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2702|回复: 2

节约切忌“抓小放大”

[复制链接]

364

主题

654

回帖

156万

积分

太平洋

积分
1566199

原创大师奖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5-11-3 13: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处易见,却非症结根本;大处难行,却可利国利民
  少用一吨水、节约一度电、只吃半份菜、不掉一粒饭———在举国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之际,诸如此类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入手的节约号召再度涌现,很多政府部门和领导干部也身体力行。毫无疑问,要让节约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每个人都有责任“润物细无声”。

  节约需要落实,而且更要超越习惯思维,谨防“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比如医疗改革,按市场化方向推行经年,面对民众怨声载道,有关权威机构最近承认,这一改革“基本上不成功”,国有资产和亿万民众为此付出的代价,想必非常惊人,这算浪费吗?更司空见惯的,诸如形式主义的文山会海、名目繁多的公款吃喝、道路维修反复的开膛破肚、投资重复性的规模攀比,种种因此而造成的浪费,恐怕是越算越惊人。

  有人喜欢用乘法说节约。比如某大城市有500万个家庭,于是宣称,如果每个家庭每月少用一度电,一年就可以节约6000万度电,相当于10个中型发电厂的年发电量。这样以乘法得出的数字,通常会引来各方惊叹,但却往往落地无声。就像韦唯当年所唱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问题在于,这个“只要”往往难以实现,“美好的人间”更需要可靠有效的制度改革,才有可能建设成功。

  在节约问题上,其实同理。有的地方一方面要每个家庭都节电,同时却照样大量批建发电厂、大搞夜景工程,看起来漂亮的高能耗建筑也一个没停建,而你总不能禁止各种家用电器层出不穷吧,于是城市用电量继续不断创新高,所谓乘法效应,不过纸上数字。

  如今中国人越来越富裕了,完全有理由、也有条件追求更好的生活享受。因此,真正的节约,要从节约一吨水或一度电做起,而且要更多地做好整体加减法。比如,坚决关闭高污染产业,坚决限制高能耗建筑,坚决发展循环经济,坚决投资技术升级,就是从结构上进行优化,从制度上加以完善,从源头上厉行节约。

  小处易见,乘法讨巧,非症结根本;大处难行,加减难做,却可利国利民。节约的大与小、利弊的长与短、眼界的深与浅,由此不难观之,更引人深思。▲

  话“节约”

  事例1

  最近,武汉徐先生随某政府部门考察团到湖北省一贫困县考察,当地一位县领导出面宴请了考察团一行。奇怪的是,县领导还拉了当地一私营企业老板作陪。宴请完毕,私营企业老板“主动”埋单。这样一来,县财政便“节约”了一笔招待费。

  我请客,你埋单,政府机关部门请客,让私营企业埋单,如此“腐败型节约”,可谓害莫大焉。

  事例2

  如今,全社会都在提倡建设节约型社会,然而,肯德基、麦当劳等著名的洋快餐店里,薯条炸出来7分钟后、汉堡包做好15分钟后如果还无人购买就会被丢弃。这种为保持食物口感而不惜浪费的现象近日在重庆引发人们广泛争议。

  事例3

  最近,兰州某公司出台一个新规定,“凡我公司员工,外出就餐必须自带筷子,凡违反规定者,每人一次处以10元罚款,连续违反3次或拒不执行者予以开除”。发明这一招的经理会时不时进行检查,看看员工到底有没有用自带筷子,他说,员工带了筷子就会有环保节约意识。这搞节约是好事,但形式主义的东西,还是少来吧!

  事例4

  某单位花高价买了A3彩色激光打印机,实际使用时只用到A4的黑白文档。同样的打印机,A3幅面的要比A4幅面的贵3-4倍,这其中的差价白花了不说,还增加了更换和维修的成本。虽然一张纸两面打,但大地方废,小地方找补,岂能真正达到节约效果呢?

  《讽刺与幽默》(2005年09月09日第一版)

  -木乔文徐鹏飞画
撒播绿色希望 绿色行者工作室

181

主题

1219

回帖

4702

积分

荣誉会员

积分
4702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5-11-3 22:40:05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多粘贴了一次
contact me: 13564257120 hutu7927@163.com
 楼主| 发表于 2005-11-5 02:55: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同样一个人,换个地方,思维就变了?不是他不懂节约,实在是制度有缺失,节约无保障。长期以来,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的经费来自财政拨款,买多少电,用多少水,添多少设备,花多少钱,没有定额限制,作个计划就能列支;厉行节约,严防跑冒滴漏,不但没有奖励,反而落个小家子气的名声。久而久之,形成了不花白不花的奢侈习惯。政府机构随之成为与大型公共建筑、高耗能企业并列的资源消耗大户。
权威部门测算,我国政府机构(包括教育等公共部门)的能源消费约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5%,节能潜力为15%至20%,能源费用超过800亿元,单位建筑面积能耗超过美国政府机关1999年平均水平的33%。看来,政府部门节能潜力巨大。
据财政部“政府采购中心”统计,2004年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IT产品采购金额达30亿元,比2003年的7亿元增长了300%以上。另据了解,2004年政府采购的整体规模已经超过千亿元,但因大材小用造成的浪费就占了近一半,加重了财政负担。专家认为,IT产品的性能不同,价格差异就会很大,政府采购应该根据实际用途按需定制,盲目求大求新是对有限财力的极大浪费。


  为此,在推进政府节能采购过程中,要克服四种障碍。首先要克服“习惯”观念,从着力提高人们节能意识上推进政府节能采购;其次要克服“攀比”观念,从着力健全政府节能采购运行机制上推进政府节约采购;还要克服“慢慢来”观念,从着力强化监督上推进政府节能采购;最后要克服“与己无关”的观念,从着力落实各层各级责任上推进政府节能采购。
《市场报》 (2005年09月05日 第一版)《千亿政府采购一半打水漂》杨曼 董颖


构建节约型社会应成为\"十一五\"规划重要任务  

--------------------------------------------------------------------------------

www.dahew.com   2005-08-25 16:55  
  新华网北京6月25日电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25日表示,目前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并没有从根本上转变,构建节约型社会应成为“十一五”规划重要任务。

  马凯在“建设节约型社会国际研讨会”上说,我国将摒弃传统的发展思维和发展模式,坚持和实施节约优先的方针,在生产、建设、流通、消费各领
域都要把节约资源放在突出位置,降低消耗,减少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要把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任务,作为编制各类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和城市发展规划的重要指导原则。

  马凯说,节约优先还将体现在制定和实施发展规划、产业政策、投资管理以及价格、财政、税收和金融改革中。

  近年来,我国在节约能源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与1990年相比,2004年全国每万元GDP能耗下降45%,累计节约和少用能源7亿吨标准煤;火电供电煤耗、吨钢可比能耗、水泥综合能耗分别降低11.2%、29.6%和21.9%,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逐步缩小。

  但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并没有从根本上转变,一方面,经济增长在相当程度上仍然是主要依赖资源的高投入来实现的,能源、淡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另一方面,资源产出效率较低,节约潜力很大。目前,钢铁、有色、电力、化工等8个高耗能行业单位产品能耗比世界先进水平平均高40%以上,

  对此,马凯表示,今后我国将围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从体制、政策、技术、管理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加快节约型社会建设。


水利部水资源司副司长:水权管理是节水的关键

水利部水资源司副司长 孙雪涛

  2005年07月19日11:13 【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节水型社会要有三个支撑体系:以水权管理为核心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的经济结构体系、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相适应的水利工程体系。

  目前全国2/3的大中城市缺水,每年有1—2亿亩耕地得不到灌溉保障,正常年份全国缺水量近400亿 立方米。解决中国水问题,关键是要建设节水型社会。

  如何建设节水型社会?节水不是简单的减少用水的问题,而是运用经济手段,挖掘稀缺资源潜力,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方式为指导,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简言之,就是要量水而行,以水定发展。节水型社会要有三个支撑体系:以水权管理为核心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的经济结构体系、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相适应的水利工程体系。其中,水权管理是关键。

  首先,初始水权的界定是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先决条件。水权涉及工业、农业及农民利益等问题,不能完全由市场调节,需要政府和水行政主管部门加强宏观调控,逐步利用市场机制,引导水权交易和水市场建立。比如黄河580亿立方米水资源中,有多少用于生态、多少用于冲沙、多少用于各省分配,每个省用多少,都需合理分配、统一调控。

  其二,科学分析各地水资源承载力,确定水资源的宏观控制指标和微观定额指标,是建立协调的经济结构体系的基础。水资源宏观控制指标,用来明确各地区可以使用的水资源量。对一个地区来说,必须充分考虑水资源条件,客观、科学地分析能够发展多少工业,发展什么样的农业,耗水量是多少,掌握了这些指标,才能科学地规划当地的经济结构。水资源的微观定额指标,用来规定社会的每一项产品或工作的具体用水量要求,如炼1吨钢的定额是多少、种1亩小麦的定额是多少。有了这两套指标的约束,各地区、各行业、各企业的每一项工作都有了用水和节水的量化标准,就可以层层落实节水责任。然后通过控制用水指标,来提高水的利用效率。经济社会发展在水资源承载能力以内,就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超标了,就会造成资源浪费,破坏生态,付出代价。

  其三,用水的指标、定额确定后,水库要建多大、蓄多少水、水给谁用等问题就明确了,这样才能建立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相适应的水利工程体系。

  水权和用水的指标确定后,建设节水型社会就有了量化指标,就能实行定额管理,建立水权交易市场。特别是运用经济手段,发挥价格对节水的杠杆作用;通过制定规则,实行用水权有偿转让,引导水资源实现以节水、高效为目标的优化配置;鼓励社会公众广泛参与,成立用水户协会,参与用水权、水价、水量的分配、管理和监督。

  水权交易市场建立起来了,买卖双方都会考虑节水,社会节水的积极性就能被调动起来,水资源的使用就会自动流向高效率、高效益的地方。以甘肃张掖市为例,通过开展以水权为中心的节水型社会试点改革,大大增强了节约用水的自觉性,临泽梨园河灌区平均亩农田节水45.8立方米;农民水费负担亩减少7元。张掖地方生产总值保持了9%以上的增长速度,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幅达100—150元。

。(2005-06-1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http://finance.people.com.cn/GB/8215/49768/50821/3552843.html
撒播绿色希望 绿色行者工作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5-7-8 08:26 , Processed in 0.03188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