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3058|回复: 5

松花江污染进展

[复制链接]

375

主题

2753

回帖

79万

积分

荣誉会员

积分
791383

认知组医师组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5-12-20 06: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了望东方周刊》、《中国新闻周刊》
 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爆炸造成的「松花江污染」冲击还在继续:对于同饮一江水的吉林和黑龙江这两个传统工农业大省来说,此次突发事件是前所未有的,老体制遇到了新问题——尽管吉化几十年来贡献出巨额GDP,但是和这次灾难相比,是微不足道的。现在应该是时候清理以前经济建设中的问题,看看全国还有多少像吉化这样的「不定时炸弹」。事实上,危机往往又是改革的机遇和动力,对政府来说,应对危机的过程也可以学到很多。

 伴随著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中石油集团无疑是其中的获益者。11月13日的吉林石化双苯厂爆炸,距离2003年12月23日的重庆开县井喷仅仅691天。那场井喷造成243人中毒身亡、65,000人紧急疏散、直接经济损失高达6,400余万元。井喷事故后,「安全生产」一词更频繁地在中石油管理者嘴边出现。然而,开县井喷过去不到两年,吉化就发生爆炸,造成绝无仅有的巨大灾难,严重冲击哈尔滨等城市的社会秩序,甚至危及国家稳定大局。有评论认为,中石油集团还应反思再反思。

吉化选址揭前苏联私心

 也有人注意到吉林石化的选址问题,为什么这样一个危险的企业,会安排在一条母亲河的上游?在吉化爆炸事件发生后,当地出现议论,吉化为前苏联援建项目,最初,有关方面曾想建在松花江下游的佳木斯,但由于松花江注入的黑龙江是界河,苏联希望将其建在上游的吉林市,这样一来,客观上使工业污染最大限度地在中国境内消化掉。

 「当初苏联援建的时候,我们确实没有考虑到环保问题。」松辽委水资源保护局局长李志群说。「而像这样大的化工厂选址有两个必须的条件:一是要离开水源区和人口密集地区;二是要能充分实现污染的内部处理。吉化在松花江上游选址有很大的问题,这个说到底是环境管理问题。」中国体改研究会公共政策研究所研究员杨鹏说。也有专家建议,应该清理以前经济建设中的问题,是否还有更多的像吉化这样的「不定时炸弹」,尽管吉化几十年来创造出巨额GDP,但是和这次灾难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哈市停水显政府欠协调

 坐落在吉林市松花江北的吉石化,是国家在「一五」计划期间、即上世纪50年代中期建设的全国第一个大型化学工业基地,1954年开工建设,1957年投产。属特大型石化企业,国家一级企业。号称中国化学工业「长子」的这一企业前身为吉林化学工业公司(简称吉化)。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规模最大的、前苏联援建的化工项目。

 另一方面,杨鹏认为目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持续的经济增长也伴随著社会矛盾和冲突的增加。由此,我们不得不承认:今天的主要矛盾是公众日益增长的公共品需求同公共品供给短缺低效之间的矛盾。从吉化爆炸开始,公众本应该有更多的时间去应对大停水事故,政府应该充分协调,及时发布有关消息,而由于种种原因,应对时间被严重缩短,导致哈尔滨等地大恐慌,甚至出现居民外逃的现象。

黑省拟封江保俄水源

 【本报驻黑龙江记者杨同玉7日电】据记者从黑龙江省水利厅获悉,应俄罗斯方面的要求,水利部门拟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天然连接汊河抚远水道上建设一个临时封堵工程,以确保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水源不受污染。

 据悉,俄罗斯远东地区重要城市哈巴罗夫斯克的生产、生活用水来源于乌苏里江。哈巴罗夫斯克设置在乌苏里江的取水口位于抚远水道的下游、乌苏里江与黑龙江汇合处的上游。因此,俄罗斯方面近日提出,只要将连接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天然汊河抚远水道封堵上,就可以确保哈巴罗夫斯克的用水安全。

临时堵截抚远水道

 经省水利厅专家组的实地考察和论证,认为这一方案的可行性很大。据悉,抚远水道平均河宽约为124米,最窄处只有70米左右。据专家介绍,眼下在抚远水道实施临时封堵工程具有两个有利条件,一是目前抚远水道的流速几乎为零,在这样的流速下非常便于施工;其次,抚远水道最大水深约为0.91米,平均水深仅为0.3-0.4米,对施工也相对有利。

 据悉,国家水利部检查组今日已赶赴佳木斯,预计将现场考察抚远水道的临时封堵工程。

 另据新华报道,黑龙江省环境保护局7日上午通报,目前,松花江污染带前锋接近距佳木斯市约30公里的敖其镇,污染带尾端通过方正县伊汉通,较高浓度污染带在达连河与宏克利之间。

中方专组赴俄协调

 【本报北京新闻中心记者葛冲7日电】外交部发言人秦刚今日表示,由国家环保总局、水利部、外交部和黑龙江省代表组成的松花江水污染问题联合工作组今日启程赴俄罗斯访问。工作组将在莫斯科同俄自然资源部、外交部等部门举行会谈,在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和犹太自治州会见地方长官,并考察阿穆尔河(黑龙江)河段。工作组赴俄的主要任务是向俄方通报水污染情况,介绍我方已经并将继续采取的减少污染的措施,表达愿同俄方共同努力,尽快消除灾害后果的意愿。

吉林先停水 哈市蒙鼓里

 据《了望东方周刊》及《中国新闻周刊》报道:上游排污,下游遭殃。矛盾在一开始就显得不可调和。自从有环保部门以来,吉林和黑龙江就始终为这条江而争论不止。

 同样位于松花江畔的吉林省松原市早在11月16日起便开始停水,直到11月23日才正式恢复供水。这一时间,恰好是松花江水污染团完全流过吉林市,逼近哈尔滨的时刻;而此前一周,吉林松原停水的消息几乎不为外人所知。

 11月24日,哈尔滨市市长石中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遗憾:事故发生后,公开的消息报道中并无松花江水已受污染的消息,这给下游城市造成被动。据悉,吉林省内不少媒体记者已知晓爆炸造成了江水污染,但并没有公开报道,包括松原停水也甚少媒体关注。

 哈尔滨市环保局毕局长说,污染几乎都排给了黑龙江省——中游的肇源,下游的哈尔滨、佳木斯都为这条浑水头疼不已。双方坐不下来,最终造成的局面是:上游排污成本每吨1.1元,上游嫌贵排到江里,到了哈尔滨成本就增加到每吨4块钱,到了下游佳木斯就是每吨6块钱的排污成本了。

上游倾污水 下游吞苦果

 结果哈尔滨被迫有了新对策:明年,哈尔滨人就能喝上磨盘山的山泉了。该市自来水公司建设了大型区外引水工程:磨盘山水库引水工程。

 不过,松花江浑浊依旧,那时候谁将为它埋单?那些没有庞大财力的地方又如何解决他们的用水问题呢?

王伟自杀 原因待查

 【本报讯】吉林市副市长王伟6日在家中死亡,据悉,现年43岁的王伟死于自杀。由于王伟负责吉林市环保和安全等项工作,此时恰逢吉化爆炸案官方正调查处理中,他的自杀引起了各界传媒的极大关注。

吉化案或非自杀主因

 7日下午,一些香港媒体和内地媒体已纷纷赶往吉林,并在王伟住宅附近活动挖掘可爆之料。据不愿透漏姓名的官方人士称,吉化爆炸案并非王伟自杀的最主要和直接的原因,虽然涉及吉化爆炸案的人员都在等待官方处罚,王伟自杀前曾有一种传言说他会被免职,但即使这样的处分相信也不会令其有自杀行为。因此这位官方人士讲,可能有其他原因致使其自杀。由于目前种种消息都不能证实其确切自杀原因,王伟的自杀原因只能待进一步查证。

 11月14日,吉林市副市长王伟曾公开指出,吉林化工爆炸不会导致大规模污染,也没有产生有毒气体,水体也未发生变化。王伟在该次爆炸事件中负责居民疏散工作。

 中石油吉化分公司双苯厂爆炸事故及重大水污染事件目前开始进入追究责任阶段。国务院日在京成立调查组,7日一早将赶赴吉林。就在这一敏感时期,传出吉林市主管安全及环保工作的副市长王伟6日被发现死于家中的消息。

主管安全生产副市长

 据吉林市政府网页披露,王伟现年43岁,任副市长前系吉林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王伟副市长的职责是协助市长负责工业、交通、安全生产等方面工作。具体分管市经济委员会(包括市煤炭管理办公室、市医药食品行业管理办公室、市轻工纺织行业管理办公室、市机械冶金行业管理办公室)、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交通局、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市中小企业发展局、市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市社保公司、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市民防局)。

松江污染最新进展

 12月2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长解振华就污染事件引咎请辞,原林业局局长周生贤接任国家环保总局局长一职。

 12月3日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向吉林省政府捐助500万元,支援松花江污染防控工作;中国政府援助俄罗斯的第二批物资150吨活性炭运抵哈巴罗夫斯克(伯力),用来过滤食水。

 12月4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4日就松花江水污染致信俄罗斯总理弗拉德科夫,表示中方会以负责任态度处理水污染问题;中石油宣布,在吉林化工爆炸事故中负有主要责任的吉林石化分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于力已经被免职。

 12月6日 国务院调查组在京成立。调查组组长为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毅中,副组长由来自安监总局、监察部、国资委、环保总局、中华全国总工会、吉林省人民政府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的七位副部级官员组成;为免受即将进入佳木斯市区段的松花江污染带影响,佳木斯柳树岛近半居民已临时撤离。
发表于 2005-12-20 09: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常纪文博士,12月20下午14:30,在我校东区八
角楼做学术报告。题目是:中国环境污染应急法律机制建设问题研究——关于松花江水污
染事件的若干思考。
撒播绿色希望 绿色行者工作室

181

主题

1219

回帖

4702

积分

荣誉会员

积分
4702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5-12-20 11:04:47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尔滨水危机暴露出来的社会问题  
作者: 书剑子 [GGF中国资料] 时间: 2005-12-05  
www.greengrants.org.cn  
  哈尔滨水危机暴露出来的社会问题

  书剑子

  这段时间哈尔滨的水危机事件大家可能都听说了,我本人生活在哈尔滨,在
这一事件中,对其中透露出来的诸多弊端深感痛心。

  1、国有企业的管理存在严重的问题

  化工属于高危产业。一般各种设施的运行都必须遵守严格的操作程序和检测、
监测程序。任何事故的发生不可能仅仅是天灾,仅仅是偶然,在偶然的背后必然
有必然的一面。这次化工厂的爆炸用吉林化工厂的工人的话说是迟早的事。平时
过于追求经济效益、用人唯亲、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等。

  2、企业与政府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略环境安全

  化工的很多废料对人体都是严重的毒害作用,可是吉林化工厂显然没有十分
有效的三废处理设施——有也是做样子的,并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多年来,松花
江一直逃脱不了被吉林化工厂污染的厄运。

  3、政府和企业的危机应对能力弱

  常说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向这样的高危行业,平时也该制定详细的计划以
应对各种可能的突发事故。包括火灾的扑救、爆炸的处理、泄露的处理、人员的
疏散撤离、环境的保护等等。可是救火的时候是用水灭的,而根本没有考虑灭火
以后的水该怎么处理。由于前面所说的没有有效的污水处理设备,甚至连污水口
的水闸可能都没有,也没有足够容量的污水池,所以最终导致如此严重的整个流
域的污染事件,导致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十分恶劣的国际影响。

  4、官员在突发事故面前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乌纱而不是百姓的利益与安全。

  虽然由于平时没有很好的准备,如此大的事故一下子让企业政府都措手不及,
但是如果真正地能用所谓的科学的发展观来看问题,保持先进性教育真的起作用
的话,应该实事求是,以科学的态度来处理既发的事故。首先要充分认识到这些
化工原料对环境安全的巨大影响和可能的问题,然后科学处理问题。虽然现场用
水来灭火,加上大量的化工原料导致了外泄,但这个时候应该尽可能地将其控制
在局部,然后集中处理。我想紧急关闭排污口,迅速组织工人、武警、调集最近
的施工单位,利用天然的地势来挖临时污染存储、处理池,那也是可行的,并且
也是完全可以基本控制住局面的。实际上,吉林市的污染水用了7天的时间流过
260公里松花江到达哈尔滨,平均每天的流速大约35公里。除非爆炸发生后,吉
林市当地的党政官僚怠忽职守,一连三天都没有切断污染物排入松花江,否则,
污染物只需要一天时间就可以流过哈尔滨,并不需要停水达四天之久!

  可见这些官僚考虑的如何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不是实事求是科学地对待问
题。这些庸官可能以为这么大的江水完全可以将污染物带走而不留下什么证据,
于是用丰满水电站的水来稀释污染物。丝毫没有经过科学论证这种做法可能会有
什么严重后果!这种侥幸心理是以环境安全和百姓的生命安全为代价的,由此可
见百姓与一些地方政府、官僚的关系到底是人民内部矛盾还是敌我矛盾!

  5、 明哲保身沆瀣一气

  官场的潜规则导致黑龙江政府一直保持沉默在官场,一般都是大家一团和气,
不伤害兄弟感情,不过多地树敌!明哲保身!想的是如何在官场周旋混迹而不是
造福一方百姓!于是,黑龙江也保持沉默,祈求菩萨保佑希望到达哈尔滨后经过
环境的吸附挥发等作用,污染物已经不至于能引起致命。直到发现实在没有办法
了,才被迫停水同时向百姓撒了个近乎弱智的弥天大谎——全市检修给水设备所
以全市停水4天。不是迫不得已坚决不出卖自己的兄弟。

  6、 官僚厚颜无耻张口瞎话

  在地球上人都知道这次哈尔滨停水与吉林的化工厂爆炸的时间上的相关性,
黑龙江已经检测出严重的苯及其化合物污染超标——而爆炸的就是苯车间这个前
提下,可以说是铁证如山,可是吉林当局依然强调爆炸产生的都是二氧化碳和水,
排出去的水都是符合国家标准的!难道这些苯都是本拉登投的?而实际上,吉林
当局心里是清楚的——吉林当局在松花江吉林段检测的结果显示污染物超标何止
一百倍!但是为了自己的乌纱帽拿人民的生命和几十年的环境安全当儿戏,隐瞒
不报!可见这些官员在事故面前撒谎已经成了习惯。不管这个谎言有多大,撒谎
的结果对环境对人民有什么影响!可是黑龙江实在不敢拿几百万人的生命安全作
为赌注来保护兄弟。(吉林就敢,因为是为了保护自己,同时吉林的市政用水是
在上游取的,干净着呢!沿途那点小村庄?不是主要矛盾。这些人都学过辩证法,
知道如何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7、 官僚能言善辩舌巧如簧

  面对市民质疑,不得以公布污染实情,居然说先前撒谎是为了稳定社会等等。
撒谎也有功劳。反正不管如何,政府的行为总是对的,总是有道理的。总是为了
百姓的。里里外外能言善辩。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张力军,昨天在记者会厚颜无
耻的说,国家环保总局事发后立即派人到黑龙江,协助防污,两省也启动应急机
制,“力争将污染损失降到最低”、“没有群众由于饮用松花江水而发生问题”。
当被问到为甚么事发后十天才向哈尔滨及下游城市公布松花江被污染的消息,以
及十二天之后才向更下游的俄罗斯通报,张力军竟说:“信息的发布,我们理解
有几种方式,向公众发布是一种方式,向地方政府和沿线受影响的一些企事业通
报也是一种方式……我们认为,吉林省政府的做法是可行的,保证了群众没有受
到影响。至于向俄方的通报问题,我 想,从现在开始,这个受污染的水流流到
黑龙江(俄罗斯境内)还有十四天左右的时间,影响程度会有多大,目前来看,
它是在减弱,影响的程度会越来越小,所以现在把这个情 况如实地、详细地向
俄方通报,我们认为时间也不算晚。”

  可见,不但善于撒谎,而且当谎言被揭穿后还能拔高立意,将撒谎的必要和
意义上升到政治高度。这种谎言的应急能力比处理应急事件不知道高明多少倍。

  8、 在突发事故面前,弱势群体是被遗忘的人群

  这次污染事故,整个松花江流域的几乎所有人口都受影响,没有水源的不仅
仅是哈尔滨市,可是媒体报道不是说松花江流域而是哈尔滨市!这种偏见和冷漠
让人寒心。媒体考虑的也是自己媒体的利益而非正确地利用媒体来发挥媒体在突
发事件面前的应该发挥的作用。在中国人是分三六九等的。在郑州的街头,乞丐
被烧死了无人问津。一个普通的民工死了几万甚至几千块了事,而一些有身份的
人,私处烫了一下就牵动全国媒体的神经沸沸扬扬地索赔。

  这次哈尔滨停水,有单位的、大学生都能发到水——尽管不过是个政治秀,
至于政府机关和权利部门更不用说了吧,可是普通的民众谁去关心?哈尔滨牵动
的全国的神经,流域的其他小城镇,村庄可能喝过了污染的水才由于哈尔滨的停
水知道自己的水有问题。

  9、 政府法制观念单薄,人治依然是不争的事实

  关于哈尔滨是否停水,停水是否公布真相,黑龙江当局内部是有争议的(注
意事情发生了这么长时间,一直是吉林和黑龙江之间的博弈,中央政府毫不知情
——从国务院的反应时间上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一点)。最后,还是妥协了——水
可以停,真相不可以报!可是这些弱智的官员实在找不到一个可信的理由,于是
可笑了:哈尔滨全市停产停水来检修给水设备。而等到发现全市百姓还是有些智
商的,加上地震的传言(传言与谣言是有区别的,注意我的措辞),所以导致全
市一定的混乱和抢购。于是第二天又公布了另一版本的政府公告来弥补。在这个
过程中,官僚们用“维护社会稳定”作为幌子实际考虑的是自己官场的利益。他
们的决策的最优不是按照法律法规,也不是按照人民的利益而是按照官场的规则
进行。所有的政务过程都是在百姓不知情条件下做出的。没有任何法律可言,而
是靠官僚之间的斗争与博弈。

  10、政府的公信力危机与官本位

  由于在平时和危机时刻的政府的表现,由于平时对政府的谎言的积累,就象
放羊的孩子一样,政府慢慢地失去了人民的信任。表现特别明显的就是当第一个
检修设备导致停水的政府公告发布后,立即起到了完全相反的效果——象催化剂
一样催化了人们哄抢的局面。不透明的政务没有办法让人们的信任,于是黑龙江
省长大人高调表示“第一口水我来喝”。这个政治秀是很多官僚的惯例——禽流
感时,安徽合肥市长也如此表态:请来了记者,当场带头吃鸡!但是问题是,是
否这些行为就可以提高信任呢?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公开透明的决策体系,而不是
一两个高高在上的人物表示:“看,我这么有身份的人物都可以吃,都可以喝,
你们这些草芥的命难道比我还金贵吗?”这是一种什么样丑陋的心理?这是一种
什么样落后的体系?

  但是我是不相信的,我凭什么相信一个刚刚撒谎的人?记得刘德华在《天下
无贼》里说过:“我能喝不代表你能喝”,你能喝就表示我能喝啊?我们要的不
是用谁喝来证明能喝。人格上地位上大家都是平等的!我们要的是一个科学的、
透明的、公开的决策体系来证明:人民的生命安全第一,论证后决定可以送的水
就一定是能喝的水!可惜没有看见这样的体系,我们就成天看这个喝水那个吃鸡。

  饶有意思的是:就在省长大人表示恢复供水后第一口水他老人家喝以后,省
卫生局并没有给他老人家面子,而是于25日下发了《黑龙江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恢
复市政供水保障水质卫生安全应急方案的通知》。该通知指出:还要广泛进行饮
用水卫生安全常识的宣传,教育群众在市政供水恢复供水后,不要立即饮用,要
将水放至无色无味,方可食用,不能喝生水。各医疗机构在此期间加强信息报告,
发现群体性腹泻病,立即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这个通知卫生部门立即将责任
转嫁了:到时候出了事别说我没有提醒你。到时候别说我失职。这样你说作为普
通百姓到底应该怎么办?

  喝还是不喝,这是个问题。由此可见,政府部门办事并非科学决策,而是带
有强烈的人治色彩:作为省长,自然希望早日恢复稳定恢复生产。于是没有科学
决策就表示第一口水他喝来树立威信。但是卫生厅不干了:你省长凭什么乱说话?
出了问题不还是要我们卫生厅兜着?到时候不又是我的责任?我可不傻,就是能
喝你最好都别喝,反正由此产生的损失也不要我负责。

  在危机面前各部门不是团结一致科学决策,而是纷纷敲自己的小算盘,为自
己留后路,首先考虑的不是百姓的利益,而是自己的政绩。这样的政府令人寒心。

  9、从温家宝总理看中央边缘化的危机

  温总理一向低调,哪里有事故就到哪里,哪里有灾害就到哪里,哪里有呼声
就到哪里。给人朴实善良、实干的好形象。但是问题是为什么温总理总象个调皮
的孩子的家长一样,总在孩子捅了纰漏给人家赔礼道歉而为什么不好好管教管教
这些不听话的孩子呢?问题是权利之间的斗争与博弈。一是这些孩子腰杆很硬,
妈妈管不过来;而是可能还有爸爸妈妈打,爷爷奶奶拉,甚至爷爷奶奶用老命去
拼。家如此,家国国家,道理差不多吧。

  10、政企不分,导致职责不明

  一些当地重要的企业总是跟当地政府密切联系。因为企业要求政府为其护航
保驾,而政府需要它来拉动GDP好出政绩。这在土地批示、融资贷款、工人危机、
拆迁、环境污染等问题上尤其明显。这本是吉林化工厂的事,但是吉林政府当局
却在其中搞得很暧昧。值得玩味。

  11、政企不分导致赔偿成为空谈

  这其环境污染,对很多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个影响是空前的且持久的。
很多人将因此而失去了生存的环境——首当其冲的就是渔业人口。现在政府已经
下令停止销售任何松花江出产的水产,同时由于恐慌心理即使是其他水产销售也
立即瘫痪——超市的水产已经无人问津。这些渔民立即陷入了失业的危机——而
他们是没有单位的,只能自生自灭另谋生路。其他的一些企业由于停水都受了很
大的损失,有的甚至要受影响很长时间。就是我们这些普通的学生,也导致我们
话了很多钱在喝水上,同时生活上也带来了很大的不方便,未来的身体健康都不
可避免地受影响。渔民的失业的影响可能比那个女士私处被烫更严重吧?可是这
些损失谁来赔偿?谁敢打这个官司?打了有怎么样?打赢了又是谁来赔?对俄罗
斯流域的污染的外交纠纷和外交赔偿,等等。这些都是问题。

  12、舆论控制严重媒体都是喇叭筒

  面对这样大的环境安全事故。各媒体都在忙歌功颂德而没有敢反思的。大抵
也就是谁谁来慰问啦,各单位团结一致共度难关啦,关键时刻见真情啦。吃水不
忘挖井人啦。等等。一些香港的报纸和国外媒体的报道,在BBS一致被封杀。对
于事故责任问题,赔偿问题,媒体一律失语禁声。饮水思源,确实,喝水的时候
确实忍不住想象一下江的上游都在江里排放了些什么东西。源头污染,怎么净化
怎么吸附也不可能能达到完全安全的水质。

  13、息事宁人谁担责任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句话大家都知道,可是真正有多少事情真的做到亡
羊补牢?又有多少人真的吸取了教训?想的依然是如何善后,如何把脏水泼到别
人的头上,而推卸自己的责任。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人勇敢地出来挑起责任。
大家做的就是相互保护,官官相卫。最后调查结果肯定又是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不了了之,逢凶化吉!没有什么企业真的从中吸取教训。从吉化的“道歉书”上
就可以看出来——对这一次震惊全世界,导致整个流域没有饮用水的环境安全事
件,竟然轻描淡写地称:“对大家造成的不便表示歉意”?????仅仅是不
便???仅仅是歉意?责任谁担负?损失谁赔偿?打算如何处理?打算如何吸取
教训?打算如何改造设备加强污水处理能力以及应急措施以杜绝再次发生此类事
故?可惜没有,只有歉意而已。这个歉意是中国的悲哀。

  结束语:

  以上这些不过是信口开河罢了,我们一介书生担忧这些也不过是杞人忧天。
有谁会理会你。不喝?等着渴死!从这一个事件上可以看到中国社会的缩影。从
中我们可以看到,“三个代表”、“建设和谐社会”等等,几乎与实现共产主义
一样遥遥无期。中国社会问题积重难返,谁也不知道明天会怎么样。还是象张艺
谋的电影《活着》里面写的一样,活着,就是福。

  后记:刚刚写完这个文章就看到这个新闻:

  本报讯据《潇湘晨报》报道从25日凌晨零时到中午12时,冷水江市10多万市
民遭遇了类似“哈尔滨市式”的全城大停水。由于金信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原资
江氮肥厂)排污导致资江污染物严重超标,冷水江自来水公司停止供水12小时。

  中国的环境问题,100年内估计是解决不了的。因为涉及庞大的经济利益集
团。这些集团都与政府又各种复杂的关系。而环境安全的受害者是普通百姓并且
有的时候还是潜在的危害。即使是发病了,没有专家解释你也不明白。譬如即使
污染超标,环境部门坚持不超标,你懂啊?你自己用仪器去测量啊?欣慰的是,
这此事故中各个专家学者的表现还不让人失望,详细地介绍了苯及其化合物对人
体的毒害作用并为水的净化殚精竭虑,这才是有良心的学者。
contact me: 13564257120 hutu7927@163.com

181

主题

1219

回帖

4702

积分

荣誉会员

积分
4702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5-12-20 11: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contact me: 13564257120 hutu7927@163.com

7

主题

38

回帖

47

积分

清泉

积分
47
QQ
发表于 2005-12-20 13:3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算要于明年一月开始对化工行业的严打了!!!前段时间翻重庆地图,发现大大小小的企业几乎都是沿江而立,排污方便吧.但那是我们的水源水啊!!!
  嘉凌江的大规模白色泡沫,环保局在给出原因不明之后便无人问津;瓷器口立有国家一级水源保护地的石碑,刻有水源水的保护条例,重庆的朋友有兴趣可以去数数到底有几条违反了该条例,其他地方的朋友也可以去相关水源地对照数一下,我这不一一列举了.
 关注农村环境!!   一分付出,零分收获;两分付出,零分收获;十分付出,十分收获。      知易行难 § 读万卷书,还需行万里路 § 未经过实践检验的知识,是虚假的知识 邮箱 flea428@163.com
发表于 2005-12-21 00:55:55 | 显示全部楼层
讲座今天听了.
吉林市分管副市长自杀了,中石油的几位副总也换了.
中央调查组暂停工作.
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真的多,正如转发楼上写的那样.
现在已经演变成一种国际性的政治问题!
撒播绿色希望 绿色行者工作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5-7-9 00:47 , Processed in 0.04032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