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对气候变化,什么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二) "I openly call for emission cuts"(2) 刘鉴强 易水 引自中外对话网站:http://www.chinadialogue.cn/article/show/single/ch/3210--I-openly-call-for-emissions-cuts-2-
在采访的第二部分,刘鉴强、易水继续与胡鞍钢谈到中国的气候变化政策是如何制定,以及如何进行调整。
In the second section of a two-part interview, Liu Jianqiang and Yi Shui talk to Hu Angang about how China’s climate-change policy is formed, and how it can change.
【本文由本网站和美国鲁特格斯大学的气候变化和社会政策行动合作刊发】
中外对话:许多反对中国现在承诺减排的中国人认为,承诺减排会损害中国利益,减缓中国发展步伐。这也是你的批评者的主要观点。
胡鞍钢:这对中国来说不是损失,而是巨大机遇。我20年前就在《生存与发展》、《生态赤字》等国情报告提出持续发展战略,在1994年成为国家战略。进入21世纪后,我又提倡绿色发展理念。这是中国人的创新,我们老祖宗提出“天人合一”,绿色发展是主动的发展、智慧的发展,这种发展模式不仅可持续,还有利于绿色产业、绿色能源,充满巨大商机,它更多的是基于新的社会需求,基于市场机制,和可持续发展更多基于政府作用有很多不同。另外我也清醒地意识到,我们 应该发动一场第四次工业革命,因为前两次工业革命都是发达国家领导,中国丧失了机会,只是最后一次信息工业革命,中国从“落伍者”变为“追赶者”,邓小平发动改革开放,我们才追上了信息革命、工业革命。但是这次我们和发达国家在同一起跑线上,一起发动这场绿色革命,也就是说,未来谁掌握了绿色技术,谁就掌握了核心技术。未来谁发展了绿色产业,谁就掌握了核心竞争力。我们不能清醒意识到这样一个巨大发展机会,就愧对后人。
这几年我先后写了几篇文章,提出中国应该对人类做出绿色贡献。这里也充分反映了毛泽东的宏大思想,1956年他就说过进入21世纪“中国应当对人类做出较大贡献”。他没来得及说到底是什么贡献?我把它发展了,就是“绿色贡献”。中国领导人已经公开承诺要对世界做出“和平贡献”,仅仅这个贡献是远不够的,所以必须有一个绿色贡献。
……
中外对话:你关于气候变化的报告,中国高层领导人有没有看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