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 青 春 唱 响 绿 色 凯 歌 ······ ······
“单独的我们做的很少,联合起来可以拯救地球!”这是绿联社的格言。是的,因着对环保的热情,对地球家园的担忧,我们这一群热血青年聚在一起,勇敢的担起这个不容推卸的责任,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或许,由于宣教性的限制,我们的活动偏向于树立他们的环保理念,而转化为行动这一方面不可能直接推进——这是我们的一个很大局限。但是要知道,宣教需要无数次的重复和积累,这个工作需要千千万万人做,效果不会立竿见影,但很多人长时间的积累,相信总有引起质变的一天。对此我们也有努力。其中多所高校联合就是一种好方法。比如2008年的碳足迹江滩行是九校联合,武汉市九个大学社团各有分工有合作,在江滩引起了很大反响,吸引了很多百姓的目光。再如我校2009年3月28日“Earth Hour”关灯一小时行动,于21:30—22:30联合全球同步关灯一小时。这是由2007年悉尼居民的自发行动扩展为的全球最大应对气候变化的活动。
其实我最大的感受归结起来有两点:一是无奈与悲愤;二是责任与坚守。一些无奈总是无法避免的发生。在“碳足迹行为艺术展”活动中,一位参与游戏的同学因选择“上三楼我乘电梯”一项而扣了20分,我们解释是浪费电力,并劝解他以后注意。而第二天碰到他竟然是在电梯里,并且只到二楼!他面无愧色的说:“不坐白不坐”,我心里陡然悲凉,有些怀疑我们做的活动到底意义多大。这是面对严峻现实无法改变的悲哀。后来看到席慕容的《灯火》:学识渊博的他带着她在崖壁上找到了珍稀植物“红心杜鹃”,在她欢呼雀跃时他却说:“可是,你要知道,我们也就只剩下这么几棵了。”这又是另一种对现实本身的悲哀。
但是在无奈之余更多的是环保志愿者的奉献精神给了我责任的担当与坚守的力量和信念。在《2008年湿地使者行动文集》中,洞庭湖湿地保护协会的周奕婷同学的《孩子,没办法,人要生活啊》一文最是沉痛而警醒。面对一位被吸血虫病困扰的老人因生活所迫不得不冒着病情加重的危险下水捕鱼的情景,她说:“老人无助的泪水,变成我内心的一种责任,它告诉我应该要去做!”“挑着厚重的责任感,我走了”她也有无奈,但她从中更加认清了责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还有武汉大学绿舟环保协会王璟的《湿地感想》也颇有见地。当提到08年6月1 日“限塑令”让很多人觉得之前的众多呼吁与活动都失去了意义,不如一道政策来得快时,他说:“‘限塑令’时那么多年限塑活动、宣教成果的释放,没有那么多宣传做积累、补充和铺垫,不会推动这项政策的发布,也不能成功实施。”“环保总要人去做,需要社会上的螺丝钉,而我就是那千千万万中的一颗!”
我真的很感动,感动于这么多的当代青年都在努力践行着生态道德,为环保作出无私而宝贵的贡献。我相信,人类的未来必然有着湛蓝的天空!因为,青年在发展!放眼今朝,盛世中华,多少青年已亮开青春奔放的歌喉,为环保引吭,感慨高歌,高唱绿色凯歌!
唐代诗人李贺诗云:“少年心事当那云,谁念幽寒坐呜呃。”青年志当存高远!年轻的朋友们,时代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科学发展观为我们开拓了无限的发展空间,生态道德为我们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看今朝,一代代有志青年正在为振兴中华挥洒青春热血与汗水,释放着属于年轻人的激情与梦想;瞻明日,挽救地球环境的猎猎战旗,正呼唤着我们这一代青年去扛!听,嘹亮的绿色凯歌已然唱响五洲,回荡四海,红遍全球!
加油,绿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