合适的翻译和向导。在原县长库尔班江的建议下,抽空去于田附近的湿地观看天鹅和野鸭。
       下午,离开于田,去昆仑山中的普鲁村。途中有大群鸬鹚沿着克里雅河向南迁徙,还有几群毛腿沙鸡在路边觅食。我们要经过“昆仑渠首电站”和“克里雅水文站”,看到这些标志性建筑就知道考察队的地理位置了。

       傍晚我们到达被沙尘和寒冷包围的普鲁村,立即开展访问调查。这里有许多牧民见过雪豹。1987年10月有人夹住了雪豹,皮子500元卖到了乌鲁木齐。牧民家里还有铁夹子,这让我们感到诧异。

10月23日(星期四),晴,多沙尘,普鲁-阿拉乔依卡子-断桥
       开始准备毛驴和进山的装备,与向导艾提尼牙孜讨论计划和毛驴租金。在村子里访问老人依然是最主要的工作。在这里,有许多牧民见过雪豹。苏布塔什、卡亚克迪、赛克斯库勒、乌鲁克库勒、阿克苏卡子、可克亚达瓦、哈也勒克、苏巴士、卡巴克塔什、苏布拉塔什,大家一直在重复这些地名,都是曾经见到过雪豹的地方。特别是艾提尼牙孜今年10月还在山上遇见雪豹。他在当地算是比较职业的向导,经常往来于普鲁村与“火山口”之间。
       上午,驱车去探路。向南约二十公里有解放初期建的木桥,据说在1978年断开。
       在昆仑山区,当地少数民族喜欢驯苍鹰。一些牧民冬季闲着无事,就驾鹰去山里狩猎,一去就是十天半月。一个乡干部说:“现在羊肉涨价了,吃野味就比较划算”。
       下午在村子边的林子里拍摄到斑[姬]鹟和橙胁蓝尾鸲,经过核对前者是中国鸟类新记录。意外收获,无比惊喜。(即将发表在《动物学研究》2008年第六期,封面附有斑[姬]鹟照片)

10月24日(星期五),晴,多沙尘,普鲁-阿拉乔依卡子-断桥-昆仑山
       天不亮我们就起来了。实际上一夜都没有睡好,我们都期待着这次冒险。驴队在阿拉乔依驿站与我们汇合,四驴四人组成的考察队正式出发。其中有两匹黑驴,一老一少,老黑驴15岁,多次去过西藏,已经认识路。小黑驴5岁,正当年,力量非常大,就是不听话。我很喜欢小黑驴,过冰河时绝不会让你落入水中。
       考察队的目标是跨越昆仑山北纬36度线,进入35-36度的无人区,在4000米以上雪线附近布设样线。力争根据普鲁村牧民的问卷调查所得到的分布地点信息,找到雪豹痕迹和其他相关的线索。
       骑毛驴对我来说驾轻就熟,其他年轻人就有些胆怯,特别是在过冰河时耽误不少时间。
      冬季狩猎依然是当地的传统,有一只老狼被猎人处死后,抛尸路边,可能是要警告狼群不得进犯。实际上这里已经有很多年没有见到狼了。我们将这只狼的头骨带回研究。
       经过七个多小时急行军,考察队在满达勒克扎营。附近首次发现了雪豹足迹,队员们兴奋异常。
5364913056105945685.jpg

发现了雪豹足迹,队员们兴奋异常(马鸣摄)

10月25日(星期六),多云,满达勒克-苏布拉塔什-卡亚克迪
       这里有许多矿点,铁矿、金矿、玉矿、钼矿、铜矿、煤矿......。因为交通不畅,而没有开采。过去遗留的山路还有痕迹。五十年前全民“大炼钢铁”时期,这里有几千人住扎。之前就有古商道,驼队穿梭于西藏或者印度。据说王震、王恩茂当年率领解放军进藏,也走这条路。冬季河水小,封冻以后道路要好走许多。因为海拔都在4000米以上,艾提尼牙孜说普鲁村的牧民夏季只有极短的时间来这里放牧。大多数时间只有科考人员、探险家和找矿者在这里出现。
       下午我们连翻三座山梁,在卡亚克迪扎营。附近有20多只岩羊下山来喝水,遇见我们急奔雪峰之颠。可见这里的野生动物非常怕人。

10月26日(星期日),晴,卡亚克迪-塞勒克库拉木
       今天我们已经接近北纬36度线,海拔也在4000米附近。在最远的一个矿点,毛驴已经不能行走,过河只好脱裤子、脱鞋子下水了。非常寒冷呀!在塞勒克库拉木出现了野牦牛的足迹,艾提尼牙孜说这个家伙极其可恶,经常将毛驴顶翻在地。
       许多人找矿死在了峡谷中。有一位比较年轻的,可能被洪水困在了路上,没吃没喝,还非常寒冷。我们看到他的遗体畏缩在巨石缝里,样子非常悲惨和恐怖。1998年一位淘金的老人死在下山途中,有同伴为他安葬了。
       下午,一只白鹡鸰在帐篷旁边等候我们,附近居然又出现了红胁蓝尾鸲和戴菊。迁徙途中的小鸟,命运如无头的苍蝇一样可悲。艾提尼牙孜为我们煮了他自己配制的神秘药茶,具有许多功能,如暖胃、不会高山反应、不胀胃、不放屁、提神、防水土不服等。因为高山反应和疲劳,傍晚我们没有吃任何东西。
1734730281468852362.jpg
环境非常好, 适合雪豹栖息. 记昆仑山雪豹科学考察(马鸣摄)

10月27日(星期一),晴,卡亚克迪-苏布拉塔什-阿拉乔依-普鲁
       清晨刮起了大风,帐篷发出哗啦哗啦声响。我们以最快的速度收拾营帐,向山下撤退。
       现在的克里雅河上游基本是个无人区。但是,在历史上这里曾经有许多矿点、商道、驿站、居民点等,就象前面提到的,这里还有一条已经废弃的通往西藏拉萨和克什米尔的秘密山道。其中的故事耐人寻味。
       这几天队员们在当地向导艾提尼亚孜(维吾尔族)的带领下,依靠四匹毛驴,携带帐篷、睡袋、食品等野外物资,沿着克里雅河深入昆仑山无人区。考察队经过艰难险阻,骑毛驴、趟冰河、翻达坂,冒着生命的危险,到达海拔4000 多米的山区。很快找到雪豹痕迹。考察以徒步为主,连续四天,平均每天行走20多公里山路。最多一天行走9个小时,约30 公里。向南深入高山区60-70 公里范围,在海拔大于3700 米、夜里温度为零下5-10摄氏度的营地,度过了几个漫长的不眠之夜。队员忍受了高山反应的痛苦,风餐露宿,圆满完成了于田县野外样线调查任务。

       谢谢各位了!
( 详细报道见"昆仑山雪豹考察报告")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5-7-5 01:15 , Processed in 0.039293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